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提出一种新的线性时变系统间接自适应控制算法,以保证控制系统对一类未建模动态,有界扰动及系统参数变化同时具有鲁棒性;采用的修正死区方法不需要未建模动态和外部扰动上界参数的先验信息,并且给出了时变控制系统稳定性结果及鲁棒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3.
秦岭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8,27(1):10-11
本文主要研究了离散区间系统的稳定性问题,以线性矩阵不等式的形式给出了离散区间系统鲁棒稳定性的充分条件,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给出了线性区间时滞系统鲁棒稳定性的一些结果,这些结果推广和是了前人关于线性时滞系统鲁棒稳定性的相关结论,同时还讨论了线性区间时滞系统的稳定度,最后讨论了线性区间时滞大系统的鲁棒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6.
基于一种Guardian映射,将具有结构不确定性的线性系统在指定扇区的鲁棒D-稳定性问题转化成相应参数矩阵的非奇异性问题,得到了系统极点保持在左半平面某一扇区中的D-稳定界,同时得到了系统的鲁棒稳定界。该界不再是系统的二次稳定或D-稳定界,因而非常接近系统的实际稳定与D-稳定界。最后给出了一种鲁棒D-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并通过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7.
8.
9.
线性时变系统的区间稳定性和鲁棒稳定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矩阵测度研究了线性时变系统的区间稳定性和具有非线性时变摄动的线性时变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得到了它们稳定的判别准则,所得结果与文[1~5]的结果互不包含. 相似文献
10.
研究具有时变时滞的不确定大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利用Lyapunov泛函方法.给出该系统鲁棒稳定的充分性判别条件,并结合算例验证了所得结果的有效性和低保守性。 相似文献
11.
线性时变不确定离散系统的输出反馈鲁棒镇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线性时变不确定离散系统的输出反馈鲁棒镇定问题。得到的动态输出反馈补偿器确保对于所有容许不确定性可以镇定被控对象。推导出动态输出反馈补偿器存在的充分条件。最后通过求解一个等价的线性时不变离散系统的标准H^∞输出反馈控制问题,构造出线性时变不确定离散系统的动态输出反馈补偿器的系统矩阵。 相似文献
12.
13.
主要研究在状态和控制输入中都含有时变时滞及有界参数扰动的不确定线性系统的鲁棒控制问题.关于无记忆线性状态反馈控制器的存在性,给出线性矩阵不等式型的充分条件和设计方法.该控制器不但能使被控对象的闭环系统二次稳定,而且满足一定的范数界约束.最后以数值实例说明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离散线性时变系统的稳定性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离散线性定常系统收敛速度的定义,基于离散线性时变系统Lyapunov稳定理论,给出离散线性时变系统稳定的充分条件,即系统系数满足系数冻结条件和系数变化条件。仿真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16.
针对一类含有离散和分布时延神经网络,在神经激活函数较弱的约束条件下,通过定义一个更具一般性的Lyapunov泛函,使用凸组合技术,得到了新的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表示的指数稳定性判据.与现有结果相比,这些判据具有较小的保守性.仿真算例表明,得到的结果是有效的且保守性小. 相似文献
17.
等时切换下线性切换系统的稳定性及鲁棒稳定性研究-LMI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等时切换下线性切换系统的稳定性及鲁棒稳定性问题。文中首先提出等时切换的概念。然后利用LMI方法推导出等时切换下线性系统稳定及鲁棒稳定的充要条件,使用这两个充要条件可以将文中研究的复杂问题转化为相应的易处理的线性系统的问题,再利用线性系统已有的结论使问题得到解决。使用上述结果,本文为系统设计了鲁棒控制器。文中还给出实现线性切换系统等时切换的具体方法,这使等时切换方法可以真正应用于工程实践。大量仿真证实文中所提出的方法简洁、有效。 相似文献
18.
A computationally simple stability condition for discrete singular systems with state delay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is, a robust stability result for such systems with structured parametric uncertainties is given. This condition ensures that, for all admissible uncertainties, the system under consideration is regular, causal and stable. Then D‐stability results for discrete singular delay systems are obtained. All the proposed conditions are easy to test.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