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浮床水处理工艺的应用,使除盐水的质量大大提高。据1975年省电力试研所组织的协调小组在长春发电厂测试结果表明,该厂阳离子交换器的漏钠量已降到10微克/升以下。然而,白城发电厂虽然对浮床已积累了一定经验,阳离子交换器的漏钠量却在20微克/升以上。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影响阳床漏钠量的因素很多,如再生工艺、设备结构、运行参数、入口水质及再生剂的质量等。要想找出阳离子交换器漏钠量偏高的原因,需要做大量试验。为了想应用理论计算求出不同入口水质、不同质量的再生剂进行再生的阳离子交换器的漏钠量,查  相似文献   

2.
我厂是海滨热电厂,补给水率达45~50%。水处理设备有直径为3米的阴阳离子交换器各5台,最大供水量达550吨/时。水处理方式采用一级除盐和一级除盐加混床,阴阳床改浮床前均为逆流再生。由于原水水质逐年变坏,供水量又大,阴床再生操作频繁最多时每昼夜操作12台次,且石英砂垫层被火碱中的铁污染,造成配水不均使碱耗升高至65克/克当量。故于77年6月至78年3月,分别将五台阴床逆流再生改为运行浮床,  相似文献   

3.
利用弱酸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强酸阳床硫酸再生废液工业试验是在强酸阳床前加前置弱酸阳床的顺流再生工艺,即运行时工业清水首先进入弱酸交换器,然后再串流入强酸交换器;再生时是用1%—2%硫酸再生液对失效的强酸树脂进行再生,其排出废酸液(pH=1~2)再直接输入弱酸交换器,对失效的弱酸树脂进行再生,其排出的废液pH=5~6,流入中和池。  相似文献   

4.
在一级除盐系统中,阴离子交换器(简称阴床)的前面再串上一级阴床,它就称为前置阴离子交换器(简称前阴)如图1 在运行时,将阳床出水先流经前阴,然后再串联流过阴床的交换层,使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阴离子,先被前阴吸附和交换一部分,这样就减轻了阴床除去有机物及无机阴离子的负担。从而提高了阴床的周期制水量和减少了有机物对阴床树脂的污染。再生时,再生剂(NaOH溶液)先逆流通过阴床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除盐阴阳离子交换剂运行的经济性,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综合治理。通过除盐离子交换树脂的活化及复苏、交换器失效点后移、优化再生方式等手段,提高了交换器的周期制水量、阴阳床的工作交换容量、降低了酸碱耗。同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我厂在1985年以前,给水 pH 值保持在8.0左右,所以给水未进行处理。但1985年1月份双室双层浮床投产后,除盐水 pH 值小于7.0,故给水 pH 值在6.0~7.0范围内变化,不符合水质标准,致使给水含铜量大于10微克/升,最大为25~30微克/升,详见表1。给水系统腐蚀严重,大量的腐蚀产物带到炉内,水冷壁管垢的沉积率最大为232.5克/米~2·年。有  相似文献   

7.
针对阳城电厂浮床周期制水量达不到设计要求,且运行工况不良的现象,通过分析再生液浓度、再生用酸碱量以及其它条件对浮床运行的影响,并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找到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树脂填装量不足。  相似文献   

8.
小结 1978年2月将一台磺化煤顺流再生一级软化器改造为阳树脂钠型一级浮床,在同年七月投入运行。从一年多运行情况来看,和原设备相比,浮床具有水质好,药耗低,水耗低,出力大、等优点但是浮床有对进口水浊度要求较高,且树脂需定期擦洗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大屯电厂有二套无锡锅炉厂生产的φ1500毫米阳、阴离子交换器,其一级除盐水作锅炉补给水,原设计为顺流再生,酸碱耗量大,出水水质差。1974年开始在一台阳离子交换器上采用空气顶压逆流再生法,由于中间排酸装置经常断裂,需停下抢修,维修工作量大,达不到安全运行。因此拆除了中间排酸装置,利用原来进水斗外包60目不锈钢丝网作再生时的排酸装置,进行“树脂充实逆流再生”试验,证明效果比空气顶压法好,但由于树脂充塞交换器,无法反洗,对浊度稍大的水就不能适应。后经多方探索和试验,找到了一种“塑料白球”来代替树脂层,使再生液在交换器内均匀分配,既克服了空气顶压法使系统中排酸装置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浮床是兄弟厂的工人老师付遵照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教导,在总结移动床运行规律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一种新颖的逆流再生离子交换水处理工艺。我厂~#2阴交换器原为塑料白球充实固定床逆流再生,七月份,水电部浮动床调查  相似文献   

11.
滦河发电厂化学水处理方式为一级除盐加混床,有φb200m/m阳床两台,φ1010m/m除碳器两台,φ2000m/m阴床两台,φ1500m/m混床两台。自一九七七年底至一九七八年六月份,相继将两台阳固定床和两台阴固定床改为浮床。浮床综合了逆流再生与移动床的特点,逆流再生即再生时,再生液流向与运行时水的流向相反,移动床即运行时水流自下而上的将树脂托起,使树脂成床运行。同时床体  相似文献   

12.
正1概述本系统采用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阳离子交换器+阴离子交换器+混合离子交换除盐的处理方式,一级除盐为单元制,其它为母管制。阴床出口装有电导率表和硅表,监测一级除盐设备失效终点。混合床为体内再生混床,采用母管制运行方式。混床出口装有电导率表和硅表监测混床的失效终点。除盐水泵出口母管装有p H计、电导率表、在线硅表。主厂房来压缩空气进入补给水处理间的压缩空气贮罐,供电磁阀和混床再生用气。补给水处理间的罗茨风机,供石  相似文献   

13.
针对平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水处理阳床出水水质,通过阳床进、出口水质分析和阳床运行、再生工艺条件现状调查,剖析阳床内部树脂容量和运行、再生时的最佳条件,筛选最佳方案,不断调整阳床运行工况、再生条件,确定不同运行、再生条件下的阳床制水周期.根据出水水质和调整实验结果,最终确认了制水周期大、酸耗小、运行时间长的阳床运行工况和再生工艺,并经工业试验验证,对制水周期进行评价总结,探索提高水处理阳床制水周期的新工艺、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火力发电水处理中阳离子交换器中阳树脂容易被污染的问题,根据工作实践,对阳离子处理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其可能产生问题的设备、环境、工艺和水质等具体情况,对阳床树脂污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复苏,使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性能等得到充分的恢复,频繁再生、周期制水量小、酸耗高等问题的到了彻底解决。生产实践证明,阳离子交换树脂采用复苏工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双室双层浮床在运行中存在出入口压差增大、树脂污染、碱耗增大等问题。检查了运行后的变径阴双室双层浮床、分析了原因,设置了体外树脂清洗槽、改进了再生工艺和方式,使这种变径阴双室双层浮床维持了正常和稳定的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16.
对一级除盐设备出力提高后的出水水质不良进行了分析,原因为树脂深度失效;针对此提出了新的处理方法,即在一级除盐水(置换用水)水质不良时,阳床置换步骤中用0.4%~0.5%稀酸液;并在理论上阐述了阳床置换的机理。同时在运行方式上提出了交换器再生完后,静置8~16小时,投运时再冲洗的新观点,使水质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通过悬浮铁颗粒在电磁过滤器通道中的受力平衡和物料守恒的原理,推导出电磁过滤器去除水中悬浮铁的数学模型,利用自行设计的动态试验装置对模拟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运行流速固定为190 m/h时,进水悬浮铁质量浓度在20~1 300μg/L范围内,电磁过滤器悬浮铁的去除率维持在98%左右,电磁过滤器进水含铁量越大,出水含铁量也相应增大;电磁过滤器进水含铁量不变时,流速在319~660 m/h范围内,电磁过滤器悬浮铁的去除率随着流速的增加而降低;在该流速和进水铁含量范围内,电磁过滤器去除水中悬浮铁的数学模型得到很好的验证,同时提出了表征电磁过滤器对水中悬浮铁去除能力的性能常数以及性能常数的测试方法,可以用于指导电磁过滤器的设计、选型和运行优化。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电厂实际铁腐蚀产物配制水样,对国产新型CAD高梯度电磁过滤器的除铁性能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CAD高梯度电磁过滤器以额定流量10 m3/h(流速为266 m/h)运行,当进水含铁量为20μg/L时,出水含铁量为2.5μg/L,铁去除率为86.8%,出水含铁量达到了GB/T 12145—2008《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中超临界直流炉给水含铁量小于5μg/L的水质标准;当进水含铁量分别为40、185、700、1 500μg/L时,出水含铁量分别为7.6、12.2、18.1、26.2μg/L,铁去除率分别为81.4%、93.4%、97.4%、98.3%。CAD高梯度电磁过滤器除了可以去除铁磁性腐蚀产物,对顺磁性铁腐蚀产物的去除效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19.
一、概况华厂地处渠县临巴镇,电厂生活污水排水口在电厂取水口上游,取水源为渠江。渠江枯水期流量较小(仅为25m~3/s),流速低,有机物含量较大,原水耗氧量一般在3~4mg/L,个别情况超过10mg/L。华厂水处理系统为一级除盐,二期增设了一台双流混床,运行中,阴树脂有机污染较为严重,常需复苏处理。同时华厂所用烧碱含盐也大,碱耗一般在110~140g/克当量,最高达160/克当量,再生后排水虽经两台  相似文献   

20.
阳双室双层浮动床再生后正洗不合格原因分析与改进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化学制水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为阳床-除碳器-阴床,交换器采用双室双层浮动床,经常出现再生后正洗出水不合格,不能投入运行。文章介绍了对阳床进行的相关试验和数据分析,解决了上述问题并提出了其他相关的处理措施,具有非常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