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探讨移栽期对烟叶品质形成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移栽期下烤烟成熟期的质体色素含量、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移栽期显著影响烤烟品质和产量的形成。提前移栽烟叶成熟前期质体色素含量、硝酸还原酶(NR)活性和淀粉酶活性提高,NR活性峰值出现的时间较晚,有利于延长烟叶的功能期,但过度提前移栽的烟叶成熟后期叶绿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较高,碳氮代谢转化不协调,不利于烟叶的成熟落黄,烤后烟叶产量和产值均较低,推迟移栽有利于提高烤后烟叶产量,但酶活性和质体色素含量较低,导致烟叶早衰,降低烤后烟叶产值、中上等烟比例和均价。不同移栽期试验表明,粤北烟区的适宜移栽期为2月19日-2月24日。   相似文献   

2.
精量施氮对烤烟成熟期叶片碳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基于SPAD仪精量施氮条件下烤烟叶片成熟期的碳氮代谢变化规律,以K326品种为材料,设置了基于SPAD仪精量施氮模式(SPAD阈值为43)和传统农家施氮模式处理.分别在烟叶下部叶成熟采收期和中部叶成熟采收期对烟株上偶数叶位的烟叶碳氮代谢化合物含量及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与传统农家施氮模式相比,基于SPAD施氮模式下烟株在下、中部叶成熟采收期所有偶数叶的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总氮、谷氨酰胺合成酶、硝酸还原酶及蔗糖转化酶活性均降低,而总糖、还原糖含量及淀粉酶活性均升高.基于SPAD仪的烤烟精量施氮模式能够促进烟株不同部位烟叶碳氮代谢平稳过渡和转化,使烟叶成熟时碳氮代谢适时协调过渡,体现为总氮含量适时适量减少以及糖类物质适时适量的积累,烤烟糖氮比较为协调,烟叶品质提高.  相似文献   

3.
移栽时间对烤烟光合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潍坊烟区NC55品种适宜的移栽时间,试验设置了4个移栽时间处理(5月2日、5月12日、5月22日、6月1日),以调查移栽时间对烤烟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叶绿素代谢酶活性、经济性状及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时间显著影响烤烟生长、光合特性和叶绿素代谢酶活性。与5月2日移栽相比,推迟移栽缩短了烤烟生长的伸根期、旺长期和采收期,从而缩短了大田生育期。随移栽时间推迟,旺长期、平顶期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显著提高,叶绿素酶和脱镁螯合酶活性显著降低,叶片长宽和单叶重增加;成熟期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显著降低,叶绿素酶和脱镁螯合酶活性显著提高;烟叶均价、上等烟叶比例和烟叶感官评吸质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5月12日移栽最高,5月22日移栽次之。因此,建议生产上适当推迟移栽,潍坊烟区以5月12日前后移栽至5月22日结束为宜。  相似文献   

4.
氮素营养对烤烟叶片淀粉积累及SPS、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烤烟红花大金元(HD)和K 326叶片淀粉积累动态,分析比较了不同施氮量和氮素形态对叶片淀粉含量和蔗糖磷酸酯合成酶(SPS)、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烟株生长进入成熟期后,叶片开始快速积累淀粉,接近成熟时达到最高;中部叶片淀粉含量HD为40%左右、K 326为25%左右.成熟期叶片淀粉含量、SPS活性与施氮量呈负相关,HD淀粉酶活性随施氮量增加呈下降趋势,K326淀粉酶活性与施氮量的关系在刚封项后为负相关,叶片接近成熟时为正相关.施氮不足或过量会增加原烟淀粉含量.氮素形态对HD淀粉代谢的影响不如K 326明显;在N-NH4+N-NO3-为11时,K 326淀粉含量、SPS和淀粉酶活性较低.  相似文献   

5.
不同钾肥配施对烤烟质体色素和碳氮代谢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不同钾肥配施对烤烟碳氮代谢和品质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钾肥及其配施对烤烟质体色素、部分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普通钾肥(对照)相比,缓释钾肥处理提高了烟株各生育期的氮代谢和成熟期的碳代谢。缓释钾肥+普通钾肥处理和缓释钾肥+普通钾肥+黄腐酸钾处理对烟叶质体色素含量和碳氮代谢水平的提高作用比较明显,而缓释钾肥+普通钾肥处理在烟株生育后期仍然有很高的叶绿素含量与硝酸还原酶活性,阻碍了烟叶碳氮代谢的适时转化和烟株正常落黄成熟。缓释钾肥+普通钾肥+黄腐酸钾处理不但能提高烟叶生育前期质体色素含量和碳氮代谢水平,而且能够促进烟叶质体色素适时降解和碳氮代谢的协调。总体来看,缓释钾肥及与其他钾肥的配施显著提高了烤后烟叶中的钾含量,提高了钾氯比和两糖比,使烟叶化学成分更趋于协调,同时提高了大多数种类的香气物质含量,此外,缓释钾肥+普通钾肥+黄腐酸钾处理还提高了新植二烯和香气物质总量。综合来看,缓释钾肥+普通钾肥+黄腐酸钾处理最有利于优质烟叶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烤烟品质的栽培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烤烟品种 NC2326是在两种土壤类型、深耕土壤和非深耕土壤、三种氮肥比例、三种水分状况构成的36个处理中种植的。加之遇到1980年的干旱季节,使烤后的烟叶品质差异很大。生物化学观测表明,在烟株生长期间,从硝酸盐的还原到淀粉的积累,新陈代谢转化的时间是烤烟品质的关键。当施肥适中,土壤含水量适宜时,烟株能及时地吸收氮和使氮还原,此过程大约要与开花同时进行;此期叶片长大,成熟适度,易调制。调制后的烟叶具有良好的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不同施氮量处理对烤烟碳氮代谢的影响,以烤烟品种豫烟10号为材料进行试验,施氮量分别设置低氮(22.5 kg/hm~2)、中氮(26.25 kg/hm~2)和高氮(30 kg/hm~2)3个处理,研究烤烟成熟期中部烟叶细胞的超微结构、碳氮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和碳氮代谢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随土壤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烟叶细胞中淀粉粒体积增大,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降低,淀粉和总氮含量增加。碳代谢关键基因AGPase的表达量随烟叶的生长而增加,但增加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氮代谢关键基因NR的表达量则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8.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土壤生物特性和烤烟氮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生物炭与氮肥减量配施对土壤生物特性和烤烟氮素分配的影响。  方法  采用盆栽试验, 氮肥为15N标记肥料, 测定生物炭与不同用量氮肥配施条件下烤烟生长不同时期土壤中肥料氮的残留量、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碳含量和烤烟对不同氮源氮素的累积量。  结果  与对照相比, 不减氮时,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使土壤酶活性提高了8.8%~19.5%, 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提高了13.3%, 减少了烤烟生长前期肥料氮的流失, 提高了烤烟氮素累积量; 适量减氮时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了7.8%, 蔗糖酶、脲酶活性和微生物量碳在中后期也有所提高, 氮素累积量提高了21.0%。  结论  生物炭能提高植烟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量, 减少肥料流失, 提高氮素累积量。生物炭与氮肥配施时适量减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以‘着色香’和‘日150’葡萄为试材,采取人工摘叶方式,设置枝条摘叶20%、40%、60%、80%、全摘叶(100%)5个处理,通过调查枝条内营养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诱导休眠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得出不同摘叶方式对葡萄诱导休眠的影响。结果表明:摘叶40%处理使‘着色香’和‘日150’葡萄枝条可溶性糖、淀粉、氨基酸、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氮代谢关键基因和GA合成酶相关基因表达量下调,ABA合成酶相关基因表达量上调。说明摘叶40%处理能有效促进植株内营养物质的积累,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有效地抑制膜脂过氧化反应,减缓生理代谢速率,使葡萄植株提早进入休眠。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密集烘烤烟叶品质,采用温湿度自控烤烟箱,研究了定色期升温速度对密集烘烤过程中烤烟生理生化特性及烤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处理淀粉酶活性在变黄期差异不大,进入定色期之后,慢升温定色处理的淀粉酶活性逐渐高于快速升温定色处理;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各处理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又降低的趋势,且慢升温定色处理的酶活性显著低于快速升温定色处理;慢升温定色处理较快速升温定色处理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降解的较彻底。定色期不同升温速度对淀粉降解影响较小;慢升温定色处理有利于总糖和还原糖的积累。慢升温定色处理烤后烟叶的经济性状、化学成分、评吸质量均好于快速升温定色处理;慢升温定色处理各方面综合表现最优,有利于烟叶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不同氮素水平对烟草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对烟草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素水平的提高,淀粉酶活性有升高趋势,烟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呈上升趋势。低氮水平下由氮代谢转化为碳代谢的时间提前,高氮水平下由氮代谢转向碳代谢的时间推后。综合认为中氮水平是生产优质烟叶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2.
变黄温度对烤烟烘烤过程中生理指标及烤后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温湿度自控烤箱研究了变黄温度对烤烟烘烤过程中生理指标变化及烤后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6℃,38℃,40℃ 3个变黄温度处理的淀粉酶活性在整个烘烤过程中,出现了2个峰值;总体上温度调控表现为变黄温度越低,淀粉酶活性持续时间越长,且在变黄中期之前其酶活性也越高。在烘烤0~36h,烟叶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表现为40℃变黄处理 > 38℃变黄处理 > 36℃变黄处理;之后以40℃变黄处理的PPO活性降幅最大,酶活性丧失最早,36℃变黄处理变化幅度最小,酶活性持续时间最长。膜脂过氧化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加强,且高温变黄比低温变黄下反应更快。较高的变黄温度有利于叶绿素降解更彻底,烘烤末期40℃变黄处理使类胡萝卜素降解最快。烤后烟叶质量以38℃变黄处理综合表现最优,40℃变黄处理次之,36℃变黄处理最差。   相似文献   

13.
大田中后期烤烟淀粉酶活性及淀粉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河南省平顶山市进行了大田中后期烟叶淀粉酶活性及淀粉含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现蕾期前中部12叶位烟叶的淀粉酶活性逐渐升高,至现蕾期时达到一个高峰,之后又逐渐降低,在圆顶前期有所回升,烟叶生理成熟时又达到一个高峰,之后又下降。淀粉在烟叶中的积累随着烟叶生长和成熟而逐步增加,各部位烟叶生理成熟时干物质积累达到最高值,工艺成熟时淀粉含量达到最高值,之后随烟叶的衰老而下降。  相似文献   

14.
施氮方式对烤烟氮素吸收积累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基追肥比例对烟株氮素吸收累积、土壤硝态氮、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烤烟生长前期干物质积累量、烟株氮素含量和氮素累积量无明显影响,减少氮肥用量与基肥用量降低了成熟期叶片氮素含量和氮素累积量,减少氮肥用量显著降低了生长前期和后期的土壤硝态氮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烤后烟叶还原糖含量、糖碱比表现为下降趋势,而总植物碱、总氮含量表现为增加趋势。相同施氮量基追肥比例为30:70处理的还原糖含量、糖碱比较大,总植物碱含量、总氮含量较小,香气质、余味得分较高。施纯氮90 kg/hm2,基追肥比例为50:50和30:70的处理经济效益明显增加。本试验条件下,兼顾烟叶产量与品质的最佳氮肥运筹模式为施纯氮90 kg/hm2,基追肥比例为30:70。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花期基因对烟草开花早晚的影响及其在加快育种进程中的利用价值,采用RT-PCR方法从拟南芥克隆获得花期基因(FT),经过测序分析、酶切鉴定后连接到植物表达载体P22上,构建植物重组载体P22-FT。通过农杆菌介导,将FT基因转入烤烟品种Coker 371 gold后获得了26株阳性植株。研究结果表明,FT基因对烤烟品种Coker 371 gold的外观形态和花期具有较大的影响;与未转基因对照比较,FT阳性植株平均叶片数少15~16片,平均株高矮80 cm,现蕾时间提前了75 d左右。通过阳性植株自交分离群体及阳性植株与对照植株的杂交分离群体的鉴定选择,获得了单拷贝FT基因的2个阳性植株。早花基因转化烟草可以有效诱导烟草早花,缩短烟草生育期一半时间,单拷贝可分离早花植株在加快烟草育种进程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影响山东烤烟生长发育进程的限制气象因子,合理配置大田生育期,以烤烟主栽品种NC55、NC102、K326、ZY100为材料,连续多年设置不同移栽期田间对比试验,研究生育期变化情况,解析气象因素与烤烟生育期的关系。结果表明,烤烟生育期随移栽期推迟而显著缩短,主要体现在现蕾前的营养生长阶段(伸根期)和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旺长期);温度条件是影响山东烤烟生育期的关键气象因子,生长前期温度随移栽期推迟而显著升高,使生育进程加快而导致生育期显著缩短,而有效积温保持基本恒定,符合积温恒定理论;累积日照时数的减少主要是随生育时间缩短而变化的。  相似文献   

17.
淀粉类酶降解鲜烟叶中淀粉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为降低烤后烟叶中淀粉含量,研究了烘烤过程中外加淀粉类酶对淀粉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烘烤过程中,通过外加淀粉类酶来降解烤烟中的淀粉是有效的.烘烤变黄初期,不同外加淀粉类酶烟叶淀粉降解动态基本一致;变黄后期至定色前期,淀粉降解随外加酶量增加而加剧.烤后烟叶淀粉含量随外加酶量增加而减少,水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随外加酶量增加而增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处理烤后烟叶之间淀粉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多重比较结果表明,K326品种适宜的外加酶量为(6 60)U/g;HD品种适宜的外加酶量为(8 80)U/g.  相似文献   

18.
以烤烟(Nicotiana tabacum)K326为材料,研究了低温诱导下烟株顶芽发育及顶芽内激素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烤烟(K326)到第6片真叶时才对低温敏感,而低温诱导只有持续到7叶期才能维持低温诱导的结果。各处理的烟苗4~10叶期顶芽的组织解剖特征没有明显差异,都处于营养分生组织阶段。但低温诱导影响了顶芽内几种激素的变化,苗期烟草顶芽内ZRs含量极低;各处理的烟苗在低温诱导期间,顶芽内IAA含量低于对照,低温诱导结束后,IAA含量高于对照,对照和6叶期前低温处理的烟苗顶芽内IAA变化不大,低温诱导到6叶、7叶、8叶、9叶、10叶的各处理顶芽内IAA含量在7叶期出现高峰;对照和低温诱导到7叶期前的各处理顶芽内GA3含量在6叶期出现峰值,低温诱导到7叶及7叶以后的各处理在6~7叶出现峰值,且在8叶之前GA3含量高于对照;ABA的峰值出现在8叶期,低温诱导使顶芽内ABA升高。   相似文献   

19.
香料烟调制期间淀粉酶等生理生化指标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香料烟叶片进行不同晾制时间处理,研究了几种晾制条件下叶片在调制期间淀粉酶活性、含水量、色素含量及呼吸强度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烟叶在调制期间的生理活性变化与晾制时间有密切关系.淀粉酶活性在调制期间呈先升后降再升高的变化趋势,晾制时间长,调制初期酶活性变化幅度大,随晾制时间的缩短,酶活性降低,高峰时间滞后;调制期间各处理和对照叶片含水量、淀粉含量和呼吸强度都呈降低趋势;同时烟叶水分减少使色素发生降解,其中叶绿素降解速度较快,类胡萝卜素相对较稳定,调制后在叶片中保留较多.  相似文献   

20.
烤烟成熟过程中部分酶活性及碳水化合物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烤烟成熟过程中转化酶和淀粉酶活性,以及碳水化物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为优质烤烟的生产中烟叶采收成熟度以及采收时间的把握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成熟过程中,中上部烟叶转化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淀粉酶活性表现为双峰曲线,在上部叶中表现更为明显,碳水化合物含量整体表现为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但上部叶中糖含量在移栽100 d后又略有回升。在叶片达到生理成熟之前,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增加主要来自烟株体内光合产物的积累,淀粉的积累大于降解,达到生理成熟时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和降解达到动态平衡状态,淀粉含量最高,之后进入工艺成熟,淀粉含量开始降低,糖含量略有回升。中上部烟叶分别在移栽后85 d和110 d,达到生理成熟,之后分别在移栽后90 d和115 d达到工艺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