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需要一种能快速监测水中放射性活度变化的方法和装置。当前水中总β放射性测量主要采用取样测量的方法,取样测量的结果精确却耗时,这就需要采用新的仪器和设备对水中的放射性进行就地测量。研制了一套基于塑料闪烁体的水中放射性在线监测装置,对该装置的性能进行了模拟计算和初步测试。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装置对40K探测效率为4.9×10-5cps/[(Bq/L)cm2]。通过实际测量,本装置对40K探测效率为3.0×10-5cps/[(Bq/L)cm2],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差异可能是闪烁光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造成的。对该装置进行测试,装置对水中的40K的最小可探测活度浓度约为500 Bq/L。  相似文献   

2.
自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以来,水体放射性污染受到广泛关注,进行水体放射性监测是判断水体环境安全与否的重要措施。研制了一套在线水体γ放射性监测系统,将待测水域的水样抽入铅室内的取样容器中,采用76.2 mm NaI探测器对水样的γ放射性核素进行监测。综合考虑探测效率、环境本底、测量时间等因素,确定本系统取样容器半径为10 cm,铅室厚度为35 cm。效率刻度结果:对137Cs的全能峰探测效率为0.072 2 s~(-1)/(Bq·L~(-1));在天然本底条件下,取95%置信度时,对137Cs的探测下限为0.982 Bq·L~(-1)(1 h)。结果表明,本监测系统实现了快速取样并获取水中γ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可应用于水体环境日常放射性监测和事故状态下的应急放射性监测。  相似文献   

3.
针对核电站排放废水放射性浓度在线探测装置的设计结构,采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研究了该探测装置对液体放射性浓度的响应系数,给出了NaI探测器计数率与废水排放管道中单位浓度137Cs的响应关系,得到其响应系数为1.249×10 4s 1 Bq 1 m3。并根据环境辐射本底计算分析了测量系统的最低可探测放射性浓度,当铅屏蔽层厚度为80mm时,其最低探测限可达(4–5)×103Bq m 3。为了验证计算方法并校准NaI探测器结构模型,计算了离线测量系统对137Cs溶液放射性浓度的响应系数,与实验标定结果符合较好,两者相差不到3%。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时有发生的海洋核事故引起了人们对海洋放射性监测的重视。为了充分了解海洋放射性的特征,应用海水就地γ能谱仪进行了海水本底、点源及体源实验,同时进行了相应的MC模拟。模拟谱与实测谱的对比发现两者的主要特征基本相符,γ能谱变化规律一致,体源探测效率和探测下限的模拟结果与实际值基本一致。结果表明,海水就地γ能谱的MC模拟是可行的,模拟不仅可作为实验的重要补充,并能为海水就地γ能谱测量提供可靠的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用NaI(Tl)晶体探测器对大体积水中的γ弱放射性直接快速在线测量的方法,并用~(40)K液体源和点源(~(60)Co,~(137)Cs)进行了效率刻度。可行性研究表明,对φ100×100mm的NaI(Tl)晶体探测器,监测水池的容积在1m~3左右是可取的。监测装置的最小可探测的放射性比活度可望好于9.2×10~2Bq/m~3。实际监测中,还要对工业下水进行鼓泡赶氡。  相似文献   

6.
针对核设施中液态流出物60Co、137Cs的测量,构建了基于NaI探测器的核素识别型放射性液态流出物监测系统.实验测试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具有核素识别能力,实现60 Co、137 Cs的探测限小于0.111 Bq/L.该仪器可用于流出物关键γ核素监测,还可用于饮用水关键核素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7.
自1992年,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对秦山核电基地外围环境放射性水平进行了连续的监督性监测。1992~2004年,基地外围环境水体放射性水平的监测结果表明:秦山核电基地外围地区陆地环境淡水(饮用水、湖塘水、井水)中总α、总β、^90Sr、^137Cs平均浓度分别为67、157、4.4、0.3mBq/L,^3H为1.4Bq/L,雨水中^3H为2.0Bq/L;正常排放下,基地附近海域水样中^90Sr、^137Cs平均浓度分别为1.4、0.7mBq/L,^3H为I.0Bq/L;第一期核电厂三回路冷却水总β、^90Sr、^137Cs平均浓度分别为2.6、4.1、1.0mBq/L,^3H为2.IBq/L,排放口海水^3H平均浓度为1.4Bq/Lo与运行前本底值和对照点监测值相比,秦山核电基地外围环境水体放射性水平在正常波动范围内,基地外围环境陆地淡水和附近海域海水没有受到放射性污染。  相似文献   

8.
通过蒙特卡罗程序MCNP(Monte Carlo N Particle Transport Code)建立了海洋γ谱连续监测的测量模型,模拟计算不同能量γ射线在海水中的衰减情况和有效探测距离。根据我国近岸海域海水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活性浓度,模拟得到不同晶体尺寸NaI探测器连续监测的本底谱,分析能量分辨率对全能峰本底计数率的影响并探讨了影响NaI探测器能量分辨率的因素。最后针对我国核电厂周围海域中重点关注的人工放射性核素,并假设不同尺寸NaI晶体在能量662 keV处分辨率保持7.0%不变的条件下,分别计算了不同尺寸NaI晶体探测器在海洋γ谱连续监测中的探测效率、本底计数率和最小可探测活性浓度等技术参数。模拟结果为海洋或其它水体中γ谱连续监测方法的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秦山核电基地外围环境动物性食物样品放射性水平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2年,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对秦山核电基地外围环境辐射水平进行了连续的监督性监测.1992~2005年,秦山核电基地外围环境动物性食物样品中放射性核素的监测结果如下:猪肉中137Cs、90Sr、3H含量分别为0.08、 0.060、 0.7 Bq/kg(鲜重),猪骨为0.05、 0.662、 0.2 Bq/kg(鲜重);羊肉中137Cs、90Sr含量分别为0.03、 0.112 Bq/kg(鲜重),羊骨为0.02、 0.754 Bq/kg(鲜重);牛奶中137Cs、90Sr、3H含量分别为0.019、 0.025、 0.6 Bq/L;奶粉中137Cs含量为0.18 Bq/kg(鲜重);鲻鱼中137Cs、90Sr含量分别为0.05、 0.127 Bq/kg(鲜重),3H含量为1.9 Bq/L;螺蛳中137Cs、90Sr含量分别为0.03、 1.80 Bq/kg(鲜重).与基地运行前本底值和对照点监测值相比,各类动物性食物样品中放射性核素含量均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广东省环境辐射研究监测中心自 1 994年以来对广东大亚湾和岭澳核电站外围辐射环境的监督性监测 ,包括监测方案、方法、质量保证、主要结果和结论。监测结果表明 :( 1 )核电站运行以来的气体排放未对厂区以外的大气和陆地环境产生可观测到的影响 ;( 2 )对于110mAg ,西大亚湾的海水中仅在 1 995年和 1 997年检测到高于探测限的样品 ,最大年平均浓度为 3 .1Bq/m3;西大亚湾的海底泥中只在 1 997年能被检测到 ,年平均值为 1 .0Bq/kg(干 ) ;西大亚湾的海洋生物中在 1 994、1 996和 1 997年检测到的活度浓度较高 ,珍珠贝、马尾藻和墨鱼中的最高年平均活度浓度分别为 2 .2、1 .7和 5 .8Bq/kg(鲜 ) ,1 997年以后随着排放量的下降而显著下降 ;( 3 )对于137Cs,1 994~ 1 998年西大亚湾海水样品中的活度浓度相对较高 ,年平均值最高的 1 995年为 4.6Bq/m3,1 999年以后与本底相当 ;137Cs在其他海洋介质中的活度浓度很低 ,且在本底涨落范围内变化 ;( 4 )对于西大亚湾海水中的3H ,只在核电站排放期间短时升高 ,3~ 5天后基本恢复到本底水平 ,实测年平均活度浓度在 0 .8~ 3 .4Bq/L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