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详细介绍了从冰钴焙砂酸溶残渣中综合回收钴、镍、金、银的生产流程、操作条件、生产经验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4.
从钴硫精矿中回收钴的工艺探索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钴硫精矿进行硫酸化焙烧-焙砂水浸钴铜-浸出液碳酸钠中和沉钴-钴铜渣浸出/萃取分离回收钴铜-焙砂浸出渣还原焙烧制铁精矿球团的处理工艺是可行的,可以综合回收其中的钴、铜、硫、铁;全流程钴的回收率大于80%。 相似文献
5.
从废高温合金中回收镍钴的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热酸浸溶-置换沉铜-针铁矿法除铁铬-N235萃取工艺处理高温合金废料,成功地回收了其中的钴、镍,提纯后得到氯化镍和氯化钴溶液,溶液可根据需要进一步加工成不同的镍、钴制品,钴回收率91.8%,镍回收率97.2%。 相似文献
6.
叙述了从湿法炼锌净液过程中产出的黄酸钴渣中回收氧化钴的方法。介绍了从低品位钴原料(Co0.4%~1.5%)中制取精制氧化钴的工艺流程,以及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对工艺的改进。 相似文献
7.
8.
本文主要探讨回收钴、镉有价金属的工艺,分别叙述两种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当前主要用途。进一步探讨有关的回收工艺,经过综合比较分析,β-萘酚工艺在回收钴、镉上的可用性更高。 相似文献
9.
10.
针对某钒厂含钒熟料带式过滤机连续浸出过滤生产中残渣可溶钒含量偏高的情况,在实验室进行了熟料粒度、残渣洗水次数、残渣洗水用量、熟料浸泡时间对残渣可溶钒含量影响的模拟及优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洗水液/固比不低于0.65∶1,残渣洗涤次数不少于3次,浸泡时间大于25 min,可使残渣中可溶钒降至0.12%以下。较改进前(SV0.184%~0.324%),大大提高了钒的回收率,满足了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本文介绍了从含铂废催化剂中回收铂的工艺方法,并且探索了影响硫酸溶解载体的各种因素,以及不溶渣氧化浸铂的工艺条件。经二次硫酸溶解载体,载体溶解率>95%,铂富集倍数>20倍;铂的提纯采用氯化铵沉淀法,铂回收率可达98%,产品铂纯度>99.9%。 相似文献
15.
16.
M.Kul和Y.Topkaya研究了从C inkur锌厂铜饼中回收锗。来自C inkur锌厂的铜饼的物理学、化学和矿物学特点表明,0.07%的锗包含在占84%的粒径小于147μm的颗粒中。铜饼中也含有15.33%Cu,15.63%Zn,1.66%Cd,1.33%Ni,0.64%Co,0.35%Fe,2.62%Pb,12.6%As,0.18%Sb和3.42%SiO2。矿物学分析结果表明,铜饼基质中主要含金属态和氧化态的铜,砷,锌,镉等。 相似文献
17.
18.
以某公司复杂碲铜物料为原料,采用双氧水氧化浸出-草酸沉铜-还原碲工艺回收复杂碲铜物料中的碲。研究了浸出温度、H2SO4浓度、双氧水的加入量、液固比、浸出时间对碲浸出效果的影响,草酸钠过量系数和反应温度对沉铜效果的影响以及亚硫酸钠用量对还原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H2SO4浓度110 g·L-1、双氧水的加入量为理论量的1.2倍、液固比6∶1、浸出温度80~85℃、浸出时间4 h时,碲、铜浸出效果最好;在草酸钠为理论量的1.2倍、反应温度65~75℃时,沉铜效果最好;在亚硫酸钠用量为理论量的1.6倍时还原沉碲的效果最好。碲以碲粉的形式回收,铜以草酸铜的形式回收,碲、铜的回收率分别为98.5%和98%。 相似文献
19.
钴是紧缺的战略金属,虽然美国不生产原生钴而严重依赖进口,但其西南部浸出低品侠铜矿产出的浸出液中存在大量的钴。评述了开发用溶剂萃取和离子交换技术从这种原料中回收痕量钴的技术和经济上可行的方法所取得的进展。讨论了新一代的硫代有机亚膦酸萃取剂的特性,要达到最佳萃取率对选择和pH值范围有严格的限制,概述了选择反萃系统和膜分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4种方案从荧光粉废料中提取稀土元素,并考查了盐酸法提取稀土时盐酸和双氧水用量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随后采用碳酸钠焙烧法提取渣中较难浸出的铈、铽,最后采用中和法对酸浸出液进行除杂。结果表明,100g物料盐酸最佳用量为150mL,双氧水用量为20mL,钇、铕浸出率可达99%。经碳酸钠焙烧—盐酸浸出后铽浸出率达到55%,除杂后铁、硅、铝含量分别降至11.47mg/L、15.93mg/L和150mg/L。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