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阴离子交换法从辐照过的NpO_2靶中分离纯化~(238)Pu的工艺实验结果。首先用~(237)Np和~(239)Pu研究了~(237)Np-~(239)Pu在阴离子交换柱上的吸附和洗脱行为,以及影响~(237)Np/~(239)Pu分离的各种因素,拟定了四循环流程条件。最后用辐照过的NpO_2靶进行了热验证。~(237)Np和~(238)Pu交叉沾污小于1%;总回收率分别为99.6%和98.0%;第Ⅰ阴离子交换循环~(237)Np-~(238)Pu的总γ净化系数达到2.4×10~3。  相似文献   

2.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阴离子交换法从辐照过的NpO_2靶中分离纯化~(238)Pu的工艺实验结果。首先用~(237)Np和~(239)Pu研究了~(239)Pu在阴离子交换柱上的吸附和洗脱行为,以及影响~(237)Np/~(239)Pu分离的各种因素,拟定了四循环流程条件。最后用辐照过的NpO_2靶进行了热验证。~(237)Np和~(238)Pu交叉沾污小于1%;总回收率分别为99.6%和98.0%;第Ⅰ阴离子交换循环~(237)Np-~(238)Pu的总γ净化系数达到2.4×10_3。  相似文献   

3.
食品中~(237)Np 和~(239)Pu 的同时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了食品中~(237)Np 和~(239)pu 的同时分析方法,该方法用草酸钙浓集,用三正辛胺(TOA)从8N 盐酸体系中萃取,然后电沉积制源,在低本底α谱仪上测定。本方法对~(237)7Np 和~(239)Pu 的全程回收率分别为(80.1±9.6)%、(75.2±7.8)%;灵敏度分别为6.0×10~(-16)、6.1×10~(-16)Ci/g(灰)。本文还给出了五种食品中~(237)Np 和~(239)Pu 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了用 TRPO 萃取、TTHA-HLac 分别反萃,电沉积制源、低本底α计数器测定的食品中~(239)Pu、~(241)Am 和~(237)Np 的同时测定方法。18种食品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239)Pu、~(241)Am 和~(237)Np 的全程回收率分别为:(67.2±3.9)%、(67.0±3.9)%和(71.2±2.3)%;测最时间为48h 时,8g 灰样三种核素的方法灵敏度的均值为35μBq/g(灰);具有良好的去污效果;能满足测定食品中~(239)Pu、~(241)Am 和~(237)Np 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238)Pu的辐照生产及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237Np靶件堆内辐照生产238Pu的途径及其相应物理过程。从237Np靶件几何设计、辐照靶件中237Np装量、238Pu产量及236Pu相对含量随时间的变化、238Pu辐照生产实验测量结果等方面分析了238Pu辐照生产技术,简单介绍靶件辐照后的化学分离提纯、238Pu粉末和热源制作等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为从复杂的多种锕系元素共存体系中准确测定超微量~(235)Np(10~(-15)-10~(-14)g/g)的含量,建立了一个特殊的中子活化分析流程。样品经阴离子交换柱浓集和PMBP萃淋树脂柱分离纯化,共存的~(237)Np作内标,高注量堆中子活化后,测定~(235)Np活化产物子体~(236)Pu而获得~(235)Np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用维斯特种大鼠分别研究~(241)Am、~(239)Pu、~(237)Np 对肺部的致癌效应。中毒途径分肺穿刺、尾静脉和皮下注射三种。每公斤体重注入核素活度为0.2、1.0、5.0、8.5μCi。肺穿刺注入的动物在中毒后诱发肺癌往往经过肺泡和细支气管上皮局灶性增生——鳞状化生或腺瘤样增生—癌;而尾静脉或皮下注射的动物无此改变。每公斤体重注入活度为0.2、1.0、5.0μCi 的肺癌诱发率对~(241)A 癌组分别为10%、4.2—6.2%、6.0%,对~(239)Pu 组则分别为14.0%、6.3%及4.0%。~(237)Np组每公斤体重注入1.0μCi 的肺癌诱发率为13.0%。  相似文献   

8.
《核安全》2017,(4)
核电站卸载的乏燃料中含有大量放射性核素,这些放射性核素主要包括长寿命裂变产物和次锕系核素,为了消除这些核素的放射性,国际上认为分离-嬗变技术是最有效的方法。次锕系核素中,镎(Np)的含量最高且半衰期长,同时镎是制备238 Pu的主要原料。因此,本文以AP1000型反应堆(以下简称AP1000)作为嬗变堆,研究了堆芯中布置镎的方案,并利用MCNP程序搭建模型进行计算,设计出在首循环堆芯中添加嬗变材料的方案。然后利用燃耗软件SCALE计算了堆芯中添加NpO_2后,经过500天辐照后,堆芯中~(238)Pu生成量为3540克,约为无~(237)Np添加时生成~(238)Pu的253倍。因此,该研究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我国压水堆嬗变除~(237)Np,同时生产~(238)Pu的技术发展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R.A.James等人用44MeV的α粒子轰击~(235)U,发现了~(237)Pu核素。从此对~(237)Pu的核性质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但是在很长时间内,~(237)Pu没有什么实际用途。直到1966年,R.Todd和R.Logan提出应用~(237)Pu作为钚的示踪剂,在动物身上进行代谢研究。~(237)Pu半衰期适中(45.12天),发射X和γ射线,放射性测量十分简便,明显地优于过去应用的~(238)Pu或~(239)Pu。因此在这以后,应用~(237)Pu进行钚的代谢及药物促排的研究工作逐渐增多。~(237)Pu的应用还扩展到了别的领域,例如废物处置中钚的迁移性  相似文献   

10.
制定了分离测定核燃料溶解液中~(106)Ru-~(106)Rh的放化程序。对H_2SO_4-NaBiO_3蒸馏法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使钌的回收率达到99.6±0.5%。分离测定了已冷却两年的辐照铀元件中~(166)Ru的含量,以计算~(235)U和~(239)Pu裂变数。用NaI(Tl)单道γ谱仪(阱型晶体)测定液体源,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5%。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44 Cm的α实验谱进行拟合得到单能峰的峰形参数,采用随机抽样技术表征谱计数的统计涨落,建立了一种模拟半导体α能谱的方法。利用该方法模拟238Pu和243Am的α能谱,与实验谱基本吻合,证明了方法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239Pu对237Np的α能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239Pu与237Np的活度比A(239Pu)/A(237Np)≤10时,通过解谱得到的A(239Pu)/A(237Np)与设定值的相对偏差≤2.0%。对于A(239Pu)/A(237Np)约为3 000的样品,如果对钚的去污系数达到300以上,则可由α能谱法测量样品中的237 Np。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痕量Np和Pu的同步分离测量方法.利用相同价态Np和Pu的化学行为和物理性质的相似性,以242Pu为指示剂,用TOA萃取色层-Dowex阴离子交换双柱联合同步分离纯化,ICP-MS同时定量237 Np和239Pu,实现237Np和239Pu的同步分离测量.实验结果表明,相同价态的Np和Pu在色层柱中的化学行为相似...  相似文献   

13.
~(241)Am、~(239)Pu、~(237)Np 做为能源,在军事与和平利用上都有巨大的潜力,因而它们的毒性效应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对~(239)Pu 的研究,国外已有大量报道。本文研究了~(241)Am、~(239)Pu、~(237)Np 对大白鼠血液白细胞和 T、B 淋巴细胞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236)Pu的含量控制是钚热源的一项重要参数,通过α能谱准确测量镎靶溶解液中痕量~(236)Pu,建立镎靶辐照靶件溶解液中钚的分离方法。根据杂质组成特点采用TBP-TEVA萃取色层双柱分离,用氨基磺酸亚铁以及亚硝酸钠对钚进行调价,对靶件溶解液中的Al、Fe、U、Th和Np等进行分离,去污系数均大于104,钚的回收率为90.7%。研究大量~(238)Pu对α能谱测定~(236)Pu的干扰,结果表明,大量~(238)Pu会造成仪器本底升高,~(238)Pu能谱峰分辨率降低;在7 500Bq ~(238)Pu干扰下,测量4.3h时,~(236)Pu的最小可检测活度为1.20×10-2 Bq(当量质量为6.11×10-16 g)。计算结果表明,镎靶溶解液样品中钚的同位素比值n(~(236)Pu)/n(~(238)Pu)≥4.63×10-8时,取合适的样品量使得电沉积源中~(238)Pu活度在450~7 500Bq范围内,均可测量其中的痕量~(236)Pu,同时可准确测定同位素比值n(~(236)Pu)/n(~(238)Pu)。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有12个实验室参加的尿中~(239)Pu 分析方法比对的情况。比对项目包括:混合尿样本底值(BU)的测定;标示尿样~(239)Pu(TP)中的测定,其参考值为0.477pCi/750g(尿);职业照射人员尿样中~(239)Pu(UP)的测定。比对结果表明,TP 和 UP 测定结果的总平均值分别为(0.46±0.10)pCi/750g(尿)和(0.36±0.14)pCi/750g(尿);R 值检验表明在分析 TP 时54.5%的实验室存在系统误差,或者对分析的偶然误差偏计偏低,UP 分析结果的离散较大一些。  相似文献   

16.
为了查定Pu和Am2个核素在沉积物沉积后的性状和评估其活化的可能性,对爱尔兰海东北部沉积物和孔隙水中的来自Sellafield的~(230)Pu、~(240)Pu和~(241)Am的分布作了研究。~(239)Pu、~(240)Pu、和~(241)Am的固相剖面中具有明显的地下峰,它与有机炭、Fe或Mn的分布无关,但可能反映Sellafield排放的历史。还原型Pu和Am的孔隙水剖面同样表明有明显的地下峰,它与有机质被氧或硝酸盐氧化的成岩作用无关,也与Fe和Mn的活化无关。孔隙水中的放射性核素剖面表明与固相中的放射性核素剖面之间在性质上有联系,这就提出一个由视Ka′s来描述的吸附/解吸作用,对还原型Pu,其范围为1.7×10~5—11.8×10~5,对还原型Am其,范围为3.5×10~5—3.9×10~5。然而对Pu(可能还有Am)来说,这种实测视K_d随深度而发生的系统变化,说明沉积物/孔隙水体系之间是不平衡的。已有的资料没有证实这种说法,即在孔隙水中,Pu的络合作用是由可溶性有机炭引起的。提出了通过近沉积物表面氧化物相的沉淀来清除Pu和Am.  相似文献   

17.
采用Reillex-Reillex串联阴离子交换色层柱,建立了高铀钚比样品中微量钚的高效分离方法。考察了树脂类型、淋洗条件、价态调节等对钚分离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分离流程的条件。当铀钚质量比为106时,经两级Reillex柱分离后,钚的平均回收率为99.35%,铀的去污因子大于107。最后使用该方法从克量级辐照铀靶中分离出了微克量级超纯239 Pu,(^(238)U+^(238)Pu)/^(239)Pu原子比为(3.60±1.15)×10^(-5)(n=6)。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用γ能谱法精确测定浅燃耗钚样品的同位素丰度和~(241)Am相对含量的方法和实验结果。在38—60 keV钚的低能γ射线和203—208 keV两个能区中获取数据。选择不同同位素能量相近的γ射线对计算同位素丰度比,并对这些γ射线对的小的能量差别进行了仔细的效率修正,~(238)Pu,~(239)Pu,~(240)Pu,~(241)Pu丰度和~(241)Am相对含量的精度分别为±4.1%,±0.04%,±0.37%。±0.45%和±0.40%。与质谱仪测得结果相比,在误差范围内相互符合。  相似文献   

19.
痕量镎和钚的ICP-MS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TOA萃取色层柱分离环境样品,2次上柱,将Np和Pu同时洗脱,239Pu的化学回收率为 (92.7±3.1)%,237Np为(96.8±2.7)%,实现了ICP-MS同时测定痕量Np和Pu的含量.应用稀释剂242Pu,通过同位素稀释ICP-MS法测量痕量239Pu和240Pu的含量,用IAEA标样对方法进行验证,Pu 的测定值与标样的推荐值吻合较好(标样中无Np的标准值),证明了ICP-MS同时测定痕量Np和Pu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研究硝酸。硝酸盐和氨羧络合剂溶液中HDEHP萃淋树脂萃取Pu(Ⅳ),Am(Ⅲ).Eu(Ⅲ)和其它一些裂片元素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从辐照~(241)AmO_2靶中提取~(242)Cm的流程。该流程较为简单并具有足够高的镅、锔回收率和去除钚和裂片元素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