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通过有限元模态分析的方法对车架运行阶段的动态特征进行优化.通过拓扑优化的方法达到车架优化的效果,对比了改进后的车架与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结果之间的区别,结果显示,经过优化车架6阶模态频率之后可以避免产生共振的现象,达到了更优的车架动态特征.通过上述方法进行处理后可以进一步提高车架的结构尺寸精度,可将本文方法作为车架加... 相似文献
5.
车架结构的动态特性是非常重要的,利用有限元方法对车架进行模态分析,获得车架模态参数,使汽车的结构在设计中尽可能地避免共振和噪声,为实际试验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HyperWorks的车架模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这里介绍了Hyperworks有限元分析流程,讨论了建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并以某公司新开发的中巴车车架为研究对象,利用HyperWorks建立以壳单元为基本单元的车架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该车架的前七阶固有频率及振型,为车架响应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模态参数,同时也为结构的改进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8.
9.
针对某型号电动汽车车架结构设计是否合理的问题,对车架结构刚度、强度及动态特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在Workbench中利用概念建模建立了车架有限元模型,然后分析了车架在满载弯曲和紧急制动工况下的位移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再选择Block Lanczos法研究了车架的结构模态,提取了车架在满载弯曲工况下的前六阶固有频率。针对车架位移变形大结构刚度不够和低阶固有频率偏小车架动态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将车架后悬架的弹性元件由原来的螺旋弹簧改为钢板弹簧。最后对改进后的车架进行了校核。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车架位移变形减小,同时结构应力降低,低阶固有频率提高,说明该改进方案合理,为车架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大型复杂摊铺机车架在设计过程中结构强度和刚度较难保证,而使车架在施工过程中易出现变形及开裂等问题,为了提高摊铺机整机的施工效果和可靠性,开展了基于有限元法的摊铺机车架的结构分析工作。采用有限元分析法,根据摊铺机的多种工况,对摊铺机车架进行了静力分析及模态分析,获得了车架的应力应变云图、固有频率及振型,为结构优化提供了基础;同时针对车架结构的薄弱环节,提出了在前后板增加筋板及增大左右侧梁横截面尺寸,以提高车架整体结构刚度的改进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设计初期预先进行结构的强度分析和校核,可从源头上避免部分设计缺陷和不足,为样机的设计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对提升摊铺机的工作效能和稳定性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基于转子动力学特性的现场平衡方式,经现场多次实践验证,对于现场无法采集相位或无专业平衡设备的可达到较好的平衡效果.缩短了用户检修停机时间,节省了便携式平衡设备购置费用. 相似文献
12.
13.
基于ANSYS的轴承-转子系统动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ANSYS中建立了轴承-转子系统的实体模型,采用Solid185和Solid95单元进行了网格划分,得出了转子系统的固有频率和振型,通过改变油膜刚度获得了转子系统固有频率随油膜刚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支承刚度对转子系统的动力特性有很大的影响,在进行高速旋转机械动力学设计时,轴承与转子设计必须一起协调进行,轴承刚度的动态特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15.
16.
介绍了底盘测功机的类型并对电涡流测功机工作原理进行了说明,介绍了RBF(Radial Basis Function),神经网络的算法并分析了其控制系统模型,利用其在线整定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控制技术对系统控制器进行设计,并通过MATLAB仿真给出了系统控制模式的控制效果.经试验验证,控制算法控制效果良好,完全满足底盘测功机对控制品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18.
分析了EQ3260GJ-400搅拌车底盘的主要结构和工况,阐述了其动力性能计算内容,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在与进口车动力性能对比的基础上,指出东风该型搅拌车底盘在改装为7m3搅拌车时有较好的性能,并且满足国家法规和使用要求,而不适合于改装为9m3搅拌车.这种综合分析的方法可以较好地评定底盘动力性能与上装和合理匹配,为改装提供有效的评价尺度. 相似文献
19.
Air-bearings are installed between the stator and the mover of ultra-precision linear stages to suppress vibration and mechanical
contact. Spring-damping elements are used to emulate the complex interaction of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FEM)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and the system dynamic behaviors are analyzed. Through the experimental modal test, the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model are proven. However,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mode frequency, mode shape, and response amplitude
are obviously changed with the position of air-bearings. The combined optimization method is used to optimize the air-bearings
position. The best and worst positions are obtained using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The method can be generalized
to the connection position of different components in manufacture elements and to implement the system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ptimization when the connection position can be change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