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建立充气锚杆力学模型,从杆体与扩大头侧摩阻力、端阻力、自重等方面,分析了充气锚杆承载机理,指出充气锚杆间距对群锚效应影响很大,存在最优间距H0使得土体挤密效果大于塑性区与侧摩阻叠加效果,使得群锚效应系数大于1。  相似文献   

2.
锚杆间距是山区输电线路岩石群锚基础设计的关键参数,甚至直接决定了山区斜坡地形岩石锚杆基础应用的可行性。通过在4种典型岩石地基中对4种不同材质锚杆群锚和单锚基础抗拔对比试验,得到了不同岩石条件、锚筋材质、锚筋直径和钻孔直径下岩石单锚和群锚基础抗拔荷载-位移曲线。通过引入群锚效应系数,量化分析了锚杆间距对岩石群锚基础抗拔承载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给出了设计取值建议。结果表明:岩石群锚基础抗拔承载性能既取决于单锚承载性能,也受岩石地基性质影响。工程设计中岩石群锚基础的锚杆间距宜为3~4倍的钻孔直径,相应的群锚效应系数可根据岩石性质不同取0.8~1.0。  相似文献   

3.
人工高边坡动态加固计算中,不同的计算理论应有不同的安全系数;系统锚杆加固的长度,应穿过坡面拉应力区和楔形体厚度;预应力“腰带式”岩锚和群锚体系的锚杆应具备2倍以上安全系数;超张拉系数宜采用1.5;现场监测分析要及时配合动态加固。  相似文献   

4.
岩石群锚杆基础是一种材料用量少、机械化程度高、主要发挥抗拔力、应用较为广泛的抗拔基础型式。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岩石群锚杆基础承载过程受到岩体抗剪强度、锚杆设计施工参数、锚杆-岩体协同工作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其抗拔破坏机理和群锚杆相互作用等问题尚未揭示,使得现行规范在确定锚杆间距、群锚杆承载力等关键设计参数时需要依靠较多原位试验。应用弹性力学和岩石锚杆竖向抗拔传力规律,建立了岩石群锚杆基础的单根锚杆间无相互影响的界限间距近似计算方法以及岩石群锚杆群锚效率估算方法,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接近,可以满足岩石群锚杆基础初步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岩石锚杆基础是近期送电线路基建推广应用的主要基础型式之一,针对某500kV送电线路途径的强风化、中风化岩层广泛分布的地质条件,选取典型场地分别进行了单锚、直锚和承台式群锚等三种型式的岩石锚杆基础的现场真型试验,得到了试验基础的位移随荷载变化关系和极限承载力,其承载力满足该500kV送电线路基础承载设计要求.基于荷载与位移关系曲线,分析了岩石锚杆基础承载特征,及锚杆尺寸、基岩风化程度和群锚效应对基础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承载力随锚杆和锚筋直径的增大而增大;锚杆存在有效抗拔锚固深度,超过该深度时增加锚杆埋深对提高承载力效果不明显、岩石风化程度对锚杆承载力影响较小、群锚效应对群锚基础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框架预应力锚杆支护结构中锚杆长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框架预应力锚杆支护结构是一种新型的深基坑柔性支护技术.文章阐述了其基本构成和特点,研究了锚杆长度的计算.结合工程实践,基于内部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最小的原则分析了基坑坡角、锚杆锚固体直径、锚杆水平倾角以及锚杆间距等设计参数对锚杆长度和内部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的影响,并给出了所有参数的取值范围,为框架预应力锚杆支护结构的发展应用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7.
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高压喷射扩大头锚杆的抗拔力进行数值模拟计算,通过改变各种材料参数,得到相应的Q—S曲线,以研究扩大头尺寸、土体性质对高压喷射扩大头锚杆抗拔力的影响;同时考虑群锚效应,确定了扩大头锚杆的合理间距。研究结果对实际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采用玻璃钢螺旋锚锚固河南省邓州市引丹灌区北干渠膨胀土渠道水上渠坡的混凝土框架梁节点和水下渠坡的混凝土板,联合土工格栅、土工泡沫(EPS)用于修复该渠道滑坡试验段(长50 m)的锚杆现场拉拔试验。无灌浆锚杆的拉拔力在30 kN以上(平均36 kN),灌浆锚杆的拉拔力在37 kN以上(平均45 kN)。分析了锚固参数如上覆土层厚度、锚杆钻进长度以及锚固后至拉拔前的时间间隔、灌浆锚杆拉拔时锚具附近锚筋的劈裂破坏等对玻璃钢螺旋锚抗拔力和拉拔位移的影响,并分析了锚固的土类对玻璃钢螺旋锚最大拉拔力的影响。最后通过试验中的观察,总结了玻璃钢锚筋常见的破坏形式。  相似文献   

9.
输电线路岩石锚杆基础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岩石锚杆基础已逐渐在输电线路工程中获得广泛应用,针对节理裂隙发育的灰质板岩岩体,进行了现场拉拔真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满足锚筋自身强度的情况下,应以锚孔表面混凝土的位移值来确定基础的极限荷载;当锚杆达到一定长度后,再单纯依靠增加锚杆长度提高极限抗拔承载力效果甚微;适当改善锚筋外表面的粗糙度可提高锚筋与混凝土间的界面粘结强度;在岩石锚杆基础设计中要注意群锚效应的削弱作用。  相似文献   

10.
抗浮锚杆及锚杆抗浮体系稳定性验算公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浮锚杆及锚杆抗浮体系的抗浮稳定性验算公式宜采用综合安全系数法、分项系数表达方式。群锚稳定性验算可简化为单锚稳定性验算,验算模型可按上半部分长方体、下半部分圆锥体的假定破裂面形状,锥尖深度为锚固段计算长度与自由段长度之和。群锚整体抗浮承载力为单锚抗浮承载力之和,单锚抗浮力设计值可取假定破裂体内岩土体重量与破裂面黏聚力提供的摩阻力分别除以分项安全系数后之和,分项安全系数取值水准为1.5及3.0。锚杆抗浮体系稳定性验算公式中,抗力设计值可取建筑物自重标准值及其上作用的永久荷载标准值之和除以1.05的安全系数、抗拔桩的抗浮承载力设计值、抗浮锚杆的抗浮承载力设计值三者之和,而浮力设计值则取建构筑物基底静水压力标准值。  相似文献   

11.
雷应保  蔡红超 《山西建筑》2009,35(7):124-125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类土质边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并根据类土质边坡的特性采用预应力锚索框架进行治理,通过对比分析支护前后边坡的稳定计算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用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治理类土质边坡的科学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周猛 《山西建筑》2007,33(2):119-120
从横观各向同性理论出发,通过单轴压缩试验,对边坡岩石的各向异性参数进行了测定,并用数值模拟了边坡各向异性对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受力的影响,为各向异性岩石边坡的桩锚支护研究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3.
王银 《山西建筑》2011,37(12):85-86
对预应力锚杆进行了简要介绍,以重庆某道路工程为例,探讨了预应力锚杆挡墙在高边坡防护中的应用,并提出了相应的施工要求,结合观测结果指出预应力锚杆支护体系能满足高边坡支护的要求,确保边坡稳定安全。  相似文献   

14.
张立刚 《山西建筑》2010,36(8):114-116
基于边坡工程施工期的锚索预应力安全监测,探讨了影响锚索预应力损失的各种因素,根据监测分析了锚索锁定后预应力变化规律,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可为其他工程锚索的预应力分析以及相关工程的后期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潘恩庭 《福建建筑》2011,(4):111-114
预应力锚索施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边坡加固工程的效果;分析预应力锚索在边坡加固中的应用及施工过程中各工序工艺的技术要点,把握锚索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以确保达到预期的锚固目的,达到一次根治,消除后患.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福建省某高路堤边坡锚定板挡墙工程,介绍锚拉桩基础锚定板挡墙在临近已建挡墙之上填方加高边坡的应用和设计方法。为避免新填筑边坡填土荷载对下方临近已建支挡结构的影响,锚定板挡墙可采用锚拉桩基础卸除附加土压力。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技术可行且经济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大型振动台,设计并进行了双排抗滑桩加预应力锚索加固边坡的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锚索轴力的变化体现了坡体稳定性的发展过程,小震作用下锚索并未开始工作,在地震的扰动下所有锚索均出现预应力损失。随着输入地震波强度增大,坡肩部分出现局部失稳,锚索开始受力导致轴力增加,直至边坡整体出现失稳趋势,所有锚索均开始受力引起轴力增加,随后边坡与锚索形成新的平衡体系。在新的平衡体系下,锚索轴力在地震扰动作用下继续降低。试验中最大锚索预应力损失比例为16.28%,因此锚索预应力施加初始值应为设计值的1.2倍左右。坡腰抗滑桩以上#2锚索动态响应峰值较大,坡腰抗滑桩与坡脚抗滑桩之间7号锚索轴力动态响应峰值较大,#4,#5,#6号锚索轴力动态响应峰值随高程增加而增大。同一工况下坡面所有锚索轴力的动态响应峰值出现时间接近,且锚索轴力的动态响应峰值出现时间随着输入地震波强度的增大而提前,锚索轴力动态响应峰值出现时间在激励地震波的峰值时间附近。在预应力锚索抗震设计时应采用"分区设计"的思想,即根据不同区域内锚索的动态响应特征对边坡拟加固区域进行锚索设计分区,在不同分区内做针对性的锚索设计。  相似文献   

18.
土层锚杆在边坡中的设计应用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层锚杆通常应用在深基坑支护中.本文根据现场的实际条件,提出了在边坡中使用土层锚杆支护的设想,通过设计与验算并实施,取得良好的效果。突破了土层锚杆的应用局限,为今后条件所限下的边坡稳定提供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压力分散型锚索锚固段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边坡加固技术是工程界一直关注的重要课题,边坡开挖后坡体内应力调整和位移变化的复杂性,对加固技术有了新的要求,而在此方面国内起步较晚,且多数采用拉力(分散)型锚索对岩体实施预加力。经过大量试验结果表明,在破碎岩体中,当锚索长度大于8~10 m后,拉力(分散)型锚索的承载力无法获取较高的锚固力,而压力分散型锚索的受力性能不仅合理,而且在这种地层中可以实现较大的承载力,本文结合二康公路现场实践,采用Winkler假设,基于锚索粘结应力分布的特点,通过锚索锚固段受力状态分析和应力分布规律,利用理论与试验结果相对比,提出一种新的设计方法,及基于峰值粘结应力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具体工程实例验证,这种计算方法是符合压力分散型锚索在破碎岩体边坡加固中的受力模式,与现场试验是完全吻合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供工程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宋安成 《山西建筑》2002,28(8):137-138
对锚索在高边坡防护中的应用作了具体的分析。从锚孔成孔、锚杆编索、锚索张拉锁定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指出锚索在高边坡防护中的应用技术对公路施工和运营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