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论述了激光清洗物体表面微小颗粒的原理、所用激光器、影响因素及工艺技术。并介绍了激光清洗技术在天文望远镜、磁头滑座空气轴承表面的具体应用。准分子激光器是半导体器件、微电子、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和核动力的有效清洗工具。  相似文献   

2.
<正> 日本欧姆龙公司不久前推出 Z4M—N30V 型正反射式激光位移测定仪。该仪器是利用半导体激光器来测量物体(从镜面物体到漫射物体)微小位移量的产品。它可用于测定加工、组装时的位置和检验加工零件的尺寸。较之同样用途的 LED(发光二极管)光源式和超声波式位移仪有更高的测量精度。以前,欧姆龙的激光位移测定仪采用漫、反射方式,所以无法进行镜面体的测定。而新产品则采用同感光元件组成最佳配置,采用欧姆龙自己的正反射光学系统技术和数字信号技术等,  相似文献   

3.
通过LabVIEW软件平台编程实现了计算机采集莫尔条纹的图像移动来测量物体的微小位移。通过编程控制USB摄像头可采集到莫尔条纹的图像。当物体发生微小位移时,通过计算莫尔条纹移动像素点的个数,计算出物体移动的距离。本实验在测量过程中的图像采集和图像处理都是由LabVIEW软件编程来实现实时的动态自动测量。  相似文献   

4.
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国外有人曾设想把这种高相干性的光源用于测量材料的速度。其原理就是采用众所周知的多普勒效应来测量当移动物体使光散射时而产生的小频率漂移。Yeh 和 Cummins 于1964年制作了第一个风速计,并用它来测量管路中的流量。1966年,美国航空及宇宙航行局的 Foreman 及他的同事们制成了第一个真正的实用仪器。从那以后,曾有许多研究者对激光风速计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这种仪器已从纯科学珍品发展到可与诸如热线风速计等其它风速计相竞争的仪器了。本文主要介绍已经设计的几种激光风速计  相似文献   

5.
《工具技术》2003,37(7):69-69
细微的红光和伟岸的大桥、雄伟的高坝、精密的机床之间有什么联系 ?纳米激光器测尺把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激光器内部 ,把红光波长的 1/8— 79纳米作为一个单位来测量物体尺寸或位置的微小变化 ,大桥、高坝、精密机床加工工件这种庞然大物 ,哪怕纳米量级上的一个微小的变形、微小移动都能被测量出来。 7月 4日 ,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经过紧张而严格的测试后 ,世界上首批纳米激光器测尺宣告诞生。为了将这个奇异的想法变成现实 ,清华大学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张书练教授带领的课题组为之奋斗了 10年。这是名…  相似文献   

6.
《机械》2010,(10):75-75
据国外媒体报道,澳大利亚科学家发明了牵引光束,利用激光移动大型物体的距离可以超过以前任何时候。  相似文献   

7.
针对计算机视觉系统中高速时变快速目标检测路径存在的小目标,容易丢失和轨迹不易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帧差理论的微小运动目标检测跟踪改进算法。该算法采用三帧差分法获取运动目标图像,然后利用颜色阈值分离其他运动目标的干扰。实验使用室内激光点运动记录作为样本,通过本算法检测激光点的快速不规则移动来确定激光点运动轨迹。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完整地检测激光轨迹,能够有效降低目标图像和其他运动物体的噪声。  相似文献   

8.
《机电工程技术》2009,38(3):9-9
FARO科技公司生产的激光跟踪仪(Laser Tracker)具有70m的测量范围和超级ADM的断光续接功能,是测量三维大体积物体的先进仪器之一。它通过内置激光干涉器、红外激光发射器、光靶反射球测量长度,通过光栅编码器测量水平和仰俯角度,实现三维大体积现场测量。  相似文献   

9.
施柏煊  黄晓 《光学仪器》1997,19(4):62-66
介绍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微小运动物体状态监控中的应用,论述了图像序列的获取以及几种数字图像处理算法,指出相关算法的优越性。并对微球运动状态进行了实时监控,分析了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莫斯科国家科学中心库尔托夫研究所最近研究出一种新方法,可准确有效地检测出金属材料表面存在的微小裂缝。 这种新方法的特点是通过检测金属表面氢的含量来发现微小裂缝。由于氢具有容易穿入金属缝隙的特性,通过测量金属材料表面附近氢的含量,即可判断出金属表面是否存在裂缝等缺陷。根据这一原理,俄研究人员已制造出一种化学检测器.它能在移动过程中提取被测金属物体表面附近的空气并显示出氢的含量,据此便可得知有无裂缝以及缝隙的大小。 这种化学检测器可测出金属物体表面面积仅有十万分之一平方厘米的裂缝。俄专家称.新研…  相似文献   

11.
基于单幅灰度图像的快速三维重建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含有阴影的物体表面快速三维重建问题,提出一种融合阴影恢复形状(Shape from shading,SFS)数据与旋转对称激光三角传感器数据的基于单幅灰度图像的快速智能测量方法。针对SFS方法重建过程中出现的二义性问题,利用旋转对称激光三角传感器的关键数据对其进行修正。同时针对旋转对称激光三角传感器对未知物体表面需要逐点测量,测量速度慢的问题,利用修正后的SFS重建结果对旋转对称激光三角传感器进行智能视觉引导,对含有阴影的物体表面梯度变化较大的点及特征点进行精确测量。在此基础上搭建集成SFS方法的激光三角传感器高精度移动测量平台系统。该系统根据物体表面梯度变化的特点自动选取阈值调节测量精度,从而快速、精确地完成对未知物体表面的三维重建。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现代科学仪器》2014,(3):191-191
近日,一款新型电磁波穿透成像探测仪在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该探测仪能穿透非金属介质,探测内部微小隐蔽物体并对物体成像,分辨率达到2毫米,可广泛应用于建筑、生物医学、反恐、安检等领域。  相似文献   

13.
测量多峰分布模式颗粒尺寸的一种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散射式激光测粒仪在微小颗粒的粒度分析中国用途广泛。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该类仪器的用于测量多峰分布模式颗粒粒度的计算方法,即Row方法与多峰分布模式的组合算法。大量的计算机模拟计算和实测证实了这种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科技简讯     
<正> 一、上海激光所研制成我国首创的TC-100型全息图象数据处理机。这是一台综合激光、精密机械、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大型仪器。它可与QXI型全息滴谱记录仪配套使用,代替人工读数,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二、一架国内首创的新型仪器——激光全息干涉条纹三维读数仪最近由同济大学结构理论研究所与三机部606、608所及573厂共同研制成功。该仪器利用激光全息干涉技术对复杂形状物体表面的形变分布进行精密测量,可在高温、高压等特殊条件下量测分析,操作简便,效率提高,重复精度好,可为我国宇  相似文献   

15.
《机械工程学报》2016,(3):135-135
正本文采用合成波长干涉条纹细分原理,提出激光合成波长纳米位移测量干涉仪的研制,以检测参考镜毫米或微米级的位移来表征测量镜纳米级的微小位移,并利用单波长干涉信号作为标记参考信号,在同一干涉仪中实现了毫米量程测量范围和纳米级精度位移的同时测量,且具有米溯源性。详细研究了激光合成波长干涉实现大范围纳米位移测量的方法及其仪器化的相关技术,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如下。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显微式的激光多普勒测振系统。该系统基于激光多普勒测振原理,综合运用激光外差干涉技术和显微缩束技术,结合电路解调功能实现模拟信号的解调,通过数据采集及算法处理,实现振动信号的波形显示及结果分析。通过与BK-4527型传感器的对比试验表明,该显微测振系统可以很好地实现精确测量。同时,该系统可实现对微机电系统的振动测试和位置定位,弥补了传统激光多普勒测振系统无法测量微小物体振动的缺陷,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大物体3D原型及测量的3D激光扫描技术近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与其他3D测量技术相比,大尺度3D激光扫描技术可以在中、大距离内快速捕获大物体全区域的数字原型,特别是考虑时间和成本,大尺度3D激光扫描技术在不同环境和地点中捕获复杂物体的3D数据是十分奏效的.在详细介绍大尺度3D激光扫描技术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在建筑结构、隧道工程等方面的一些应用实例.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大尺度3D激光扫描技术是各种反求工程对称应用的一种独特的工具或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机械工程师》2014,(4):8-I0008
西班牙和澳大利亚科学家研制出世界上体积最小的镊子,可夹起单个病毒或分子。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物理学家马修·胡安表示这种装置能够为希望操作生物学样本或者使用纳米晶体建造微小结构的科学家带去福音。  相似文献   

19.
1.引言雷达是用来测量物体距离的仪器。在雷达机的屏幕上一般是通过测量物体的回波信号与坐标原点的距离r和角度值θ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和移动的情况。国内不少雷达机目前仍采用人工测量的方法,由观察员从雷达屏上量出物体回波信号的角度值和半径距离值,然后进行记录运算。这种测量方法,速度很慢,特别是对于处于移动状态的物体,测量误差相当大。为了能准确快速地测量出物体的状态,我们研制了实时雷达信号处理仪。它能够根据雷达机输出的模拟信号,迅速准确地求出物体的正切角度值和半径值,可以连续记录  相似文献   

20.
陈曼龙 《工具技术》2008,42(1):108-110
介绍了5米激光丝杠动态检测仪的测量原理,分析了对丝杠长度、激光信号和仪器床身的温度误差补偿技术,并对仪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误差补偿技术实现温度补偿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