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述了由淮委开发的电话语音卡报汛技术在广东省防汛报汛中的运用。解决了基层测站的常规报汛问题,即将水情信息及时、准确地从测站传到地区局、省局,直至各级防汛部门实现了测站到地区的实时水情信息的数传,从而实现了实时水情从测站到各级防汛部门之间的全程自动接收和传输,大大提高了测站实时水情信息的传输速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2.
长江 《人民长江》2005,36(5):22-22
2005年4月18日,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魏山忠局长在长江委水文局报汛自动化工作会议上宣布:长江水文报汛自动化工作已进入最后攻坚阶段。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报汛方法是:由报汛站通过电话或电台话传把水情信息传递到地市水文局,地市水文局通过人工抄报、校报,再人工输入计算机后通过邮电分组交换网传送到有关防汛部门;或是由报汛站通过打电话或通过人工送报方式把水情报文首先传递到当地电信局,再经电信局采取一报多发的电报方式将水情信息传送到各级防汛指挥部.  相似文献   

4.
宋立荣 《治淮》2000,(9):23-24
一、问题的提出 多年来,广东省基层测站的实时水情传输主要是通过当地邮局向各级防汛部门拍发水情电报。由于各级防汛部门都需要水情,所以往往一个站的水情电报同时要发几个、甚至十几个防汛部门,这在水情部门称之为“一报多发”。“一报多发”不但报汛速度慢,而且费用高。1996年,广东省水文局在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的支持下,在全省各地区建设了  相似文献   

5.
周明  杨杰 《水资源研究》2005,26(2):10-10
2005年7月1日8:00,水文局118个中央报汛站报汛自动化启动仪式在长江流域水情中心举行,这标志着长江水文现代化建设翻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6.
《水利水电快报》2005,26(13):9-9
2005年7月1日,长江委水文局118个中央报汛站报汛自动化启动仪式在长江流域水情中心举行。水利部、国家防总及长江委相关部门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报汛方法是:由报汛站通过电话或电台话传把水情信息传递到地市水文局,地市水文局通过人工抄报、校报,再人工输入计算机后通过邮电分组交换网传送到有关防汛部门;或是由报汛站通过打电话或通过人工送报方式把水情报文首先传递到当地电信局,再经电信局采取一报多发的电报方式将水情信息传送到各级防汛指挥部。  相似文献   

8.
2005年7月1日8:00,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所属118个中央报汛站成功实现了防洪报汛自动化,引起全国的广泛关注,在治水新思路对水情信息采集、传输的实时性、准确性、时效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的今天,无疑是长江水文现代化发展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在对长江水文防洪报汛自动化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就因此而带来的传统思维变化、运行保障与管理体制、水文现代化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长江报汛站从1978年的690余处上升到目前的1380余处。报汛时效从原来的4~6h缩短为目前的20~30min。信息频次从每天报汛1~2次,到根据需要随时加密报汛段次。在报汛质量管理上,长江委水文局近5年30min到达国家防总的时效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长江水文测报水平30年实现了大跨越,为长江防汛指挥和水库调度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
水利部水文局研制的水情信息交换系统在水利专网内实现水利系统内数据库与数据库之间信息的交换和共享,但随着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水情信息来源的不断扩展,与水利专网外的信息交换逐渐增多,现有水情信息交换系统报汛方式已不能很好满足需要。通过方案比选和代码实现,研究基于互联网和短信2种非水情信息交换系统方式的雨水情信息报汛的机制、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结果表明该方式技术上易于实现,弥补了水情信息交换系统报汛方式的不足,在实际工作应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