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分析了二维光子晶体的传输特性,研究了纯平面波源、高斯波源对传输特性的影响,指出在同一种激励源情况,二维光子晶体的传输特性与其入射角有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广电微波传输IP化改造系统特性探究,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先分析了SDH微波传输的缺点和IP微波传输的优势,接着探讨了IP化改造的关键技术,最后论述了广电微波传输IP化改造系统特性。探究结果表明,和早期SDH微波传输相比,IP微波传输在传输效率、稳定性、安全等方面具有更加显著的优势,也是未来广电微波传输的主要系统。  相似文献   

3.
针对CMOS传输门工作特性的实验验证,提出了在计算机上应用Multisim仿真软件仿真CMOS传输门传输特性的方法,即用Multisim软件中的函数发生器提供正弦信号、三角信号和脉冲数字信号,用虚拟仪器中的双踪示波器显示输入信号、输出信号的波形。特点是直观形象地描述了CMOS传输门的功能和工作特性、解决了CMOS传输门工作波形无法用电子实验仪器进行分析验证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高功率微波大气传输的空间层面不同,辐射电场对空间环境特性影响的程度也不同,高功率微波在其中的传输特性和研究模型亦有差别.论文提出了高功率微波大气及电离层传输特性研究的统一模型--混合气体传输模型,推导了高功率微波混合气体中传输时的色散公式,给出了混合气体传输条件下折射指数和衰减系数的计算模型.在适当的条件下,混合气体传输统一模型可自洽地过渡到空间各个层面.给出的混合气体传输统一模型为高功率微波大气传输链路特性及其仿真研究提供了一种较为简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双屏频率选择表面中间电介质层对传输特性的影响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模式匹配分析技术,研究了中间加载电介质层的双屏Y孔单元频率选择表面(FSS)的电磁波传输特性.讨论了中间电介质层介电常数、厚度以及传输损耗值对双屏FSS结构的中心频率、传输带宽及传输损耗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双屏FSS中间加载的电介质层可以优化传输特性.  相似文献   

6.
一般卫星通信系统信道特性是指群时延特性、幅频特性、相位噪声特性及非线性失真4种,针对上述4种信道特性对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展开研究。设计了卫星通信系统信道数字仿真模型,数字化了4种信道特性,用Mtalab软件分别仿真了卫星转发器比较典型的4种特性对传输性能造成的恶化,并且对4种传输特性进行了综合仿真。基于仿真结果提出了卫星通信系统指标分配建议,仿真结果可以为卫星通信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系统阐述了影响微波传输的各种外界因素及微波传输特性,并且根据这些外界因素和传输特性对微波传输性能,传输余隙,噪声,损耗及电平裕量等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高速率、偏振复用、正交幅度调制信号的色散平坦光纤传输系统,传输速率分别为160 Gbps和256 Gbps,调制格式为PM-16QAM。实验研究了色散平坦光纤链路系统的传输特性,并分别与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和标准单模光纤链路传输特性做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较低输入光功率情况下,PM-16QAM信号在160 Gbps传输50 km时,经色散平坦光纤传输后的误差矢量幅度EVM优于经非零色散位移光纤传输情况0.5%,比特误码率BER优于非零色散位移光纤传输情况两个数量级;色散平坦光纤链路能更好地衰减旁瓣噪声;256 Gbps传输50 km和75 km时,仅在色散平坦光纤链路传输后可以较好地解调出信号;传输距离越长,保持较好特性时输入光功率范围越小。对比160 Gbps和256 Gbps情况,高速率PM-16QAM信号在色散平坦光纤链路的传输特性优于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和标准单模光纤链路的传输特性,传输速率越高、传输距离越长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本文从古典控制理论出发,对半导体激光器的传输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在小信号的情况下,将半导体激光器视为线性孤立系统,把描述其物理过程的速率方程线性化;借用网络理论,得到表征其传输特性的四种传输函数;根据传输函数,得出其对光电输入信号的响应特性和相应的等效网络;依据传输函数和等效网络,对半导体激光器系统的传输特性进行了分析和综合。二、数学模型描述半导体激光器物理过程的速率方程  相似文献   

10.
熔锥光纤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薛春荣 《激光与红外》2006,36(9):886-888,896
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了熔锥光纤锥区的传输、耦合、偏振和调制特性。用耦合模 理论分析了光纤锥形区的传输和耦合性质,给出了锥形光纤传输和耦合效率与锥形区结构的关系。实验上测定了实际锥形光纤在不同锥角、不同长度下的偏振特性,得出偏振光经实际锥形光纤传输或耦合后,再传输其终端,得到均是椭圆偏振光的结论。测定了载波光脉冲经过锥形光纤耦合后其脉冲的变化特性,实验表明,光脉冲在经过锥形光纤耦合传输后其形状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1.
在分布式多层应用系统中,把应用程序服务器分布在两台或更多的计算机中执行,根据负载平衡的原理,客户端应用程序连接到其中一台计算机的应用程序服务器要求服务。如果客户端应用程序当前连接的应用程序服务器计算机发生故障而无法继续执行,在Agent的帮助下,他可以动态连接到其他机器中的应用程序服务器继续要求新的应用程序服务器为其提供服务。如果运行应用服务器的所有机器都发生故障,仍可以在客户端保存更新的资料,待应用程序服务器的机器恢复功能后,再自动把原先保存的资料更新回远程数据库服务器中,使得分布式多层应用系统的容错性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从使用原因产生的质量问题入手,分析了使用质量问题与产品使用说明书的关联性;并以典型事例为牵引,剖析了产品使用说明书的相关问题及原因,揭示出元器件承制单位对保证产品使用可靠性应承担的职责;并提出确保产品使用说明书充分发挥功效的四大措施,以使各元器件承制单位充分重视使用说明书的编制与作用.  相似文献   

13.
企业门户应用整合中单点登录(SSO)的技术实现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企业信息系统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企业门户技术,在应用界面、应用数据以及应用流程的各个方面实现对企业应用的全面整合。其中,企业应用的界面整合是最基础的工作,要求实现应用系统的单点登录(SSO)。探讨单点登录的技术实现原理和单点登录系统的体系结构,结合天津大港石化总厂所设计和实施的SSO系统,分析了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基于可信计算的可信应用目前缺乏的主要原因,深入剖析了基于虚拟机的可信平台和基于可信计算的可信Web服务体系结构、工作机制和应用流程,以及简要介绍了可信计算在AdHoc、传感器网络、网格计算、数字版权管理和RFID中的可信应用。通过对可信计算应用的研究,为推动可信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后对可信计算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吴昊 《电讯技术》2012,52(5):644-648
战术应用终端是战术应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整个系统 的应用效果。针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终端用户的战术应用需求,对战术应用终端总体技 术进行了研究,总结了战术应用终端的研究现状与应用状况,对战术应用终端体系结构、功 能组成和型谱进行了设计,分析了其中的关键技术,为构建高效、通用、一体化的战术应用 终端提供了顶层指导。  相似文献   

16.
该文就云计算密码应用技术体系的发展提出了愿景和思路,同时就目前的云计算密码应用技术发展进行了较详细的需求分析,最后提出了云计算密码应用技术体系的6个发展内容:①建立和完善云计算密码应用技术体系;②建立健全的云计算应用技术标准体系;③建立健全的云计算密码检测体系;④研究新型网络环境下的云计算密码应用;⑤促进新型密码(SM2算法)技术和产品的应用;⑥建立云计算密码应用产业联盟。  相似文献   

17.
WiMAX被定义为无线城域网解决方案。它的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大致可以分为固定接入应用、游离式接入应用、全移动接入应用、便携式接入应用几方面。可以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应用领域。特别是在政府公共事业中的应用非常突出,并且将成为IPTV无线到户的另一种选择。此外,预测了WiMAX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宁家骏  李丹  刘增明 《电信科学》2003,19(12):38-42
本首先分析了电子政务业务应用系统面临的安全问题,然后介绍了一个正在建设的国家级电子政务业务应用系统的安全解决方案框架,这个框架设计是严格按照电子政务业务应用系统的需求和国家电子政务业务系统的安全要求而设计的,考虑了电子政务工程跨不同的信息安全域和网络信任域的实际情况,因此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单片机应用系统抗干扰问题的解决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片机在应用过程中,干扰是必不可免的,因此,单片机抗干扰问题的解决、是单片机应用中的重要环节。在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中,通过硬件和软件设计都可以解决干扰问题,但软件解决方案,更经济、更有效,它可以提高应用系统的工作准确性、工作稳定性。即利用软件设计技术,全面提高应用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该文主要介绍了航空武器装备元器件应用验证的背景以及必要性,对如何结合航空武器装备的特点开展应用验证工作进行了研究和规划,着重阐述了应用验证工作的流程、方法和内容。通过分析论证,可以看出应用验证工作对于指导元器件设计生产和保障航空武器装备的元器件使用可靠性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