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莱钢特钢厂采用50tUHP电炉—LF精炼—大方坯连铸—半连轧短流程代替原模铸工艺生产20#管坯钢。通过实施精料方针、规范脱氧化工艺、优化吹氩处理工艺、选择最佳二冷区配水模型、采取钢水低过热度浇注和全程保护浇注、控制拉速、控制开轧温度等,产品成材率、合格率分别达到95.8%、99.3%,满足了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2.
3.
通过对75tconsteel电炉生产工艺各环节的分析研究和生产实践,掌握了consteel电炉的冶炼工艺要点,包括布料、造渣、炉内温度控制与脱磷、废钢预热、炉门碳氧枪及KT枪的使用、炉膛压力及助燃空气的控制,为该炉型的生产和工艺改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八钢70t电炉生产60Si2Mn钢的工艺技术优化及冶炼的效果,分析了电炉生产弹簧钢的技术要点及影响因素。通过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了电炉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100t电炉烟气余热回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100t电炉烟气余热回收工程,其烟道冷却方式由水冷改造为汽化冷却,采用辐射换热器和热管换热器回收烟气中余热。重点说明了电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的系统组成、工艺流程、主要技术措施、技术经济分析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改造成偏心底出钢的30t电炉的生产工艺,分析了EBT出钢工艺条件下冶炼系统的技术经济指标和产品质量,通过与原出钢工艺的对比,凸现出EBT工艺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郭文虎  王益人 《炼钢》1998,14(3):23-25
介绍碱性电弧炉冶炼20MnSi取消还原期的工艺操作要点。对取消还原期后的成份控制和钢质量进行分析后认为,只操作合理,取消还原期不仅能缩短冶炼时间、降低电耗,而且可减少钢中的气体含量,同时也有利于炉衬及炉盖寿命的延长。  相似文献   

8.
济源钢铁公司生产齿轮钢20CrMnTiH的工艺路线为60 t顶底复吹转炉-LF(VD)-150mm×150mm方坯连铸工艺。通过控制转炉终点[C]≥0.08%,钢包进行硅钙钡-铝铁-铝粒复合脱氧,LF采用SiO2-Al2O3-CaO渣系精炼,LF精炼时喂Ti-Fe线微调钢中Ti成分,VD真空处理后≥15min软吹,中间包液面自动控制,全保护浇铸、M-EMS和F-EMS电磁搅拌,使齿轮钢20CrMnTiH成品成分(%)为:0.19~0.21C、0.23~0.27Si、0.86~0.90Mn、1.11~1.15Cr、0.057~0.063Ti、≤0.020P、≤0.010S,钢中全氧含量为(5.6~19.3)×10-6,氮含量为(40.6~65.2)×10-6,各项检验指标达到标准要求,Φ32~40 mm钢材的J9 HRC值为34.42~39.10,△HRC≤6。  相似文献   

9.
主要介绍了江阴兴澄钢铁有限公司滨江工程100t直流电炉烟气除尘系统的设计,并着重对布袋除尘器的选用、构造、注意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太钢50t电炉在纯净钢生产方面的实践,阐述了电炉钢生产过程中对P、S、O、N、H等元素以及残余元素的控制措施,分析了太钢50t电炉目前纯净钢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1.
宋涛  吴兵 《山东冶金》1999,21(6):38-39
对石横特殊钢厂水平连铸机生产20管坯中出现的一些表面质量缺陷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采取了控制钢水中C含量、锰硫比、钢水过热度、控制中间包液面、拉坯辊压和工艺参数、提高结晶器质量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连铸坯表面缺陷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鲁欣武 《中国冶金》2005,15(11):24-26
介绍了应用转炉加LF精炼生产合格的优质碳素管坯钢的情况.转炉管坯钢的纯净度同Q235A普碳钢相比显著提高,接近电炉管坯钢的水平.但要进一步提高转炉管坯钢的质量,还需提高转炉出钢过程的挡渣效果,保证足够的LF精炼处理时间.现研制的优质碳素管坯钢可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一种化学成分要求苛刻的精钢材的冶炼过程,冶炼流程为30t EAF-LF-VHD。详述了冶炼精钢材保证化学成分合格的各工序控制难点及冶炼操作的要点,达到电炉脱磷至w(P)≤0.001%、LF炉脱硫至w(S)≤0.003%以及VHD炉精炼深脱硫至w(S)≤0.001%。  相似文献   

14.
高菊  李利杰 《钢铁钒钛》2012,33(3):93-97
针对某钢厂在生产20G钢初期,存在表面裂纹,低倍检验不合格的问题,对其生产过程中非金属夹杂物类型、数量、来源、尺寸及分布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正常铸坯中显微夹杂物平均总体积率0.149%,连浇坯中显微夹杂物平均总体积率为0.184%;正常坯中大型夹杂物平均含量为1.81 mg/kg,连浇坯中含量为3.31 mg/kg,其夹杂物主要来源于结晶器液面保护渣,其次中包覆盖剂和钢包渣卷入也是钢水污染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5.
对20G无缝钢管的热浸渗铝工艺进行了研究和试验。测定了不同工艺条件下获得的浸渗层深度和浸渗层显微硬度的分布。在对渗铝钢管进行金相、SEM和能谱分析后,确定了热浸渗铝的基本工艺参数。此外,对解决铝液表面氧化烧损和坩埚内壁腐蚀问题提出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李烈军  王中丙 《炼钢》2003,19(3):10-14
珠钢是世界上首家在150t大型电炉上采用手指预热技术的工厂,且开创了国内应用电炉冶炼生产热轧钢卷所需中低碳钢的技术。该厂从配料及供电曲线,碳氧枪操作,泡沫渣工艺,终点控制等方面对150t竖炉工艺进行了优化与实践,探索了一套适合珠钢实际的冶炼工艺。  相似文献   

17.
张昌剑 《钢铁》2004,39(10):32-34
摘要对中钢公司炼钢厂50t电弧炉炼钢生产实践中出现的冶炼电耗增加的现象进行了研究,从电弧炉炼钢供电制度的角度分析了其冶炼电耗增加的原因。研究中应用高精度仪表实测了电气运行参数,提出了合理的供电制度。推荐使用合适的工作点,采用高档位时,弧流不宜过大。建议随着原料条件及系统阻抗的变化,对不同的原料结构及系统状态,制定合理的供电曲线。生产实践表明,采用合理的供电制度可显著降低电耗。  相似文献   

18.
文章提出了用电炉法生产IF钢的合理工艺配置,阐明了通过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如选择合适的炉料配比(增加铁水、DRI或生铁的使用量)、正确的生产操作(如电炉内吹氧喷碳造泡沫渣、钢包内脱氧,注意钢水在连铸过程中的保护浇注等)并配备合适的钢水二次精炼设备如LF VTD-OB后,可以生产某些IF钢(CQ、DQ和DDQ级)产品.  相似文献   

19.
对影响不锈钢电炉冶炼电耗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降低电炉冶炼电耗的有效途径主要是优化供电曲线、合理用氧、优化铁水热装技术以及缩短冶炼周期.优化供电曲线,可以提高电炉变压器利用率和电炉电能利用率;优化不锈钢电炉吹氧技术,能够提高电炉化学能输入;优化电炉铁水热装技术,可以有效利用物理热和化学热;缩短电炉冶炼周期,可以减少热能损失.不锈钢分公司不锈钢电炉中应用冶炼电耗综合控制方法,有效降低了冶炼电耗,提高了电炉生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