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荀桂菊 《广东化工》2014,(10):93-94
环丁砜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有机硫溶剂,广泛用于芳烃抽提、气体净化、萃取蒸馏等方面。文章对国内外环丁砜的生产现状进行了评述,并介绍了新的连续化生产工艺;同时介绍了两种新型环丁烯砜加氢催化剂:Ni/Al-MoS2催化剂和非晶态合金催化剂。新型加氢催化剂既可以有效地解决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的社会问题,也降低了环丁砜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不同粗苯加氢和萃取蒸馏工艺的比较,找出了各自的特点。的加氢和萃取蒸馏工艺对原料、能耗、产品的适应性的差异。建设新装置时,的工艺。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阐述了不同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选择合理  相似文献   

3.
萃取剂环丁砜的纯度对萃取精馏有重要影响,过低的环丁砜纯度不但会影响到产品质量还会造成生产波动使生产不能连续稳定进行。本文提供了一种新的劣质化环丁砜提纯方法,通过在劣质化的环丁砜中加入一定比例蒸馏水进行蒸馏,蒸馏水与环丁砜比例为7:3,控制终馏点温度100~101℃可以得到纯度超过98%的环丁砜。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低温气相加氢与萃取蒸馏工艺在苯精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低温气相加氢和萃取蒸馏技术可降低产品中硫含量,提高产品质量与收率。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以汽油加氢装置的切轻重汽油为原料产重芳烃溶剂油新工艺,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采用萃取精馏的方法,首先确定环丁砜作为重芳烃与非芳组分分离的基础溶剂,并通过复配萘的方法降低萃取溶剂的沸点,解决了萃取溶剂高温分解的问题,实现了重芳烃分离过程的平稳运行。随后利用Aspen Plus软件模拟计算并设计加氢重汽油制重芳烃溶剂油产品工艺流程,确定了萃取剂配比及用量,并优化萃取精馏塔和溶剂回收塔工艺参数,最终获得满足溶剂油产品指标的重芳烃产品。  相似文献   

6.
首先介绍了环丁砜的特点,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环丁砜在石油炼制中对饱和烃与芳香烃的萃取及其液液相平衡的研究现状。环丁砜在萃取提取重整油中的苯、甲苯和二甲苯等芳香烃表现出了很好的性能。环丁砜萃取工艺在工业上的应用已经很普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研发完善环丁砜萃取剂,针对环丁砜在工业萃取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7.
石家庄焦化集团苯精制分厂的粗苯催化加氢装置采用莫非兰萃取蒸馏新工艺。新工艺用导热油作为工艺过程的加热介质,用焦炉煤气加热导热油炉。  相似文献   

8.
分别对煤焦油蒸馏分离技术和萃取分离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对两种分离工艺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蒸馏分离技术能耗较高、设备投资大及破坏原始组分等不足之处;萃取分离技术弥补了以上缺陷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稳定性,但同时萃取分离技术仍然停留在实验室阶段,需要进一步开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李贵贤  曹彦伟  李昱  刘珍珍 《化工进展》2015,34(10):3623-3629
煤焦油深加工是提高煤焦油附加值的重要工艺。因超临界流体具有的特殊性质,近年来被广泛用于煤焦油深加工的研究中。本文综述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煤焦油萃取、提质、催化加氢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未来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煤焦油加工中的研究重点:①加大对煤焦油在超临界流体萃取、轻质化、催化加氢的机理及其他相关理论研究;②通过选择新型超临界流体、添加新型夹带剂、高效催化剂及条件优化来提高煤焦油在超临界流体中萃取、轻质化及催化加氢的效果;③基于目前的研究结果开发出能够进行工业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及相关配套设施。  相似文献   

10.
沈阳市化工研究所丙烯酸专题组采用丙烯酸两段(固定床)气相催化氧化制取丙烯酸的工艺,目前正在加紧丙烯酸两段催化氧化的触媒筛选与评价工作,同时开展了氧化产物丙烯酸水溶液的提取、丙烯酸精制与阻聚剂的选择工作。目前已完成了第一段的催化剂的筛选工作,丙烯醛的单程收率达80%;对丙烯酸水溶液分离的萃取剂选择方面出现了可喜的苗头。  相似文献   

11.
通过气液相平衡实验,确定了萃取精馏分离邻二甲苯-苯乙烯物系的单一萃取剂(环丁砜)和混合溶剂(环丁砜和N-甲基吡咯烷酮)及其适宜的质量配比.在此基础上,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对萃取精馏过程进行模拟分析,考察了溶剂比、回流比、理论板数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得到了萃取精馏塔适宜的操作工艺条件,为工艺设计开发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前言环丁砜是一种优良的多效选择性溶剂,可用于脱除天然气、炼厂气以及合成气中的硫化物;分离烃、醇、脂肪酸和脂肪酸酯;抽提芳烃;亦可作为生产其它有机化学品的中间体。环丁砜的生产一般是由共轭二烯烃(丁二烯)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环丁烯砜;将环丁烯砜进行处理,除去其中的 SO_2,然后进行催化加氢,得粗环丁砜;粗环丁砜经过滤和蒸馏,滤掉催化剂和聚合物,分离出溶剂和未反  相似文献   

13.
李明玉 《现代化工》2013,33(6):97-100
芳烃抽提蒸馏工艺与液液抽提工艺相比,抽提温度较高,环丁砜中胶质含量高达179.4 mg/100 mL,Cl-含量9.28 mg/L。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净化抽提蒸馏工艺中高胶含量环丁砜,并与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净化液液抽提工艺中环丁砜的效果相比较,同时与树脂前串联活性白土或活性炭脱胶质单元的净化方案相比较,确定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净化高胶质含量环丁砜是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4.
以兰州石化催化重汽油为原料,对萃取脱芳溶剂和萃取脱芳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以分配系数和选择性系数为评价指标,实验筛选出环丁砜(SUF)作为主萃取剂,二甲亚砜(DMSO)、N,N二甲基甲酰胺(DMF)、N-甲酰吗啉(NFM)、三甘醇(TEG)、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助剂,得到组成为mSUF∶mDMF=7∶3的复合萃取剂萃取芳烃的分配系数最高。以混芳中芳烃含量和芳烃萃取率为指标,对该复合萃取剂萃取操作条件进行评选,结果表明,在最佳萃取操作条件下(剂油比4∶1、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5 min、相分离时间7 min),经过10级萃取后,萃取相中芳烃含量为62.91%,芳烃萃取率为87.78%。最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对单剂环丁砜与复合萃取剂萃取催化重汽油中芳烃的效果比较表明,复合萃取剂的分配性系数优于单剂、芳烃萃取率比单剂提高了16.85%,选择性系数和芳烃含量低于单剂。  相似文献   

15.
催化氧化脱硫是降低柴油硫含量的非加氢脱硫工艺,在催化氧化溶剂抽提的基础上,同时增加超声波为反应提供能量,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柴油氧化脱硫技术。考察了萃取剂的选择、萃取剂油比、萃取静置时间、萃取次数等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功率超声作用下,以H2O2为氧化剂,甲酸和磷酸为催化剂,氧化剂油比(体积比)=1:10,H2O2:催化剂(体积比)=1: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10min时,萃取剂为DMF,萃取剂油比(体积比)=1:1,一次萃取20min,萃取次数2次为最佳。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厂实际运行情况,根据文献上报道的环丁砜-芳烃抽提蒸馏体系相平衡数据,采用UNIFAC-Dortmund基团贡献模型估算出UNIQUAC方程中的二元交互作用参数;在此基础上运用流程模拟软件建立环丁砜芳烃萃取精馏工艺模型。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装置实际操作状况。考察了进料位置、回流比、溶剂温度、溶剂比等操作参数对分离效果及能耗的影响,获得了环丁砜萃取精馏单元过程的较优操作参数。  相似文献   

17.
从乳化、催化加氢、催化裂解、催化酯化、重整制氢、萃取和膜分离等7个方面阐述了生物油的提质改性技术及其研究进展。认为生物油低热值、强酸性和高粘度等特性影响了其广泛应用,因此必须对生物油进行提质改性,除了从工艺过程方面入手外,选择合适的乳化剂、催化剂、萃取剂或半透膜以提高分离效果、降低成本并易于实现工业化将会是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碳五分离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碳五分离的技术进展,着重叙述了萃取精馏法分离异戊二烯、热二聚法分离环戊二烯等工艺,并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开发的新型工艺,提出优化现有工艺、开发新型萃取剂、引入催化加氢除炔等是今后碳五分离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9.
针对聚芳醚树脂聚合过程产生的环丁砜废水的处理,提出了以二氯甲烷为萃取剂的萃取-精馏耦合新工艺。选用NRTL活度系数模型,采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对萃取-精馏耦合工艺处理环丁砜废水的过程进行模拟研究,并应用灵敏度分析工具分别对萃取塔和精馏塔进行参数优化。模拟结果表明,当萃取塔的平衡级数为7、萃取相比为1∶1、精馏塔的理论板数为5、进料位置为第3块理论板时,废水中环丁砜的浓度从100g/L降至34mg/L,同时得到质量分数为98.31%的环丁砜,环丁砜的回收率达到99.95%,处理后的水和环丁砜都能够满足在聚芳醚树脂生产过程中循环使用的要求。与现有的四效蒸发工艺相比,萃取-精馏耦合工艺的热负荷降低了约37%,具有非常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微波辐射下神府煤的催化加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甲醇作为溶剂和萃取剂考察了在较温和的条件(140 oC,氢气初压0.7 MPa,微波辐射15 min)下活性炭、Ni和Pd/C催化剂对神府煤加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混合物在甲醇中的萃取率按非催化加氢< AC催化的加氢< Ni催化的加氢< Pd/C催化的加氢的顺序递增;通过GC/MS和FTIR分析可看出在不同反应条件下萃取物和萃余物组成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