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城镇建设》1997,(8):35-35
枣阳市吴店镇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故里,“光武中兴”的发祥地,素有“古帝乡”之称。近年来,吴店镇城镇建设紧紧围绕“以农稳镇、以工富镇、以商活镇、以城兴镇”的发展战略,坚持以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乡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帝乡历史文化为特色,规划、建设、管理三手齐  相似文献   

2.
小城镇是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强辐射能力和吸纳能力的经济中心和科技文化教育中心,是联接农村和城市的纽带、传播现代文明的桥梁。加快小城镇的建设与管理,是协调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现在,我以信宜市为例,对小城镇的规划、建设、管理等问题作一些探讨,以期对加快小城镇建设、协调城乡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一、坚持统筹规划,着力优化小城镇发展布局 淄博作为组群式城市,具有城乡交错、以城带乡的空间优势和以工促农、工农互补的发展优势。针对这一特点,淄博把加强小城镇建设,作为“打造生态、和谐、宜居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确立了“集中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协调发展5个次中心城区、加快建设20个中心镇、推动发展10个城镇组团”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4.
周家骧 《城市规划》1999,(10):15-16
1“东进”与“南下”之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拨乱反正,贯彻改革开放的方针,上海进入了建设发展新阶段。为了改造、振兴上海,继研究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后,积极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上海的发展方向是:建设和改造中心城,充实和发展卫星城,有步骤地开发长江口两岸、杭州湾北岸和浦东地区,有计划地建设郊县小城镇,使上海发展成为以中心城为主体,市郊城镇相对独立,中心城与市郊城镇有机联系,群体组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1986年10月13日,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同时指出:“当前特别要注意有…  相似文献   

5.
赵素萍 《中州建设》2010,(18):56-57
济源是省定的城乡一体化试点市。几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城乡一体化统揽经济社会发展,按照“关键抓发展、重点抓农村、核心抓统筹”的工作思路,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做大做强做优工业经济,增强财力支撑:坚持把“三农”作为重点和薄弱环节来抓,着力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坚持加快城镇化进程,不断提高城镇的承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充分发挥以工哺农、以城带乡作用,有效推动了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信宜市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城镇是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强辐射能力和吸纳能力的经济中心和科技文化教育中心,是联接农村和城市的纽带、传播现代文明的桥梁。加快小城镇的建设与管理,是协调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现在,我以信宜市为例,对小城镇的规划、建设、管理等问题作一些探讨。以期对加快小城镇建设、协调城乡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十五”期间,上海郊区实施重点突破、有序推进的城镇发展方针,努力构筑特大型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城镇体系,松江、朱家角、安亭、高桥等“一城九镇”成为重点推进发展的试点城镇。五年来,试点城镇的建设有了显著的进展。回顾总结它们的实践经验,对试点城镇乃至上海郊区城镇未来的发展建设,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沭阳是江苏首屈一指的土地和人口大县,过去小城镇发展慢、水平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城镇人口总量小,城镇化率低。在县委“富民、壮村、兴乡、强县”的总体战略方针指引下,找准了小城镇建设这个突破口,形成了全县大建小城镇,开拓各类招商引资市场,大量吸纳农村人口,扩大小城镇建设规模,出现了百万人民共建小城镇的新局面。通过新型城镇的建设,大家一致认为,沭阳要打好经济翻身仗,必须走“以城带乡,以镇带村,以镇兴县”之路,实施“群镇带动”战略。只有全面加快小城镇建设,才能迅速形成农村一定区域的经济中心和经济结点,只有形成“群马拉车”的局面,才能发挥大县变富的优势,从而增强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功能,带动农村经济,尽快走上快车道。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13)
<正>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阶段,县域经济要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这样一个方针,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重要支点和载体。发展县域经济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也理所当然的会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一、发展县域经济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建设,提升城镇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农村人口和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转移。要把发展县域经济同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结合起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23)
<正>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阶段,县域经济要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这样一个方针,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重要支点和载体。发展县域经济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也理所当然的会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一、发展县域经济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建设,提升城镇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农村人口和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转移。要把发展县域经济同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结合起  相似文献   

11.
城镇体系规划结构框架及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家瑾 《规划师》1999,15(3):32-33
城镇体系足个何序的地域性城镇网络结构,将地域内相关的城.*城镇及乡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河合协的)“业结构U布局、共同的贸易,Ij场和资源、光转的丛础设施’5环境,外有完整的体系组织结构勺良好的分t协作、体现城乡交融、111为体、问步发展的新格局,利于地域经济的组织与发展,并可促进我同城乡。体化和城巾化进科。城镇体系结构,同地域的作异llJ有多种类创,其共同的特点足“多小心分级结构”。一般由体系中心、到中心以及外线结构层等多极多层次构成:体系中心──中心城市:山~个或数个城市组成独人式或组合…  相似文献   

12.
赵秀志 《中州建设》2011,(23):72-73
近年来,新乡市站在最终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高度上,始终坚持“统筹城乡、产城融合、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内涵、集群、组团、紧凑、节约”的建设理念,把新型城镇化作为带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切入点和城乡统筹的结合点,推进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以“3010”民生工程行动计划和“新城杯”竞赛活动为载体,以城乡建设为中心,以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宫长义 《建筑》2014,(1):40-41
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一直以来我们对于“城镇化”认识都固化地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城镇化就是卖地、造房子、建小区,依赖着“土地财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城镇化”被片面地放大理解成了城镇房地产业的发展。在当前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建设中,中央适时提出了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发展部署,将以城乡统筹、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特征的“新型城镇化”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新型城镇化就是要从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镇规模扩大、空间扩张转变为以提升城镇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晒为中心,把_十地、资金、房产等资源进行整合运作,将城市中的金融、商业、餐饮、文化、交通等生活空间建设纳入到城镇化改造中去,必然会带来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给建筑业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和美好的预期。  相似文献   

14.
王新俐 《中州建设》2008,(19):45-45
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容忽视的重要抉择。农村经济发展明显落后,城乡差距明显拉大,构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中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提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可能;国内外丰富的惠农政策和经验构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基础和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西峡县是一个“八山一水零点七分田”的内陆山区县,总面积3454平方公里,辖10乡8镇,297个行政村(居委会),42万人口。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制定了“整体工作争一流、综合实力进位次、城镇建设创三优”的奋斗目标,强力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以城镇建设促进经济的发展。按照“突出山区特色、健全城镇体系、增强服务功能、提高城市品位、改善城镇环境、拉动区域经济”的思路,努力构建以县城为中心的城镇群和沿路沿边城镇带,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相似文献   

16.
我国小城镇亦城亦乡、随机与永恒、有序与无序时常交织在一起,在自然因素、空间结构、卫生条件、户籍管理、交通信息、经济、社会文化和管理政策方面呈现出城乡二元复合形态,虽然有的小城镇“庄园和城镇完美结合,人类与鸟类和谐共处”,但更多的是建筑形象的千篇一律、空间格局的单调机械以及经济滑坡、市场  相似文献   

17.
圈层经济结构理论现今已被成功地应用于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和不同层次的城市群空间规划当中,县域经济承接着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是缓解城乡二元体制结构、改善并最终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领域,论文论述借鉴圈层经济结构理论,以构建合理的县域圈层经济结构,从而建立县域城镇体系的核心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极化作用辐射并带动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实现城市与乡村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城镇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农村与城市之间联系的纽带,城镇的发展状况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实践证明,加快小城镇建设是保证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它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层载体和重要堡垒。 一、城镇和城镇化 1.城镇。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讲到城镇时指出: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基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列宁认为: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动力。新中国关于城镇含义的解释出现在1984  相似文献   

19.
张沛  杨欢  张中华 《华中建筑》2013,(10):85-88
城乡一体化即城与乡共同促进、共同发展,要求摒弃以往的“城市中心”发展论,更多关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互动联系.乡村空间是城乡空间中的“弱势空间”,以往的研究大多重“城”轻“乡”.该文立足乡村空间发展,研究乡村空间的特征、空间演变过程及动力机制,解读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互动过程,探讨西部乡村地区凭借外部推动力激发内部自生长力的发展模式,试图搭建城乡互动平台,提出西部乡村地区双向螺旋式发展模式,最后以青海省海东地区乐都县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乐都县乡村地区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城镇发展模式成为中国特色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四川藏区民族城镇发展受到区域位置、地理环境、宗教、政治、经济、文化、传统风俗等动力机制的影响和制约。文章以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城镇发展为例分析和探讨城镇的发展动力,找出城镇发展的规律,对其他城镇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希望为城乡统筹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