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国内外露天转地下开采研究现状,对露天转地下安全开采的关键问题,如露天开采极限、露天转地下开拓系统、过渡期采矿方法、安全顶柱、露天坑底覆盖层、露天转地下开采风险特性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露天转地下开采是集露天和地下两种开采工艺优点为一体的综合性开采技术,实施露天转地下开采的矿山安全风险特征也与采用单一开采工艺风险特征有所不同,文中对露天转地下开采的安全风险特征进行了描述,提出了风险评估的方法及风险防范措施,提出了安全教育的“亲情教育”模式和“6W”安全教育内容,旨在提高矿山企业对安全风险的预警和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3.
针对常规方法较难实现露天转地下开采过渡期增产衔接的问题,以小汪沟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为例,采用诱导岩体自然冒落形成覆盖层的方法,缩小了露天与地下生产的相互影响范围,延长了露天与地下同时生产的时间。通过优选露天与地下开采工艺,按便于矿石回采和效益最大化原则确定露采最终境界,并采取措施加快地下采矿进程,实现了露天转地下开采过渡期产量的逐年大幅度递增。  相似文献   

4.
我国大部分露天铁矿山正在陆续或己经转入地下开采,在露天转地下开采的过渡期,矿山产量衔接困难致使出现减产或停产过渡现象,严重制约矿山企业的发展。以攀枝花铁矿为研究对象,提出分区开采、协同开采的露天转地下开采方式,论述了露天转地下协同回采顺序、协同开拓运输系统、协同安全防护、协同形成覆盖层等理论方法,充分发挥露天与地下开采的工艺优势,提高过渡期矿石产量,实现露天转地下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5.
<正>露天转地下开采矿山通常是矿体延伸较深、覆盖层不厚,多为中厚或厚大的急倾斜矿床,由于这类矿床采用露天开采后,具有投产快、初期建设投资少、贫损指标优等优点,早期一般采用露天开采方式进行采矿,但当露天开采不断延深后,这些矿山逐步由露天开采向地下开采过渡,最终全面转向地下开采。因此,要求露天转地下开采的矿山,在进行露天转地下开  相似文献   

6.
根据某铁矿现有的地质勘察资料和矿山的生产实际状况,对该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进行采矿方法、开拓系统、提升运输、通风系统和排水系统设计等进行研究,设计的开采方案实现了该矿山露天转地下的平稳过渡和生产衔接,可为类似矿山露天转地下开采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露天转地下过渡期协同开采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冶金矿山露天转地下的过渡期,由于露天与地下开采相互干扰,造成过渡期安全生产条件差和产量衔接困难,这一问题多年来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针对过渡期露天开采境界内底部矿量、地下开采挂帮矿量的常用开采模式,提出了挂帮矿地下诱导冒落法开采方案,并从扩展露天地下同时开采时间与空间的需要出发,研究了露天境界细部优化方法以及露天地下协同生产技术,由此研发出露天地下协同开采方法。理论分析与海南铁矿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可显著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和有效提高露天转地下过渡期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8.
露天转地下覆盖层作为地下开采的保护设施,具有防止冲击地压、形成挤压爆破和端部放矿条件、阻滞水、减少漏风、防寒保暖、预防泥石流等作用。详细讨论了国内外研究机构在露天转地下结构、运移规律、安全作用机理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内矿山露天转地下覆盖层形成应用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最后,总结了未来露天转地下覆盖层研究的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9.
冷复生  戴宏辉 《采矿技术》2009,9(4):16-17,24
露天转地下开采的矿山,境界矿柱厚度的确定对矿山的安全生产极其重要。结合铜绿山矿南露天坑下Ⅰ2矿体露天转地下开采的实际,采用极限平衡法和材料力学分析方法,对境界矿柱的厚度进行了计算,为露天转地下境界矿柱厚度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根据部分矿山露天转地下开采的设计和建设实践,对露天转地下规模化开采采矿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露天转地下规模化开采的主要采矿方法和技术特征,并对露天转地下规模化开采主要采矿方法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评价,指出高分段、高阶段应是其发展方向,采掘设备及自动化水平将不断提高,应用充填采矿法的矿山会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1.
基础的L-G图论法未考虑地下开采可能的成本优势,在露天转地下矿山开采境界圈定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通过对价格法与储量盈利比较法计算的经济合理剥采比进行分析,结合NPV Scheduler软件研究了露天转地下开采境界圈定方法,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研究成果对露天转地下矿山开采境界的确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露天转地下开采过程中诱发的边坡失稳将严重影响安全生产,主要原因是地下开采导致采空区覆岩应力重分布,并引起岩体的移动和变形,岩体强度降低,影响边坡稳定。为了研究露天转地下开采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以某矿实际开采工程为例,运用MIDAS,FLAC~(3D)等数值模拟方法分别模拟了地下采区位于边坡的坡脚、坡中和坡外区3种条件下地下开采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得出地下采区位于坡脚处开采会导致坡覆岩边坡滑移区范围最大,边坡失稳概率大;位于坡外区开采因上覆岩层沉陷使整体坡角减小,有利于边坡稳定;而位于坡中区开采时,边坡稳定状态介于两者之间。通过对该工程实例分析得到地下采区位于坡脚、坡中区时边坡安全系数不足,在坡外开采时边坡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3.
《现代矿业》2013,(3):4
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王运敏、代碧波、章林、汪为平、李家泉等研发申请的"一种确定矿山露天转地下开采合理界线的方法"发明专利权(专利号:Zl201110107118.0),这是该院在露天转地下研究领域取得的一项重要科技成果,为露天转地下开采合理界线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我国大型露天铁矿山大都是倾斜和急倾斜矿床,  相似文献   

14.
过渡期的产量衔接是矿山露天转地下开采关键技术难题之一。以峨口铁矿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了矿山资源、露天生产现状、露天采剥进度计划以及地下开采分区的基础上,提出了地下产能配合露天产能生产衔接和露天产能配合地下产能生产衔接两大过渡方案,并将其应用到矿山得出了最符合实际情况的产能平稳过渡方案。  相似文献   

15.
断层影响下境界矿柱稳定性数值分析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露天转地下开采的矿山,其露天坑底境界矿柱厚度的确定,对于金属矿山地下开采安全生产极其重要。针对石人沟铁矿露天转地下设计资料和地质资料,运用RFPA进行建模,研究了地下开采对露天境界顶柱受力和变形情况,分析了境界顶柱的稳定性,为矿山设计提出的境界顶柱厚度进行了验证和补充,同时也为矿山设计施工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6.
露天转地下开采过渡前期高效开采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世卿  任凤玉  宋爱东 《中国矿业》2012,21(Z1):343-346,383
本文针对黑山铁矿在露天转地下开采过渡前期遇到的诸多技术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科学技术研究,解决了采矿方法与地压控制的关建技术难题,研发出适合黑山铁矿条件的露天转地下高效开采技术方案,为黑山铁矿露天转地下产量平稳过渡与地下高效开采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归来庄金矿露天转地下开采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难题,以动态调控的思想,提出了结合工程实际,在露天转地下过程中对露天转地下的各个工艺、工种、工序在数量和程度上进行合理安排与控制,如采取联合开拓运输系统、开展双向对掘施工方案和布置措施工程,大大提升井下工程施工进展;开展高陡边坡稳定性分级和锚索锚网分区加固工作,维护露天边坡安全;进行不扩帮延伸回采及同步境界矿柱铺设工作,隔离露天与地下生产;推进多作业地点、多种采矿方法并行作业,确保露天产转地高效生产;实施多种防措施及排水工程,力保大水矿山露天转地下安全生产。露天转地下安全高效动态调控技术的研究与合理、有序的施工组织,为归来庄露天矿实现不减产平稳过渡成功,安全、高效回采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8.
露天转地下开采后大气降雨灾害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缓倾斜中厚磷矿露天转地下房柱法开采下的大气降雨水害及其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行研究,为矿山露天转地下开采后生产安全进行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大型铁矿山露天转地下开采过渡方案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确定大型铁矿山露天转地下开采过渡方案是露天转地下开采矿山关键技术问题之一。以庙沟铁矿为研究对象,首先在系统分析露天开采终了阶段,境界外矿体空间赋存状态的基础上,对不同区域的矿体开采进行方案设计,确定其基建时间节点与逐年产能;然后依据矿山开采现状与计划,结合挂帮矿体开采及覆盖层形成方案,分析矿山露天转地下开采过渡期阶段的时空相关性,提出了4种可行过渡方案;最后以露天转地下平稳过渡为目标,结合现有规范、标准,提出方案优化的评价指标为投资、资源利用可靠系数、产能平稳系数和开采安全系数。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对可行方案进行优化,确定了庙沟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过渡方案为:北端帮挂帮矿体采用崩落法、西边帮挂帮矿体采用平硐溜井联合开拓和回填形成覆盖层的过渡方案。  相似文献   

20.
根据安徽某金属矿山露天转地下的工程实际,以静力学方法确定的露天转地下境界矿柱厚度为前提,利用显式动力分析软件ANSYS/LS-DYNA,建立了露天转地下境界矿柱动力响应的数值模型,分析了露天转地下开采过渡时期露天生产爆破对境界矿柱的影响。结果显示,爆破动载荷的影响范围随爆炸应力波的传播而扩大;在爆破动载荷作用下,境界矿柱总体保持稳定,但矿柱中部质点振动速度略大;境界矿柱有局部破坏的可能,应考虑适当增加境界矿柱的厚度或进一步控制同段起爆药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