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旋铸法制备快速凝固Ni50Al50合金条带,经球磨、活化处理后制成了骨架镍催化剂.利用金相检验,XRD,BET等技术对催化剂的整体结构和表面状态进行分析,发现快凝催化剂与常规催化剂相比,具有较小的比表面积,相似的晶粒度和略大的点阵参数.对比研究了常规骨架镍催化剂和快凝骨架镍催化剂的油脂加氢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化学反应条件下,快凝骨架镍的油脂加氢活性比常规催化剂的高出约0.5倍.  相似文献   

2.
快速凝固Ni50Al50合金加氢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旋铸法制备快速凝固Ni50Al50合金条带,经球磨、活化处理后制成了骨架镍催化剂,利用金相检验,XRD、BET等技术对催化剂的整体结构和表面状态进行分析,发现快凝催化剂与常规催化剂相比,具有较小物比表面积,相似的晶粒度和略大的点地比研究了常规骨架镍催化剂和快凝骨架镍催化剂的油脂加氢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化学反应条件下,快凝骨架镍的油脂加氢活性比常规催化剂的高出的0.5倍。  相似文献   

3.
骨架镍催化剂的制备与木糖加氢反应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骨架镍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与活化条件,以及反应温度、压力、接触时间等因素对转化率的影响,提出了骨架镍催化剂的反应特性和用于木糖加氢的最适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4.
以粗二硝基苯为原料,甲醇为溶剂,钼修饰的骨架镍为催化剂,实现了低压液相加氢反应制备苯二胺。考察了各因素对加氢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加氢反应的最优条件:温度80℃,压力1.2~1.5 MPa,甲醇、二硝基苯、催化剂质量比为50:25:1,催化剂单耗3.6 kg·t-1,二硝基苯的转化率为100%,苯二胺的选择性达到100%。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由共沉淀方法制得的镍基催化剂上甲苯加氢的活性,以及催化剂镍铝比组成、反应温度、空速等对加氢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骨架镍催化剂在间歇高压反应釜中进行了木糖液相加氢反应动力学及失活动力学的研究,提出了该反应的动力学及失活动力学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7.
镍钨系列氮化物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催化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程序升温还原技术,以γ-Al_2O_3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和混合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金属负载量的氮化镍钨加氢精制催化剂NiWN_x/γ-Al_2O_3,在固定床高压微反装置上进行噻吩加氢脱硫实验,考察其加氢脱硫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的制备方法和金属负载量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很大。氮化镍钨催化剂(ω(Ni)=2.8%,ω(W)=28%)在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浸渍法制备的氮化镍钨催化剂比混合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高,氮化镍钨催化剂和氮化态工业催化剂比硫化态工业催化剂的HDS活性高。  相似文献   

8.
在Ni-Mo/Al_2O_3上催化裂化轻汽油的选择性加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以Al2O3为载体的镍基双金属选择性加氢催化剂,并用于催化裂化轻汽油的选择性加氢反应。考察了载体焙烧温度、金属镍与钼的负载量对催化剂选择性加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焙烧温度降低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表面酸性,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助剂钼的加入有利于活性组分镍的均匀分散。在反应温度为80℃、空速为10h-1、氢油体积比为10、压力为1.5MPa的工艺条件下,采用Ni-Mo/Al2O3催化剂,催化裂化轻汽油中二烯烃转化率达到98%以上。制备的选择性加氢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和选择性,可以在选择性加氢领域获得应用。  相似文献   

9.
以水玻璃为原料,通过离子交换制得栽体SiO2,以NiCl2·6H2O为活性组分前体,KBH4为还原剂,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了Ni-B/SiO2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用大豆油催化加氢制备硬化油脂来考察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研究了制备过程中镍含量、还原剂KBH4用量及栽体制备方法对催化剂加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镍含量在20%(W/W),n(KBH4):n(Ni2+)=1.5:1.0;加乙醇置换凝胶中的水分、低温温烘干制载体SiO2,的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镍基催化剂的前躯物,该前躯物经捏合成型焙烧后制成石油树脂加氢催化剂。对沉淀工艺条件、助剂及不同镍盐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通过调整沉淀工艺条件参数,可以制备出适合石油树脂加氢所需的大孔催化剂;选择合适的镍盐和助剂,能够制备出镍晶粒较小的镍基催化剂,同时助剂的加入抑制了Ni晶粒的增长并提高催化剂容硫能力。制备的镍基石油树脂催化剂具有很强的烯烃饱和性能,且加氢后石油树脂的软化点下降幅度很小。加氢前后的石油树脂结构变化很小,说明所制备的催化剂具有很强的烯烃饱和性能,且加氢后石油树脂的软化点下降幅度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