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城市形态出发.将沈阳的变迁划分为明代军事城堡、清代都城和近代奉系统治三个主要阶段。进而分析了上述历史时期内沈阳城市空间、景观形态和建筑形式的特征及异同.同时探讨了权力影响城市形态变迁的途径。最后总结了权力与城市形态变迁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罗辉华 《华中建筑》2008,26(9):171-173
由于紫吉花园的地形地貌与举世闻名的雅典卫城的城市形态与基地有着惊人的相似,因此卫城“城市最后的高地”的意义极其符合本地块在坂田片区的地位——因地形较高而未被农民房占领的最后“高地”。于是,“卫城”的理念便被自然引入。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中东铁路之视角比较近代京奉和奉海两条自建铁路,通过近代铁路竞争探讨对沈阳城市形态的影响,从而提出中东铁路与自建铁路竞争所产生的"拉力和张力"是近代沈阳城市形态演变的主要动因,文章就沈阳近代转型中传统城市核心逐渐退化、城市重心向铁路衍生区域转移等变迁过程展开讨论。同时,中东铁路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线路,对其文化遗产的研究,不应忽视与其同时代的东北地方政府自建铁路和本土化城区的研究与保护。  相似文献   

4.
上官洁 《山西建筑》2011,37(13):17-18
从交通方式分担的特性出发,分析了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影响机理,通过详细的交通调查、调研,从城市规模、城市形态、经济水平等城市特性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理清各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逻辑关系,为准确的交通方式分担预测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城市形态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仅与城市本身的地理条件有关,还涉及到历史因素及社会需求的限制。城市形态结构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活动质量,甚至影响城市整体发展节奏。本文以大连城市的形态结构变化为例,对比其他城市形态结构,针对我国城市发展现状,提炼出可被借鉴的城市形态结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奥运对北京城市区域及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分析了奥林匹克公园建成后对北京城市形态的影响,主要从城市肌理.城市区域以及城市中轴线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苏静 《重庆建筑》2007,(11):48-50
城市形态是指城市在某一时间内,由于其自然环境、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因素,在互动影响下发展所构成的空间形态特征,是构成城市所表现的发展变化着的空间形式的特征。通过介绍潍坊城市空间形态的不同时期的演变过程,提出了潍坊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规律,并分析了影响其演进的主要因素,以期对未来城市形态发展引导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分析了奥林匹克公园建成后对北京城市形态的影响.主要从城市肌理、城市区域以及城市中轴线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文章按时间顺序分析概述了福州城市形态演变的历史进程,从单中心拓展到双中心与多中心拓展,再到指状、连片块状拓展,最终形成今天的单核圈层式加不连续带状拓展结构。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城市形态的演变往往受多种不同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城市形态的变化也有着不同的主导因素。文章从自然地理、经济发展、交通、政治政策、社会文化等不同因素对城市形态演变的影响进行分析,全面系统的总结了城市形态的演变规律与相应的发展策略。为今后研究其他城市的形态演变规律与发展策略提供案例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赵辉  王东明  谭许伟 《规划师》2007,23(2):81-83
分维数可以作为城市空间系统优化的定量判断依据,通过对城市发展影响因子宏观调控,使城市朝着临界空间形态方向发展.据此,沈阳在配置公共资源时应在提高公建用地的半径维数、提高城市总体形态的边界维数、减少绿化用地半径维数等方面进行引导,以进一步优化沈阳城市形态和功能布局.  相似文献   

11.
清末广州中西交汇,景园营造新旧共存互动,推 动岭南园林的近代转型。其中,在繁荣的中西贸易和文化交 流,以及书院文化、士绅文化等的影响下,清末岭南形成了 以广州为中心、十三行行商为代表、官商士绅竞相造园的特 殊历史时期,其造园数量、规模、意匠等均在该时期达到岭 南古典园林发展的巅峰。这一时期也是岭南园林近代转型的 关键时期。在西方文化和清末洋务运动思想的影响下,广州 开始出现洋务花园、公园、市政绿化,以及校园绿地等新型 园林形式。这些具有公共性质的城市景致与新建私园一道广 泛分布在城墙以外,成为清末广州城市空间拓展与风景体系 形成的重要参与者。由于清末广州城外造景的繁荣,从时间 上开启了岭南园林的近代转型,在空间上使岭南园林的地域 性特征得以形成和辨识,其空间性与时间性界定了清末岭南 园林近代转型的物质及文化维度。梳理了清末广州具有代表 性的景园营造活动,在分析其动力机制的同时,探讨城外造 景之于岭南园林近代转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周毅刚 《华中建筑》2006,24(8):159-162
明清佛山的城市空间形态具有类似中世纪欧洲城市的有机体特征,但其空间演化的过程与中世纪欧洲城市有着本质的分野。以明清佛山为代表的部分明清珠三角城镇的城市空间形态补充了国内城市史研究所未揭示的若干信息,扩展了中国古代的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时期是中国城市变革重要的转折期,不同学科针对明清城市的研究都很活跃,研究成果相当丰富。在分类总结的基础上,从不同研究主题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分析不同学科之间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由政府主导的近代南京城市绿地建设始于清末,在民国时期发展迅速,具有一定特色,值得深入剖析.结合社会史、城市史研究方法,在由封建帝国晚期向近代都市化转变背景下,分析当时城市绿地空间形态变化特征及其演变内生动力.自清末至民国,规划和政策引导改变了城市绿地属性及形态.规划上受到定量空间标准与公园系统模式等西方规划思想的引导,...  相似文献   

15.
吴永发  荣侠 《城市规划》2017,(7):96-100
通过对从明崇祯《苏州府城内水道图》到清光绪《苏州巡警分区全图》5张苏州古城图的分析,认为苏州滨水街巷的分布依附水道布设,并恪守"水陆双棋盘"的街道布设格局,其特征由明代的"北密南疏、东西平衡"逐渐演变至清代的"东密西疏、南北平衡"。苏州滨水街巷分布形态的变化是城市空间肌理变迁的表象,深刻反映着明清时期苏州工商经济迅速发展下,人地矛盾、交通矛盾、手工业业缘区域集结与城市变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袁维婧 《建筑与文化》2016,(11):224-226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实质上源自于城市形态不断适应城市时代功能的要求。封建时期,权力中心决定了成都的政治军事职能,从而让城市限制在城墙中发展,也导致了重城格局的出现。而权力中心的解体、技术的进步与新思潮的传播必然会让城市冲出封建束缚,承担更加多元化的职能,城市的功能分区与公共空间体系也必然由传统走向现代。本文选取明清、晚清、民国三个城市变化最为突出的历史节点,从地理学、规划学与城市设计学三个角度探讨了成都城市空间的转型与城市职能、地理条件、政策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针对城市缺乏特色的现象,选择城市形态作为研究对象,视其为演变的过程,将城市形态特色衰微现象置于历史过程中,从演进规律与组织机制的角度分析城市特色衰微的本质原因,探讨城市形态特色重构的方向与途径.  相似文献   

18.
西安满城区城市形态演变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江  沈娜 《城市规划》2005,29(2):59-65
以西安满城区为研究范围,选取了清代、民国和当今三个典型的发展时期,从街道和街廓的形态特征入手,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探讨了城市形态演变的一系列问题、模式和动因,以期对今天的城市规划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林哲 《南方建筑》2013,(4):82-85
清末《桂林省城图》是目前所见最早用近代科学与中国传统相结合方法进行测量绘制的桂林城市地图,本文通过图像分析及历史资料比对,厘正了几种资料对该图的错误理解,并对该图中反映的城市空间形态进行了探讨,以补充桂林城市演变关键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engages with the ontology and epistemology of urban mapping. While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 and other digital technologies have long transformed the capacities for representation of urban data,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apacity of mapping to produce new ways of seeing, understanding, planning and designing the city. With a primary focus on urban morphology, distinctions and overlaps between mapping, diagramming, planning and designing are articulated within a framework of assemblage thinking. Through cases drawn from urban design research, we analyse the mapping of political conflict, transport flows, functional mix and informal settlement. It is argued that urban mapping is a form of spatial knowledge production that is often diagrammatic, embodying a spatial logic that cannot be reduced to words and numbers. Urban mapping constructs interconnections between the ways the city is perceived, conceived and lived; and it can reveal capacities for urban transformation – the city as a space of possi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