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石漠化广泛分布,石漠化会加速土壤侵蚀,影响水源区水质、水生态、水环境和调水工程安全,同时也阻碍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研究采用调查法、历史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解析了水源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水土流失现状以及不同坡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地的水土流失面积最大,不同坡度下水土流失差异很大.研究可为进一步...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论证过程,移民安置的任务、规划、实施结果及评价。经终验委员会审议,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蓄水前终验评定为合格,能够满足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蓄水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质状况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产生优良水质的基础是牢固的.水源区人类活动对水质的污染是后天形成的,属外在因素,是可以根治的,治理方法应以治污为本.设立三级污染防治保护区是治理水源区污染的有效途径;富营养化是丹江口水库污染治理的重点.通过合理规划、严密监控、科学治理,丹江口水库的水质将能够长期处于优良水质状态,满足调水要求.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所在流域的产沙过程,指出其主要受制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对水源区产沙过程影响较大且具有独特性的自然因素主要有降水、岩石和土壤成分、下垫面状况及植被等;影响水源区产沙过程的人类活动主要是水利工程的修建、植被的破坏以及地表的开垦等,修建水利工程对水源区泥沙的输移和时空分布产生影响,植被的破坏及地表的开垦增加了流域产沙量。  相似文献   

5.
利用多种统计方法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降水和气温序列进行趋势诊断,识别了不同气象站点序列的时空变化趋势;以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为干旱指标,建立考虑降水和气温共同对干旱过程影响的评价模型,研究分析了水源区不同时间尺度和分期(汛期、非汛期和全年期)干旱过程动态变化特征。分析表明:降水量呈现不显著的下降趋势,气温总体呈现显著性上升趋势;短时间尺度SPEI对降水和气温变化更加敏感,随着时间尺度增大,SPEI值变化更加平缓;非汛期和全年期水源区发生严重干旱的概率增大,不同气象站点3个不同时期发生特旱或重旱的年份与历史发生干旱的资料相一致;干旱严重程度从上游到下游逐渐衰减,整个汉江上游和西北部地区干旱发生频次略高于下游和南部地区;对比标准化降水指标(SPI)计算结果,SPEI指数较SPI指数补充考虑了降水和气温对干旱过程的综合影响,可作为SPI指数的一个重要补充分析手段,可应用于描述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不同时间尺度的干旱特征。  相似文献   

6.
基于 1961—2019 年气象观测数据和 CMIP6 模式数据,利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index,SPEI)计算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和受水区的干旱指数,并利用经验正交分析法、主成分分 析法和 Copula 函数法,对水源区与受水区的干旱演变规律进行分析,揭示干旱遭遇的联合概率分布,并对未来干 旱遭遇进行预估。研究结果表明:水源区和受水区干旱事件遭遇频繁,1965—1971 年和 1987—2005 年均出现较 为严重的干旱遭遇事件,同时在 1970 年代中后期至 1985 年前后,出现了长期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水源区和受水区 中旱和重旱的联合重现期分别约为 18 年一遇(5.51%)和 123 年一遇(0.81%),两地同时出现极端干旱的重现期约 为 323 年一遇(0.31%);不同气候情景下以年尺度 SPEI 指数,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和受水区的未来干旱事件预 估表明,未来水源区和受水区在 SSP1-2.6 情景下干旱遭遇次数相对较少,而在 SSP2-4.5 情景下的 2034—2036 年、 2044—2045 年以及在 SSP5-8.5 情景下的 2032—2033 年、2068—2070 年,将有可能发生较严重的干旱遭遇事 件。  相似文献   

7.
《人民黄河》2016,(11):71-74
为进一步明确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的内涵,支撑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通过层次分析法,从水量、水质和水生态三者统筹保护的角度,建立了包括最小生态流量满足程度、敏感生态需水满足程度、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水功能区纳污能力使用率、富营养化指数、鱼类多样性指数、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的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指标体系。结合国家和区域实际要求,确定了各指标的阶段性目标。根据目前我国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了南水北调水源区限制纳污红线的分级考核框架。  相似文献   

8.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总氮污染系统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氮污染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甚至诱发水华,为全面了解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总氮污染现状,有效掌握污染来源并制定系统治理对策,对水源区7个水库断面、16条入库支流和62个典型库湾进行了现场监测与资料收集工作。结果发现:丹江口水库历年总氮浓度在0.99~1.50 mg/L之间,均值为1.25 mg/L,并呈现逐年升高态势;硝态氮是水源区总氮的主要组成部分,平均占比70%左右;汉江及其支流总氮年入库负荷为2.706×104t,为水源区总氮负荷的主要来源;面源污染是水源区总氮升高的主要驱动力,对总氮输出负荷的贡献率在60%以上;耕地和居民地是面源污染总氮的关键源区。丹江口水源区总氮控制的关键是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应加强流域总氮浓度演变趋势及影响因素解析工作,建立源头-传输途径-汇水末端全链条控制对策体系。  相似文献   

9.
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工程是为了解决华北地区缺水问题而采取的特大型调水工程,水源区地理特征是调水水量和水质的重要基础。然而,从目前的研究现状看,对水源区边界、面积、河流长度等主要特征参数和水资源特征系统梳理不足,水资源利用仍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从地理学的角度,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和统计学方法,结合实地调研,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主要特征参数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和总结水资源特征、水资源开发利用演变过程以及存在的问题;基于水资源适应性利用理论,结合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实际,提出其水资源适应性利用的研究思路和战略措施建议。研究成果对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可持续调水、支撑水源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协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水源区生态产业与环境的耦合模型,结合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丹江口库区渠首河南淅川的基础数据,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产业与环境耦合机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4种情景方案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投资增强型方案中,经济与产业发展有明显的改善趋势,GDP增长了9%,产业聚集度的平均增长幅度为10%;节约资源型方案2054年的资源使用总量为203.97万m3,比初始方案减少46.3%,废弃物直排量同比减少48.5%;经济发展型方案前期效果较好,GDP提高了30%,但后期存在发展停滞的问题;综合协调型方案总体上效果最好,其GDP和资源循环利用率分别提高了21.2%和16.7%,体现了产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未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应向调整产业结构、加强产业科技环保投资、增强节约和环保意识等方向综合发展,并辅以科学管理方法,以实现生态产业与环境的耦合协调。  相似文献   

1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指从汉江的上游丹江口水库引水供给华北地区,同时考虑鄂、豫两省汉江唐白河流域和淮河流域的需水要求的21世纪特大工程,是调整水资源的空间布局,解决我国北方缺水问题的紧迫任务。汉江中游襄樊是湖北省的农业大市,是全国商品粮棉油重要基地之一,也是湖北省的工业重地和汉江流域经济发展的中心。由于调水的影响,汉江丹江口以下的流量及季节性分配将发生变化,水质、水量、农业灌溉、工业生产以及城市发展等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更直接关系到汉江中游襄樊市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南水北调中线水量分配准市场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现重点探讨了在准市场情况下南水北调中线水量分配的理论和模型,在比较计划分配与市场分配的基础上,从理论上说明中线建立准市场水量分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政府宏观调控和水市场机制两种配置方式的优势和中线水量调度自身特点,建立了中线准市场水量分配模型。通过求解非线性最优化方程,研究了模型求解思路和方法,证明求得的解是Nash均衡解。最后阐述了准市场模型对中线水量调度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流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调查资料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流域区生态环境发展的现状,指出水源流域区生态环境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并分析了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流域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西北地区深处内陆,属干旱、半干旱气候。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强,已出现严重的缺水局面,据预测未来缺水形势更趋严峻。历史上重大旱灾事件表明,防患严重干旱引发水资源危机于未然,及早实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以抗御可能出现的重大旱灾。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南水北调京石段S8标渠道施工建设管理的特点;对渠道施工实践作了介绍;并对南水北调渠道施工提出探索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分析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对四川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给四川经济造成的损失和四川经济的受益。重点分析计算了四川水电产业蒙受的损失,得出了四川失大于得的结论,并提出了由国家对调水区损失作出合理补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现论述了南水北调工程实施的重要意义和郑州市目前存在的水资源问题,阐述了南水北调工程对郑州市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在影响因素分析和借鉴其他地区水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针对郑州市的具体情况总结提出了应对郑州市水问题、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做好丹江口水库移民工作十分重要。文章分析了丹江口水库库区移民安置的特点,从经济学视角探讨"逼近市场化"移民新思路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现今最大的水利工程,不仅工程量浩大而且涉及面广、关系复杂,引进先进的工程管理方法对工程进行科学的管理势在必行。以河北省“数字南水北调”工程为例,对数字南水北调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工程的基本运行环节进行浅要论述,初步探讨了“数字南水北调”工程中地理信息系统在南水北调工程中的应用和所发挥的积极效用。  相似文献   

20.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环境问题非常突出,依据GIS理论,建立一体化的信息监测平台,有利于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在研究GIS在水源区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基础上,对水源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包括监测思路对策研究、监测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监测体系平台结构设计研究、监测体系平台日常应用研究等,重点对监测体系平台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系统按照应用逻辑自上而下分为应用层、中间层、数据层以及远程监测层;监测体系平台采用了B/S和C/S结构相融合的模式构建,平台功能结构设计了八大数据库和六大应用子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