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谱增感剂(spectral sensitizer) 照相乳剂中的卤化银仅能对蓝光、紫光和紫外线感光,要使卤化银对绿光、黄光、橙光、红光和红外线也能感光,则需在乳剂中加入一种使卤化银对上述各种较长波长的光也能感光的有机化合物,该化合物称为光谱增感剂。它能扩大卤化银感光范围,提高卤化银的光谱感光度。具有实用价值的光谱增感剂是菁类、份菁和从份菁衍生的多核染料,这些染料又称增感染料(Sensitizing dye)。根据扩大卤化银光谱增感范围的不同,增感染料可分成感绿、感红和感红外线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2.
用于卤化银照相乳剂的天然明胶由于存在着某些微量增感杂质,使照相乳剂感光度大大提高。但在一段时间内人们还没有发现化学增感。1925年Sheppard从明胶中离析出硫化物,这时才认识到硫增感的重要性。无机硫化合物如硫代硫酸钠,能起硫增感剂的作用,这种硫增感剂只有在相当窄的pH值和乳剂的一定pAg值下发挥效应。继硫增感之后,1935年Koslowsky发现金增感,为卤化银照相开创了新纪元。从此,感  相似文献   

3.
抗折痕剂     
克服感光层对机械压力敏感的方法,一是在卤化银乳剂上涂抗应力保护层,二是在卤化银乳剂层中加入抗折痕剂。专利文献所提出的抗折痕剂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五类。  相似文献   

4.
照相稳定剂(583)自1935年问世以来,迄今仍不失为一好的稳定剂。将该稳定剂作为卤化银乳剂的增感剂或超增感剂,却是近几年的发现。研究表明,将稳定剂(583)加入卤化银照相乳剂,无论乳剂是否进行了光谱增感,不仅能抑制灰雾的生长、改善自然保存性,而且能显著提高乳剂的感光度。  相似文献   

5.
多层彩色电影底片,除了其它的辅助层外,主要是由含黄成色剂感蓝光的卤化银乳剂层、含品红成色剂感绿光的卤化银乳剂层和含青成色剂感红光的卤化银乳剂层组成。根据减色法原理,形成相补的彩色影象。就卤化银乳剂本身而言,不论是溴碘化银型的乳剂,还是氯溴化银型的乳剂,仅对蓝、紫光线感光,为使这类乳剂也对其他颜色的光线,例如绿光、橙光、黄光、红光等光线也能感光,并把相应颜色的影象记录下  相似文献   

6.
一、乳剂制备技术的发展乳剂制备是卤化银感光材料的核心技术之一。自从1871年Maddox将明胶引入卤化银体系后,乳剂制备技术日臻成熟,多分散乳剂的制备实现了工业化生产。本世纪中叶,为了进一步提高卤化银体系的感光性能,通过大量基础理论研究,从六十年代起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卤化银照相乳剂层在保存期间,其照相性能发生变化(即所谓照相乳剂的老化),导致感光度降低,灰雾密度增长。以致感光材料不合使用要求,因此研究影响照相乳剂稳定性的因素是很重要的。影响照相乳剂稳定性的因素很多,有的来自外界,如保存时的温度、湿度、与乳剂层接触的气氛等;还有,如照相乳剂的组成、类型、制备乳剂的 pH、pBr 值以及加入乳剂中的补加剂——化学增感剂、光谱增感剂、稳定剂等等。这是影响照相乳剂的内  相似文献   

8.
用于照相乳剂和加工液的补加剂,如增感剂、稳定剂、防灰雾剂;提高乳剂层物理性能的有坚膜剂、增塑剂、表面活性剂等,种类繁多,概述如下: 一、物理成熟抑制剂决定感光材料照相性能的最基本因素是卤化银颗粒大小及分布。影响卤化银颗粒生  相似文献   

9.
铱盐在乳剂制备过程中作为化学增感剂,最早是由Mitchell在1955年进行研究的。目前,铱盐在卤化银照相材料中有着广泛的用途。B.H.Carroll将铱盐的照相作用作了如下归纳:  相似文献   

10.
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在卤化银感光材料中的作用,除了改善清晰度、解象力等以外,还可作为涂布润湿剂、明胶增塑剂、以及乳剂增感剂或显影促进剂。其中增感乳剂这一作用,人们已把它作为获得高感光度的重要手段之一。国际感光学会主席贝格教授,曾指出过聚乙二醇对于制备高感乳剂的重要意义。聚乙二醇的增感作用早在1944年已有专利资料报导,但当时并未引起人们注意。  相似文献   

11.
增感染料的光谱增感作用在增感染料加入照相乳剂后,扩大感光范围,并使乳剂的总感光度提高的光谱增感过程,是一个光化学反应过程。和其他光化学反应一样它是由所吸收的光引起的。增感染料把对某波段光吸收的光能通过一定方式传递给照相乳剂的卤化银颗粒,使卤化银在原  相似文献   

12.
1.前言从成像过程来看,负像乳剂曝光后,生成可显中心,直接正像乳剂曝光后,可显中心被破坏。负像乳剂和直接正像乳剂的感光过程如图1所示: 用还原剂灰化卤化银乳剂,在卤化银乳剂颗粒表面生成灰化中心。若在乳剂中添加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高内感光度卤化银乳剂组成和含化学增感卤化银内核及覆盖于此核上卤化银外壳乳剂构成的照相层。微粒卤化银与平均粒度较大又经化学增感的乳剂充分混合后可以制成一种粒度均匀的乳剂,并可再次进行化学增感。只要温度和时间适宜,混合后可制得表面感光度与灰  相似文献   

14.
55 22 5 10562,口﹄勺一合 综述2000年感光材料应用展望应当重视非银盐感光材料的发展柯达研究所所长谈彩色片研究日本的光聚合物工业漫谈胶片表观质量新工艺的发展及研究方法的探讨国外印刷制版感光材料概况 明胶·乳剂卤化银感光层照相压力效应对高感微粒乳剂的一点探讨乳剂管路污染对胶片照相性能的影响如何提高水彩正黄层感光度用于光掩模的李普曼乳剂加工法卤化银的受控结晶作用一文献摘要硒增感明胶的凝胶层析法的研究高分散感光乳剂制备的几个间题对胶片网纹现象的探讨感光层加热过增感与乳剂制备条件的关系卤化银彩色照相材料一文献…  相似文献   

15.
国际照相科学委员会将于1982年9月6~10日召开国际照相科学大会,会议将由英国皇家摄影协会主持。地点在英国剑桥大学。这次大会的重点是卤化银照相,预计有下列内容:(1)卤化银的性能。(2)光解作用,潜影形成和潜影效应,增感剂聚集体的性能。(3)乳剂技术,如卤化物的沉淀及作用;各种乳剂附加物及其机械效应;化学增感;光谱增感以及感光度标准和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6.
导言在制备感光乳剂时,如果没有明胶,就会导致晶体聚结以及产生卤化银沉淀。其它一些水溶性聚合物虽然也能吸附卤化银而起到防止聚结的作用,但对卤化银晶体的生长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于松嘉 《影像技术》1995,(1):33-35,38
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在采用改变多层彩色胶片乳剂层排列结构的新途径,以提高彩色负片的感光度。着重介绍了通过在分色感光层的下面,再涂一层卤化银颗粒较细小的乳剂层,引起漫反射光提高该分色感光层感光度的原理和实效。文中详细地阐明了下层乳剂层的厚度和卤化银颗粒大小对上层乳剂层感光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前,由于感光材料包括缩微胶片和全息胶片应用范围的扩大、要求的提高,高感高解像力乳剂技术已成为一个极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只有高分散乳剂才能制备具有高解像力的感光层。大家知道,这种乳剂易于在所有合成阶段增大卤化银的颗粒。制备高分散感光乳剂,通常是用硝酸银、碱金属及低浓度氨溶液。因此,由第一成熟过渡到第二成熟过程中,一般需要浓缩。而有些浓缩方法会引起卤化银晶体聚结。许多科研工作者的论文说明,可以通过脱水作用使乳剂浓缩,而不发生晶体聚结现  相似文献   

19.
曾祥绍  王兰英 《影像技术》1997,(3):36-37,57
本文研究了JG系列减感染料在卤化银感光乳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乳剂液态感光测定法,是在卤化银照相乳剂制备过程中,分别向未曝光和经定量曝光的液态乳剂中加入显影液。用乳剂感色范围以外波长的光,连续测定其显影进行状况,并求出各成熟时间的显影进程曲线,以此予测最佳成熟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