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 “2002年度中国人居环境奖”于2003年10月22日在北京揭晓。青岛、厦门、三亚成为“2002年度中国人居环境奖”的获奖城市;北京“菖蒲河改造——皇城保护”等34个项目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荣获了“中国人居环境特别奖”。另外,唐山等34个城市被评为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刘敬民等35人被评为创建园林城市优秀市长。  相似文献   

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8年中国人居环境奖”、“2008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近日发布。 “中国人居环境奖”获奖城市有:江苏省南京市.陕西省宝鸡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获奖项目有:北京市奥林匹克公园环境建设项目.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片区绿化建设项目;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中华村村庄整治项目,上海市闵行区市容环境综合建设和管理项目.天津市桥园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天津市外环线绿化带建设项目.山西省晋城市城市东、南出入口生态修复工程;吉林省长白山二道白河生态景观工程:  相似文献   

3.
《中国建设信息》2009,(3):26-29
近年来,日照市大力实施“生态建市”发展战略,为建设生态宜居、有凝聚力、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和谐城市找到了强有力的支撑和载体,探索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日照之路,日照市已成为江北环境质量最好的城市之一,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连续8年名列山东省第一,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城市地表水达标率始终保持100%。2007年,日照市和众多城市一起申报了“中国人居环境奖”,在2008年顺利通过公示,与廊坊、昆山一起,成为新一批“中国人居环境奖”,并在2009年1月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上被正式授牌。这座被称为“花园式滨海城市”的日照是如何创建的呢?  相似文献   

4.
导言山地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30%,为世界10%以上的人口提供栖身之所。山地环境以其重要的生态体系,代表着我们这颗行星上复杂的、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态,对于全球生态体系的存亡延续,乃是至关重要的。中国的山地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山地城镇人居环境约占全国城镇人居环境总数的一半。山区是多民族的聚居地,是文化宝库之所在。山区还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展生物多样化的宝库。以雪山之颠为源头的江河上游,不仅提供灌溉之水,还潜存着巨大的水能资源。“日益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是1996年6月联合…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 第二届中国人居环境高峰论坛将于2004年10月30日至3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此次论坛主题为“科技引领人居未来”。届时国家相关领导、联合国人居署官员、人居环境领域资深专家、国内外著名开发商与设计师将汇聚一堂,畅谈中国人居环境发展大计,探讨人居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之路,携手共建绿色、生态、健康人居环境。 自2003年11月“首届中国人居环境高峰论坛”发起“中国人居环境与新城镇发展推进工程”的倡议以来,倡议赢得社会各界积极响应。为此,本次论坛将全面总结一年来“中国人居环境与新城镇发展推进工程”工作,重点介绍人居…  相似文献   

6.
刘伟 《城乡建设》2010,(12):46-47
山东省潍坊市深入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坚持“生态立市”,大作“水”、“绿”文章,努力打造北方水网城市,建设生态宜居家园,成功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相似文献   

7.
1月18日.建设部网站公示2007年中国人居环境奖获奖城市名单。 根据《关于修订(中国人居环境奖申报和评选办法)的通知》.经中国人居环境奖领导小组办公室初审、现场考察和专家评审.经中国人居环境奖工作领导小组研究批准.授予江苏省昆山市、山东省日照市、河北省廊坊市2007年“中国人居环境奖”;“北京市北二环城市绿化建设项目”等25个项目被授予为2007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在人居环境建设方面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文章从广州市的城中村、历史文化环境、人文精神环境及交通问题等方面出发,剖析近年来中国城市建设中普遍出现的城市特色、历史文脉丧失等现象。自然生态保护、城市文脉延续是构建和谐生态人居环境的一项重任,人居环境建设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未来5年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范围扩展为城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0年设立中国人居环境奖。历经23年,中国人居环境奖的管理办法和评选标准经过了多次修改,最新版于2022年发布。到目前为止,中国人居环境奖的评选对象以城市为主。  相似文献   

10.
“八景”是中国古代城市人居环境营建中约定俗成 的一种组景现象。如何更为深入地对“八景”起源、形成、发 展进行系统的梳理、归纳和再认识,更具现实意义。从人居环 境角度入手,通过对历史材料进一步梳理和研判,对“八景” 的历史进行了溯源,归纳总结了城市人居环境“八景”模式从 虚到实的嬗变路径与特点。我国古代城市人居环境“八景”模 式嬗变可分为起源、萌芽、形成、发展、衰落5个历史阶段, 贯穿我国古代人居环境建设的始终,具有人居内涵上的一脉相 承、生成模式的多源汇聚和传播方式相互融合的特点。结论可 为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就做好2009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申报工作发出通知: 1、申报“中国人居环境奖”的城市各项定量指标按照《关于组织申报2008年中国人居环境奖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有关事项的通知》(建办城函[2008]485号)修订的指标要求执行。  相似文献   

12.
建设部近日公布了 2 0 0 2年中国人居环境奖获奖名单 ,授予青岛市、厦门市、三亚市 3个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 ;授予北京市“菖蒲河改造———皇城保护”、北京北潞春小区环境建设、上海市多层住宅“平改坡”项目等 34个项目“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授予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住房制度的改善,人居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了政府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如今我国快速城市化,用了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一两百年所走过的进程,牺牲了时间,造成了空间上的紊乱,新城区千篇一律,文化的断裂,都导致人居环境建设的不和谐。新城区的建设必将会是今后城市建设的重点,城市的发展也必须考虑新城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新城区人居环境建设进行研究,寻求生态城市等先进的城市建设理念,以可持续发展、低碳、循环经济等新的发展环境下进行新城区的人居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4.
简讯     
《建筑》2003,(11)
2002年度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园林城市秀出本刊讯 金秋北京,景色迷人。10月22日,建设部举行了2002年度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集体、个人颁奖仪式。会上,授予青岛市等3个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授予北京市“菖蒲河改造—皇城保护”等34个项目“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授予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中国人居环境特别奖”。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区)荣誉称号的共有江门等19个城市(区)。在会上受到表彰的还有唐山市等34个园林绿化先进城市,上海市松江区等3个先进城区,北京市园林局等77个创建园林城市先进集体,刘敬民等35…  相似文献   

15.
从第五届世界水大会上传出喜讯,为了表彰广州市在水环境治理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国家建设部授予了广州市中国人居环境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凌伟宪赴北京出席第五届世界水大会并领奖。据介绍,“中国人居环境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是属于“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范畴的专门奖项。在此次评比中。35个城市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称号。广州获此殊荣,与近年来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和河涌整治的成就分不开。  相似文献   

16.
天津市住宅建筑节能项目、和平区社区公共管理与服务项目和大港区小城镇建设工程荣获2006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建设部于2006年12月12日通报了2006年中国人居环境奖获奖城市(项目)名单,全国共有41个项目入选,天津市3个项目经过申报、网上公示和专家评审,最终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17.
多年以来,威海市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城市建设主线,突出海滨生态特色,努力建设精品城市,创造最佳人居城市品牌。1990年第一个成为国家卫生城市,之后又相继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1996和2000年,  相似文献   

18.
最佳都市人居环境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2006"瑞田杯"全国青年"人类发展与和平"最佳城市人居环境设计大赛金奖作品的设计构思、设计特色及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大赛命题项目为金泰城·丽湾园林景观设计,旨在通过国际性大都市北京城市中心区域的住区开发来探讨和设计最佳城市人居环境社区,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进一步弘扬"人类发展与和平"的主题.从人居环境和生态整合的角度出发,探讨当前都市人居环境的发展模式,为未来创造更好的人居环境探索一条和谐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沿淮地区人居环境历史上曾经很先进,自“黄河夺淮”后逐渐落后。促进该地区人居环境发展的积极因素是河流及漕运,影响该地区人居环境进步的消极因素是洪水和战乱。  相似文献   

20.
古代江南城镇人居营造的意与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规划》2003,27(10):53-57
通过对江南地区古城的分析 ,从生态意识、心理追求、人文观念、营造方略等方面对江南古城的可持续人居环境建设意匠加以阐述。指出古代江南城镇人居环境营造融合的“天人合一”的生态可持续思想、“复得返自然的自然融合思想 ,“人文渊薮”的人文历史思想和“因地制宜”的特色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