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永川煤矿井下特定的高温硐室(水泵房、绞车房和变电所)内的热环境进行了实地测量。根据测定温度、湿度和风量结果分析其高温热害程度。采用黑箱法计算硐室热源散热量,同时采用新风处理法计算了全部新风和半新风处理状态下硐室降温所需冷负荷。最后,在分析硐室高温热害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地面用空调防隔爆处理后进行硐室降温,可以丰富和完善我国矿井降温装备体系。  相似文献   

2.
针对矿井高温硐室温度难以降低及控制等问题,以某矿井高温硐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矿井高温硐室降温装备及降温原理,对不同降温设备及降温空调对矿井硐室降温效果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井高温硐室的温度都随着降温时间的增加呈现先逐渐降低后保持平稳的趋势,且不同降温设备及降温空调在相同时间内对矿井高温硐室的降温效果不同,为矿井高温硐室降温装备体系选型及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矿井高温、高湿环境对井下作业人员的健康带来极大危害。矿井热害问题如不能得到解决,将给矿井生产带来诸多困难。赵楼煤矿煤层埋藏深、地温高,夏季机电硐室温度一般都在30℃以上,对热害问题的研究和防治尤为迫切。该文介绍一种防爆空调对硐室降温的方法,防爆空调安装布置简单,运行噪声小,投资费用低,使用后硐室温度降幅明显。  相似文献   

4.
避难硐室内的温度与避灾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调节避难硐室的温度。分类分析了避难硐室内的各种热源,并给出了计算方法,对国内外各种降温设施进行了详细介绍,为我国避难硐室降温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浅析煤矿避难硐室的主要控温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郜富平 《山西煤炭》2012,32(8):58-59
针对避难硐室温度较高,采用蓄冰降温和二氧化碳汽化降温两种方式进行了原理阐述,对相变材料的优点进行了分析,为煤矿井下避难硐室的温度控制提供了可靠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6.
煤矿地质条件对避难硐室降温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煤矿避难硐室常用的几种降温方式及优缺点的基础上,就煤(岩)初始温度、煤层瓦斯涌出量、地表深度等对避难硐室降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煤矿避难硐室选择降温方式的一些基本原则,指出煤矿建设避难硐室时应根据自身矿井地质条件,结合各种避难硐室降温方式的优缺点,选择可靠性高、安全性好、使用与维护容易、环保、经济的降温方式。  相似文献   

7.
煤矿井下高温硐室降温装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宁 《煤炭技术》2014,(10):305-307
根据不同硐室的热源特点可以采取相应降温方案,采集实际煤矿井下硐室温度、通风等参数,计算降到目标温度和湿度需要的制冷量,以此作为标准,选择合适的降温方案。对井下硐室的降温系统进行改造,对空调结构和电气系统进行调整,提高降温系统的适应性和防爆能力。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千米深井金属矿山胶带转载硐室面临的高温高湿作业环境导致劳动效率低下、人员中暑时有发生和设备故障频发等问题,开展矿山高温硐室制冷降温技术研究。分析硐室热害形成因素,计算各因素放热量,并对高热害硐室通风降温进行多方案分析论证,确立采用水冷制冷机组制冷降温方案进行设计和现场实施。现场实施效果表明:水冷制冷机组降温方案将硐室内空气干球温度由34.1℃降至27.9℃,降温幅度达到6.2℃,体感温度和相对湿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邱天德 《煤矿安全》2014,(8):136-138
针对井下事故频发且常常危害到井下作业人员生命安全的现状,研究煤矿避难硐室生存环境关键技术,形成一套避难硐室生存环境的基本设计方案,能为煤矿避难硐室避险人员提供不少于96 h的基本生存条件。提出了空气净化的方法:如使用吸收剂吸收二氧化碳,采用催化氧化法处理一氧化碳,并计算出相应的化学药剂使用量;运用主动吸水及低饱和蒸汽压控水技术吸收空气中的水成分;采用相变模块实现避难空间内降温;设计出能够抵抗0.3 MPa冲击波且能隔绝外界的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护密闭系统。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详细总结国内外高温矿井局部热害成因和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极细雾粒相变降温技术。通过流体力学数值模拟软件CFD,对煤矿井下高温硐室的相变降温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相变降温后,硐室温度降低到人体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利于煤矿的绿色、安全、高效、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介绍大型机电硐室通风降温的计算方法及在焦西矿的古汉山矿的应用实例。并分析了该方法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及经济上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赵楼煤矿机电硐室、胶带机机头硐室等特殊作业场所的高温热害问题,采用现场观测的方法,掌握了局部高温区域的热害状况;在对涡流管制冷原理、可行性、可靠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针对性地局部热害治理方法:涡流管制冷技术结合微气候围护结构。结果表明:采取涡流管制冷措施后,机电硐室的微气候围护结构内干球温度降低了9.4℃,湿球温度降低了10.3℃,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取得了良好的降温效果。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矿井避难硐室热环境的形成及其传热问题解析解、数值解和试验研究情况,分析了围岩初始温度、热物性参数等对硐室热环境的影响及现有避难硐室的降温方式,介绍了当前研究的不足,指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赵楼煤矿高温热害防治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国家  阮国强  杨壮 《煤炭学报》2011,36(1):101-104
结合兖州赵楼煤矿高温热害防治研究与实践,对开拓、掘进、回采工作面热源状况进行分析,从矿井建设到投产不同阶段的高温热害防治措施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赵楼煤矿开拓及掘进工作面以围岩散热为主,采煤工作面以机电设备及热水散热为主;赵楼煤矿从矿井设计、降温设备、管理措施、个人防护等多方面综合考虑,采取矿井分区通风、机械降温、工作面采用下行通风、缩减职工作业时间、补充盐水等方法对矿井建设到矿井投产的高温热害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综合防治,其中在矿井建设时期、矿井建设过渡时期采用“地面制冷站-井口风室喷水冷风制备-井下通风工作面降温/矿井通风系统井下降温”制冷工艺,矿井投产后采取在井底车场设置制冷硐室进行井下集中制冷,均取得良好的降温效果。  相似文献   

15.
邱天德 《煤炭工程》2014,46(8):118-120
紧急避险系统中避难硐室的热负荷计算较为复杂,硐室内初始温度不同对平均热负荷变化比较大。针对避难硐室非稳态传热问题,文章对传热特性进行了全尺寸模拟试验与有限元分析,得出了20人避难硐室的温升规律,拟合得到硐室壁面一维非稳态传热温度场计算公式,并用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为避难硐室热负荷的计算提供理论依据,为不同初始温度下避难硐室配置降温系统提供计算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有煤矿避难硐室降温产品的不足,研制了ZLSQ-5.5矿用气动制冷装置,依据相关标准对其名义工况性能、变工况性能、安全控制元件灵敏度及机组噪声进行了试验研究,为煤矿避难硐室或矿井局部降温提供了新的技术与装备。  相似文献   

17.
刘亮 《煤炭工程》2022,54(3):1-5
为了确定缓坡副斜井会车硐室的合理布置间距,在以往技术人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化繁为简的方式,提出两种公式模型对会车硐室的设置间距进行计算,并对会车硐室的断面参数进行研究。针对两种公式在计算过程、结果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从计算思路、复杂程度、工程实际应用等方面对两种公式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第二种公式模型虽然存在计算过程复杂、运营管理要求高等不足,但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了对缓坡斜井的利用,降低会车硐室基建工程量。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效解决深井开采中出现的高温热害问题,为井下作业人员提供舒适的作业环境,在对济宁三号煤矿热害现状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分区段法计算得出工作面热源分布情况,提出采用局部降温系统对回采工作面降温的措施。局部降温系统由制冷主机、蒸发器、冷却系统三部分组成。对降温前后工作面风流热力参数进行了测试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降温后工作面平均干球温度降低了3.0℃,平均湿球温度降低了3.6℃,取得了较好的降温效果。  相似文献   

19.
苗明义 《矿冶工程》2013,33(3):31-33
对某大型低品位钼矿山Ⅳ#采空区顶板岩体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其稳定性较好, 可采用空区顶板硐室爆破崩落的方式处理该空区, 顶板硐室爆破工程实施的关键在于确定最佳安全施工厚度。根据矿山实际, 首先采用经验公式法确定了空区最小垫层厚度和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 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最小安全施工厚度, 最后布置了炸药硐室、计算了炸药量并提出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实践表明, 顶板硐室大爆破是一种安全可靠、投资省、高效的地下采空区处理方法, 大爆破达到了预期处理效果, 恢复了采空区下方的地采作业。  相似文献   

20.
矿井避难硐室的热负荷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影响避难硐室热负荷各种因素的分析,基于半无限大物体传热模型,建立了避难硐室的传热计算微分方程。分别采用解析法、一维传热数值解法和三维数值解法对硐室岩体的传热进行了计算与对比,与此同时,研究了岩体初始温度、岩体热物性和舱体控制温度等参数对硐室热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一维传热数值解法可用于硐室岩体计算;岩体的初始温度和岩体的热扩散系数对硐室热负荷的影响显著,在硐室设计前必须对岩体温度和热扩散系数进行详细测量。该研究工作可对于避难硐室的结构设计和制冷量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