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陈贤瑜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9)
毛细管电泳是分析科学中继高效液相色谱之后的又一重大的创新和发展。而配位作用是指可以作为路易斯酸的金属离子与含有孤电子对的路易斯碱以共享电子对的方式发生的相互作用。本文对配位作用基本理论做了介绍,并探讨了配位作用在毛细管电泳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毛细管电泳在中药材的鉴定、中药炮制品的鉴定中药有效成分分析、中药复方制剂的成分分析领域的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4.
5.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毛细管电泳在蛋白质和DNA分析中的应用及一些新的技术的进展情况,并介绍蛋白质-药物结合物的发现和分离,医学检验中对复杂样品的检测,在核酸分析中的荧光染色剂、筛分剂以及芯片毛细管电泳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介绍了毛细管电泳技术,重点综述了近几年毛细管电泳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概况,并分析了该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8.
本实验采用四乙烯五胺作为毛细管电泳的电渗流抑制剂,以10mmol/L Tris(三羟甲基氨基甲烷)+10mmol/L H3BO3(硼酸)+0.2mmol/L EDTA(乙二胺四乙酸)+0.2%(V/V)四乙烯五胺为电泳运行液,负高压分离(-15kV),电导检测,对饮用水中的Cl-、NO3-、SO42-三种阴离子进行了直接分离测定,并考察了分离电压,pH值,电解质溶液的组成及浓度,电渗流抑制剂,有机添加剂组成等对分离的影响。建立高效、快速的饮用水无机阴离子高效毛细管电泳/电导检测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近日.由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完成的中科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微型综合分析仪”.在长春通过了以张玉奎院士为首的专家组的验收。专家组认为,该仪器性能良好、灵敏度高、稳定性强,且国内外目前尚无该种仪器。 相似文献
11.
12.
为进一步减小光源的体积、简化光路系统结构,消除毛细管电泳芯片诱导荧光检测系统中激发光源的反射光和杂散光的干扰,设计并建立了垂直层叠结构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诱导荧光检测系统。针对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发光强度较低的问题,采用在器件的玻璃基底表面贴附微透镜阵列薄膜的方法,提高了入射光的强度。在对CCD积分时间、PDMS微透镜直径及两偏振片间的偏振角度等参数进行优化之后,利用检测系统实现了罗丹明B样品溶液的毛细管电泳分离。 相似文献
13.
通过恒电压沉积法将纳米金属镍沉积于石墨电极表面, 经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石墨电极表面原位生长出碳纳米管(CNTs), 通过电化学聚合法在CNTs表面原位聚合聚苯胺, 从而获得化学修饰电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所得电极形貌结构进行表征, 并研究CNTs与PNAI复合电极对抗坏血酸(AA)的检测效果。研究结果表明: 制备的CNTs都能均匀地生长在石墨电极表面, 纳米中空管状结构都保持完好; PANI均匀地包覆在CNTs管壁上, 复合材料呈现出典型的三维网状结构。所制备的CNTs/PANI修饰电极对AA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响应, 其中管径较小CNTs的修饰电极对AA的电化学响应更强: 具有更宽的检测范围和更低的检出限。其检测线性范围为1.0×10-6~4.5×10-4 mol/L, 检出限为1.0×10-7 mol/L (S/N = 3)。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重复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非接触电导检测法已经成为毛细管电泳芯片中一种通用的物质分离检测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微型化的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分析系统,采用新颖的三明治电极结构减小了电极之间的寄生电容.这种电极结构能够有效地减小电极的长度,克服了非接触电导检测中电极易于折断的缺点.当采用电极宽度1mm、电极间距1mm、MES/His缓冲溶液浓度为20mmol/L和激励电压20Vpp、90kHz的条件时,检测器具有最好的分离效果.在最佳的分离效果,实现了1mmol/L的K^+和Mg^2+混合无机阳离子的分离检测. 相似文献
15.
具有类酶活性的无机纳米材料因其高稳定性和高灵敏度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因而调节其类酶活性对于促进纳米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简单的液相还原法合成了具有良好均匀性和稳定性的Pt-Au枝状纳米颗粒(Pt-Au DNPs), 研究了动力学参数与纳米颗粒结构之间的关系, 发现Pt-Au DNPs的组成和结构对其类氧化酶活性有很大影响。同时利用其类氧化酶活性催化TMB(3,3′,5,5′-四甲基联苯胺)氧化来比色检测抗坏血酸(AA)。对AA的定量分析结果显示, 在1~15 μmol/L范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78 nmol/L。同时, 发现虽然连续反应会降低Pt-Au DNP的催化性能, 但其仍具有重复使用的潜力, 这在可视化检测AA中并不常见。这项研究不仅提出了合成Pt-Au DNPs的方法, 而且还显示了其在生物样品中进行AA含量分析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为了研究乙醇处理对鲜切苹果贮藏品质的保鲜效果。方法 以鲜切‘寒富’苹果为材料,比较乙醇、乙醇复合抗坏血酸(Vc)溶液处理对鲜切苹果在4 ℃下贮藏品质的影响。分析鲜切苹果包装内的气体成分变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颜色、质量损失率等品质指标,还对组织衰老进程、酚类物质代谢和活性氧代谢及微生物数量进行评价。结果 研究表明,体积分数为30%的乙醇溶液浸泡鲜切苹果能有效保持冷藏货架期间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低的质量损失率,延缓果实组织表面颜色变化和褐变的发生;进一步研究显示,乙醇可能是通过抑制酚类物质的氧化分解,从而减少了醌类物质在组织中的积累;乙醇处理还有利于抑制果实组织中电导率的升高,此外经乙醇处理后,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和复合处理组中的数量。结论 采用乙醇处理鲜切‘寒富’苹果,有利于保持果实的品质,并延缓衰老和褐变进程,从而延长了货架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