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焦士龙  褚治德等 《红外技术》2001,23(4):36-39,46
通过丙烯酸罩光漆的红外吸收光谱及石英板辐射器的热像图数据,确定该两物体表面间的辐射换热属选择性辐射、吸收、换热,据此计算了中波段(2-4μm)及长波段(4-9μm)的丙烯酸罩光漆的吸收热量,计算结果表明前者的换量为后者的6.7(3307.8/495)倍。辐射器与被烤工件间的距离对辐射换热影响很大。距离加大的10倍,换热减少8倍,该计算与分析为漆膜的强化干燥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战术弹道导弹(TBM)中段的弹道特性,建立了TBM在中段的温度计算模型和红外辐射计算模型.在红外辐射的大气传输理论基础上,综合考虑大气吸收和散射因素,分析了大气衰减对红外辐射的影响,得到了大气衰减作用下的目标辐射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红外导引头对目标的探测距离计算模型;最后,在假定的仿真条件下,利用模型计算得到采用3~5 μm和8~12 μm双频段的红外导引头对中段TBM目标的作用距离为810 km,该结论可为反导拦截弹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陈贵宾 《红外》2002,7(10):1-7
1概述 红外辐射是介于可见光与微波之间(0.75μm~1000μm)的电磁波,是一种不可见的辐射.由于可通过大气窗口1μm~3μm、3μm~5μm、8μm~14μm三个波段内的红外辐射在大气中传播时吸收和散射较少,可以到达较远的距离,相对于可见光,能提供特殊的重要信息,如位置、温度、几何尺寸、表面、距离和组份等,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1].  相似文献   

4.
邹景岚  梁广  朱志宏 《激光与红外》2022,52(12):1836-1843
超材料是一种人工复合结构,因非凡的红外发射/吸收调控能力,成为实现红外隐身技术的有效途径。针对当前超材料实现波长选择性红外辐射隐身的不足,提出和设计了基于耐高温金属材料钼Mo的多层金属 介质 金属(MIM)结构超材料,同时实现了5~8μm波段的宽带高发射(吸收)和中红外波段3~5μm、远红外波段8~14μm的宽带低发射(吸收)。进一步研究表明该隐身结构耐高温性能非常突出,在500~2500K温度范围内其红外辐射特征都能被抑制,同时,红外辐射的角度选择性也很好,75°范围内时5~8μm和8~14μm波段辐射特性无明显变化。该工作为新型耐高温波长选择性宽带红外隐身技术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复杂大气条件下红外系统作用距离的估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海平面上水蒸气、二氧化碳含量对应大气吸收透过率的数据进行拟合,得出在3~5 μm和8~13 μm大气窗口,水蒸气吸收透过率与可降水分,二氧化碳吸收透过率与海平面路程长度的关系.并依据相关文献进行高度和斜程修正.分析了大气对红外辐射的散射衰减以及总衰减.在此基础上基于MRTD法和约翰逊准则给出了扩展源目标红外辐射作用距离的估算方程.综合考虑了目标形状、大气能见度、海拔高度、目标天顶角和空间频率以及探测概率等多种因素对热成像系统作用距离的影响,给出了作用距离估算实例及结果.  相似文献   

6.
无人机蒙皮红外辐射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典型飞翼布局无人机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场计算商业软件和自主开发红外计算软件相结合的形式,利用离散传递法计算了全机在8~14 m波段红外辐射强度分布。在红外计算过程中,考虑了发动机固体壁面的发射和反射,飞机蒙皮的发射,燃气内CO2、H2O和CO吸收与发射作用。结果表明:马赫数是影响其8~14 m波段红外辐射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冷却、隔热等措施降低后机身发动机热影响区蒙皮的温度或者在机身蒙皮上涂敷低红外发射率材料可以明显降低飞机在8~14 m波段的红外辐射特征,该研究为未来飞行器红外隐身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波红外火情遥感的大气辐射传输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2005年在广西武鸣机场进行的人工火情测量试验中获得的由BOMEM MR-154FT高光谱仪测定的火情光谱特征发现:在中波4.34~4.76μm光谱段的辐亮度比火情遥感监测常用通道3.5~4.0μm有更强的响应关系.用模拟计算方法进一步分析了中波红外光谱的大气辐射特性.分别对中波波段主要的吸收气体(水汽、水汽连续、二氧化碳混合、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臭氧和气溶胶)影响辐射传输的情况进行模拟计算;选择中国内陆地区18种大气廓线样本和4种大气模型,分别进行辐射传输计算,获得了3~5μm谱段分谱大气透过率和大气程辐射等,并比较了新选择通道(4.42~4.78μm)与传统通道(3.55~3.95μm)在地面和传输到大气层顸后辐亮度的变化情况,为今后应用新探测通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红外导引头对巡航导弹的探测距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刁伟鹤  毛峡  董旭阳 《红外》2008,29(2):26-30,37
巡航导弹体积小和低空飞行的特点,使得其具有目标红外辐射强度小、地面背景干扰大以及低空大气对其红外辐射的透过率低的优点。为了准确计算红外导引头对巡航导弹的探测距离,文章对巡航导弹的红外辐射特性以及地面背景的红外辐射特性进行了分析,进一步建立了红外导引头对巡航导弹探测距离的计算模型。提出了利用图解法对作用距离方程进行解算的方法,提高了作用距离模型的计算准确度。利用所建模型计算了某中距离红外导引头对一种巡航导弹的探测距离。计算结果表明,导引头对该巡航导弹的探测距离远小于对常规空中目标的探测距离,尤其在8μm~12μm波段,迎头方向无法探测。  相似文献   

9.
卫星表面散射对其温度及红外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金项目:。摘要:首先建立卫星温度场的理论计算模型;然后给出利用辐射传递因子求解卫星表面间自身辐射和空间热流多次散射的计算方法和流程;最后计算分析了卫星表面间自身辐射和空间热流多次散射对自身表面温度及3~6 μm和6~16 μm两个波段红外辐射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于提高空间目标红外辐射特性的计算精度以及空间目标的红外探测与识别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飞行器尾焰红外辐射及其被动测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旨在研究利用飞行器的尾焰辐射对飞行器进行被动测距。导弹和飞机发动机的排气系统是飞机在3~5 m波段的主要红外辐射源。建模计算了矩形喷管尾焰红外辐射特性,计算结果表明,不管观察方向如何,尾焰红外辐射强度色比是相同的。当辐射强度色比在大气中传输时,因为吸收和散射而被衰减,不同波长上红外辐射衰减幅度不同,辐射强度色比随着传输距离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色比包含了目标的距离信息。推导了目标尾焰色比与尾焰温度、辐射传输距离、大气消光系数之间的关系。计算了尾焰色比与尾焰温度的关系,推导出了红外三色比距离方程组,选取4.5、4.6、4.7 m三个波长对三色被动测距进行了研究。利用测距方程组画出了测距图。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可对尾焰进行三色测距。  相似文献   

11.
对抗红外成像制导反坦克导弹的一种伪装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坦克的生存概率因素,阐明了单纯依靠回避运动和加强坦克的装甲防护能力是难以对抗红外成像反坦克导弹的。提出了红外涂料、红外干扰弹被动伪装和主动伪装相结合的方法,并以AGM—64D导弹的战斗参数为例进行了计算分析,证明该方法能够使坦克目标的生存概率大大提高。该方法对其它目标对抗红外成像制导武器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红外涂料的节能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红外辐射涂料的节能机制,分析了涂料对燃料加热炉排烟温度的影响及涂料与炉表温度的关系,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评估了红外涂料的节能作用.  相似文献   

13.
林炳  孙剑  张阔  王春  武淑明  朱震 《激光与红外》2006,36(Z1):814-816
文中介绍了研制的7.8~10.6μm的长波红外增透膜,平均透射率大于98%。通过材料选择,合理的膜系设计,离子辅助技术和温度筛选等多种改进工艺,研制出可靠性和光谱特性皆优的ZnSe长波红外增透膜,达到了GJB2485-95光学薄膜通用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红外隐身涂料发射率测试的原理及方法,同时,讨论了基底(基底材料和基底颜色)、涂刷次数、涂层表面粗糙度、老化时间对红外发射率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外隐身涂料的发射率随着基底发射率的增大、涂刷次数的增加和老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光滑表面涂层的红外发射率要低于粗糙表面涂层的红外发射率.  相似文献   

15.
李欣耀 《红外》2011,32(1):31-34
根据红外系统中的不同杂散辐射源,分析了杂散辐射的内因和外因.列举了从机械面和光学面上抑制红外杂散辐射的具体措施,提出了选择红外涂层的方法.对一台空间红外仪器设置了里奥光阑,并通过地面试验和在轨测试评价了其抑制红外杂散辐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用过渡金属氧化物MnO2、FeO3、CuO、CO2O3等为主要原料,掺入少量杂质,采用传统的电子陶瓷工艺,制备出红外陶瓷粉料,然后选择合适的粘合剂与粉料混合,调制成常温远红外辐射浆料,涂覆在织物上烘干,在40℃下测得其法向全发射率为87%。  相似文献   

17.
王海燕  孙加林  肖鹏 《红外技术》2012,34(11):677-680
以Fe2O3-MgO-cordierite体系为基础,用不同质量分数TiO2和ZnO进行掺杂,制得具有高发射率的尖晶石型红外辐射涂料。通过XRD、SEM、红外发射率测试、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抗热震性测试等测试方法对所制备的红外辐射涂料的物相、微观形貌、红外发射率和抗热震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高温烧结后生成了ZnFe2O4、TiMg2O4、MgFe2O4尖晶石结构,当TiO2质量分数为10%时,涂料在8~14 m波段的发射率最高达到0.963,并且抗热震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红外增透与保护膜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电子束与离子辅助沉积技术,在氟化镁晶体材料上制备3.5~4.9μm增透与保护膜。经过实验,选取氧化钛与二氧化硅作为薄膜材料,并优化沉积工艺参数,尽可能减少吸收损失,对氟化镁基底实现有效的增透和保护。实验结果表明,镀膜后其单面剩余反射率由未镀膜时的2.5%减少到1.2%,并能承受湿热和雨淋测试。  相似文献   

19.
采用低发射率涂层的发动排气系统红外特征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俊  吉洪湖  斯仁  黄伟 《红外技术》2011,33(7):395-400
实验测量了涡扇发动机收敛喷管排气系统模型的红外辐射强度的分布,比较了中心锥表面上涂覆低发射率涂层前后,水平平面内0°,5°,10°,15°,20°,30°,45°,60°,75°和90°方向上在3~5 μm波段的红外辐射强度.结果表明:在0°~45°范围内,中心锥表面涂覆发射率ε为0.51的涂层后排气系统的辐射强度比原...  相似文献   

20.
魏迎春  马勉军 《红外》2007,28(12):34-37
本文综述PbTe材料及其薄膜的当前研究进展,并针对PbTe薄膜的不同制备方法及特点进行了探讨,得出了PbTe薄膜的化学组成、组织结构、形态、光学特性与材料自身性质、基底特性、沉积温度、制备方法有直接关系的结论.上述结论对今后的PbTe薄膜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