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施工升降机减振性能进行分析,建立减振系统的振动模型和方程.提出3种不同的减振方案,计算获得各方案系统对激励的响应,比较减振前后系统的响应,分析各方案的减振效果.综合考虑影响减振的因素,建立减振方案的模糊评价方法,对3种方案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获得最优减振方案.研究结果和方法可为施工升降机的减振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应用ANSY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研究了移动荷载对简支T型梁桥动力响应的影响,计算分析了不同运行速度的移动荷载通过简支T型梁桥引起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随着运行速度的提高,位移响应也相应提高;随着梁联数的增加,自振频率相应增加。基于振动分析,对简支T型梁桥的减振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分析表明,通过改变截面减小位移响应的方法减振效果不太明显,而采用X型横向连接方式减振效果优于传统的横向连接减振方式。研究结果可为简支T型梁桥结构的减振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施工升降机作为重要的垂直输送机械,其系统振动分析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施工升降机进行振动分析,建立系统振动力学模型,利用Matlab计算获得在不同载重和不同位置时系统的各阶固有频率,分析各阶固有频率随载重和吊笼位置的变化趋势,确定了系统对于给定初始条件的响应。  相似文献   

4.
这里以一种结构方案为算例,建立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的动力计算模型,对其进行了动力时程计算,得出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在地震波作用下的动力位移及内力等地震响应。比较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和巨型框架抗震结构的动力响应。计算结果表明: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可有效地降低结构的地震响应,是一种较有前途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5.
城市基础设施系统的更新和积极财政政策,使得综合管廊建设成为各大城市关注的重点,而施工风险是其应用推广的主要障碍.通过分析3种不同施工方法的共同风险,构建风险因素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EMATEL和模糊TOPSIS法相结合的定量模型对综合管廊施工风险进行科学评价,并作出最优施工方案决策,为后期综合管廊建设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6.
针对评价值为模糊数的工程方案优选问题,通过 Z-numbers 模糊数方法建立模糊评价矩阵,考虑了各决策主体的可靠程度,将模糊推理引入 PROMETHE 方法,对方案进行优先排序。运用 Matlab 的模糊推理系统工具箱构建模糊规则模型,计算每两对方案的差别度,采用模糊语言评价代替优先函数的选择,得到各方案在不同属性下的优先指数,并根据综合优序级别值对各备选方案进行排序,获得最优方案。最后通过一个工程案例进行计算和分析,证明了该方法对工程方案优选问题具有良好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施工升降机运行过程中的平稳性、舒适性,针对齿轮齿条啮合引起的振动,对施工升降机的试验模态进行分析,并提出基于振型节点位置的螺栓连接优化方案。通过试验模态与计算模态分析的对比验证,提出施工升降机关键结构的模态计算简化方法。基于计算模态分析研究传动板的结构改进对于模态的影响规律,为施工升降机传动板的结构优化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潘晓东 《江苏建筑》2020,(3):58-60,92
文章以某大跨度人行桥为背景,通过理论分析和有限元模拟,对桥梁在行人激励下的动力响应及行人舒适性进行评价,依据评价结果提出减振方案。  相似文献   

9.
半柔性悬挂减振结构体系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一种新型高层建筑半柔性悬挂结构体系提出阻尼减振控制的方案。首先,阐述了结构体系构建方案及优越性;其次,以主体结构的时程响应最大值最小为控制目标,对粘滞流体阻尼器的阻尼系数进行优化分析;最后,基于最优的阻尼器参数,对半柔性悬挂减振结构与普通悬挂抗震结构进行了时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半柔性悬挂减振结构能够有效地消弱结构的峰值响应;存在最优的阻尼系数使得主体结构的顶点位移和基底剪力动力响应最小;悬挂楼段保持较小层间位移,有效发挥了各层阻尼器的效率,保护了非结构构件。  相似文献   

10.
汪铁民 《工程机械》1990,21(8):16-21
文章讨论了利用电子和计算机技术,解决工程机械减振问题。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减振系统——主动减振系统。对传统的减振系统——被动减振系统——不能适应现代工程机械工作条件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对主动减振系统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实现主动减振的技术方案。文章揭示了机械电子学对改善现有机械性能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杨惠喜 《山西建筑》2014,(33):147-150
在总结轨道交通减振措施及应用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为提升减振综合设计水平需考虑的最高设计速度、特殊的桥梁结构类型、线路在线网中的建设时序等相关工程条件,并对减振设计需考虑的关键因素作了介绍,以确保铁路长期运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刘骥  张小勇 《建筑结构》2021,51(1):100-106
超高层建筑中常用的风振控制措施主要包括调频减振系统和黏滞阻尼系统。系统地阐述了两种方案的基本原理、工程适用性以及参数取值,并结合实际项目较为全面地对比了其抗风性能。虽然调频减振系统在建筑功能的适应度上和施工可实施性上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但作为结构风振控制措施仍不失为一种可取方案。黏滞阻尼系统不但可以提升结构在风荷载下的舒适度,还能提升结构在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的刚度和强度,适应了结构应对不同抗风设防水准的性能需求。结合高效的连接形式,黏滞阻尼系统是一种适用于高层、超高层建筑抗风的高性能且经济的减振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王汉民 《山西建筑》2010,36(34):296-298
以北京地铁浮置板轨道为研究背景,建立隧道一土体一建筑物二维有限元模型,考虑不同工况下该浮置板轨道系统的振动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并对建筑物振级随参数变化的规律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研究地铁附近建筑物的减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对航天工业厂房实验室管路系统产生振动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管道的隔振措施及减振器选型计算,着重对管道减振支架安装、固定支架减振器安装、安装风管及隔振吊架检查等管道隔振施工技术进行了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二次供水系统中水泵运转产生振动的危害、振动的传播途径、可曲挠橡胶接头的结构特点及减振降噪原理,并将可曲挠橡胶接头应用于二次供水泵房管路系统,分析了其减振、降噪的实际效果,探讨了可曲挠橡胶接头的安装要求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郝景贤 《山西建筑》2006,32(17):261-263
讨论了TLD(Tuned Liquid Damper)的减振机理,并用解析形式给出了TLD对结构控制的减振力,求出了TLD与结构相互作用时结构的位移响应,推导了结构安装TLD后结构的等效阻尼比,给出了结构的减振效率,验证了TLD减振效果非常好,可以保证桥塔建设过程中的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7.
磁流变液(MR)阻尼器是一种新型智能材料抗风减振装置,它以适当方式和网壳结构结合,形成具有智能材料杆件的空间网壳结构,以达到抑制结构风振的目的。本文研究了控制策略对空间网壳结构的抗风减振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控制策略导致不同的减振效果。Passive-off控制策略的风振抑制效果较差,Passive-on控制策略对控制结构位移响应效果较好,但对控制速度和加速度效果不佳。半主动控制策略对控制结构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响应均较理想。  相似文献   

18.
双层柱面网壳采用粘滞阻尼器的减震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粘滞阻尼器对双层柱面网壳减震效果的主要影响参数和影响规律。通过考虑阻尼器不同的设置方式、设置位置和数量、阻尼系数,以及不同的网壳矢跨比,线性阻尼器与非线性阻尼器的比较等,进行了一系列减震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替换方式优于附加方式,替换杆件的数量存在临界值,阻尼系数存在最优范围,网壳矢跨比的影响显著,非线性阻尼器和线性阻尼器的减震效果基本相同等。这些规律对实际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杨波  崔思广 《山西建筑》2010,36(8):82-83
在介绍传统钢结构的类型、性能及适用范围的基础上,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崭新的,更加安全有效、经济适用的钢结构减震体系,并分析了这种新体系的优越性,以期推广该体系的应用,促进我国钢结构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