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黑龙江苹果亚科14种植物叶表皮微形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叶表皮细胞呈多边形或无规则形,垂周壁式样呈平直或弓形、浅波纹、深波纹;(2)除无毛花楸无表皮毛外,其它均具有表皮毛,类型均为单细胞不分支非腺毛;(3)叶表皮纹饰呈均匀分布蜡质纹饰和仅气孔周围有蜡质条纹;(4)气孔器均在下表皮分布,且气孔器类型为轮列型、无规则型或不典型辐射型;气孔外拱盖为单层或双层,内缘近平滑或不规则波状;保卫细胞两极仅在水榆花楸、毛山楂、黑果栒子和全缘栒子中出现"T"型加厚。研究表明,该亚科下5属间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存在一定差异,属内种间在气孔器、表皮毛以及表皮纹饰特征上存在一致性,为属间的系统分类和演化提供了形态结构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番荔枝科8属植物叶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中国番茄枝科8属28种植物叶表皮的微形态进行了观察比较研究。结果表明8属植物叶片的表皮微形态在属级水平上较为稳定且具有较明显的属间差异。紫玉盘属具有星状毛;哥纳香属具有质状毛和单列丝状毛两种类型表皮毛;蒙蒿子属具有棍棒状毛;而其它属只具单列丝状毛;瓜馥木属叶远轴面表皮细胞外平周壁中央均向外突起形成一个乳突;鹰爪花属的气孔器具有双拱盖;银钩花属和蕉木属的气孔器突起,但前者的表皮细胞垂周壁直,而后者表皮细胞垂周壁深波状;金钩花属气孔器周围的角度层呈瘤状突起。因此,可以利用这些叶表皮的微形态特征将8属植物相互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3.
应用扫描电镜观察卷柏属(Selaginella)9种植物的叶表皮。结果显示:表皮细胞长条形或不规则多边形;垂周壁平直或波状;叶缘具或不具明显的刺结构;表皮细胞附属有鳞片状、颗粒状及瘤状突起等;气孔器多为不规则型,其大小、数量、分布及孔口是否光滑,气孔带是否有瘤状突起分布等特征在不同种间存在差异,尤其对卷柏属植物的表皮附属物瘤状突起进行了细致的观察,统计并测量其类型、分布、数量及大小,首次将其应用于卷柏属植物的分类鉴定中。为探讨种间亲缘关系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微形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4.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禾本科沟稃草属及其近缘类群8属19种植物叶下表皮微形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所研究的沟稃草属及其近缘属叶下表皮结构由长细胞、短细胞、气孔器和刺毛等组成,但各类细胞在叶面的出现与分布情形不一致。沟稃草属脉间长细胞长菱形,细胞壁边缘平直,脉间短细胞单生或与刺细胞并生,脉上硅细胞结节形,气孔副卫细胞平行形,脉上及脉间刺细胞常见。根据叶表皮微形态特征,沟稃草属可能与早熟禾族早熟禾属植物亲缘关系较近,与广义拂子茅属、剪股颖族和燕麦族等的亲缘关系较远,叶表皮微形态证据支持将沟稃草属置于早熟禾族。  相似文献   

5.
水韭属是濒危的孑遗植物,是研究古生态及其物种演化的活化石。本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中华水韭叶片的结构特征,首次报道了:(1)通气道横隔细胞在同一平面以5~7个放射状短臂相互连接,且细胞表面有数百个微纤毛;(2)叶表皮为复表皮;(3)光合细胞以5~7个短臂在3D空间相互连接;(4)叶脉不分支,管胞的环纹与初生壁间另有连接结构,管胞周围有薄壁细胞紧密包围;(5)舌足与叶肉嵌合处各有表皮;(6)自气孔下室观察了气孔器的内侧结构,为气孔研究拓展了视野。认为水韭属叶片的超微3D结构具有稳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与近源的石松科及卷柏科相差甚远,证明水韭有孤立的演化路线。  相似文献   

6.
为加快灰楸高抗品种选育进程,优化灰楸引种栽培管理方案.本研究采用扫描电镜技术对灰楸6个无性系叶片表皮微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灰楸无性系间表皮蜡质纹饰特征、蜡质纹饰分布量、气孔器类型、气孔器尺寸等微形态特征均有较大差异.07027、07028和07069无性系气孔器长度和宽度均较大,07027和07069无性系蜡质纹饰呈细条状,且分布量明显小于其他系号.07032和07040无性系气孔尺寸和开度较为适中,蜡质纹饰呈皱褶粗条状,大量密集于气孔器周围.此外,07032和07040无性系具有明显的气孔下陷特征.07029无性系气孔尺寸显著最小,蜡质纹饰分布较多,但非腺毛分布较为稀疏.根据与抗性相关的叶片解剖形态特征综合评价了灰楸无性系抗逆性,发现07032和07040无性系叶片微形态表现出优良的抗旱或抗寒能力,初步认为07032和07040无性系为灰楸优良高抗无性系.  相似文献   

7.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番荔枝属九个番荔枝品种的叶表面角质、蜡质、表皮毛、气孔等微形态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显示:它们之间的叶表面表皮毛、角质、蜡质和气孔等微形态均有较大的差异.秘鲁番荔枝、AP杂交番荔枝、无核番荔枝上下表面均具有单列丝状毛,气孔只分布于下表面;普通番荔枝、圆滑番荔枝、粗鳞番荔枝叶表面均无表皮毛;秘鲁番荔枝、AP杂交番荔枝、普通番荔枝、粗鳞番荔枝上下表皮角质呈不规则的岛状突起,而圆滑番荔枝、无核番荔枝表面角质较平,角质膜形状不甚清晰;以上所述番荔枝叶表面都覆盖有密厚的针晶状蜡被;除圆滑番荔枝的气孔有副卫细胞外,其它气孔只有保卫细胞而无副卫细胞;刺番荔枝、山刺番荔枝、牛心番荔枝的叶表皮毛为短棍棒状,其表皮角质细胞呈乳突状或波状突起;山刺番荔枝的棒状毛顶端钝圆,而刺番荔枝与牛心番荔枝的棒状毛顶端尖锐;刺番荔枝和山刺番荔枝只有下表皮才具有棒状毛,其气孔形状近似圆形,孔口略内陷于表皮层,牛心番荔枝表面角质呈不规则波状突起,气孔细长稍突.由于这些不同的叶表面微形态是长期受各物种原产地的气候、环境条件影响所形成的,因此研究番荔枝品种的叶表面微形态结构,对正确引种和推广番荔枝果树种植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水稻叶片表面结构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农S-1水稻光温敏不育系倒数第二叶的功能叶片为材料对水稻叶片表面结构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叶片表皮细胞上着生有长毛、钩毛、刺毛、纤细毛和锯齿毛等茸毛。长毛和钩毛着生于硅质化和木栓化的细胞列上,刺毛和纤细毛着生于硅质化、木栓化细胞列与气孔区之间的普通表皮细胞上。锯齿毛着生于叶片边缘。  相似文献   

9.
紫茎泽兰器官表面微形态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紫茎泽兰为世界性的恶性杂草,严重影响了世界30多个国家的农、林、牧、副业的发展。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对紫茎泽兰的茎、叶、花、果实及种子等各种器官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气孔器分布于叶的远轴面、茎表皮和总苞片的远轴面,其中在叶的远轴面上具两型性气孔器。单列多细胞表皮毛在叶的远轴面、茎表皮、总苞片的远轴面和花瓣的远轴面均有分布。具两列柄细胞的腺毛分布于总苞片的远轴面,而具单列柄细胞的腺毛见于花瓣的远轴面和茎表面。在花瓣的近轴面和柱头表面有长乳突状细胞。通过对其不同器官表面微形态性状的进一步统计分析表明,各种器官的表皮细胞大小、气孔开口度与间距、表皮毛与乳突状细胞的长度及间距等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上述观察结果,为进一步探讨外来恶性杂草紫茎泽兰的生态分布和生活习性,以及检疫部门鉴定该种植物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木犀科植物花粉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植物花粉的形态特征具有种属特异性。本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木犀科(Oleaceae)的六属八种植物花粉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除迎春有个别四萌发沟外,其它花粉都是三沟型,外壁纹饰均为网状。但各种植物花粉的细微形态仍有明显差异。因此,用扫描电镜观察研究植物花粉的亚微形态特征,可为植物分类提供一些必要的形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苜蓿的12个品种叶片表面气孔、表皮毛和蜡质微形态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品种苜蓿叶片表皮气孔开度和密度﹑表皮毛长度和密度、蜡质形态均有较大的差异.4、7和11号品种上下表皮气孔开度比较小;除4号品种叶片的上表皮有表皮毛外,其它品种均无表皮毛的存在,4、5、12号品种的下表皮毛密度较大、表皮毛较长;不同品种苜蓿的上表皮均有蜡质覆盖,且4、9和10号品种蜡质覆盖较密集,下表皮中只有2、4、5、6、7、9号品种存在蜡质,且2、5、6和7号品种蜡质覆盖较密集,叶片表面蜡质出现线状、螺旋桨状、垂直片状、网状和棒状5种形态.气孔的开度和密度及表皮毛的长度和密度、蜡质的分布与苜蓿的抗旱性强弱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栗属植物3个种原产于中国.通过形态学调查和扫描电镜观察,对我国不同分布区域的栗属植物野生板栗、茅栗和锥栗进行研究比较,结果表明,3种栗属植物在树体特征、叶片形状、栗蓬及结实特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利用扫描电镜进一步对叶片的表面结构进行观察,发现分布同一地区的野生板栗、茅栗和锥栗在气孔密度与大小方面差异较大,茅栗的气孔开度小密度高、乳状突起数目较多且蜡质层较密集;分布不同地区的野生板栗,贵州野生板栗气孔开度小密度高、乳状突起数目较多且蜡质层密集的覆盖气孔周围.对野生栗属资源的特性研究将为自然分布的野生资源评价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六种城市行道树叶表皮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形态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S)对哈尔滨6种城市行道树叶表皮重金属(铬、镍、锌、铜、铅、镉)含量和形态结构特征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交通流量大的路段、交通流量相对较小的路段、公园中的行道树叶表皮重金属含量(Cu、Zn除外)呈下降趋势;垂榆(Ulmus pumila var.pendula)中Cr元素含量较高,榆叶梅(Prunus triloba)Ni元素的含量较高,旱柳(Salix matsudana)Cd元素含量较高,小叶丁香(Syringa microphylla)和紫丁香(S.oblata)Pd元素含量较高。行道树叶表皮具有脊状突起和不规则排列的气孔;仅旱柳下表皮蜡质表层较厚;家榆(U.pumila)具有纤毛,小叶丁香具有腺毛,榆叶梅具有单细胞不分支的毛。通过对行道树叶表皮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及形态结构的观察,探讨了城市行道树对重金属元素颗粒吸滞能力,为城市防污绿化树种的选择、生物监测和环境质量评价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揭示光环境对‘达赛莱克特’草莓叶片形态结构的影响,本研究利用不同透光率的遮阳网和不同光质膜对该品种草莓的生长进行处理,采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对叶片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三种光强与五种光质膜处理使叶片变大、变薄,增加了叶形状比,减小了上表皮厚度;70%遮阴及红膜处理上表皮细胞的长宽比增加,而50%、90%遮荫及白膜处理则减小;遮荫与各色滤膜处理均抑制了栅栏组织的形成;除了白膜处理栅栏组织细胞长度明显高于对照外,其余各处理其长度都小于对照。该研究揭示了随遮荫强度的增加叶厚、叶形状比及栅栏组织的厚度和栅栏细胞的长度递减;结合各有色膜的透射率的测定结果,蓝膜降低叶片厚度和增加叶形状比,黄膜降低了栅栏组织的厚度和栅栏细胞的长度。  相似文献   

15.
云南贝母属药用植物叶表面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云南贝母属药用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绿黄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var.viridiflava S.C.Chen),紫花贝母类群与川贝母近缘,粗茎贝母(Fritillaria crassicaulis S.C.Chen),梭砂贝母(Fritillaria delavayi Franch)5种(变种)贝母叶表面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其中紫花贝母类群和粗茎贝母为首次报道。研究发现,川贝母、绿黄贝母和紫花贝母类群较近缘,各种贝母的叶表面特征均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6.
Age-related morphological and anatomical changes were investigated by light and electron microscopy with juvenile and adult leaves of Dendropanax morbifera. Most juvenile leaves were glossy and palmate with five deep and narrow lobes divided nearly to two-thirds of the leaf base. Adult leaves were thick and possessed three lobes divided nearly to half of the leaf base. Stomata were ovoid and found on the abaxial surface. The epicuticular waxes of the plant included platelets, angular rodlets and threads. Platelets were attached to the surface at various angles. Distinct angular rodlets could be found on either the adaxial or the abaxial surface. Platelets on surface undulations occurred exclusively on the abaxial surface of adult leaves. Juvenile leaves were ca. 150?μm thick and had few intercellular spaces. Adult leaves were nearly two times thicker than juvenile leaves, and showed highly vacuolated cells and large intercellular spaces. The cuticle proper was apparent on the epidermis and showed distinctly alternating lamellate structures in juvenile leaves. The epidermal cell wall of adult leaves was covered with a cuticle layer for which a lamellate structure was not found.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species is heteroblastic in leaf characteristics with increasing leaf 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