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冶金分离与工程学科先驱,膜技术在中国冶金工业中应用的倡导老师和先行者,中南大学教授张启修先生不幸于2020年2月29日11点50分因病抢救无效,在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去世,终年82岁.张启修教授1938年11月出生,湖北武汉人,中共党员,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1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稀有金属冶金专业,1987~1988年在英国warren spring lab.作访问学者,历任中南大学冶金系稀有金属冶金教研室主任,有色金属  相似文献   

2.
深切悼念邓小平同志邓小平同志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  相似文献   

3.
孙广荣 《声学技术》2010,(2):241-241
敬爱的魏荣爵老师仙逝了,我们十分悲痛!回忆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教育和科学事业蓬勃发展之际,魏先生於1954年带领几个年轻教师成立了声学教研室,1955年从物理系三年级学生中分班,开设了声学专门化教学班,1956年招收了声学专业的副博士研究生;改建一地下室为简易混响室,购买丹麦声学仪器建立了声学实验室。  相似文献   

4.
《真空》2010,(6)
<正>林主税博士(Dr.Chikara Hayashi)生于1922年12月25日,2010年9月26日因癌症逝世,享年88岁。林主税先生1944年9月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理学部物理学科,1959年4月获东京大学理学博士,19  相似文献   

5.
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退休干部、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金驾东同志于 2 0 0 1年 2月 2 6日晚 8时 1 5分不幸病逝 ,享年 77岁。金驾东同志 ,汉族 ,1 92 4年 5月出生于湖北襄阳 ,1 951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化学系。金驾东同志从 1 953年进入电影界 ,从此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新中国的电影事业。金驾东同志从 1 953年进入电影学院 ,就开始了长期的电影教学工作 ,先后任教研室主任、专科负责人和硕士生导师 ,为电影技术事业培养和造就了大批人才 ,并培养了首批影视结合的研究生。金驾东同志 1 973年进入“8·75”电影洗印厂 ,负责该厂的技术与改进工…  相似文献   

6.
钱树安先生于 2 0 0 2年 2月 1 5日不幸病故 ,惊悉噩耗 ,众皆痛悼 !钱先生毕业于建国初期 ,后留学苏联 ,获门氏化工学院副博士学位。 1 96 0年学成归国 ,供职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担任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炭材料研究室主任 ,《新型炭材料》杂志主编等职。钱先生长期从事炭材料研究和科研领导工作 ,是炭 -石墨材料领域主要学科带头人之一。他学识渊博 ,治学严谨。在热解炭 ,石墨材料 ,炭纤维 ,炭膜及沥青中间相等研发领域有重要建树。指出碳质中间相是炭材料的关键前驱原料 ,积极开展了“…  相似文献   

7.
《中国计量》2011,(9):5-5
王大珩同志生平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杰出的光学科学家、教育家王大珩同志于2011年7月21日13时02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相似文献   

8.
9.
著名高分子化学及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本刊学术顾问王保仁先生因病于一九八六年九月十二日在北京逝世,享年八十岁。 本刊创办以来,深得王先生多方支持和悉心指导。他不顾自己年高体弱,欣然应聘担任本刊学术顾问,并亲自为本刊撰写了发刊词和书题了刊名。失去了这样一位良师,我们尤其感到沉痛。  相似文献   

10.
吴玲 《新材料产业》2014,(12):33-34
<正>材料各门庭,与先生齐名无古;交情如父女,念先生万古长青!11月10日于我,必将是一个不愿想起而又无法忘却的日子。惊悉师昌绪先生仙逝,我悲伤得不能自已。我为失去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一份崇高的爱国情怀、一个高尚的灵魂而哭泣。与先生相识是我今生最大的福气。我没有材料科学的专业背景,也没有半导体科学的造诣,但诚惶诚恐,担任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以下简称"半导体联盟")秘书长,并全票当选国际半导体照明联盟主席,这一切  相似文献   

11.
12.
<正>中国表面工程行业功勋人物、中国表面工程协会(原中国电镀协会)创始人,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原电化学室主任、中国共产党党员曾良宇同志于201 7年11月23日上午11时因病逝世,享年90岁。曾良宇,男,四川青神县人,1928年3月29日出生。1942年8月-1945年7月,四川省成都高等工业学校应化科学习;1945年10月-1951年8月,四川汽车修配厂中华造纸厂,任技术员;1951年9月-1953年3月,四川乐山大众造碱厂任制造股长,化验室主任;1953年4月-1956年12月,中南工业试验所,化学分析组组长,三级技术员;1957年1月-1958年9月,武汉热处理研究所电镀组组长,八级工程师;  相似文献   

13.
<正>师先生于2014年11月10日仙逝,走完了忙碌坎坷的一生,但好在是先苦后甜的一生,也是精彩的一生。我有幸在先生82-85岁期间作为秘书兼助手在他身边工作,受益良多。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材料科学家和战略科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成就无疑是辉煌的,是闪光的。但在我心中,更闪光的是师先生美丽的人格。悲痛之后沉静下来,写下这篇文章,向人们更立体地再现一位可亲可敬的先生,缅怀他老人家。具有优良的习惯,珍惜时间、严于律己先生给我的深刻印象之一是他有很多好习  相似文献   

14.
文献影像技术行业杂志公开发行后的先后两个刊名"缩微技术"和"数字与缩微影像"都是任继愈老先生题写的,他那古朴隽拔的题名增添了刊物作为宣传文献管理和保护技术的厚重感,每当杂志那熟悉的刊名映入眼帘,任老先生的音容笑貌立刻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15.
《真空》2006,43(2):8-8
2006年2月13日11时03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当代毕日升”——北京大学教授王选先生在北京协和医院走完了他70年的人生历程。王选教授是著名的计算机应用专家,他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王选教授主持我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和以后的电子出版系统的研究开发,跨越当时日本的光机式二代机和欧美的阴极射线管式三代机阶段,开创性地研制当时国外尚无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针对汉…  相似文献   

16.
<正>11月10日早8时许,我得知师昌绪先生去世,立即和师先生儿子师宁通了电话,师宁简要地介绍了师先生去世前后经过。虽然11月初就听说师先生已陷昏迷状态,知道时日不多,但噩耗传来,仍然非常悲痛!2013年3月,中国工程院召集会议,研究编写"战略科学家师昌绪院士传纪",师先生通知我参加会议,并分担部分编辑任务。之后不久,师先生就因发烧住进北京医院。按照以往规律,十天半月就能康复出院,但这次却不同。我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11月10日,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寻常无奇的一天,但对于中国材料科学界而言,却是令人惋惜、难以忘却的日子。在这一天,我国材料科学界的泰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师昌绪先生燃尽了生命的最后一滴蜡炬,走完了他光辉而伟大的人生历程。噩耗传来,我们为之震惊与悲痛之余,更多地陷入了对先生无限的思念与缅怀之中。回首过去,师老与我们东华大学师生交流的点点滴滴,变幻成一幅幅黑白画面,像一部老电影般,不停地在大家的眼前回放、重温。我们当中,有的人有幸得到过先生的亲自指点与帮助,有的  相似文献   

18.
斗转星移, 越千岁流年何速。感万物春来冬去, 只求秋熟。弱败强存争竞烈, 劣陶优胜循环复。看人间物物旧更新, 群雄逐。  相似文献   

19.
20.
原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化检验分会理事长、《理化检验-物理分册》杂志主编、上海材料研究所副所长、总工程师、研究生导师桂立丰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5月28日16时逝世,享年85岁。桂立丰先生是我国材料科学的知名学者,是《理化检验》杂志创始人之一。他热爱祖国,对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