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在提供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导致社会阶层分化现象日益加剧,社会群体无法公平享有公共绿地资源,尤其是老年人群体。以北京市主城区133个街道的340个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改进公园绿地供给模型,基于供需关系等评价城市公园绿地供给公平性,提出公园绿地优化布局方案。结果表明:(1)改进后的公园绿地供给模型充分考虑了不同公园类型及公园质量。(2)研究区域内46.6%的公园绿地总供给无法满足老年群体需求,区域主要聚集在北京市二环至五环;相比游园、区域公园和市域公园,老年群体享有社区公园绿地供给的机会更多。(3)老年人享有的公园绿地供给未能达到社会正义的底线要求。在海淀街道、上地街道、大屯街道等区域新增公园绿地,提升望京公园、地坛公园等的公园质量是促进绿地公平性的有效手段。研究结果可为优化城市公园绿地空间的决策提供支持,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浅析公园绿地的植物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忠元 《山西建筑》2011,37(8):191-192
阐述了植物配置在公园绿地建设中的作用,以江山市公园绿地为例,从植物配置现状、原则以及发展趋势等角度着手进行了分析,以达到改善环境生态效益、提升城市品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越  胡玎 《园林》2004,(4):18-19
记得第一次参观上海东安公园曾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深刻”,主要源自游园时的空间感受。我们曲折穿越一系列套院,不经意间走进了公园的主空间,顿觉豁然开朗,设计师运用“小中见大”的空间处理手法,营造对比空间,使我们获得了比实际空间大得多的感受。在公园用地的东南凸出一角,本是一局促的死角,设计师略施笔墨,“一抬一降”。“一抬”是将局部地形微抬1米,上置方亭一座;“一降”是亭旁以高大绿篱隔出小园,地面微降0.5米。手笔的确不  相似文献   

4.
朱炜钦  陈旭 《中外建筑》2010,(5):130-132
上海的公园绿地素有海派园林的美誉。文章通过对上海公园绿地发展的概述,以长宁区的凯桥绿地为例,对其场地条件与设计手法、风格进行具体的分析,进而探讨了海派风格在上海公园绿地中的具体表现形式与手法。  相似文献   

5.
从公园绿地可达性的概念和影响因素两方面进行论述,对其评价方法进行比较分析。针对当前研究的主要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公园绿地的影响因素,将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以便优化公园绿地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6.
7.
随着时代发展.公园绿地从封闭走向开放绿地内建筑需要超出目前规定以外的功能来满足更广泛的需要。从公园绿地的属性出发首先制定了拓展建筑功能的原则.然后梳理出可能适合绿地的建筑功能.进而采用分类的方法制定了具体的绿地建筑功能表。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我国住宅区的基本形态及构成、住宅区公园绿地建设的相关体制,通过对北京市住宅区中心绿地的建设现状实地调研,整理出了北京市住宅区中心绿地的现状和问题,并借鉴日本住宅区中心绿地的规划建设方法,对我国住宅区中心绿地规划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秦启宪 《中国园林》2005,21(2):35-36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上海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的得与失.提出构建以乔木林为主体的上海城市公园绿地的总体构思,引入国际先进设计理念,结合上海实际,注重历史保护和文脉延续,体现生态园林特点,创造新意境,合理利用有限空间,形成上海城市公园绿地特色.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并且开始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更加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在此背景之下,生态园林城市理念作为一种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开始兴起,能够有效的缓解城市的绿化和环境问题。而公园绿地建设作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更应该引起各方重视。通过对生态园林城市理念和规划建设原则进行简单阐述,指出目前公园绿地建设中仍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具有实践意义的意见,旨在完善城市公园绿地的建设和规划,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城市绿地研究新动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总结了目前城市绿地研究的主要方向以及特征,概括了城市绿地效益、信息技术应用、评价指标体系、植物造景、结构功能、开放空间、绿地管理等主要领域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理念、内容、布局及措施,指出了21世纪城市绿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芦爽  王雨  曾鹏 《室内设计》2022,(5):81-88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模式正处于由增转 存的深度调整过程中,厘清前期发展过程中的 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时空演变特征规律将有助 于下阶段的公园绿地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本 文以济南市中心城区为例,对城市区域特征、公 园绿地可达性的内在构成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解 读,并应用地理探测器工具分析了城市公园绿地 可达性覆盖率和时空演变轨迹。研究发现济南 存量和增量两种类型区域存在显著的城市公园 绿地可达性分异,并对两者的差异化驱动因素进 行了识别,具体表现为:存量地区公园绿地可达 性显著优于增量地区,可达性改善程度却显著低 于增量地区;存量地区可达性趋向空间平衡,而 增量地区可达性始终聚集在特定区域。在驱动因素上,存量地区与增量地区存在单因驱动和多因 交互驱动的显著差异。基于此提出创新公园绿地投入、探索多元化空间要素协同等下阶段城市公 园绿地规划建设管理的合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温全平 《风景园林》2013,(6):144-148
在城乡统筹背景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工作重心由以建成区为主向建成区内外并重转变已成为当下及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在坚持广义绿地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城乡绿地的特性及其对绿地系统规划的影响,包括主导性、多样性、多功能性、动态性、实施主体的多元性。文章对当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城乡统筹背景下绿地系统规划的若干重要问题。提出赋予城乡绿地系统规划相对独立的地位,形成与城乡规划平行和互动的规划体系,在规划对象、组织系统、技术系统、规划内容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过渡与转变。  相似文献   

14.
上海世博公园实施方案基于塑造城市尺度空间的出发点,对景观空间进行了新的探索,为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解答思路。空间是物质元素的排列组合综合体,即具有物质性;同时,空间也是构成元素之间对话的外在表现,即具有非物质性。从空间的物质性与非物质性两个方面剖析了世博公园景观空间的设计构思以及空间语言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以皇城墙遗迹保护为目的的公园绿地建设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秀娟 《中国园林》2006,22(11):29-32
以北京旧城的皇城墙及其周边以历史景观保护为目的的皇城根遗址公园和菖蒲河公园两个公园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公园的历史背景,将建成后公园中的主要景区内或景区周边环境中所利用的历史文化要素进行了提取,针对这些历史文化要素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当前北京旧城改造中环境整备及相应绿化建设呈现出的新特点,探讨城市园林建设对促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积极功能与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世纪华阳体育公园位于城市街区与居住社区之间,设计注重将人的日常生活与运动锻炼密切的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水元素,多样化适时配置植物,引入植物健身、娱乐健身的概念,崇尚最休闲、最放松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7.
北京集水型公园绿地建设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北京城市水资源现状和园林绿地灌溉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发展集水型公园绿地的途径,包括:铺设生态型透水地面、收集道路雨水、收集公园建筑屋顶的降水、收集和利用公园大型广场雨水以及利用山坡绿地、微地形绿地、公园林地进行雨水收集。对雨水收集和利用的方式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18.
赵天  王月杰  全丽娜 《规划师》2008,24(12):99-102
玄天岭公园规划将自然与历史遗存特色的挖掘作为规划设计的钥匙,运用科学的设计手法,展现了历史风貌与现代城市公园的协调统一,规划运用生动的植物表情,表达了多种时空的景观变换与人文思想的交流。通过合理把握设计尺度,充分发挥公园的生态职能,围绕“生态、历史、人”,突出公园的“城市”特性。  相似文献   

19.
谢玉常  张子祥  李建 《中国园林》2005,21(12):31-35
成都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采用卫星遥感数据分析、热岛效应分析、景观格局分析、生态效益分析等科学理论和方法,在分析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成都市2004-2020年建设"清波绿林抱重城,锦城花郭入画图"园林城市的总体目标及各阶段的规划指标;并对市域、主城区、中心城的绿地系统结构、布局及分类绿地进行了规划和控制,确定了主城区的绿地系统规划布局为"组团隔离,绿轴导风;五圈八片,蓝脉绿网",中心城绿地系统结构布局为"四圈七片,九廊七河,多园棋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