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注水井近井地带地层堵塞和酸化井排酸困难等问题,利用喷射原理研究了降压解堵排酸技术。文中介绍了该技术的工艺原理、工作参数的确定、工艺特点和现场应用等情况。经过现场应用证明,降压解堵排酸技术确实能有效地排出地层中的残余酸、酸反应物以及各种堵塞杂质,减少地层污染。  相似文献   

2.
针对油田酸化井酸化后排酸效果差的问题 ,研究出一种利用液压对酸化井进行排酸解堵的井下降压排酸解堵器。介绍了该降压排酸解堵器的结构特点、技术原理、主要技术指标和结构参数的优化 ,并对现场应用的总体情况和应用效果进行了综合分析与对比。现场应用情况证明 :采用降压排酸解堵器能有效地排出地层中的残酸、酸反应物以及各种堵塞杂质 ,减少残酸对地层的伤害和二次污染 ;该降压排酸解堵器适用于不同酸化井的排酸解堵施工。  相似文献   

3.
范喜群 《河南石油》2005,19(1):91-91
不动管柱降压解堵排酸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地面用泵泵送清水(在注水井上直接用注入水)做工作液,从油管进入降压排酸解堵器内,使其相对地层产生一压差,地层内的残余酸等堵塞杂质将在此压差作用下,从近井地带高速排出,然后与工作液混合后,从油套环空排出地面。该技术适用于酸化后需即时排酸的油水井排酸解堵。  相似文献   

4.
不动管柱降压解堵排酸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地面用泵泵送清水(在注水井上直接用注入水)做工作液,从油管进入降压排酸解堵器内,使其相对地层产生一压差,地层内的残余酸等堵塞杂质将在此压差作用下,从近井地带高速排出,然后与工作液混合后,从油套环空排出地面。该技术适用于酸化后需即时排酸的油水井排酸解堵。其特点为:①采用液压投捞,操作方便,并可重复使用;②可不动管柱完成酸化、排酸(解堵)等措施;③优化设计工艺参数,可对不同地层排酸解堵;④施工简单、使用方便、效果好。技术指标为:工作压力15~30 MPa;工作温度≤120℃;工作液排量18~30 …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河南油田利用液体射流原理新研究开发的四项新技术即负压法地层解堵技术、不动管柱降压排酸技术、油井井口降压掺水技术、污水沉降罐底部负压排污泥技术的原理、技术特点、适应范围、现场应用效果等。现场200多井(套)次证明:采用液体射流对地层解堵,不会对储层造成伤害,解堵效果明显;采用液体射流排残酸,排酸迅速、彻底;采用液体射流法在井口掺热水,可降低井口回压,改善油井工况,提高泵效;采用液体射流法排放污水沉降罐底部沉积污泥,能提高排泥效果,提高污水处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石步乾 《河南石油》2004,18(2):47-49
介绍了河南油田利用液体射流原理新研究开发的四项新技术即负压法地层解堵技术、不动管柱降压排酸技术、油井井口降压掺水技术、污水沉降罐底部负压排污泥技术的原理、技术特点、适应范围、现场应用效果等。现场200多井(套)次证明:采用液体射流对地层解堵,不会对储层造成伤害,解堵效果明显;采用液体射流排残酸,排酸迅速、彻底;采用液体射流法在井口掺热水,可降低井口回压,改善油井工况,提高泵效;采用液体射流法排放污水沉降罐底部沉积污泥,能提高排泥效果,提高污水处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SD�������ữ��ϵ�о���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川盆地裂缝—孔隙型(或裂缝型)砂岩气藏普遍具有低渗透和裂缝性的特点。各种钻完井液对砂岩储层的损害严重,四川石油管理局井下作业处研究开发了SD土酸解堵酸化体系,该酸液体系以解除泥浆污染堵塞为主要目的,具有优良的配伍稳定性,特别对粘土及漏入储层堵塞孔道的泥浆等堵塞物具有较好的溶解能力,能达到解堵、恢复储层产能的效果。该土酸体系还可作为加砂压裂的预处理液,具有降低地层破裂压力、改善储层可压裂性的功效,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文章主要介绍了SD土酸解堵酸化体系的作用原理、性能、现场配制及安全防护与施工应用,并介绍了解堵酸化井的评层选井要点,为了能使土酸解堵酸化获得更理想的增产效果,就必须综合分析静、动态地质资料,充分认识储层的潜在增产能力,来决定是否进行土酸解堵酸化。同时也简单介绍了措施井的后期管理。  相似文献   

8.
热气酸解堵技术及其在大庆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热气酸解堵技术是同时利用酸、热、气、表面活性剂可生成泡沫酸的酸化解堵技术。简要叙述了热气酸解堵的作用机理和在大庆油田的应用情况。结合现场实际,讨论了热气酸解堵技术对注水井近井污染解堵的适应性,对在砂岩地层条件下的选井选层、施工工艺等方面作了总结与分析,并取得了初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采油三厂三叠系油藏单井产量低,储层物性差,油藏非均质性强;油水井在修井、开采过程中造成地层污染,油井产量下降,为了提高单井产量,解除近井地带地层堵塞,近几年主要措施类型有酸化、暂堵酸化、压裂解堵;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油井含水上升,堵塞类型复杂,并且油井措施次数增加,部分井采取常规酸化、压裂已经达不到解堵增油效果,2011年在虎狼峁油田实施几种酸化工艺相结合,解决了单一酸化存在的不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项技术将不断推广应用,已达到低渗透油藏解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负压效应在油田中的新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负压效应原理研究开发的4项专利技术——负压法地层解堵、不动管柱降压排酸、油井井口降压掺水、污水沉降罐底部负压排污泥等。现场应用证明:采用负压效应对地层解堵,不会对储层造成二次伤害,解堵后增产增注效果明显;采用负压效应排残酸,排酸迅速、及时、彻底,有效地防止了残酸对地层造成的二次污染;采用负压效应在井口掺热水,不仅可以减少热水的消耗,还可降低井口回压,改善油井工况,延长油井免修期;采用负压效应排放污水沉降罐底部沉积污泥,能延长清罐周期,改善注水水质,对于油田污水回注和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负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针对低渗透油田普遍存在的井筒及近井地带堵塞的处理技术——低密度负压泡沫洗井解堵配套技术,利用低密度泡沫流体在负压条件下冲洗井筒,返排脏物,处理液解除近井地带有机和无机物造成的复合堵塞,研究和完善了相应的泡沫洗井液、油层处理液、泡沫发生器、井下洗井器和施工工艺。该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单井产油量,平均单井日增油2.6t,延长了检泵周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Y形电潜泵生产管柱在海上油田应用广泛,具有不动管柱实现生产、测试和分层采油等多种功能,但是由于技术的局限性,该工艺只能应用于φ244.5 mm井筒。针对海上部分油田φ177.8 mm井筒对该工艺的需求,设计了适用于φ177.8 mm井的Y形生产管柱,同时配套了生产堵塞器、测试堵塞器和锁定式堵塞器等井下工具。通过优化生产堵塞器密封结构,提高了堵塞器的使用性能;测试堵塞器通过金属流管密封性能研究,解决了密封件不耐磨以及寿命短的问题。2011年在渤海油田2口井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在φ177.8 mm套管井中可以通过Y形生产管柱实现不动管柱条件下电潜泵生产与分层测试、分层采油等多项工艺。  相似文献   

13.
控压钻井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主要应用于窄安全密度窗口、不确定性压力系统地层的安全钻进。在国内外控压钻井技术发展基础上,基于智能化、信息化、集成化的钻井技术发展方向,采用分散集中控制思路,研发出一套自主知识产权的精细控压钻井系统,实现井筒压力闭环精细控制。该系统通过随钻实时监测井底及地面工程及设备参数,并进行分析及决策,实现井底压力的自动精确控制。该系统在南堡油田进行工业应用,开创了国内控压钻井技术工业应用的先河,解决了该区块奥陶潜山窄安全密度窗口地层恶性漏失、漏喷共存、难以钻达设计地质目标的难题,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采油实验室研究及矿场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青海七个泉油田实际情况,筛选出3株试验菌。对其耐温、耐盐性进行了考察,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菌在温度60℃,矿化度12万ppm条件下能大量繁殖。该试验菌对原油进行处理后,原油的粘度、蜡含量及延国点均降低。室内模拟试验表明微生物驱油可在水驱油后再提高采收率10%以上。在矿场进行了微生物单井吞吐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采油技术可有效地清除井筒及近井地带的石蜡,降低原油粘度,改善原油的流动性能,提高原油产量。该技术施工工艺简单,成本低,不污染地层和环境,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高压电脉冲处理油层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脉冲技术消化和发展了前苏联的放电技术,部分关键技术有所创新,它将大容量高电压储能器积蓄的能量释放,形成频带较宽的巨大的脉冲波,作用于近井地层,并产生空化作用,将地层孔道中的堵塞物清除,造成微裂缝,从而改善油层近井地带的渗透性。经过现场应用,证明该技术可以有效地解除地层近井地带污染,达到增产增注的目的,而且投资少,见效快,施工简单,效益高。  相似文献   

16.
高压电脉冲处理油层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脉冲技术消化和发展了前苏联的放电技术,部分关键技术有所创新,它将大容量高电压储能器积蓄的能量释放,形成频带较宽的巨大的脉冲波,作用于近井地层,并产生空化作用,将地层孔道中的堵塞物清除,造成微裂缝,从而改善油层近井地带的渗透性。经过现场应用,证明该技术可以有效地解除地层近井地带污染,达到增产增注的目的,而且投资少,见效快,施工简单,效益高。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造成A8 井堵塞的三种主要原因,认为堵塞的原因依次是污油堵塞、固体颗粒侵入堵塞和地层出砂堵塞。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冲砂洗井和化学解堵增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冲砂洗井能够有效地解除井筒堵塞,化学解堵剂BRJ-9604 可以有效地解除近井地带堵塞,两者增注效果都比较明显,有效期已接近1 年。研究成果对绥中36-1 油田及其它油田的注水开发有指导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井筒重力热管传热技术在蒸汽吞吐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寻求经济节能、操作简单、维持稠油在井筒中正常举升的工艺,基于重力热管高效导热原理,提出了井筒热管传热技术。该技术是以热管传热机理为基础,耦合井筒传热原理而形成的复杂传热技术。它不需改变稠油热采油井现有的机抽系统,只是将空心抽油杆进行特殊工艺处理,再进行添加工质、抽空、密封连接制成超长重力热管,最后将重力热管连接在整个井筒机抽系统内,具有井结构简单、无需维护、自行运转等特性。在辽河油田杜84-55-85吞吐井上试验获得成功。结果表明,在无需外加能量前提下,热管依靠井筒深部流体热能,通过高效传热作用,平衡井筒流体温场,提高井筒上部流体温度,延缓了井筒流体温度下降速度,延长了吞吐井的生产时间。该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稠油的节能低耗开采、增加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深层高压凝析气藏衰竭式开发过程中,当压力低于析蜡点和露点压力时,蜡和凝析油会在井筒附近聚集,堵塞凝析气的渗流通道,降低凝析气相有效渗透率;当压力低于析蜡点压力时,蜡的析出会堵塞孔隙喉道,使流动阻力增大而损耗能量、降低产能。从实验和微观动力学理论角度研究了凝析气藏衰竭式开发时的反凝析过程中气液固的流动特征。通过高温高压条件仿真微观可视化模型模拟地层凝析气液固流动来直接观测凝析油、蜡流动特征。阐述了蜡沉积运移规律和凝析油气固变化特征和输运规律。揭示了凝析油充填孔隙角隅和孔道(小孔隙充满连续流动、大孔道为溪状流)、凝析液为贴壁流和溪流的规律和凝析气液固渗流过程中蜡沉积吸附在多孔介质表面、蜡沉积随气相悬浮流动和推移流动、蜡沉积在凝析液中随凝析液流动的规律。建立了变相微尺度动力学模型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