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零偏移距垂直地震剖面(VSP)模型的制作是非零偏移距VSP资料处理的关键环节之一,是VSP-CDP转换的基础。本文试用旅行时反演修正非零偏移距VSP的模型,以加速模型的制作过程,提高非零偏移距VSP的处理速度。用合成VSP资料试算表明:旅行时的随机误差对模型的制作影响不大;只要能较准确地确定界面位置,用旅行时反演修改制作非零偏移VSP模型是可行的。本文还探讨了初始模型的不同选择方法,并将旅行时反演用于实际VSP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大大地节省了非零偏移距VSP资料的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2.
Walkaway VSP技术是一种井中接收、在地面沿直线变偏的VSP技术。深海观测地面相对于陆地简单,但巴西深海为盐下成像,波场更为复杂。针对近、中、远井源距资料的不同特点,提出用中井源距检波器方位进行统计,从而实现三分量方位校正合成,较好地解决了定位问题,并进一步应用浮动坐标系极化滤波,波场分离效果好。以零偏VSP速度为基准,结合地面地震速度,综合出一个偏移速度场。用稀疏离散τ-p变换解决波动方程VSP共检波点道集成像的边界问题。处理效果表明,本文方法处理的剖面比国外公司处理的剖面分辨率高,与过井三维地面地震剖面对应性好,盐顶底成像更加清楚。  相似文献   

3.
多方位Walk-away VSP处理方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从观测系统的定义、抽道集、速度分析、波场分离、纵波和转换波探度域成像等方面对多方位Walk-away VSP资料处理方法进行了讨论。首先利用数据分选技术从三维数据体中抽取不同方位的Walk-away VSP数据;然后通过综合三分量定位处理和中值滤波、f-k波波、τ-p变换、偏振分析等波场分离方法,将上行反射纵波(P-P波)和转换波(P-SV波)分离出来;最后根据速度分析结果建立速度模型,进行尝试域偏移成像,得到纵波和转换波的成像剖面。在垦71井区利用多方位Walk-away VSP资料处理方位法获得了很好的成像效果,偏移剖面与高精度三维地震剖面的品质相当。  相似文献   

4.
句容地区VSP转换波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以句容地区shk1井VSP测井资料为基础数据,对VSP转换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提出了处理特殊VSP转换波的方法,获得了零偏移距、非零偏移距VSP转换波最终深度剖面和时间剖面,因为VSP转换波的产生和接收均在地面以下的井中,避开了地面各种干扰波的干扰,又避免了地面浅层的强烈吸收,故VSP转换波跟VSP纵波或常规地面转换波相比,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信噪比。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资料处理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彦 《石油物探》2003,42(3):410-413,421
在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南部部署的库1井得到了较好的油气显示。初步探讨了地面地震资料、VSP资料、测井资料的处理方法。利用合理的处理流程可以得到波组特征清晰,信噪比高的偏移叠加剖面,能够满足该区的勘探要求。合理的VSP施工方法,可以获得高品质的VSP原始三分量资料,原始VSP资料波场信息丰富,反射波清晰,VSP处理结果可以对地面地震资料进行精确标定。根据VSP资料提取地球物理参数,结合测井解释、岩屑录井和地质录井显示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应用4种技术对测井资料进行处理,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可以对储层的含油气性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6.
把垂直地震剖面(VSP)资料转换到偏移距—深度域,可以通过 VSP CDP叠加来实现,也可用偏移技术来达到。但是,由于 VSP 为共炮点道集,所含数据量较少,所以用常规偏移方法很难获得良好的偏移效果。本文把传统的 Kirchhoff 积分算法推广到变速的叠前 VSP 资料偏移。要把Kirchhoff 积分算法用于 VSP 资料,其关键在于确定 Kirchhoff 轨迹,这相当于确定以源点和接收点为焦点的一等时轨迹。此轨迹与常规地面地震资料所用的常速 Kirchhoff 积分偏移形成的椭圆轨迹不同。本文采用射线方程来确定这种变速 Kirchhoff 轨迹。这种偏移方法的具体实现步骤和一般叠前偏移方法是一样的,主要包括成像时间的确定、近似的 Kirchhoff 积分记录波场外推和求和成像处理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在零偏移距VSP勘探中,井口附近可重复的地表震源向井中检波器发射信号,检波器记录几道后,通过求和生成该深度的合成地震道。在不同深度重复这一过程,可生成VSP剖面。VSP剖面经过处理生成最终的道,它可代替从测井曲线得到的零偏移距合成地震记录。  相似文献   

8.
垦71井区三维VSP资料波场分离方法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张卫红  陈林  高志凌 《石油物探》2006,45(5):532-536
三维VSP资料是多偏移距VSP资料,资料中多种类型的波叠合在一起形成复杂波场。从复杂波场中分离出单一的保幅反射波波场是三维VSP波场分离的重要工作。常规二维VSP波场处理方法单一,难以适用于复杂的三维波场处理。针对三维VSP资料的波场特点,以分离上行反射P波为例,将单一波场分离方法加以适当组合,对垦71井区三维VSP实际资料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波场分离处理中叠加消去法和中值滤波相结合以及F—K滤波和中值滤波相结合的方法克服了单一方法的缺陷,波场处理后获得了波组特征明显、波场清晰单一的上行反射P波保幅波场,取得了较好的波场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9.
非零偏移距VSP就是在距离井口有一定距离的位置放炮 ,在井内安置检波器接收地震波 ,属于二维观测。通过资料处理 ,可以得到井口附近的一段高分辨率的P波地震剖面、PS波地震剖面 ,也可以提取地层属性参数。联合应用P波剖面、PS波剖面和地层属性参数可以直接检测油气层和油气层的的横向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10.
随钻VSP技术是油气勘探新区获得突破,老区深入挖潜的关键技术。在不干扰正常钻井的前提下,井下VSP测量工具可接收地面震源激发的地震波信息。为了研究随钻VSP测量中的地震波场,介绍了随钻VSP测量系统组成及各部分功能,分析了其技术特点。利用格子法对一个理论地质体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别获得地表地震数据和VSP数据。对地表地震数据采用时间偏移算法进行处理,获得时间域地表地震剖面;对VSP数据进行处理获得校验炮时间,根据校验炮时间数据可在地震剖面上有效确定钻头位置。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研究相关算法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泌阳凹陷井地联合3D—VSP采集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面三雏地震勘探和井中VSP测井技术都是相对成熟的勘探技术,两者结合起来形成的井地联合3D—VSP勘探技术,是一项新型的地震勘探方法,它实现了地面三雏地震采集与井中VSP采集的有机结合。通过对井地联合3D—VSP采集设计、论证思路、方法以及井地联合3D—VSP采集资料频谱、信噪比与波场等效果的分析,认为该方法有效的提高了地震剖面的解释精度,为落实构造、扩大和发现新的圈闭、确定油藏类型、油气开发评价等提供依据,在泌阳凹陷深凹区应用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满足我国海上油田开发中小断层识别、薄储层刻画的需求,综合考虑VSP平面方位角、井眼条件等因素,根据正演模拟和枪阵组合震源优化,面向油田地质目标,提出了Walkaway VSP资料采集方法,针对渤海H油田W1井设计了8方位的Walkaway VSP采集测线;针对常规VSP波场分离方法存在的混波、低频化、波形畸变等缺陷,提出了基于全局参数反演的波场分离技术;针对常规反Q滤波技术仅适用于地面地震数据,提出了基于VSP射线路径的反Q滤波技术;首次将时域任意广角单程波动方程偏移算法推广到Walkaway VSP偏移成像中。这些技术成功应用于渤海H油田Walkaway VSP资料采集和处理中,获得了高分辨率的成果剖面,有利于波组特征识别和断层的精细刻画,满足了油藏精细研究的资料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3.
Walkaway VSP观测方式可以获得高质量的纵横波成像、地层速度、吸收衰减及各向异性等多种地质信息。文中主要介绍了基于GeoEast系统的Walkaway VSP资料处理的基本流程和关键环节,包括高精度初至拾取、噪声压制、偏振分析、速度反演与建模、振幅补偿、波场分离以及偏移成像等。实际数据纵波和转换波成像与地面地震剖面在层位标定上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北部湾 W10-3构造的垂直地震剖面(VSP)测量是在钻井平台上进行的,采用水枪作震源,地震数字测井仪记录,采样率1毫秒,采样间隔20-50米,偏移距50-60米。在资料处理时,除了使用了地面地震的常用手段以外,还做了分离上行波、下行波、侧面波等处理,并有相应的显示剖面。结果表明,VSP 资料提高了信噪比以及对薄层的分辨率,突出了深层弱反射波,提供了更高精度的速度资料。  相似文献   

15.
垂直地震剖面法(VSP)勘探技术,是地面地震剖面与井中地质层位之间联系的桥梁,能为地面地震资料解释提供高精度的速度资料、进行构造精细解释、储层横向预测与描述提供可靠的依据。介绍了GeovecteurPlus 7100 VSP处理系统的特点、处理流程及其主要模块特点。该处理系统在河南油田油气勘探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其能精细标定地质层位,可靠识别断层和断点,准确确定的油藏边界和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16.
三分量垂直地震剖面数据和倾角测量数据都能用于地层的详细构造解释。倾角测量给出的是井间反射层或断层面方面的构造信息,而VSP则可提供有关距井几百米范围内的断层构造信息。在Auzance构造上应用了有偏VSP,得到了由断裂倾斜反射层组成的构造模型,是由于能保持反射渡的真实振幅和局部视速度的波场分离技术的固有特性决定的。在这个勘探实例中实现了对在1620米深处,以20度倾角穿过该孔的反射层进行成象。该反射层在1500米深部、距该孔偏移距250米处发生了断层。断层面已由倾角测量仪在井内测定。  相似文献   

17.
刘军迎  雍学善  高建虎  杨午阳 《石油物探》2007,46(5):451-456,483
以多波多分量地表资料处理和解释为目的,利用波动方程数值模拟方法对多波多分量地震波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单界面和双界面模型正演,对反射纵波(PP波)和转换横波(P-SV波)的识别及波场响应特征进行了研究:①P-SV波速度低,频率低,能量随偏移距的增加而增加,零偏移距处能量为零;②界面反射系数为正时PSV波与PP波极性相反,界面反射系数为负时P-SV波与PP波极性一致;③Z分量和X分量地震记录都是PP波与PSV波的混合信息;④X分量的PP波和PSV波都是由两个极性相反的分支组成的。通过多界面模型正演,分析了转换波勘探的多解性,即地质上的同一个岩性界面有可能对应地震剖面上的两个甚至更多的同相轴。通过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分析,探讨了多波多分量勘探中水平分量旋转处理存在的问题。即通过水平分量旋转处理获得的三分量记录仍然包含了全波场信息,指出通过极化分析,进行三分量同时旋转,可以实现纵波波场和横波波场的完全分离。最后讨论了PP波和PSV波的分辨率,认为P-SV波的纵、横向分辨率均低于PP波。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岩性地震学是现代地球物理勘探中一门新兴的科学,它以地震资料为基础,结合地质、井下地球物理数据研究各种参数的变化(如速度、密度等)与岩石物性的关系(如孔隙率、油气饱和度等),从而指导找矿或直接寻找油气藏。其中方法很多,诸如拟测井(速度、密度)剖面、多波勘探、HCI、VSP 及 AVO 等等。AVO 法,即研究振幅随偏移距变化的方法,它是一项新兴而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推崇的课题之一。其方法原理、资料分析与解释等问题详见文献。一般来讲,振幅随偏移距增大而变小,主要是由于平面波在弹性介质传播过程中要受到  相似文献   

19.
遵循反射地震数据叠前偏移可分步描述的思想,即动校正+叠加+叠后偏移,根据叠前观测波场、零炮检距波场和叠前时间偏移波场之间的坐标位置关系,通过波场变换实现了偏移到零炮检距地震剖面和叠前时间偏移。计算实现简单,只是空间方向的Fourier正反变换与时间方向的积分,并且偏移到零炮检距地震剖面与叠前时间偏移计算量基本相当,计算没有任何关于小炮检距近似或小反射倾角近似假设。最后讨论了这种方法在研究保幅成像、地震道插值等方面的应用可能以及处理实际地震数据可能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应用多波多分量技术预测轮南地区中生界储集体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轮南地区地震转换波勘探中,研究了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的方法。采集时,要使药量、炮检距等满足接收转换波的要求;处理时,采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平面波理论与平面波的偏振投影技术,实现P波、SV波的波场分离,转换波处理时考虑到共转换点并非在炮点与检波点的中点,用共转换点(CCP)道集求取其时距曲线进行叠加,得到转换波叠加剖面;解释时,首先进行P波剖面解释,正确认识波形,利用VSP测井和声波测井等资料标定转换波剖面后,解释反射明显的地球物理界面,制作压缩剖面,将P波剖面与SV波剖面一一对应分析,识别内幕波形变化,测算各种属性。应用该技术,发现轮南地区侏罗系与三叠系的储集体地震波动力学特征有明显差异。图8表1参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