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人脸识别领域应用张量奇异值分解( TSVD)来进行人脸特征的表示和提取,克服了过去的提取方法,如主成分分析法( PCA)等过于依赖拍摄条件的缺点。 TSVD将数据转换成三维线性模型,所以能避免二维线性方法中条件改变则精确度下降的问题,使得识别算法在变化的条件下获得了相对稳定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对算法进行了优化,利用矩阵分解,在不影响算法正确率的情况下,有效减少计算量,提高算法效率。基于Matlab对该算法进行了四组实验,并将结果与用PCA方法得到的结果对比,验证了该识别算法在变化条件下显著的正确性以及稳定性;同时,对优化的TSVD算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在数据量较大的情况下,该算法速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基于正交梯度二值模式的单样本人脸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人脸识别方法在单样本条件下识别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对光照和表情姿态等变化具有较强鲁棒性的梯度脸算法——正交梯度二值模式(OGBP)。首先采用正交梯度二值模式对样本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然后将每个方向特征向量串接起来作为用于人脸识别的总体特征向量,最后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方法降维并利用最近邻分类器分类识别。在YALE和AR人脸库上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简单有效,性能优于原始的梯度脸算法,且对单样本人脸描述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人脸识别方法在单样本条件下识别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对光照和表情姿态等变化具有较强鲁棒性的梯度脸算法——正交梯度二值模式(OGBP)。首先采用正交梯度二值模式对样本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然后将每个方向特征向量串接起来作为用于人脸识别的总体特征向量,最后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方法降维并利用最近邻分类器分类识别。在YALE和AR人脸库上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简单有效,性能优于原始的梯度脸算法,且对单样本人脸描述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人脸识别是生物特征识别中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非负张量分解作为非负矩阵分解的多线性推广,已被成功应用到人脸识别等领域。提出了基于非负张量分解的人脸识别算法。该方法无需将人脸矩阵向量化,从而保持了人脸矩阵的内部结构,即人脸图像的整体结构,使人脸特征提取更精确。 实验结果表明, 与经典的人脸识别算法如PCA和NMF相比,该算法提供了一种更好的脸部表示模式,提高了人脸识别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5.
基于不变矩的人脸识别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脸识别是模式识别与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在公安、交通、银行、海关以及安全系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及不变矩矢量的人脸识别方法。利用小波变换减小或消除了表情因素对人脸识别的影响 ,然后利用不变矩矢量作为人脸的特征来进行人脸识别。我们采用了支持向量机和最近邻分类器作为分类器 ,在ORL人脸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了测试。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证实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统计特征和小波分解方法的人脸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的自动人脸识别是当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并且在安全系统和商贸系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论文介绍了用于人脸识别的基于统计特征的方法和基于小波分解的方法,并对每种识别方法进行分析与比较,总结了影响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人脸识别算法在姿态、表情和光照等变化下而引起识别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韦伯梯度方向直方图人脸识别算法(HWOG)。利用差动激励提取图像的结构和纹理信息,利用HOG算子提取原始图像的边缘特征,分块统计直方图特征信息,将所有分块的直方图串接得到人脸图像HWOG特征,用最近邻分类器进行分类。在YALE人脸库、ORL人脸库上和CAS-PEAL-R1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有效提高识别率,且对光照、表情和姿态变化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小波变换后的低频子带图像既去除了某些表情变化,又减小了数据量,而图像的频谱特征则具有良好分类特性,因此两者结合后得到的频谱脸在人脸识别方面具有相当高的应用价值。先利用小波变换和Fourier变换求得原始人脸图像的频谱脸(Spectrofaces),再对频谱脸继续求取各自的本征脸(Eigenface)和LDA(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特征作为分类特征,并利用了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识别。实验是利用ORL人脸库进行的,实验结果证明了比起直接利用空间域上原始图像的识别方法来说,基于频谱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识别率。  相似文献   

9.
基于LNMF分解的人脸识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人脸识别在模式识别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方向。在基于子空间方法的人脸识别中,提出用局部NMF方法提取人脸子空间特征,该方法能够提取图像的局部特征信息,有利于提高人脸识别率。文章将Bagging思想用于神经网络,进一步提高神经网络的分类准确率和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
基于自适应对数变换和PCA算法的人脸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人脸识别的识别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对数变换和主成分分析(PCA)算法的人脸识别方法。将人脸图像进行自适应对数变换,使人脸图像由于光照不均而引起的图像模糊得到改善;使用PCA算法对图像进行降维和特征提取,减少了图像识别的计算量,有效提高识别的效率,再用最近邻分类器(NN)进行分类识别。在ORL和Yale人脸数据库上进行了使用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人脸识别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1.
基于LLE算法的人脸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局部线性嵌入(LLE)算法的推导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LLE算法的人脸识别方法,并实验分析了该方法在ORL和UMIST人脸数据库中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光照估计的光照不变量提取是提高复杂光照人脸识别性能的一种有效方法。以往算法仅考虑光照缓慢变化特性从人脸图像中估计光照,无法获取准确的光照和光照不变量。综合考虑图像的成像原理、光照缓慢变化特性和复杂照明环境,结合图像融合和平滑滤波,提出一种有效的人脸图像光照估计、光照不变量提取方法。所提算法能较好地处理阴影边缘问题,提取含有丰富面部细节特征、更接近于人脸本征的光照不变量。复杂光照Yale B+和CAS-PEAL-R1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高效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等距离映射(Isomap)算法在处理扰动图像时拓扑结构不稳定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改进算法将图像欧氏距离(IMED)嵌入到等距离映射算法之中。首先引入坐标度量系数计算图像的坐标度量矩阵,通过线性变换将原始图像从欧氏距离(ED)空间转换到图像欧氏距离空间;然后计算变换空间中样本的欧氏距离矩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样本邻域图,得到近似测地距离矩阵;最后采用多维标度(MDS)分析算法构造样本的低维表示。对ORL和Yale人脸数据库降维并结合最近邻分类器进行实验,基于改进算法的识别率平均分别提高了5.57%和3.95%,表明与原算法相比,改进算法在人脸识别中对图像扰动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
光照和姿态变化带来的影响是自动人脸识别的两个主要瓶颈问题。提出了消除这两方面影响的处理方法:首先对训练集里的图像应用灰度归一化处理,降低对光照强度的敏感度;然后进行姿态估计,并用特征脸方法计算不同姿态的特征子空间,最后提出了“姿态权重PWV(Pose’s Weight Value)”这一概念,据此设计了加权的最小距离分类器WMDC(Weighted Minimum Distance Classifier),分配不同姿态权重消除姿态变化影响。在FERET和Yale B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人脸光照和姿态改变时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5.
针对训练样本较少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人脸识别方法。采用Gabor小波变换得到不同的子图信息,从子图中提取特征;对每个滤波器滤波产生的子图分别进行非负矩阵分解以实现数据降维及特征选择;设计两层分类器完成图像的分类识别,采用基于距离的最近邻分类器对图像进行第一层分类识别,通过对第一层分类结果进行统计记票,获得最终的识别结果。在Yale人脸库中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给出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人脸识别率。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基于2D-PCA、2D-LDA两种特征采用融合分类器的人脸识别方法.首先提取人脸图像的2D-PCA和2D-LDA特征,对不同特征在决策层对分类器进行融合.在ORL人脸库上的试验结果表明,分类器决策层融合方法在识别性能上优于2D-PCA和2D-LDA,更具有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
卜宇  任晓芳  唐学军  孙挺 《计算机应用》2016,36(7):1971-1975
对于人脸识别分类结果中的可信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不确定性理论的人脸识别方法。首先,为了估计3D特征,使用主动外观模型(AAM)和三角测量处理两幅未知对象的2D图像;然后,估计数据库中每个对象的分数,通过不确定性进一步处理两幅图像;最后,决策过程根据估计的分数和估计的不确定性分类列表,其中分类列表中存储了所有已识别对象及其对应的可信度。实验采用含两个摄像头的立体视觉系统采集各种姿态的人脸图像。与类似的概率预测测量方法相比,所提方法的正确检测率提高10%左右,漏检率至少降低了9%。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通过构建3D图像特征的不确定性信息和采用合适的统计方法提高了分类结果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提高分块二维主成分分析(2DPCA)算法在人脸识别的识别率,提出一种人脸识别算法.将训练样本人脸矩阵按光照等相似条件进行分块并进行类内平均归一化;采用2DPCA算法构造特征空间,将分块矩阵在特征空间中进行投影得到训练样本识别特征,利用支持向量机(SVM)在分类上的优势,对训练样本识别特征和经过归一化分块2DPCA的测试样本识别特征进行分类,对人脸图像进行识别.选取ORL人脸数据库的图片进行实验,将该算法与传统2DPCA、2DPCA+SVM等算法进行比较,验证了该算法的性能优于其它算法.  相似文献   

19.
考虑到现实环境中的人脸图片在角度、光线、分辨率上的复杂程度,对Inception-ResNet-V1网络结构进行了改进,同时完成了数据集制作、超参数调节等相关工作,并在家庭服务机器人平台上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网络结构在LFW测试集上准确率达到99.22%,高于原始网络结构的99.05%;在亚洲人脸数据集上准确率达到99.20%,高于原始网络结构的97.10%;在自建非匹配人脸数据集上误识别率为3.43%,低于原始网络结构的12.28%。可以看出,与原始网络结构相比,改进网络结构提升了人脸识别的准确率且降低了误识别率。  相似文献   

20.
由于稀疏表示方法在人脸分类算法中的成功使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更为有效的基于稀疏表示(SRC)和弹性网络相结合的分类方法。为了加强样本间的协作表示能力以及增强处理强相关性变量数据的能力,基于迭代动态剔除机制,提出一种结合弹性网络的稀疏分解方法。通过采用训练样本的线性组合来表示测试样本,并运用迭代机制从所有样本中剔除对分类贡献度较小的类别和样本,采用Elastic Net算法来进行系数分解,从而选择出对分类贡献度较大的样本和类别,最后根据计算相似度对测试样本进行分类。在ORL、FERET和AR三个数据集进行了许多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算法识别率分别达到了98.75%、86.62%、99.72%,表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所提算法相比LASSO和SRC-GS等方法,在系数分解过程中增强了处理高维小样本和强相关性变量数据的能力,突出了稀疏约束在该算法中的重要性,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能够更加有效地适用于人脸分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