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产业园区的创意城市空间构建——西方国家城市的相关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创意城市是当今全球的热点议题之一,学术界从产业经济与社会角度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与研究.西方国家一些城市以促进经济持续繁荣为目标,致力于构建创意城市并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首先从空间角度阐述对创意城市涵义的理解,认为其核心特征是创意产业在城市中生根强盏并与城市空间的发展变化紧密结合,提出当前其空间构建的主要途径是发展创意产业基地;进而通过对西方国家创意城市空间构建案例的介绍分析,发现其成功经验是强调空间资源整合与用地功能的混合发展以及注重提升生活品质的设施建设,同时在一些具体发展模式上仍然存在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目前我国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的分析,探讨创意产业园区所需的空间特性,以使城市创意产业更好地与城市生活相融合. 相似文献
3.
4.
5.
创意产业的理念已在全球各地被用于城市更新.上海市政府也采用了创意产业的概念,推动更新位于市中心的旧工厂和老仓库等近代工业园区.大多数创意园区都是基于政府政策,园区管理者普遍通过招商创意产业、公司或商店的形式来出租园区空间,他们之间的关系仅是园区管理者和租客的关系.但\"M50\"创意产业园是由园区管理者和租户通过彼此作为合作伙伴,自发性地、协商地对园区进行保护与管理.文章旨在阐明园区管理者和租户如何从房地产预定开发地块保护\"M50\",以及租户在加入对园区的联合管理后如何帮助改善创意产业园区的运营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上海创意空间的崛起与城市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意城市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一个趋势,并对城市复兴有着重要的意义。探讨了创意产业与城市复兴之间的关系,解读了创意产业的空间集群特征,指出创意空间是城市复兴的新模式。选取了中国比较典型的创意城市上海作为研究对象,对上海创意空间的发展历程和发展动力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提出城市观概念,对其组成及演进规律进行梳理与诠释;阐述创意经济对城市物质空间、日常生活空间、城市新兴空间的影响,提出了创意空间,并阐明其形成机理:进而结合城市现演进趋势构架了创意城市的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并论证了创意城市的空间观念与创意城市空间的系统框架及其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
9.
创意产业的兴起及其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科技发展步伐的加快,在全球,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一种新的产业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研究——创意产业;与此相应,一种新的名词也开始出现——创意阶层。本文通过分析创意产业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兴起及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所带来的深刻影响,来探讨创意产业对现阶段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在园区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景观的设计方法,并提出了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景观设计中文脉精神和创意氛围的重要性,最后总结了合理的景观设计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杭州发展创意产业的城市政策出发,思考作为山水之城杭州在创意产业发展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寻找自身独特定位的创意之道,提出了一种从传统的"创意园区"演变为融入日常生活态的"创意社区"的类型概念。 相似文献
12.
13.
14.
当前世界进入新经济时代,创意产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创新力和整体竞争力的标志。以上海中心城区挂牌创意产业园区为对象,分析整体空间分布特征和产业分异特征,用"创意度"评价发展状况,归纳各园区主导产业类型,依此对园区分类。进一步分析园区产业分异的形成机制,在理论框架下归纳创意型企业选址因素,构建指标体系,以软件研发类、建筑设计类园区为例进行量化分析,总结各类型创意产业在选址中考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创意产业和创意产业集聚区的产生与发展,阐述了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引导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深入推进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西方工业生态园区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着重介绍工业生态园区这一概念的由来 ,以及西方发达国家 ,特别是美国在这一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并希望由此对我国的产业和区域发展起到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创新发展与社会资本--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正面临世界知识经济转型的挑战,科技和管理的知识作为重要的生产力在发挥作用,在我国当前的工业化过程中,必须以知识经济的观念去指导和发展.在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应对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作出响应,应深刻理解知识经济的内在机制,以及它对产业发展、制度创新、社会结构、社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影响,提出应战的策略,并营造一个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拟向上追溯<管子>营城思想的实践来源.在大致列举<管子>营城思想中涉及的方面之后,以先后的顺序研究史前聚落遗址、史前城址及夏商西周三代城址.在这样一个序列中,通过详细列表、分析总结其中规律,得出<管子>营城思想源自实践、取自经验的实用性及实践性. 相似文献
19.
文章由苏州博物馆的免费开放,引申出博物馆作为特殊教育基地的重要意义,对如何转变当下我国博物馆现状,使其更大程度成为创意阶层孵化器、创意城市新引擎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