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对β-环糊精对豆浆中的三种异黄酮苷原(黄豆苷原(daidzein)、大豆黄素(glycitein)和染料木黄酮(genistein))的热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HPLC 分析时,流动相的配比为甲醇:5%冰乙酸=40:60(V/V)时,标样及样品溶液的HPLC色谱分离效果最好.添加1% β-环糊精能提高豆浆中三种异黄酮苷原的热稳定性; 95 ℃处理10 min后,添加β-环糊精的豆浆中黄豆苷原含量比未添加的豆浆增加8.89%,大豆黄素增加13.81%,染料木黄酮增加9.75%;121 ℃处理1 min后,添加β-环糊精的豆浆中上述三种异黄酮苷原含量比未添加的豆浆分别增加9.59%、8.77%、2.45%; 140 ℃处理10 s后,则分别增加8.90%、11.92%、6.69%. 相似文献
2.
热处理与大豆异黄酮苷元的转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加热处理后大豆异黄酮苷元的含量和比例变化情况。方法大豆样品经烘箱50、100和150℃烘干,微波加热5min和炒熟等热处理后,由80%乙醇溶液超声提取,经高效液相色谱SB-C18柱(4.6mm×250mm,5μm)分离,0.2%冰乙酸+甲醇溶液梯度洗脱,紫外检测器260nm检测苷元和β-葡萄糖苷型大豆异黄酮含量。结果黄豆中检测出黄豆苷元、染料木素2种苷元和黄豆苷、黄豆黄苷2种β-葡萄糖苷。随烘箱加热温度升高,黄豆苷元含量增加1~5倍;染料木素增加3~15倍。炒豆中苷元和β-葡萄糖苷增加量最多。微波加热与50℃烘箱加热结果基本相同。青豆、黑豆与黄豆结果相近。结论加热使豆粉中部分糖苷型大豆异黄酮分解转化为苷元,活性成分增多,营养保健价值提高。 相似文献
3.
4.
大豆发酵液中大豆异黄酮甙元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西方膳食结构引起的肿瘤,心脑血管等疾病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资料表明,大量消费大豆食品的人群,癌症和冠心病的发病率低,大豆异黄酮甙元是大豆中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其主要成分为染料木素(Genistein,G)和大豆甙元(Daidzein,D)有多种生理作用,应用价值高。[2]目前,国内有关分析方法的报道尚未多见,本在参阅OHTA[1]等报道的基础上,对其试样提取步骤繁琐,测定时间长等方面作了具体的改进,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定性、定量检测的方法,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大豆异黄酮含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建立食品中大豆异黄酮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样品以甲醇 :水 (80 :2 0 )于 6 5°C水浴中振荡提取 ,氢氧化钠皂化 ,冰醋酸酸化 ,离心过滤后用液相色谱分析。色谱柱为HypsilBDSC18(5 μ ,4 .6× 2 5 0mm )柱 ,梯度洗脱 ,流动相A为水 :甲醇 :冰乙酸 (88:10 :2 ) ,流动相B为 2 %冰乙酸的甲醇溶液 ,流速 0 .4mL/min ,紫外检测波长 2 6 0nm ,柱温 32°C。各组分 (大豆甙 ,黄豆甙 ,染料木甙及其相应甙元大豆黄素 ,黄豆黄素 ,染料木素 )的峰面积与其相应浓度呈良好的线性相关 ,r >0 .9999。以豆奶粉和奶粉为基质 ,六种大豆异黄酮加标回收试验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85 .1% - 138.1%和 6 7.8% - 95 .9% ,RSD分别在 5 .5 % - 17.8%和 1.8% - 9.5 %之间。采用建立的方法测定了黄豆、豆芽、蚕豆、腐竹、豆腐、豆浆、豆奶粉、奶粉等样品中大豆异黄酮含量 ,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研究酱油渣来源大豆异黄酮苷元物质组成和生理活性,试验对不同来源酱油渣脱脂前后大豆异黄酮苷元进行成分分析,并以RAW264.7巨噬细胞模型评价其抗炎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来源酱油渣脱脂前后不影响大豆异黄酮苷元种类(p0.05),且公司②酱油渣大豆异黄酮苷元总量显著高于其他公司(p0.01)。经水洗、乙酸乙酯萃取以及中性氧化铝吸附后,公司②酱油渣大豆异黄酮苷元含量达到30.35%±1.34%。纯化后公司Ⅱ大豆异黄酮苷元能显著降低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产生的NO、TNF-α、IL-1β和IL-6,最高抑制率分别为80.65%、75.94%、78.52%和85.84%(p0.01),具有极显著抗炎效果。本项目初步研究不同来源酱油渣大豆异黄酮苷元组成和抗炎活性,对酱油渣大豆异黄酮苷元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大豆异黄酮是一种天然的雌激素,是大豆生长过程中的次级代谢产物,其主要位于大豆种子的子叶和胚轴中。其中97%左右以糖苷形式存在,其余以苷元形式存在,大豆异黄酮苷元是其发挥主要功能活性的形式。目前大豆异黄酮的常规提取方法包括有机溶剂萃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亚临界水法等。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及其苷元具有一定的生理功效,包括预防心血管疾病,预防骨质疏松,抗肿瘤和神经保护等。本文在介绍大豆异黄酮及其苷元的组成、化学结构特性的基础上,详细综述了大豆异黄酮及其苷元的研究概况、提取工艺和主要功能活性,并展望了该领域今后的发展趋势和有待加强的研究方向,旨在为大豆异黄酮及其苷元产业化开发和深入研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11.
大豆异黄酮抗氧化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铁氰化钾还原法测定样品的还原力,研究不同的光照条件、温度、食品成分、金属离子及防腐剂对大豆异黄酮的抗氧化稳定性的影响,比较其影响度的大小,对大豆异黄酮的抗氧化稳定性做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的总抗氧化能力随着温度的提高和加热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在避光﹑自然光和光照(日光灯昼夜照射)三种条件下,光照和自然光对大豆异黄酮抗氧化能力影响较大,抗氧化能力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氯化钠、蔗糖、葡萄糖等食品成分、5种金属离子(K+、Ca2+、Mg2+、Zn2+、Cu2+)和防腐剂山梨酸对大豆异黄酮抗氧化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大豆异黄酮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避光和低温保存,同时要注意避免与一些高浓度金属离子的接触。 相似文献
12.
以大豆异黄酮糖苷为原料,酶解制备苷元型大豆异黄酮。以水解率和苷元得率为指标对几种来源的β-葡萄糖苷酶、β-半乳糖苷酶、纤维素酶进行筛选,确定最适酶解用酶。通过单因素实验对酶添加量、底物质量浓度、酶解温度、pH、酶解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采用β-葡萄糖苷酶(300 U/g),酶添加量7%,底物质量浓度1.6 mg/mL,酶解温度56 ℃,pH 4.8,酶解时间6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大豆异黄酮糖苷的水解率及苷元得率分别达到96.84%和99.74%。 相似文献
13.
14.
15.
首先通过光度分析法对大豆发芽过程中异黄酮总含量的变化、大豆中的异黄酮在子叶和芽茎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豆中异黄酮总含量在芽长为3cm时达到最高。豆芽芽茎中异黄酮的总含量显著高于大豆原料和豆芽子叶。液质联用结合串联质谱的分析表明,在豆芽子叶中染料木苷和丙二酰基染料木苷为主要的组分,两者之和占豆芽子叶中大豆异黄酮总含量的63%左右;芽茎中大豆苷和丙二酰基大豆苷为主要组分,两者之和占豆芽芽茎中大豆异黄酮总含量的59%以上。豆芽芽茎中苷元的含量也明显高于豆芽子叶和大豆原料,其中大豆素含量最高,占芽茎大豆异黄酮总含量的6.71%。该研究结果表明豆芽芽茎中的大豆异黄酮具有更高的生物可利用度,比较大豆原料可能是一种更好的异黄酮食物来源。 相似文献
16.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豆异黄酮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法提取豆粕中大豆异黄酮,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确定色谱条件为:色谱柱Waters RP18 (5μm,3.9×150mm),流动相甲醇∶水∶磷酸=52∶48∶0.2,柱温30℃,流速0.7mL/min,检测波长260nm.该测定方法变异系数(RSD)小于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异黄酮含量,具有灵敏、准确、重现性好等优点.超声提取法具有缩短提取时间和简化工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18.
大豆异黄酮精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试验比较10种不同型号大孔树脂对大豆异黄酮吸附性质和不同溶剂萃取大豆异黄酮效果,确定HPD-600树脂吸附纯化大豆异黄酮最佳工艺条件如下:上样液浓度0.15mg/mL、上样液pH值4~5、上样量4.5BV、吸附流速1.0ml/min、静态吸附250min,用80%乙醇作为解吸剂,解吸流速为0.5ml/min,3.0BV解吸剂即可解吸完全。得到大豆异黄酮粗品含量为20.11%,比粗提物纯度提高7.18倍;同时得出丙酮沸点回流萃取可得到含量为42.91%大豆异黄酮产品,纯度比含量为20.11%原料提高2.13倍;乙酸乙酯和丙酮组合沸点回流萃取,可得到含量为70.36%大豆异黄酮产品,纯度比含量为42.91%原料提高1.64倍。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