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首先分析现阶段深基坑开挖工程的难点,提出随着信息化的发展,预测基坑变形具有重要性。运用基于灰色理论GM(1,1)模型,对佛山橡树湾基坑排桩围护的顶部累计水平位移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变形趋势。结果表明,使用灰色理论GM(1,1)能够较好预测基坑排桩围护的变形。并且对灰色理论预测基坑变形作了系统归纳,为实际工程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振昌 《城市勘测》2022,(1):205-208
针对基坑围护墙顶沉降监测数据受外界随机噪声干扰较大的问题,提出利用Kalman-GM(1,1)组合模型来进行变形分析和预测。即先用Kalman滤波模型对观测数据进行去噪处理,再建立基于滤波数据的GM(1,1)模型,进行基坑墙顶沉降预测。工程实例应用表明,该组合模型有效减弱了随机噪声干扰,其预测精度和可靠性高于单一GM(1,1)模型,更适用于基坑墙顶沉降预测。  相似文献   

3.
GM(1,1)模型基坑结构变形预测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使得基坑结构变形预测意义重大,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对GM(1,1)模型在基坑支护结构变形预测进行应用研究.工程应用结果显示灰色预测理论在深基坑结构变形预测方面具有较好的稳定性,GM(1,1)预测的深基坑地面水平位移、沉降与实际监测结果比较接近,GM(1,1)模型预测方法有效可行.灰色系统GM(1,1)基坑变形预测模型可作为基坑支护结构变形预测的参考工具.  相似文献   

4.
基坑边坡系统是一典型的灰色系统.其变形发展过程可用灰色系统理论进行预测.本文在常规全息GM(1,1)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等维新息迭代法GM(1,1)模型对郑州太阳城紫荆花园基坑变形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了迭代法GM(1,1)模型比常规的GM(1,1)模型预测精度高,更符合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地下工程建设中,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周围地表土沉降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地表沉降将引起邻近建、构筑物破坏,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因此,预测基坑周围土体未来一段时间的沉降,对及时采取治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针对GM(1,1)模型地面沉降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利用神经网络对灰色预测模型进行组合,生成灰色神经网络模型,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灰色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的沉降值,比单独的灰色GM(1,1)模型预测的沉降值具有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结合沉降监测实例,对监测点的累计沉降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传统的GM(1,1)模型、DGM(1,1)模型在对累计沉降量进行预测时,不能适应沉降速率变缓的情况,预测过程中没有顾及沉降加速度对预测值的影响,预测值严重偏离实测值,其偏离程度超出可以接受的范围,模型失效。DGM(2,1)模型可以很好地适应数据列的变化,预测过程中减弱了沉降加速度对预测值的影响,精度高于另外两种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较为接近,表现出良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7.
肖志林 《建筑安全》2021,36(12):43-46
考虑土体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联合作用对施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为背景,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混凝土立柱与围护结构组合支护下的三维数值模型,模拟开挖不同阶段下基坑围护结构及周边土体沉降变形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基坑开挖施工会导致围护桩及周边土体产生变形,混凝土立柱能使围护桩的侧向变形降低11.42%;同时使土体沉降量减小及最大沉降位置远离基坑;基坑周边土体沉降影响范围约为支护结构深度4倍.采用混凝土立柱与围护结构组合支护形式能有效地控制变形及保障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8.
以某地产基坑工程为背景,借助数值模拟方法和现场实测数据,对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变形及基坑变形控制措施进行研究。通过对计算值和实测值进行对比,对基坑围护桩的水平位移、沉降及坑底隆起进行分析。从围护桩的嵌固深度、支撑位置及刚度、坑底土体加固、坑外隔离墙设置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基坑变形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陈德雁 《山西建筑》2012,38(6):174-176
基于湖北省谷(城)竹(溪)高速公路邵家台隧道围岩收敛变形监测数据,建立了灰色系统预测的GM(1,1)模型,对隧道围岩收敛变形趋势进行预测,并结合隧道典型断面预测值和实测值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灰色系统预测的GM(1,1)模型取得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深基坑施工对历史建筑的变形影响及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建筑密集区内深基坑施工对邻近历史建筑的影响及其保护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典型技术难题。结合某紧邻历史保护建筑的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基于FLAC3D建立考虑土体与结构相互作用的三维整体计算模型,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结合现场监测对复杂环境下深基坑施工对历史建筑的变形影响及相应变形控制措施进行研究,探讨不同基坑支护方案及技术措施对基坑变形控制及历史建筑保护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计算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基坑围护墙变形及对邻近历史建筑沉降的影响,隔断桩侧向变形及建筑基础沉降与基坑围护墙侧向变形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是否设置单排隔断桩及隔断桩间距调整对土体侧向变形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陈健 《工程勘察》2010,(9):71-73
灰色系统理论在岩土工程领域已经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以灰色理论中的GM(1,1)模型为最。本文基于GM(1,1)的建模机理,从原始序列、初始值、背景值等方面对其进行优化,并将改进后的模型应用于某基坑工程的变形预测。结果表明,改进后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拟合得效果很好,较之原GM(1,1)模型预测精度要高。  相似文献   

12.
蔡贝特  卫宏 《山西建筑》2012,(35):57-59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基坑变形建立了GM(1,1)预测模型,通过实际值与预测值的比较,验证了灰色理论GM(1,1)模型在基坑周边地面变形预测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地铁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变形规律,结合施工过程,依据D 市Z 地铁站第29-48 期深基坑沉降监测数据,分析出深基坑地面沉降变形的普遍特点。同时,利用灰色GM(1,1)模型,对两个典型沉降点的监测数据依据不同的施工阶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灰色GM(1,1)模型在深基坑的沉降预测中比较可靠,且分阶段预测精度更高。可见,深基坑的沉降变形特点与开挖施工过程密切相关,在预测时结合施工进度,能提高预测精度。该研究为日后地铁深基坑沉降监测数据分析与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灰色系统理论中的新信息对认知的作用大于老信息的作用,而传统的累加生成没有体现原始数据中新信息的重要性。为了充分利用新信息,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将加权灰色系统理论GM(1,1)模型应用于滑坡工程进行变形预测,而且对权的选取做了初步讨论,从预测结果和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加权累加生成的GM(1,1)模型的模拟和预测精度比传统的GM(1,1)模型模拟和预测精度高,从而说明了该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陈玲菊 《城市勘测》2015,(1):142-145
针对传统GM(1,1)模型在高铁隧道沉降变形分析与预测中精度不理想状况,本文在传统GM(1,1)模型基础上,建立自适应GM(1,1)模型与残差修正GM(1,1)模型并讨论两种改进模型各自优点。利用传统GM(1,1)模型、自适应GM(1,1)模型以及残差修正GM(1,1)模型对某高铁隧道监测点作沉降分析与预测。通过对比,得出自适应GM(1,1)模型与残差修正GM(1,1)模型对原模型的预测曲线相关性和预测精度有一定程度提高;残差修正GM(1,1)模型对于沉降曲线波动较大处仍有较好的拟合与预测效果,其预测效果优于自适应GM(1,1)模型。  相似文献   

16.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基坑变形预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基坑变形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而其变形系统的实质是一个灰色系统,所以可以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基坑变形进行预测.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基坑变形的GM(1,1)预测模型,并利用某工程的实际监测资料对未来基坑变形进行预测,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证明了该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对指导基坑工程的信息化施工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爆炸载荷作用下岩石变形流场的全息预测是较为困难复杂的问题。通过有限的实测信息,运用灰色理论模型预测爆炸载荷作用下岩石动态变形流场的全信息,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令人满意,这说明了灰色理论模型预测的可行性,为爆炸力学流场全息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谢波  汪荃 《城市勘测》2013,(6):150-152
在分析GM(1,1)建模过程和最小一乘法原理的基础上提出最小一乘法GM(1,1),解算最小一乘法GM(1,1)的线性规划问题,分析和比较了最小一乘法GM(1,1)和GM(1,1)在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将变形系统看成灰色体系,采用最小一乘法GM(1,1)模型预报沉降变形监测结果是可行的和有效的,即使在较少的数据信息情况下,通过缩短外推时间,也可以达到较高的预测精度,具有实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