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1年,包钢稀土产业走过了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出口量急剧减少,国内稀土市场供大于求的严峻形势,包钢及时调整策略,制定措施,充分发挥优势,完善管理,依托新技术,致力于生产适销对路的高科技产品,开发出国内外客商十分青睐的稀土产品,赢得了良好的信誉和广阔的市场。  相似文献   

2.
2003年,我国稀土工业克服了国际稀土消费市场低迷、产品价格低水平徘徊的严峻形势,紧紧抓住全球经济回暖的有利时机,努力加快产品结构调整,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对外贸易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3.
2005年全球稀土市场及其发展趋势(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2005年稀土市场主要特点 2005年,全球稀土市场的几个特点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首先,稀土年消费量达到10万吨REO的规模(表1)。 其次,新材料领域消费稀土已超过稀土消费总量的50%。  相似文献   

4.
《稀土信息》2004,(2):3-5
2003年是中国稀土产业持续发展的一年。全国稀土信息网、北方稀土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稀土学会技术经济委员会、中国稀土学会信息专业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稀土办公室机关刊物《稀土信息》、中国稀土学会会刊《稀土》、中国稀土学会英文版《中国稀土信息》、全国稀土信息网网刊《稀土市场》、中国稀土网站(www.cre.net)等单位从2003年媒体报道的在全国范围内发生的最有影响稀土科技事件、最有价值的稀土科研成果、最有应用前景的稀土新发明和新创造中评选出2003年中国稀土十大科技新闻。  相似文献   

5.
2004年我国北方稀土行业总体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稀土精矿及主要氧化物市场情况1.稀土精矿市场情况 2003年包头稀土精矿产量约10万吨(折50%),销售7万吨左右,2004年稀土精矿的生产与销售基本保持了2003年的水平,稀土精矿的价格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6.
2006年国内稀土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主要特点 一个时期以来,中国的稀土生产规模一直雄居全球第一。因此,中国稀土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在世界稀土市场中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由于前几年中国稀土工业盲目加快发展,稀土出口秩序一度十分混乱,大量的稀土产品流入国际市场,不仅过量消耗和浪费了宝贵的稀土资源,而且促使世界稀土价格长期处于低迷状态。  相似文献   

7.
赵勇 《稀土信息》2007,(1):32-33
2006年稀土市场的火爆上涨让业内人士还记忆犹新,众多稀土企业几家欢乐几家愁。在经历了2006年稀土市场的洗礼后,2007年的市场还会上演持续上涨的行情吗?留给大家的是悬念和猜想。  相似文献   

8.
张安文 《稀土信息》2004,(10):15-15
2001年以来,由于全球经济疲软,稀土市场经历了新一轮低迷。进入2004年,稀土市场似有复苏迹象,需求增长.价格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升,企业效益有所好转。稀土产业前景、需求状况及未来市场走势受到稀土界人士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9.
我国稀土市场经历了5年低谷,2006年第一季度稀土市场逐步回暖,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在稀土行业贯策落实取得一定成效,国内主要稀土产品价格呈上涨态势。主要原因:一是黄河内蒙古段水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大,沿岸相关生产企业被限期停产治理,各企业纷纷投入资金增加环保设备,直接增加了作为稀土初始产品的混合碳酸稀土的生产成本,导致稀土产品价格上涨;  相似文献   

10.
低迷了许久的稀土市场终于在2005年开始回暖,2006年各种稀土产品价格普遍大幅攀升,进入2007年,几种稀土产品价格不断刷新历史新高。国内稀土市场的生机盎然使得那些曾经由于环保压力或者低价竞争而退出稀土行业的国外稀土企业,以及那些驻足门外静观事态发展变化的国外公司在面对新一轮商机时也在权衡重新涉足这一领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张烨 《稀土信息》2004,(2):16-17,21
2003年美国未进行稀土矿开采。氟碳铈矿过去作为初级产品在芒廷帕斯开采。美国是稀土加工国,2003年继续保持稀土产品主要出口国和消费国地位。据估计,2003年美国稀土加工产品的消费额超过100万美元。2002年美国稀土应用分配为:石油精炼催化  相似文献   

12.
2003年包头市稀土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稀土产品进一步向中、下游产品集中,原料型企业向应用产品型企业转变,稀土下游产品和应用产品产值的比重由2002年的12%达到2003年的30%.稀土产品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3.
本刊 《稀土信息》2004,(12):15-19
2004年,各种生产资料价格继续走高,但稀土价格却仍然低谷徘徊。受原辅材料涨价因素的打压,稀土企业利润已经榨干。2005年即将到来,在新的一年里,稀土市场将如何发展,稀土价格如何变化,是大家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预测2005年稀土价格走势,近日本刊编辑部邀请部分稀土企业家进行了座谈。现将部分发言整理如下(未经本人审阅),已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津滨 《稀土信息》2007,(7):20-22
今年以来,国家对稀土行业调控政策趋紧,国内稀土市场原料供应持续紧张。在稀土应用市场需求强劲的拉动下,稀土产品价格再次出现大幅上涨。 2007年是国家稀土生产计划由指导性调整为指令l生的第一年,国家发改委已将稀土矿产品和稀土冶炼产品列入指令性计划管理。3月底,国土资源部下发了2007年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87020吨(RE-0),  相似文献   

15.
按照2004年的稀土市场情况,当时预计2005年的市场不会太好,果然上半年市场未有明显好转,5月1日出口退税的取消更使本已低迷的稀土市场雪上加霜。但到了2005年结束以后.大部分企业都感觉良好.一些上半年亏损的企业在下半年基本上都补了回来.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护国内稀土资源,我国政府从2005年开始采取取消出口退税,实施出口配额,加强环境监管等一系列措施,市场上稀土供给因此减少,加上新材料行业对稀土需求的快速增加,整个稀土行业都面临机遇。  相似文献   

17.
我国稀土生产、市场需求和价格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稀土生产能力过剩 自1995年以来,我国的稀土企业由于市场的推动,尤其是钕铁硼永磁材料、发光材料的迅猛发展,拉动了生产能力逐年增加。1995年稀土生产能力约为7万吨(REO计),到1999年已达到11万吨,2000年超过12万吨,远超过了世界稀土产品的需求量。  相似文献   

18.
莉华 《稀土信息》2010,(1):13-15
为了加强稀土行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如何科学开发和利用稀土资源,发展稀土应用产业,稀土生产和应用企业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给行业带来的影响和挑战,由中国稀土学会技术经济委员会、信息专业委员会和全国稀土信息网联合举办的“2009年全国稀土应用与市场信息交流会”于2009年12月15~19日在福建省厦门市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简要介绍世界稀土资源总体概况及国际市场供给现状的基础上,从分析稀土市场价格形成的一般机制入手,研究了中国稀土市场价格过低的产生根源。认为当前中国稀土市场因未能充分考虑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而存在负外部性。由于存在外部性,稀土市场机制在有效组织经济活动时失灵了。为纠正市场失灵,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有效性,解决中国稀土产业发展中的市场价格过低、资源开采过度和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需要发挥政府可以改善市场结果的积极作用,提出了开征稀土生产企业污染矫正税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稀土信息》2005,(9):38-38
中国稀土学会于2005年8月17日在内蒙古包头国家稀土高新区召开了四届二次理事长办公会议,会上首先由秘书长王新林汇报了2004年学会的主要工作和下步计划,随后进行了热烈的讨沦交流,达成了共识。会议纪要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