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氧树脂浇注的盆式绝缘子在SF6绝缘设备中应用广泛,而盆式绝缘子在放电故障下和SF6的反应机理尚不明确,环氧树脂对SF6放电分解机理的影响值得研究。文中旨在通过搭建环氧树脂和SF6气体的针—板放电模型,研究二者在沿面放电下的分解气体规律。文中用逐步升压法模拟SF6气体和环氧树脂在5种极间距下的放电情况,检测了CF4、CO2、SOF2、SO2F2、SO2、H2S和CS2等7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发现放电次数较少时主要成分是SOF2、CF4,其次是CO2和SO2,而SO2F2生成比较微量;放电达一定次数后CS2、H2S等气体才逐渐出现,体积...  相似文献   

2.
SF6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电弧放电下O2对SF6分解产物具有显著影响,但其影响规律及相关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针对这一问题,文中利用18O2作为示踪剂开展了电弧放电实验,利用GC-MS分析了放电过程中和放电后含18O同位素物质的变化规律,明确了电弧放电下SF6分解产物的形成途径及18O2对SF6分解产物的影响,阐明了其深层化学反应机理。结果表明,电弧放电下O2杂质会在不同程度上促进SOF2、SO2、SO2F2、CO2的生成,其中O2主要以分解后的O原子参与SOF2、SO2、CO2的生成反应,以O2分子和分解后的O原子共同参与SO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环保型C4F7N/CO2/O2三元混合气体放电分解特性,开展了不同O2体积分数的C4F7N/CO2/O2三元混合气体交流电晕放电分解试验,主要分解产物包括CF4、C2F6、C3F6、C3F8、C6F14、CNCN和CF3CN,CF4、C2F6和C3F8等饱和类碳氟气体生成量较高,不饱和类碳氟气体C3F6生成量较低。O2的加入能显著抑制气体分解,O2体积分数为4%的混合气体在6...  相似文献   

4.
为获得SF6气体绝缘设备在运行缺陷下产生的氟化硫酰(SO2F2)和氟化亚硫酰(SOF2)气体的含量,开展了SO2F2和SOF2气体的中红外光谱特性检测分析。首先,建立气体中红外吸收光谱检测平台,检测得到SO2F2和SOF2的典型红外光谱图,其中SO2F2检测结果与HITRAN数据库的吸收截面数据一致,验证了光谱检测平台和检测方法的有效性,提出了SO2F2和SOF2气体的特征吸收谱;然后,检测分析环境温度和气体压力对气体红外光谱特性的影响规律,得到了吸光度随温度和压力变化的拟合表达式;最后,开展了光声光谱(photoacoustic spectroscopy,PAS)和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unable semiconductor laser absorpt...  相似文献   

5.
六氟化硫(SF6)气体分解产物检测对于气体绝缘设备的故障评估和电力系统的安全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SnS2纳米材料气体传感器检测SF6分解产物的方法,即采用水热法和丝网印刷法分别制备SnS2纳米材料和气体传感器,通过实验研究了该传感器对SF6分解产物H2S和SO2F2气体的最佳工作温度、响应特性、灵敏度和长期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SnS2气体传感器在最佳工作温度200℃下,对两种SF6分解气体产物的响应与其体积分数之间线性关系较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80,且稳定性较好。文中研究可为SnS2基气敏传感器检测SF6分解组分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SOF2和SO2F2两种SF6分解气体在SnS2及Osn(n=1~2)掺杂改性的SnS2材料表面的气敏响应。从吸附能、能带结构、态密度、前线轨道等方面,对比分析三种材料分别对SOF2及SO2F2的气敏响应机理。研究发现,本征SnS2对SOF2及SO2F2的气敏响应特性不佳,但在Os掺杂后,掺杂处成为材料表面的活性位点,有效地提高了两种气体在SnS2表面的气敏响应特性:Osn-SnS2(n=1~2)对SOF2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效果,其中Os2-SnS2对SO2F2也...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气体绝缘开关(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的安全评价能力,在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GIS诊断模型的鲁棒特性基础上,研究由阿伦尼乌斯化学反应模型处理的不同故障类型的经验概率函数,利用6种机器学习算法建立放电故障和绝缘缺陷模型,通过学习组成系统中不同气体(SO2、SOF2、SO2F2、CF4、CO2等)体积分数的数据集及其比值来训练识别算法。结果表明,经验概率模型可以有效识别GIS多种绝缘缺陷及其共存状态,SO2F2和SO2体积分数比为4.2是高能放电状态的临界点,对故障预警具有重要意义;在基于高斯分布的GIS绝缘缺陷测试结果图中,y≈0.15的区域是多种放电故障共存的区域,需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8.
C4F7N/CO2混合气体是一种潜在的SF6替代气体,开展其在高压断路器中开断性能的研究,对推动环保输电方式发展、支撑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基于磁流体动力学(magnetohydrodynamics,MHD)理论,仿真计算了充有0.6 MPa 5%C4F7N/CO2、10%C4F7N/CO2、15%C4F7N/CO2混合气体和纯SF6的40.5 kV断路器20 kA短路电流开断过程,分析C4F7N混合比例对电弧温度特性、灭弧室气压与喷口气流特性的影响规律,并与纯SF6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混合气体相比,SF6气体电弧具有更高的弧芯温度和更小的电弧半径,随着C4F...  相似文献   

9.
针对工程应用中微水对C4F7N/CO2混合气体绝缘和分解特性的影响规律还鲜有研究的现状,开展了不同微水条件下的工频击穿和悬浮放电分解试验。研究发现工频击穿电压与气压正相关,与微水体积分数负相关,悬浮放电后分解物包括CF4、C2F4、C2F6、C3F6、C3F8、C4F8、CNCN、CF3CN、CHF3和CO,分解物生成量与放电时间及微水体积分数均正相关,C3F8、C4F8和CO的产气均方速率随微水上升呈现迅速增加、基本稳定和迅速增加特征,而CF4、C2F4、C2F6、C3F6、CHF3、C...  相似文献   

10.
C6F12O是一种具有潜力的SF6替代气体,为了探究C6F12O/CO2混合气体在悬浮电极缺陷不同局部放电强度下的分解特性,搭建了局部放电分解实验平台,在不同外施电压下对C6F12O/CO2混合气体进行96 h局部放电分解实验,利用气相色谱法对分解组分进行定量分析,对分解组分含量、产气速率、特征气体比值与局部放电强度的关系分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典型产物(CF4、C2F6、C3F8、C3F7H)浓度、产气速率的变化规律上存在差异,可选择作为判断局部放电强度的特征组分;特征组分浓度关系为c(CF4)>c(C2F6)≈c(C3F8  相似文献   

11.
选取铝筒均压型和电容屏均压型的500 kV SF6电流互感器(CT)试品,研究了绝缘子沿面缺陷和复合缺陷下的放电及气体分解特性,并分析了缺陷类型、放电路径长度和采气位置对该特性的影响。发现相位分辨率的脉冲序列(PRPD)谱图是气体分解特性研究的良好辅助手段,改良设计的采气口检测结果更准确。绝缘介质缺陷的典型特征是含C物质(CF4、CS2)的生成。绝缘子沿面缺陷下SO2含量高于SO2F2,S2OF10的含量增长率较低,且放电路径长度会影响典型产物的种类。复合缺陷下SO2F2和SO2的含量增长率较高,S2OF10的含量增长率相对低。  相似文献   

12.
C4F7N/CO2/O2混合气体以其优异的环保和绝缘性能成为目前最具潜力替代SF6应用于电力工业的气体绝缘介质。尽管O2的加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C4F7N/CO2混合气体的绝缘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但O2加入及其体积分数变化对混合气体局部放电(partial discharge,PD)作用下气体和固体副产物生成特性的影响规律尚不清楚。因此通过针–板电极模拟设备内的金属突出物缺陷开展C4F7N/CO2/O2 96 h PD及其分解特性试验。研究发现C4F7N/CO2混合气体中加入体积分数2%~4%的O2可以显著抑制大部分副产物的生成,O2体积分数大于6%时每秒累积放电量和平均放电...  相似文献   

13.
刘伟  韩冬  朱姗  曹骏 《高电压技术》2023,(11):4498-4506
C4F7N的分解特性关系到气体绝缘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缓冲气体选择、固体材料的选择等,也可为电气设备的故障识别提供参考依据。为此,首先利用量子化学方法计算分析了C4F7N的解离路径及主要分解物的形成。随后,以C4F7N/CO2混合气体为研究对象,实施了电晕放电、火花放电、悬浮放电等典型缺陷,定性、定量分析了混合比例、施加电压等因素对分解产物种类和含量的影响。C4F7N的稳定产物包括全氟烷烃气体(PFCs)CF4、C2F6、C3F8、C3F6、2-C4F6、2-C4F8和i-C4F10;腈类气体CNCN、CF  相似文献   

14.
深度挖掘SF6分解产物携带电热腐蚀信息有助于提升GIS设备潜伏故障诊断精确度。研究六氟化硫—环氧树脂体系(SF6-epoxy)热分解反应,阐明碳基特征分解产物与绝缘材料降解对应关系,可有效解决特征组分单一性与来源多样性之间矛盾。文中采用同步热重/差示扫描量技术系统测量了SF6-epoxy热分解过程,表征了3个特征热解阶段的温度范围与放热量。在线气相色谱指认了9种碳基、硫氧分解产物。根据SF6-epoxy体系热解的全景反应历程,CO2可作为判定环氧树脂高温(>500℃)热腐蚀劣化的特征分解组分;CH4可直接对应300~500℃发生的环氧绝缘材料的热降解劣化;SOF2、H2S和H2可综合判定SF6-epoxy体系的微水含量。  相似文献   

15.
干燥空气作为性能优异的缓冲气体与C4F7N气体混合后具有替代纯SF6气体的潜力。目前,关于C4F7N/空气混合气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均匀电场下的绝缘性能,对其在不均匀电场下的击穿特性研究较少。在6种不同电场条件下,通过工频击穿实验探究电场不均匀度、气压、混合比对C4F7N/空气混合气体工频绝缘性能的影响,计算分析了不同C4F7N体积分数的C4F7N/空气混合气体的液化温度及GWP值,给出了可替代纯SF6气体的混合比例及应用条件。结果表明,电场不均匀度较低时,随着气压升高、C4F7N体积分数的增大,C4F7N/空气混合气体工频绝缘性能逐渐接近甚至超过纯SF6气体,电场不均匀度较高时,C4F7...  相似文献   

16.
采用C4F7N混合气体替代SF6是提升环网柜环境友好性的重要途径。为保证供电可靠性,本文针对C4F7N混合气体绝缘环网柜开展接地开关关合试验,优化设备性能,支撑工程应用。首先测量了不同体积占比的C4F7N/CO2混合气体和SF6下接地开关合闸时间及速度,发现与空气下一致,表明接地开关机械特性稳定且与气体无关。然后研究了不同气体介质下接地开关预击穿特性,分析了电压和气体类型对预击穿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压增大预击穿时间增加,C4F7N体积占比提高预击穿时间减小。进一步利用搭建的环网柜接地关合试验回路开展了关合性能模拟试验,发现提高C4F7N体积占比有助于减小燃弧电荷转移量,降低触头烧蚀程度,结合混合气体液化温度和经济性指标。  相似文献   

17.
利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计算模拟从微观角度研究了新型环保绝缘介质CF3SO2F与常见电工设备表面的气固相容特性。首先,应用前线分子轨道理论分析确定了CF3SO2F分子易与设备表面发生相互作用的潜在位点;然后,通过计算模拟分析了CF3SO2F气体介质与5种典型电工设备固体表面的作用强度和电荷转移,同时研究了SF6气体作为对照;再后,深入分析了CF3SO2F与SF6气体相似相容性质的来源;最后,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CF3SO2F与典型固体表面的动态相容性。结果表明,由于相似的活泼原子电子结构,CF3SO2F具有与SF6相近的高稳定性与优秀气固相容性,尤其对于接触表面为铜、氧化铜、氧化铝和环氧树脂的电工设备中,但CF3SO2...  相似文献   

18.
运行经验显示SF6在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中的热稳定性低于预期,GIS内部的金属表面可能对SF6初级分解与次级反应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但作用机理尚不明晰。该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获得了O2在Ag表面的解离-吸附构型,并建立了低氟硫化物与Ag表面O原子的反应模型,初步揭示了GIS过热故障状态下SF6初级分解产物在Ag表面的氧化反应机理;基于过渡态理论和反应动力学理论,计算获取了界面反应的能垒和反应速率常数,并与气相反应对比,分别确定了三种低氟硫化物的氧化反应路径及其主要场所,并分析了Ag表面对反应的促进/抑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Ag表面可显著促进SOF4与SOF3的产生,但不利于SF2的表面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19.
SF6是目前电气设备中广泛使用的气体绝缘介质,但其产生的温室效应对环境影响极大,因此,研究能替代SF6的环保型气体绝缘介质具有重要的意义。CF4是一种具有低温室效应指数(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GWP)和低液化温度的强电负性气体。通过工频击穿试验,研究了CF4/CO2混合气体的工频击穿特性,并对其协同效应和GWP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F4混合比为50%的CF4/CO2混合气体的绝缘强度能达到纯CF4的90%左右,同时GWP值低,具有用于气体绝缘的潜力;CF4/CO2混合气体的协同效应值在0.12~0.38,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0.
硫酰氟(SO2F2)是一种常用的熏蒸杀虫剂,然而其具有强温室效应,且目前缺乏针对性手段处理其废气,随意排放会对大气环境造成巨大危害。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低温等离子体(non-themal plasma,NTP)技术是一种良好的气体污染物处理手段,而外加气体能有效改善其处理效果。为此基于NTP技术研究了外加H2O和H2对DBD降解SO2F2的影响。发现NTP协同活性气体降解SO2F2具有显著优势,外加H2O和H2均能够显著促进SO2F2降解,在该实验条件下,对于体积分数为2%的SO2F2,外加H2O或H2体积分数为1%时,降解率分别达到最大值86.26%和80.29%,而过量的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