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用溶剂法分离混合脂肪酸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由于熔融的混合脂肪酸溶解在有机溶剂后,随着温度的降低,饱和脂肪酸的溶解度越来越小,成为晶体析出。同时,由于加入溶剂后,体系粘度降低,晶核中夹带的液体酸成份减少。本文介绍了采用甲醇为溶剂分离混合脂肪酸的原理、工艺主要参数的选择、工艺流程及操作方法。用此法同传统的冷冻压榨法及表面活性剂离心法相比,具有产品质量好,生产时间短,劳动强度小等特点,是一种较理想的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4.
5.
1983年Kim等研究了用醋酸纤维膜(CA膜)和聚乙烯醇膜(PVA膜)反渗透法,从有机溶液中分离各种糖、醇、氨基酸、尿素和表面活性剂的可能性,发现了在CA膜中,葡萄糖和果糖之间有渗透性的差异。作者等考虑了原料的组成和加入一些盐的效应,进一步研究了葡萄糖和果糖的反渗透分离。在含有果糖和葡萄糖的混合物中加入一些无机物质,其中一种糖就能有选择性地形成络 相似文献
6.
冷结晶—浮选法由光卤石中提氯化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我国察尔汁盐湖资源的实际情况,通过由光卤石中提取氯化钾的几种方法比较,提出了采用冷结晶-浮选联合流程,能达到较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7.
8.
《国外纺织技术(纺织针织服装化纤染整)》1977,(3)
本试验应用反渗透法分离在水中的极性有机物。总共使用了十二种不同的反渗透膜,测试了十三种包含不同官能团的极性低分子量的有机物。试验结果表明:对所有测试过的渗透膜来说,分离极性有机物不及分离无机盐那样有效。芳香族聚酰胺—(AP)一类型和NS类型渗透膜可以分别分离50%B75%的极性有机物,而醋酸纤维膜渗透仅能分离13—27%。用一定的渗透膜分离指定的有机物,其分离效果取决于有机物分子的化学性质和渗透膜的特性。具有相同官能团的有机物的分离,随其分子大小和分支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叙述了CA-723型精梳机分离胶辊加压气囊技术特点,分析了加压气囊工作原理,介绍了金属波纹和加气压的研制,为精梳机分离胶加压气囊消化移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反浮选—冷结晶氯化钾生产过程中硫酸钙旋流分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地分离粗光卤石矿中的硫酸钙颗粒,在实验室筛分分级法的基础上,利用水力旋流法,对青海盐湖钾肥公司提供的试样进行了实验室分离试验及工业试验研究.实验室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水力旋流器旋流分离粗光卤石矿的CaSO4,在一定的进料浓度范围内,旋流器均有较好的分离性能,运用二级旋流分离,可以使二级旋流分离下出口物料CaSO4降低至0.3%.粒度分布表明,一次旋流分离大颗粒在上出口物料及小颗粒在下出口物料中夹带量不大,且经过二级分离可以提高分离精度.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光卤石矿类型对冷分解—浮选法生产氯化钾工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卤石冷分解-浮选法生产氯化钾工艺以正常光卤石(MgCl2/KCl=1.400~1.800,KCl/NaCl≈1.00)「完全分解为最理想,但在实际生产中,因受卤水组成和盐田工艺控制的影响,已出现了各种非常规的盐田光卤石,本文通过计算比较说明。高钠光卤石分解回收率最高,单位氯化钾产量分解耗水量相对较少,分解产物质量一般,与高镁光卤石、高镁高钠低钾光卤石相比,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5.
16.
作者开发了一种新方法,根据水的沥滤和超滤作用可以生产出菜籽苷含量很低的菜籽蛋白制品,将菜籽粉分两个沥滤阶段同水接触,溶解的蛋白质在二段超滤过程中回收。第一次水的抽提液经超滤后,滞留物用第二次抽提液稀释,再进行超滤。试验了分子量范围在5000~100,000道尔顿之间的超滤薄膜。用本法制成的一种粉为进料重的75%,含菜籽苷0.2mg/g。分离蛋白中含菜籽苷0.42mg/g,蛋白质80.4%,占进料量的10%。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白酒降度多采用冷冻法、淀粉吸附法及活性炭吸附法。这些方法都要辅助冷冻,成本高,操作麻烦,生产周期长,同时会降低酯类物质,使口味淡薄。我厂从去年生产低度齐昌白露酒,酒度38~40°,糖份8~10%,具有滋阴补血,固肾壮腰之功效。开始试验采用淀粉冷冻法,时间长,又 相似文献
18.
19.
朱光富 《中国食品与畜产科学》1997,4(4):176-177
用常规方法检测食品中的沙门氏菌相当费时费力。完成阳性样品检测需5-6天时间。本研究采用Salmosyst增菌培养液作为沙门氏菌前增菌和选择性增菌培养液,同时采用Rambach琼脂作为沙门氏菌选择分离培养基,要将检验周期缩短至84hr。另外此法还具有所需培养基种类少,操作方便鉴别容易,准确度和敏感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