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单因素和L9(33)正交试验优化荸荠茎杆叶绿素提取工艺并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是提取液配比为无水乙醇∶丙酮=1∶1,提取时间5min,提取温度50℃。提取的叶绿素溶液在pH值为6-9范围内或100℃以下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在pH<3或pH>12、温度超过100℃、强光照射下、接触强氧化剂等条件时稳定性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
红香椿叶绿素的提取工艺与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香椿为原料,采用有机溶剂浸提法,研究了浸提溶剂种类、浸提溶剂配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料液比对红香椿叶绿素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红香椿叶绿素的提取工艺,并探讨了红香椿叶绿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丙酮-无水乙醇混合液(1∶1)按料液比为1∶8在60℃浸提20h,红香椿叶绿素的提取效果最好,叶绿素得率可达684.4080μg/g;红香椿叶绿素具有很强的耐热性,在pH值为6~10的范围内稳定性,对葡萄糖稳定,但对柠檬酸不稳定;在自然光下易降解;Na+、K+、Ca2+、Mg2+、Fe3+、Zn2+等金属离子对红香椿叶绿素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竹叶叶绿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阐述从竹叶中提取叶绿素的方法,并研究几种常见的金属离子和食品添加剂对竹叶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及该色素的耐酸碱性,耐氧化性、耐还原性。  相似文献   

4.
苦瓜叶绿素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叶绿素提取量为指标,采用提取溶剂、浸提时间、液料比、温度的单因素试验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法优化了苦瓜叶绿素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叶绿素提取的主次因素为浸提时间>液料比>温度,并且浸提时间、液料比、温度的影响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叶绿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以丙酮、无水乙醇及水比例为4.5∶4.5∶1的混合溶液作提取溶剂,浸提时间为3h,液料比为10∶1,温度为6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叶绿素提取量可达0.0317mg/g。  相似文献   

5.
荷叶叶绿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荷叶叶绿素提取工艺,并对荷叶叶绿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取荷叶叶绿素的优化工艺:以85%丙酮为提取剂,料液比1:8,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1.5h。稳定性研究表明:色素对酸和高温的耐受性差,光照能加速色素降解;大多数金属离子对其影响不大,但Al3+、Fe3+明显影响其稳定性,Cu2+有增色作用;对H2O2和抗坏血酸都敏感。  相似文献   

6.
水浮莲叶制取叶绿素铜钠盐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以水浮莲叶为原料制取叶绿素铜钠的工艺,通过正交试验找出最佳工艺条件为:用95%乙醇在70℃提取1h,5%NaOH溶液皂化50min,20%CuSO4溶液铜代40min,2%NaOH溶液成盐。按本工艺条件所得水浮莲叶的叶绿素铜钠产品符合GB3262-82标准,得率(以鲜叶计)为0.70%~0.80%。  相似文献   

7.
《食品工业科技》2002,(06):37-38
研究以水浮莲叶为原料制取叶绿素铜钠的工艺,通过正交试验找出最佳工艺条件为:用95%乙醇在70℃提取1h,5%NaOH溶液皂化50min,20%CuSO4溶液铜代40min,2%NaOH溶液成盐。按本工艺条件所得水浮莲叶的叶绿素铜钠产品符合GB3262-82标准,得率(以鲜叶计)为0.70%~0.80%。   相似文献   

8.
以红三叶鲜青草预加工废水为原料,研究提取叶绿素的方法.首先,采用醇沉法沉降红三叶预加工废水中的有机物;其次,采用醇提法浸提沉淀物中的叶绿素,并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从废水中沉降有机物的最佳乙醇浓度为30%,固形物沉降率为39.45%;从沉淀物中浸提叶绿素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90%、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6h和料液比1∶25 (g/mL),叶绿素提取率为1.72mg/g.稳定性研究表明,该方法制备的红三叶叶绿素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抗氧化性,在弱酸、弱碱条件下较稳定,Fe2+有助于其稳定性的提高,在光照条件下易发生降解.  相似文献   

9.
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香樟叶叶绿素提取工艺,并对香樟叶叶绿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取香樟叶叶绿素的优化工艺:以乙醇:丙酮=1∶1为提取剂,料液比1∶6(g/m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4.0 h。稳定性研究表明:色素对酸和高温的耐受性差,光照能加速色素降解;大多数金属离子对其影响不大,但Fe3+明显影响其稳定性;色素对H2O2敏感。  相似文献   

10.
《食品工业科技》2013,(05):204-208
以红三叶鲜青草预加工废水为原料,研究提取叶绿素的方法。首先,采用醇沉法沉降红三叶预加工废水中的有机物;其次,采用醇提法浸提沉淀物中的叶绿素,并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从废水中沉降有机物的最佳乙醇浓度为30%,固形物沉降率为39.45%;从沉淀物中浸提叶绿素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90%、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6h和料液比1∶25(g/mL),叶绿素提取率为1.72mg/g。稳定性研究表明,该方法制备的红三叶叶绿素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抗氧化性,在弱酸、弱碱条件下较稳定,Fe2+有助于其稳定性的提高,在光照条件下易发生降解。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选干大枣叶中叶绿素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大枣叶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及L_9(3~4)正交试验方法,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出叶绿素含量。结果: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为采用14倍量60%乙醇提取2次,每次0.5h。结论:所得工艺稳定可行,能够指导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实验对大高良姜色素的提取条件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大高良姜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研究结论表明色素最佳提取工艺为:溶剂为1%盐酸乙醇,温度为40℃,料液比为1∶40,提取时间为4 h。大高良姜色素为亮黄色,颜色鲜艳。该色素对pH(2~6)、氧化剂、还原剂、常用食品添加剂及金属离子都比较稳定,但对日光稳定性差;且Fe3+和热(50℃以上)对该色素有一定的减色作用。总的来说该色素是一种稳定性较好、安全可靠、价廉易得、开发方便的天然植物色素。  相似文献   

13.
沙枣黄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沙枣黄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沙枣黄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322nm,从沙枣中提取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pH3的70%的乙醇为浸提剂、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3h、液料比为1∶35。该色素耐光、耐热,氧化剂、还原剂和常用的食品添加剂蔗糖、苯甲酸钠、碳酸氢钠对色素稍有影响,金属离子Cu2 、Fe3 、Zn2 、Na 、Ca2 、K 离子对色素都有增色作用,Mn2 对其有减色作用。  相似文献   

14.
竹叶叶绿素的提取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从竹叶中提取叶绿素的方法,色素的耐酸碱性、耐氧化性、耐还原性、安全性以及主要食品原材料和食品添加剂对色素的影响.Ames试验结果表明,该色素无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有机溶剂法提取了迷迭香干叶中黄酮化合物,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提取物中的黄酮含量。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出了以乙醇-水溶液提取迷迭香干叶中黄酮化合物的工艺为:提取温度80℃、乙醇浓度(v/v)50%、提取时间2h、料液比1∶11 g/m L、颗粒度60~80目。在优化工艺下,迷迭香总黄酮干基得率为8.233%,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达24.441%。  相似文献   

16.
文章研究了植物源KC - CT制剂的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放置稳定性,并研究了温度、时间、料液比、次数等提取工艺参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提取工艺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优工艺,采用最优工艺进行提取,并且对上染后的羊毛织物进行防蛀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KC - CT的热稳定性良好,放置稳定性较好;KC - CT在pH值为4~8时稳定性相对较好,在pH值为9~10时稳定性相对较差;KC - CT提取的优化工艺为:温度100℃、时间90 min、料液比1:20、提取2次;KC - CT制剂染后羊毛织物经过防蛀测试,其防虫蛀指标为1A级,防蛀合格.  相似文献   

17.
紫堇叶绿素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丙酮、石油醚提取紫堇茎、叶中的叶绿素,研究了温度、pH、光照、金属离子等因素对紫堇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酸、碱、高温(80℃以上)、光照等因素明显影响紫堇叶绿素的稳定性;柠檬酸、H2O2可引起紫堇叶绿素脱色降解;Vc、Na2SO3(浓度<0.5%)对紫堇叶绿素具有一定的稳定作用;Ca2 、Mg2 、Cu2 离子可引起紫堇叶绿素褪色;Fe3 明显影响紫堇叶绿素的稳定性,加入Fe3 色素溶液逐渐变为黄色.  相似文献   

18.
超声法提取松针叶绿素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白皮松为原料,使用乙醇作提取剂,采用超声法对松针叶绿素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分别考察了提取时间、乙醇浓度、体积料液比、溶液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得到超声法最佳提取条件为无水乙醇作提取剂,体积料液比1∶4,溶液温度40℃,超声时间15min.在此条件下的提取率为94.4%.叶绿素铜钠盐的制备:以松针为原料,将含Mg离子的叶绿素通过置换反应制得水溶性的叶绿素铜钠盐,再用乙醇浸提,然后用石油醚分离出脂溶性成份,最后制得叶绿素铜钠盐.结果表明,叶绿素铜钠盐在常温下可以存放30d,叶绿素的稳定性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19.
苋菜多酚提取工艺及抗氧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苋菜为原料,利用正交实验研究了不同因素对苋菜多酚得率的影响,同时对苋菜多酚的抗氧化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提取时间对苋菜多酚得率有显著影响,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40min,提取温度40℃,固液比1∶25(g/mL),乙醇浓度50%,在此条件下重复三次,苋菜多酚得率为16.04%。抗氧化实验表明,苋菜多酚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均具有显著的清除作用(p<0.05),且清除作用随其浓度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