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鲜切果蔬是指经过挑选、清洗、控水、修整、分级、包装,有时根据需要去皮、切割的新鲜水果和蔬菜。鲜切果蔬由于具有清洁卫生、新鲜、食用方便等特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微生物是影响鲜切果蔬质量与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文概述了鲜切果蔬微生物污染的来源和种类、常用的杀菌剂种类、冷杀菌技术,并对鲜切果蔬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鲜切果蔬因具有即食、即用的优点而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组织损伤导致鲜切果蔬存在营养物质外流、易受微生物污染、贮藏期短等问题。而非热杀菌技术较热处理技术更能有效的保证鲜切果蔬原有的色、香、味及营养成分,据此本文主要概述了臭氧、超高压、辐照、高压静电场、超声波、紫外线、脉冲电场等非热杀菌技术的机理以及目前在鲜切果蔬行业的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3.
鲜切果蔬食用与烹饪加工便捷,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是在鲜切加工过程中,损伤诱导果蔬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导致其容易出现软化、变色、腐败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鲜切果蔬的质量与食用安全性。鲜切果蔬保鲜技术的研发对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物理保鲜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章阐述了近年来关于鲜切果蔬物理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低温、热处理和气调等常用保鲜技术,以及电子束辐照、紫外光照射、超高压处理和低温等离子体等具有物理杀菌作用的新技术,总结了各种物理保鲜方法的特点及机制,最后,对鲜切果蔬保鲜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鲜切果蔬中致腐微生物污染及其非热杀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鲜果蔬经过切割处理后,组织极易变软、腐烂,致使产品品质下降。鲜切果蔬的腐烂主要是由微生物生长繁殖所引起的。新鲜果蔬表面一般存在的致腐菌主要包括:欧文氏菌(Erwinia)、假单胞菌(Pseudomonas)、黄单胞菌(Xanthomonas)、芽孢杆菌(Bacillus)等细菌以及灰酶(Bortytis)、青霉(Penicillium)、根霉(Rhizopus)和黑曲霉(Aspergillus)等霉菌。目前应用于鲜切果蔬中的主要非热杀菌技术主要有物理杀菌、植物源杀菌和生物杀菌。据此对引起鲜切果蔬腐烂的致腐微生物种类的文献进行综述,并对控制鲜切果蔬腐烂的非热杀菌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鲜切果蔬微生物污染及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微生物侵染是影响鲜切果蔬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概述了鲜切果蔬中微生物的污染来源、种类及其对鲜切果蔬组织生理的影响,并对国内外微生物的控制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鲜切果蔬通常要经历加工、贮藏和销售3个环节,包括清洗、切分、杀菌、包装、贮藏、运输和销售过程.然而鲜切果蔬组织活跃的呼吸作用等因素会加速褐变等不良生理生化反应,并造成感官品质变化、营养成分损失,微生物污染及缩短其货架期,从而导致鲜切果蔬品质劣变.该文从鲜切果蔬供应链视角,重点阐释近几年国内外鲜切果蔬在加工、贮藏和销售环...  相似文献   

7.
保鲜技术在鲜切果蔬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鲜切果蔬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鲜切果蔬常见的保鲜技术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型保鲜技术在鲜切果蔬的应用构想,展望了鲜切果蔬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影响鲜切果蔬外观品质最主要因素之一是变色。变色不仅影响鲜切果蔬外观品质,而且会影响其营养价值、风味等。本文主要概述了鲜切果蔬主要变色现象,包括褐变、黄化、白变和脱绿等,阐述了几种变色的机制及极易出现这几种变色现象的鲜切果蔬种类,同时还综述了目前控制鲜切果蔬变色的技术,主要包括化学方法(如化学护色剂处理、可食性涂膜、天然植物提取液处理等)、物理方法(如低温贮藏、热处理、气调贮藏、超声波处理等)和综合处理方法,以期为以后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鲜切果蔬因其方便、健康、新鲜等特点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销售量逐年增加。鲜切果蔬又称为切割果蔬、半加工果蔬、调理果蔬等,通常是指改变了蔬菜、水果物理形状、但仍然保持其新鲜状态的果蔬制品或果蔬混合产品。其生产过程一般要经过清洗、分级、修整、切分、洗涤、干燥、包装、贮存、配送等工序,可供消费者直接食用或餐饮业使用。鲜切果蔬保鲜技术对果蔬的色泽、气味、质地、营养成分、组织状态等感官方面得以最大的保留,减少果蔬因经过清洗、去皮、等机械处理过程导致的品质改变。本论文主要对现阶段鲜切果蔬的保鲜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其主要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综合保鲜技术,以期为今后更深入的研究与探索提供参考与借鉴,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12):249-256
鲜切果蔬因具有即食即用、方便营养及新鲜安全等特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最小加工处理造成的机械损伤不利于鲜切果蔬品质的保持,限制了果蔬加工业的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地保持品质、延长货架期是鲜切果蔬加工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而适当的精准包装可以改善鲜切果蔬周围环境、减少微生物数量,达到延长货架期和维持品质的作用。但不同种类的鲜切果蔬通常因其自身特点需要采用不同的包装技术。该文综述了鲜切果蔬分类及其适用包装技术的研究进展,系统分析了低温贮藏、气调包装、臭氧水处理、真空包装、超高压包装、可食性涂膜、纳米包装及微胶囊包装技术的保鲜原理及其在鲜切果蔬中的应用,旨在为今后鲜切果蔬包装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鲜切果蔬病原微生物侵染及其生物控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原微生物的侵染不但影响鲜切果蔬的质量安全,还会危害人类健康。本文概述了新型鲜活农产品-鲜切果蔬病原微生物的种类、污染源、感染率、生长特点及影响因素等研究进展,并介绍了这些病原微生物的生物控制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2.
鲜切果蔬因具有较高的含水量,再加上较大的切割表面,极易引起病原微生物污染。病原微生物是影响鲜切果蔬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鲜切果蔬上市前对病原微生物进行检测能够保障鲜切果蔬食用的安全性。本文概述了鲜切果蔬中常见的大肠杆菌O157∶H7、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志贺氏杆菌的生长特点及影响因素等,并介绍了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鲜切果蔬产业中的应用,包括聚合酶链反应法、酶联免疫法、ATP生物发光法、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全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13.
鲜切果蔬加工与微生物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切果蔬极易腐烂变质,主要是由于微生物浸染所致。微生物来源有两方面:加工前污染和加工后污染。  相似文献   

14.
针对鲜切果蔬易出现腐败微生物和食源性致病菌生长繁殖的问题,文章综述了鲜切果蔬抗菌包装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果蔬中存在的腐败微生物和致病菌,介绍了3大类用于鲜切果蔬包装中的抗菌物质(有机抗菌剂、无机抗菌剂和天然抗菌剂),并详细总结了3种抗菌包装的形式(抗菌涂层包装、抗菌薄膜包装和抗菌小袋包装)及其释放机制。鲜切果蔬抗菌包装与其他保鲜手段联用,将产生巨大的应用价值,抗菌包装也将朝着更加绿色、安全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邹凯  赵东方  胡蓉  付海姣  张敏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4):376-379,384
对臭氧在鲜切果蔬保鲜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详细介绍了臭氧保鲜的机理、臭氧保鲜的影响因素、臭氧与其他保鲜技术在鲜切果蔬保鲜中的协同作用,并分析了臭氧在鲜切果蔬保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