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低碳导向下的城市空间规划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规划对城市的碳排放具有锁定作用.文章针对低碳城市发展目标,从空间规划入手,提出了绿色城市规划策略:构建公交导向的绿色交通体系,发展混合密集型城市和城市单元,建设生态单元与楔形绿地系统,实现在碳来源、碳排放、碳捕捉三个方面的减碳化,真正实现低碳城市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其核心为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揭示低碳经济是世界发展的趋势,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说明低碳城市的构建途径:新能源技术应用、清洁技术应用、绿色规划、绿色建筑和低碳消费。并阐述了低碳城市在中国的实践。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一大背景下,实现从高碳城市模式向低碳城市模式的转变,已成为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而推进低碳城市建设需要从城市规划、产业结构、资源和能源利用、生活消费等多方面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梳理欧洲主要国家推行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体系,重点关注欧盟到国家、地方和城市的政策架构和传导体系,从法律法规、政策传递、监督评估、市场机制和公众参与等方面入手分析研究欧洲国家和城市如何通过政策机制的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比较我国当前绿色低碳政策机制建设中的现状和特征,识别中国城镇化和城市发展进程中绿色低碳发展存在的制度性问题与挑战,并就如何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和推广应用绿色技术提出了政策和机制保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35)
在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我国提出要积极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开展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本文分析了城市道路公共交通运输工具的绿色低碳性,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借鉴国外城市公共交通在绿色低碳方面的成功经验,给出了发展低碳城市公共交通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以城市低碳转型与绿色发展为主题的2011年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于6月27日至28日在扬州召开,低碳生态城市仍是本届大会的中心议题。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会上作了题为《复杂科学与城市转型》的主旨报告,提出了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新原则。2010年是我国推动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一年。政府高度重视低碳生态城市发展,从宏观层面进行引导;有关学术交流活动日益频繁,主题和理念逐渐清晰;各类  相似文献   

6.
自2006年实施国内首部建筑节能地方法规《深圳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以及进入"十二五"以来,深圳市持续、大力推进建筑领域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快转变城市建设发展模式与方式,作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深圳",推进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初步实现从建筑节能到绿色建筑、从绿色建筑到绿色城市的"两个转型".深圳先后获得首批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工程建设标准综合实施试点城市、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利用试点城市等五个示范试点城市称号.深圳还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深圳市政府合作共建的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以及国家低碳试点城市.2012年,为配合国家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城市建设,深圳市还在建筑领域率先启动开展碳排放权交易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7.
城乡建设低碳发展面临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化核算的新要求。在梳理省级、城市、城市片区、社区等不同层次碳排核算方法差异的基础上,以城市片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包含建筑、交通、市政、工业、碳汇等模块的碳排放核算模型。从优化城市布局、调整能源结构、低碳城市建设三个视角,探讨城市片区低碳发展可采用的减碳技术。研究表明,预留蓝绿空间构建通风廊道、优化能源结构、建设绿色建筑、推进低碳交通体系、循环利用资源、挖掘高效碳汇等技术手段的运用可以共同推进城市片区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城市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低碳城市建设正日益得到重视。肇庆新区重点地段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低碳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力图通过构建规划结构、进行用地与功能的合理布局和建立绿色交通系统等一系列措施与手法,将规划区打造为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具有活力、竞争力的低碳绿色城市新区,带动肇庆市的新一轮发展,最终实现经济发展以低碳为方向、市民生活以低碳为理念、政府管理以低碳为蓝图的复合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9.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的背景下,资源枯竭型城市迈向经济发展与绿色低碳转型共赢之路势在必行。文章在明晰铜川市低碳发展问题的前提下,构建城市低碳转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熵权—TOPSIS法对铜川市近10年绿色低碳转型效果进行评价,以此提出铜川市应从产业调整升级、城市环境整治以及创新动能提升三个层面出发,推动铜川市低碳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低碳城市建设不单纯是一种能源结构的调整,一个产业经济和社会形式的改变,而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包含内容看,低碳城市建设包括绿色低碳产业、能源、清洁生产、低碳技术应用等,从发展时段看,低碳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分步走",每一阶段要设置相应的目标与发展侧重。  相似文献   

11.
转型发展与未来城市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工业城市转型发展路径入手,基于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理论和美国城市的三次转型实践,就中国城市可能出现的转型城市类型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特别注重第三波和第四波城市类型的概括和归纳,它们是后福特主义城市、边缘城市、网络城市和旅游休闲度假城市、文化城市、创意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科技城市和智慧城市等。  相似文献   

12.
阎欣 《福建建筑》2012,(10):12-15
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转型时期,低碳城市的建设是实现转型过程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绿色工业作为产业升级与转型的产物,将会成为低碳城市的建设的新途径。尤其在以厦门市为代表的宜居城市发展进程中,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成为了首要问题。本文将以厦门市为例,以厦门市的工业分部门增加值与能源消耗量为基础数据,进行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从而选取适合厦门市的绿色工业作为下一步发展的重点选择,为建设低碳城市进行指引。  相似文献   

13.
德国通过建立"轨道交通-自行车-步行"一体化的绿色交通系统,使得城市摆脱了依赖于汽车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本文在梳理和回顾德国城市交通策略由便于汽车的城市交通规划,到轨道交通可达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再到实现一体化绿色交通系统的发展历程,从中分析并总结了德国城市中心在不同时代的交通规划策略和特点。最后研究揭示出,城市如果要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城市交通必须依赖于节约能源,没有污染的绿色交通模式。  相似文献   

14.
王静文 《华中建筑》2014,(5):101-104
在全球变暖,环境危机加剧的今天,低碳城市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而实现低碳城市发展的途径除了通过技术手段的节能减排外即是增加碳汇,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建设即是实现这一途径的最有效的方法。该文以城市绿地系统为研究对象,从低碳城市理念视角出发,归纳绿地系统之于低碳城市的碳汇与减排效应,总结基于低碳城市理念的绿地系统优化策略,之后以岳阳城市为例,分析其现状绿地系统固碳释氧功能与存在问题,并分别从强化绿道和生态廊道、构建绿色网络布局模式、发展城市立体绿化及采用多元低碳措施等方面探讨低碳城市理念指导下的城市绿地系统优化策略,以期对我国绿地规划建设有所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低碳城市规划——一个新的视野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对国内外低碳城市的理论研究和规划建设实践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提出低碳城市规划主要应关注城市形态、土地利用、产业发展、能源利用、交通模式、城市建筑等方面,并针对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的关系、低碳城市规划的定位、理论基础以及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低碳城市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阜新市作为资源枯竭型转型城市向可持续性发展城市转变迫在眉睫,玉龙新区的建设无疑缓解了经济发展对枯竭资源的依赖,城市园林景观作为现代城市的重要部分,越来越多的城市园林过于追求理想的景观效果而忽略节能、环保的初衷,在城市人居环境亟待提高的情况下,城市园林的被动式节能应运而生,对于构建绿色生态城市、低碳环保城市有着重大而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Z1)
It is an important and unique approach of achieving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to save and use energy intensively, reduce carbon emission, and take the low-carbon development road. Taking Gaochun Zij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pecial Community for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d planning measures for building a low-carbon city, including building a green network, compound utilization of urban spaces, establishing green transportation, using renewable resources, development of green architecture,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future researches on the low-carbon urban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8.
欧雷  焦自云 《华中建筑》2013,(10):97-102
节约和集约利用能源,有效减少碳排放,走低碳城市的发展道路,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该文以盐城的聚龙湖商务商贸区为例,详细介绍构建低碳示范区的规划措施,包括建设城市湿地公园、城市空间复合利用、建立绿色交通、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绿色照明、绿色建筑的发展等内容,以期对后续的低碳城市发展研究提供可借鉴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低碳园林的生态学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气候变化和快速城市化导致的城市生态环境急剧退化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低碳城市是应对这一问题的重要对策之一.作为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低碳园林开始受到了城市管理者和规划人员的重视.但目前低碳园林仅处于概念层面,缺乏具体的实施途径.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快速城市化对城市人居环境的影响、低碳园林概念及其与低碳城市关系辨析的基础上,从生态学角度探讨了低碳园林的发展策略.提出了增加城市绿量、改善景观布局、选育应用功能性植物、建设近自然园林、综合利用水资源及引导居民参与园林建设等低碳园林规划建设的生态学途径,以期为低碳园林和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提供实施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态势,建设低碳城市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根据传统城市规划的功能分区理论及其与城市碳循环系统(碳源、碳汇)的对应关系,尝试基于低碳生态视角,从聚居模式、公交格局、产业分布及生态绿地四个方面对重庆主城区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以重庆主城区生态绿地空间特色为导向,提出适合山地格局的低碳城市空间结构——指状城市,为重庆市低碳空间规划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