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基基础设计是高层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环节,有效的基础沉降变形计算是确保基础设计合理、安全的重要手段,采用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计算桩筏基础最终沉降量,分析比较建筑沉降理论计算值和实测值,研究桩筏基础变形特性。 相似文献
2.
3.
针对高层建筑基础中桩筏基础设计的重要性,介绍了减沉设计与变刚度调平设计两种桩筏基础设计方法,详细阐述了二者的设计原理、设计内容及步骤,在实际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结合最新的设计理念,从减沉设计与变刚度调平设计两方面探讨桩筏基础的优化设计。工程实例证明:以沉降控制为原则的减沉设计与变刚度调平设计的思路是正确的,并在实际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从优化设计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桩筏基础的优化设计,即以沉降控制为原则设计桩筏基础,介绍了减沉设计与变刚度调平设计的内容、原理和设计步骤,以改变传统桩基设计概念,取桩基与天然地基之长。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以苏州中心广场项目为例,阐述了桩基础变刚度调平在超长超宽主裙楼连体结构桩筏基础设计中的应用。考虑了土层分布以及上部结构刚度对地基和基础的影响;通过调整桩径、桩距、桩端持力层、各区域基础底板厚度等方式改变了基桩的支承刚度分布;在降低基础沉降差异、减少筏板开裂的同时,降低了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1.
岩溶在我国是一种相当普遍的不良地质作用,鉴于其分布和性状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显著增加了岩溶地区高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难度。唐山岩溶地区某高层建筑群为桩筏基础。试验桩检测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通过分析原因与总结经验,在调整桩基设计和施工后检测结果完全达到设计要求。岩溶地区嵌岩桩设计和施工的基本要点和经验有:基桩嵌岩深度应在规范和试验桩的基础上,结合施工勘察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岩溶地质条件下施工勘察十分必要,是合理确定设计桩长的重要依据;采用桩侧、桩端后注浆施工工艺,既可消除岩溶隐患,又可有效提高基桩承载力,使岩溶治理与基桩施工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2.
桩筏基础设计方案优化若干问题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从优化设计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桩筏基础的设计思路、布桩方式、桩土共同作用等一系列问题,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还提出了一些对设计进行优化的思路和具体方法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桩顶与筏板多种连接构造方式工作性状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桩顶与筏板之间不同构造形式下的相互作用,对可压密土中刚性桩复合地基、常规桩筏基础和桩项预留净空桩筏基础进行了现场模型试验,测量了筏板沉降、筏板内外不同深度地基土沉降、桩身轴力和桩问土反力,分析了不同荷载级别下筏板沉降、筏板内外不同深度地基土沉降、桩土荷载传递特性和桩土荷载分担比分布规律.与刚性桩复合地基和常规桩筏基础相比,对于桩顶预留净空桩筏基础工作性状,研究发现在桩顶与筏板接触前,桩项预留净空桩筏基础工作性状与刚性桩复合地基相似;桩项与筏板接触后,其工作性状与常规桩筏基础相似.试验条件下,桩顶与筏板之间接触、设置褥垫层、预留净空(或可压缩垫块)不同连接方式可显著影响桩间土的压缩及桩土相对滑移,对上述三者来说,桩身下部桩、土相对滑移量(桩端刺入量)依次减小. 相似文献
14.
从探讨优化设计方法出发 ,建立了合理的桩筏基础优化设计模型。而后通过优化算例分析 ,获得了桩筏基础设计的一些有借鉴意义的优化结论 ,并希望籍此指导桩筏基础的设计 ,挖掘桩筏基础设计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针对 岩溶地区不良地质作用较发育,地质条件复杂,且长期以来一直未能找到成熟有效的、适应岩溶地基的桩基类型及施工方法的情况,概括了岩溶地区桩基应用现状,通过深圳龙岗爱地花园二期和盛龙花园二期桩基设计的工程实践,探讨岩溶地区桩基选型,提出若干建议。爱地花园二期针对溶岩埋藏较深的情况,利用黏土对预制桩承载力的时效性,采用预应力管桩作为摩擦桩,不触及基岩,从而避开不良地质的影响;盛龙花园二期针对溶岩埋藏较浅的情况,采用预应力管桩作为端承群桩形成桩筏,从而分散了不良地质带来的工程风险。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黄石市体育馆基础设计,阐述了人工挖孔灌注桩在桩端岩石持力层埋深变化大这一情况下的利用及嵌岩桩受压和抗拔承载力的估算,简述了桩筏基础的计算理论及嵌岩桩筏基础的简化计算处理,为类似工程设计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