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化工》2022,(10):2437-2441
以净化缩聚沥青(中间相碳微球生产中的母液沥青)为原料,通过空气氧化法制备高软化点包覆沥青。通过单因素法,考察了空气流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包覆沥青的基本性质(工业分析指标和光学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300℃,空气流量160 L/h,反应时间为6 h,可制备出软化点(SP)为215℃,甲苯不溶物(TI)为56.00%,喹啉不溶物(QI)为8.41%,结焦值(CV)为75.83%,收率为68.56%,且在偏光显微镜下为光学各向同性的高品质包覆沥青。并利用元素分析、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结合分峰拟合技术、热重分析仪(TGA)对高软化点包覆沥青的热稳定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以深度裂解石油渣油为原料,采用两段热缩聚法可制得软化点为268℃,可编性良好的中间相沥青。本文详细考察了温度,时间对中间相沥青软化点,可编性,中间相沥青形态及碳化收率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两段热缩聚反应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时间对中间相沥青的结构和性能影响较大,选择适宜石油渣油,采用加压-真空两段热缩聚法,调整反应条件,可制得可纺性良好的中间相沥青。  相似文献   

3.
分别以煤焦油为原料,在430℃热缩聚50min-270min和以石油渣油为原料在310℃热缩聚130min-370min制备了一系列具有软化点的煤焦油沥青和石油沥青。通过元素分析、软化点、族组成、偏光光学和NMR对原料与沥青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在1.6MPa,480℃下将改质煤焦油尖 和石油沥青进行焦化,考察了焦收率和光学组织结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热缩聚可提高煤焦油沥青和石油沥青的软化点、不溶物含量和焦收率,煤焦油沥青与石油沥青成焦后均生成各向异性广域光学结构。  相似文献   

4.
随着锂离子电池的高速发展,石墨负极电化学性能的提高至关重要.对天然石墨的包覆改性可有效改善石墨负极电化学性能.煤系软沥青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是制备包覆沥青的优质原料.介绍了一种以煤系软沥青为原料制备包覆沥青的方法并对试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讨论研究,制备出的包覆沥青可有效改善石墨负极的电化学性能,提供了一种制备包覆沥青...  相似文献   

5.
6.
将闪蒸油通过热缩聚得到制取中间相沥青的原料——缩聚沥青,通过正交试验、馏程改变试验、共炭化试验研究了影响缩聚沥青性质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闪蒸油制缩聚沥青结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闪蒸油通过热缩聚得到制取中间相沥青的原料—缩聚沥青,并采用密度法、红外光谱法等手段对内蒸油及缩聚沥青结构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8.
在碳沉积法和表面涂层法制备分子筛炭膜的基础上,在氧化气氛下对所制得的分子筛炭膜进行适当活化,可以大大提高分子筛炭膜对H2/CO2的分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750℃通入CO2/N2的分离系数由活化前的11.5上升到27.8,H2的渗透速率略有提高,CO2稍有下降,与其它几种膜材料H2/CO2的分离性能相比,活化制得分子筛炭膜有很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报告了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对不同反应温度和时间进行固态缩聚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的研究结果,表明普通PET切片经固态缩聚后的DSC谱图有明显的双熔融吸热峰的特征,且熔化热增大;分子量大的树脂熔体冷却结晶放热较小,进一步说明分子量越大越难结晶的一般规律;通过固态缩聚PET的DSC谱图分析,可为确定固态缩聚的工艺条件作参考。  相似文献   

10.
馏程不同的两种煤沥青的缩聚沥青的热解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热重法(TG)、微商热重法(DTG)研究了馏程不同的两种煤沥青的缩聚沥青的不同升温速率的热解行为。分析了影响两种缩聚沥青热解行为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中间相沥青基炭纤维的性能直接取决于纺丝用中间相沥青,煤直接液化沥青因其饱和烃含量高,氢碳比高,高温融变性好,硫含量低等优点成为制备纺丝用中间相沥青的优良前驱体。本文以煤直接液化沥青为原料,研究不同热缩聚工艺对中间相沥青组成和结构的影响,通过考察其偏光织构、软化点、喹啉不溶物含量、黏温曲线和纺丝时长等指标综合评价可纺性。采用高低温结合多段聚合工艺制得具有大融并体结构、可纺性优良的中间相沥青,并进一步制得具有理想微观形貌的纤维,其拉伸强度为2.03 GPa,拉伸模量达到581 GPa。  相似文献   

12.
热缩聚工艺条件对中间相炭微球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中温煤沥青为原料采用常压热缩聚工艺制备中间相炭微球。考察了不同聚合条件对中间相炭微球收率及形态的影响,从而找出制备中间相炭微球的最佳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3.
沥青树脂热解缩聚行为和流变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肖春  侯卫权  邹武  程文  韩媚 《炭素》2007,(4):28-31
对沥青树脂热解缩聚过程和流变性能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显示,沥青树脂的热解缩聚可分为熔融及轻质组分脱除、剧烈热分解和缩聚成焦三个阶段。在第1、第3阶段,升温速率对沥青树脂的影响较小,在第2阶段,升温速率加快,导致沥青树脂开始失重温度向高温区移动,失重速率随之增大。选取沥青树脂作为浸溃剂,其浸溃温度确定为260℃,可使浸渍时沥青树脂处于较好的流动状态。  相似文献   

14.
表面涂层法是制备分子筛炭膜的有效方法、以酚醛树脂的乙醇溶液作为涂层液对炭膜基板进行处理,制得适合H2/CO2分离的分子筛炭膜。结果表明,适宜的涂层液浓度为30%(Vol),涂层处理四次制得分子筛炭膜。H2与CO2的渗透速率分别为2.66×10-5和2.22×10-6cm3(STP)/cm2·s.cmHg,二者的分离系数可达到11.7。  相似文献   

15.
孟祥坤  郑嘉明 《炭素》1995,(3):19-23
本研究用刮膜蒸发器对制备中间相沥青的原料(软化点为60℃的石油沥青)进行了分离,并分别以未分离的沥青及分离出的重质沥青为原料在不同的条件下调制成中间相沥青。探讨了原料分子量分布及缩聚过程中温度、N2流量、缩聚时间对中间相沥青族组成分布、软化点和可纺性等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应用化工》2022,(5):1121-1124
以乙烯渣油沥青为原料,通过常压空气氧化聚合处理对其进行改性,利用单因素方法考察了反应条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空气流量)对改性沥青性质(软化点、喹啉不溶物、结焦值、甲苯不溶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370℃,反应时间5 h,空气流量24 L/h的条件下,可以获得软化点(SP)为233℃、喹啉不溶物(QI)为1.21%、结焦值(CV)为75.45%、甲苯不溶物(TI)为43.42%的改性沥青,其收率(Y)可达51.67%。通过元素分析、FTIR等手段对乙烯渣油沥青和改性沥青的芳香性指数(I_(ar))、支链化指数(CH_3/CH_2)进行计算,并利用TGA方法观察改性前后沥青的热稳定性变化。结果表明,乙烯渣油沥青和改性沥青的I_(ar)分别为0.39,0.53,CH_3/CH_2分别为0.88,1.08,说明改性过程中乙烯渣油沥青支链不断减少,芳香缩合度和热稳定性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7.
热缩聚工艺条件对中间相碳微球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锐生  沈曾民 《炭素》1999,(3):8-14
以中温煤沥青为原料采用常压热缩聚工艺制备中间相炭微球。考究了不同聚合条件对中间相碳微球收率及形态的影响,从而找出制备中间相碳微的最佳工艺中每。  相似文献   

18.
19.
纺丝沥青的性质决定其能否连续、稳定工业化生产沥青基碳纤维,也是影响碳纤维性能的重要因素,而合成方法是调控纺丝沥青性质的重要手段。对比传统热缩聚法,氯化-脱氯化法可以从分子维度调控合成,以制得纺丝性优异的沥青前驱体。迄今,针对采用热缩聚法和氯化-脱氯化法合成的纺丝沥青分子结构特征差异研究鲜有报道。采用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 TOF-MS)及固态核磁共振(13C-NMR)表征纺丝沥青的分子组成与结构,采用平均分子模型方法构建纺丝沥青的分子模型。结果表明,采用氯化-脱氯化法合成的纺丝沥青具有更高的碳含量,且在FTIR中1 490和696 cm-1波长处和XPS C 1s中287.1 eV结合能处均表现出特有由氯化反应产生的特征峰;由MALDI TOF-MS和13C-NMR分析可知,由氯化-脱氯化法合成的纺丝沥青具有更高的聚合度、分子量和芳香度,其平均分子量达857,芳香度达0.87,且纺丝沥青的分子结构更趋向于在一维方向上发展的线性结...  相似文献   

20.
升温速率对煤沥青热解缩聚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TGA对煤沥青的热失重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煤沥青的热解缩聚特征,并对中温沥青和改质沥青热解缩聚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了升温速率对煤沥青热解缩聚的影响,发现快速升温使煤沥青组份更多地分解逸出,不利于提高煤沥青的结焦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