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会泽铅锌矿床是中国川滇黔成矿带内的超大型铅锌矿床,前期发现的矿体主要集中在下石炭统摆佐组中,近年来在上震旦统灯影组中发现了新的矿体,但对该矿体的成因认识仍不清楚。本文针对会泽矿床上震旦统和下石炭统不同层位矿体,开展了近矿白云岩和热液方解石C-O同位素和矿石硫化物Sr同位素分析。上震旦统灯影组矿体中热液方解石(δ13CPDB为-10.6‰~-2.01‰、δ18OSMOW为17.91‰~22.44‰)、近矿白云岩(δ13CPDB为-2.22‰~-0.03‰、δ18OSMOW为21.28‰~25.99‰)和下石炭统摆佐组矿体中热液方解石(δ13CPDB为-3.99‰~-3.34‰、δ18OSMOW为19.15‰~20.18‰)、近矿白云岩(δ13CPDB为-2.67‰、δ18OSMOW为20.44‰)的C-O同位素特征,显示近矿白云岩与海相碳酸盐的C-O同位素组成基本一致,热液方解石可能是深源成矿流体和围岩之间发生C-O同位素交换作用的结果。前人研究指出会泽矿床上震旦统灯影组矿化和下石炭统摆佐组铅锌矿体成矿事件均为印支晚期强烈挤压造山运动产物,结合上震旦统灯影组矿体中硫化物(闪锌矿、黄铁矿)初始Sr同位素((87Sr/86Sr)i=0.7148~0.7231,均值0.7192)与下石炭统摆佐组矿体中硫化物(闪锌矿、黄铁矿)初始Sr同位素((87Sr/86Sr)i=0.7119~0.7218,均值0.7159)一致,接近成矿时期大陆地壳87Sr/86Sr平均值(0.719),说明形成上震旦统和下石炭统中矿体的成矿流体均具有地壳来源特征。成矿流体在不同的层位成矿,出现了“多层分布,集中产出”的特征,指示会泽矿床在上震旦统灯影组亦具有类似下石炭统摆佐组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
广东凡口铅锌矿床是我国著名的大型—超大型铅锌矿床。赋矿围岩以碳酸盐岩为主,矿石以铅锌硫化物矿石为主。该矿床的铅同位素206Pb/204Pb组成为18.360~18.582,平均值为18.458;207Pb/204Pb为15.759~15.848,平均值为15.759;208Pb/204Pb为38.829~39.32,平均值为39.039。δ34S值为3.8‰~27.9‰,主要集中在15‰~25‰之间,平均值为18.38‰。研究表明,矿石铅的来源于上地壳物质,硫源为海水来源,且可能经历了有机质的还原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河崖金矿床地处华北克拉通南缘的胶辽隆起区,栖霞—蓬莱金成矿带上,其空间产出受台前—陡崖断裂带和岩浆活动制约。为研究该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本文对其开展不同阶段的包裹体进行岩相学、显微测温、包裹体激光拉曼及S同位素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包裹体可划分为Ⅰ型富液气液两相盐水包裹体、Ⅱ型含CO2三相包裹体和Ⅲ型纯液相包裹体3类,矿石中的包裹体类型以气液二相包裹体和含 CO2 三相包裹体为主。成矿期流体完全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216~298 ℃,盐度为3.71%~9.98% NaCleqv,密度为0.80~0.90 g/cm3。成矿晚期流体完全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124~181°C,盐度2.41%~5.56%,密度0.91~0.98 g/cm3。表明该矿床属于中低温、中低盐度、低密度的热液脉型矿床。从主成矿期(Ⅱ和Ⅲ阶段)到成矿晚期(Ⅳ阶段),成矿温度和盐度降低,成矿密度略有升高。矿石中黄铁矿δ34S变化范围为+5.1‰~+6.51‰,与栖霞—蓬莱金成矿带其他金矿床基本一致。显示主要为岩浆硫,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深部岩浆。根据流体包裹体及同位素研究并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大河崖金矿床的成矿与白垩世岩浆关系密切,受台前—陡崖断裂带控制,在其次级断裂形成沉淀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有研究者在豫西登封地区发现张夏组三段和四段的碳同位素存在一个-1.5‰的负漂移,经过对比推测该负漂移位于鼓山阶与古丈阶的界线处,但没有讨论研究剖面的生物地层信息,因而其准确性存在疑问。为了研究华北地台寒武系苗岭统内部年代地层格架,本文针对豫北林州地区寒武系张夏组、崮山组、炒米店组碳酸盐岩进行了碳同位素学、三叶虫生物地层学和沉积学综合研究。结果显示,苗岭统内部碳酸盐岩δ13C组成相对稳定,基本保持在0.5‰附近,但在张夏组顶部到炒米店组底部存在一个较小幅度的碳同位素负漂移,δ13C值从1.3‰逐渐减小到-0.1‰,漂移的峰值对应于三叶虫Blackwelderia的首现层位。通过对比华南、美国、澳大利亚和西伯利亚等地区同时期地层的碳同位素演化曲线,确认该次碳同位素负漂移具有普遍性,指示了苗岭统古丈阶的底界。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萤石消费国,随着航天、半导体、通讯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萤石矿的消费量及价格呈逐年上升趋势,其稀缺性和战略重要性日益提高,近几年萤石矿的勘查和开发力度亦在加大,但现阶段萤石矿勘查主要还是利用填图、工程等手段。本研究选取了嵩县南部4个代表性强的萤石矿床,利用伽马能谱仪对不同岩性的放射性进行测量,识别萤石矿床的放射性特征,圈定放射性异常带(点),结果显示各类岩性的γ射线辐射强度值为5.54~68.54 μR/h,U、Th、K和总量Tc含量分别为3.1×10-6~30.1×10-6、12.1×10-6~90.1×10-6、0.1%~8.7%、13.0×10-6~99.3×10-6。研究认为,不同岩性以及不同类型萤石矿石之间的放射性特征存在规律性,其放射性异常带(点)和萤石矿的位置一致性较好,萤石矿体的放射强度较围岩均表现为低值异常的特征,其中Th元素的异常表现最具稳定性。因此,通过测量不同岩性的放射性差异,可有效地指示萤石矿体位置等信息,为萤石矿找矿勘查提供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布里扬胡鲁金矿床是坦桑尼亚最大的金矿床,位于坦桑尼亚维多利亚湖金矿田,赋存于太古宙苏库马兰德绿岩带变质火山岩中;火山岩类型为基性火山岩和长英质火山岩,为一套双峰火山岩,变质程度为绿片岩相。矿床类型为石英脉型金矿床,矿体是由一系列沿剪切构造带走向充填的陡倾变形剪切石英脉组成;主矿体为Ⅰ号矿脉,赋存在下盘镁铁质火山岩和上盘英安质流纹岩接触部位的剪切构造带内。通过对矿床主成矿阶段矿石δ34S值为1.1‰~7.0‰,表明矿石中硫主要来源于地幔成因的基性火山岩;δD值范围在-49‰~-79‰,δ18O水值为7.2‰~8.6‰,显示成矿流体来源主要为岩浆水,并伴有变质热液的混入。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矿床的成矿模式,认为多期花岗岩体侵入活动形成的北北西向剪切构造带是本区的主要控矿构造,长英质斑岩体的侵入活动为含金石英脉的形成提供了成矿物质和能量。  相似文献   

7.
马石沟萤石矿床位于嵩县桑树沟萤石矿床东侧,为近年新发现的中型萤石矿床。为了探讨马石沟萤石矿床成因类型、成矿环境及后期找矿方向,本文对其地质特征、岩(矿)石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马石沟萤石矿体主要赋存在合峪岩体内北西西向断裂构造带,矿体形态及分布严格受构造控制;主矿体深部均未封闭,找矿潜力大,建议加强主矿体(F2-I、F3-I、F4-I)深部勘查工作;矿石中CaF2和SiO2呈明显负相关特征,符合热液矿床特征;萤石具有轻稀土略显富集、轻重稀土发生一定分馏的特点,围岩具有轻稀土富集型、轻重稀土分馏程度较高的特点;萤石具有显著的Eu负异常和Ce正异常,均指示区内成矿作用发生在还原环境;萤石矿床Tb/Ca-Tb/La和Y/Ho-La/Ho图解显示,马石沟萤石矿床为岩浆热液成因矿床,成矿流体可能具有同源性。  相似文献   

8.
岩头寨钒矿赋存于寒武系底部牛蹄塘组黑色岩系中,含钒岩系以富含有机质的碳、磷、硅质岩石组合为特征。矿体呈层状,具多层性,平均厚度2.7~7.1 m,V2O5平均品位0.80%~0.84%。矿石类型主要为硅质岩夹硅质炭质页岩或互层和硅质炭质页岩型2类;含钒矿物主要为含钒伊利石。探明的资源储量达311万t。文章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矿物特征等分析,认为矿床受地层、岩性、岩相、古地理和古构造条件控制;钒在沉积和成岩过程中都离不开生物地球化学作用。成矿作用是在有机质参与下发生的元素迁移、富集作用,经成岩期富化而形成矿床。钒的生成与菌藻类的活动密切相关,因此,矿床属于化学生物地球化学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9.
景营利  帅焕  孙杨艳 《矿产勘查》2023,14(8):1412-1420
水化学及同位素是研究地热成因机制的重要方法,本文对湖南省84个地下热水点开展水化学与氢氧稳定同位素采样与测试,并基于测试结果开展湖南省地下热水化学及同位素空间分异特征分析,以期为地下水资源勘查、开发提供参考。测试结果表明,湖南省地热水化学类型在空间上具有明显差异,省内地下热水主要属Ca·Mg型、HCO3型,但幕阜山、湘西北、湘东南、宁远—江永盆地有多个地下热水点表现为Na+K型,湘西北、湘东南、衡阳盆地等地有相当一部分地下热水表现为SO4型。雪峰山、湘东南、衡阳盆地地下热水水化学表现为3个主因子,而湘西北和岳阳—长株潭盆地则表现为2个主因子。雪峰山、湘东南与幕阜山—长株潭区的地下热水的地下水化学成分受岩浆岩矿物控制,湘西北地区地下热水成因可能与硫酸盐矿物等有关,衡阳盆地则表现出了明显的蒸发岩特性。湖南省地热水中Na+和K+多来源于硅酸盐矿物的溶解,Ca2+和Mg2+来源于含镁和钙的硅酸盐矿物的溶解。湖南省内地下热水的δ18O和δD散点图具有明显“区内积聚”的特点,湘东南大部分地下热水点、长株潭盆地部分热水点和衡阳盆地部分地下热水δ18O和δD散点沿近水平线分布,这些地下热水点发生明显“δ18O飘移”,其他地下热水点δ18O和δD散点沿蒸发线分布。  相似文献   

10.
班巴拉维石墨矿主要赋存于元古宙乌萨迦兰超群鲁匡古勒组特戈特罗段的含石墨片麻岩中,含矿岩系为石墨黑云斜长片麻岩,中—粗粒鳞片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矿石类型为大鳞片晶质石墨矿石。石墨矿石主量元素具有低硅、贫钙、富铝、富钾的特征;K_2O/Na_2O的平均值为6. 43,变质原岩表现出沉积岩的特征。LREE/HREE-∑REE呈正相关,表明其原岩可能为海相沉积;LREE/HREE-δEu呈正相关,反映了其壳源特征;并表现为弱的负Eu异常。根据地球化学原岩恢复图解投点,得出原岩可能为一套含碳质、富铝的泥质沉积建造,其物源为混合型物源,主要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班巴拉维石墨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原岩中的有机碳,矿床成因属于区域变质矿床。  相似文献   

11.
西簧矾矿区位于东秦岭造山带内,成矿区带属于秦岭造山带金银多金属成矿区,矿体呈层状产出于下寒武统水沟口组底部的炭质页岩段内,硅质岩为矿体底板,含炭灰岩为矿体顶板。矿体严格受下寒武统水沟口组控制,为典型的沉积型钒矿,矿石的化学成分主要有SiO2、Al2O3、Na2O、CaO、K2O、MgO等,有用组分为V2O5,钒矿石属酸性矿石类型。寒武系下统水沟口组中下段地层为矿体的含矿地层,突出地表的硅质岩及山脊突然降低的部位为找矿的重要标志,此外,人为开采及地球化学特征也为矿床的找矿标志。该矿床在深部尚有待开发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江苏古黄河三角洲为全球海陆相互作用研究的典型地区,研究其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海陆变迁、气候变化特征。本文基于XJ01典型钻孔第四纪沉积物的常量、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开展了沉积环境示踪。常量元素Al2O3、Fe2O3、FeO、MgO、CaO、MnO、P2O5、TiO2总体上与SiO2呈负相关关系。钻孔中地球化学元素曲线中,CIA、SiO2/Al2O3、SiO2/(Al2O3+Fe2O3)、SiO2/(K2O+Na2O+CaO+MgO)等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微量元素Be、Rb、Cr、Cu与Rb/Sr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地球化学元素曲线钻孔中沉积物分为10个带,分带反映该孔第四纪沉积环境由还原到氧化、水环境由深水到浅水、沉积相由陆相到海相、古气候由湿热到干冷频繁交替的特征。该研究成果为恢复古黄河三角洲地区第四纪地质演化过程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3.
西峡尹家沟石墨矿床位于南秦岭淅川—商南石墨成矿带的东部,是新发现的具有大型规模的晶质石墨矿床。矿体赋存于古元古界陡岭群大沟岩组中深变质岩系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主要含矿岩石为白云母石墨片岩,少量的石墨斜长片麻岩。主量元素整体表现为高Si、高Al、低碱、低烧失量的特点,通过地球化学图解认为原岩为含碳质杂砂岩和长石砂岩,石墨矿变质岩系的沉积环境可能为大陆岛弧沉积。综合分析认为,碳质来源为有机碳,尹家沟石墨矿床成因类型属沉积变质型矿床,石墨矿床具有后期叠加热接触变质进而富集的特征。该研究可为淅川—商南石墨矿带石墨找矿和研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根河三道桥大型铅锌银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得尔布干成矿带中北段,矿体主要呈脉状赋存于火山岩地层中。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期石英和绢云母的δD值变化范围为-149.1‰~-156.7‰,δ18OH2O值变化范围为-13.6‰~3.4‰;成矿后期石英δD值变化范围为-131.9‰~-147.7‰,δ18OH2O值变化范围为-16.5‰~-18.2‰。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与矿化有关的方解石δ13C值变化范围为-1.8‰~-3.1‰,δ18O值变化范围为5.3‰~8.6‰。原位S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硫化物的δ34S值变化范围为2.3‰~5.6‰,与其西南侧下护林矽卡岩型铅锌银矿床中的硫化物的δ34S值(1.2 ‰~5.9‰)基本一致。上述同位素组成特征指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在上升到地壳浅部时有一定量的大气降水混入。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矿化的闪长玢岩脉年龄为(136.0 ± 0.7)Ma(MSWD = 0.44);未矿化、穿切硫化物微细脉的闪长玢岩脉的锆石U-Pb年龄为(120.8 ± 0.6)Ma(MSWD = 0.49)。结合前人相关研究进展,认为三道桥铅锌银矿床形成于136.0~120.8 Ma期间(早白垩世),为伸展构造背景下与浅成侵入岩有关的中温热液型铅锌银矿床。  相似文献   

15.
博凯铝土矿床位于几内亚铝土矿矿集区——博韦盆地的西南部,属典型的红土型铝土矿矿床。为了使矿区勘查和开发工作更为经济、高效,本文详细研究了区内铝土矿床的赋矿岩系和矿体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开采技术条件。研究认为,该区赋矿岩系自上而下可划分为铁铝富集带、风化淋滤带和成矿母岩带,且成矿母岩为玄武岩和辉长岩。矿体空间形态多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体状,平面形态呈不规则状、港湾状、锯齿状、短轴状、弧形状、带状等,其产状随地形起伏而变化。矿体中Al2O3含量变化均匀,与SiO2含量呈弱负相关、与铝硅比(A/S)呈弱正相关,但Al2O3含量与Fe2O3含量呈明显的相互消长关系。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条件简单,适宜露天开采。  相似文献   

16.
广西大厂矿田C、H、O同位素及成矿流体来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西北南丹县境内的大厂矿田由锡石硫化物型锡多金属矿、夕卡岩型锌铜矿和热液脉型钨锑矿组成。通过系统研究大厂矿田不同矿化类型矿石以及围岩的C、H、O同位素组成,得出结果显示:从远离矿体无蚀变围岩→近矿蚀变围岩→矿体,δ13C平均值分别为0.88‰、-0.74‰、-7.09‰,δ18O平均值分别为22.58‰、16.00‰、14.42‰,δ13C值与δ18O值均表现出依次降低的特点;夕卡岩型锌铜矿、锡多金属矿和钨锑矿的δ18OH2O值与δD值的关系则显示,大厂矿田的成矿流体是具有多来源的。C、H、O同位素的组成特征表明,大厂矿田锌铜矿和锡多金属矿的成矿作用均与龙箱盖岩体有关,这为进一步探讨大厂矿田夕卡岩型锌铜矿、锡多金属矿、钨锑矿成矿流体来源及成矿热液的运移方向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7.
日阿巴亚楼花岗斑岩位于北羌塘北缘查肖玛地区,本文对其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测试。结果表明,锆石U-Pb年龄为(64.46±0.60)Ma,说明岩石形成于早古新世早期。花岗斑岩具有高硅、富碱(K2O+Na2O=6.60%~8.81%),贫MgO、TFe2O3和CaO,为钙碱性准铝—弱过铝质系列。岩石富集Ba、Rb、Th和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和Ti等高场强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右倾型,重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相对平坦,具有弱的Eu负异常,属I型花岗岩。岩体母岩浆来源于拆沉作用形成的镁铁质岩浆底侵地壳后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于后碰撞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8.
Taldybulak Levoberezhny(左岸)金矿床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北天山东段Aktyuz变质地体中,金矿体赋存于脆韧性变形带中。矿床经历两期金成矿作用,早成矿期低品位(0.1×10-6~2.0×10-6)金矿化体受韧性剪切带控制,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和碳酸盐化,发育典型的条带状和块状矿石。主成矿期高品位(5×10-6~15×10-6)矿体主要与硅化和电气石化蚀变有关,形成典型的石英电气石岩型矿石。详细的地质接触关系和年代学研究表明矿床两期金成矿作用均形成于早志留世,分别与二长斑岩和闪长岩具有密切成因联系。Taldybulak Levoberezhny金矿床是一个志留纪与洋-陆俯冲增生岛弧岩浆岩有关的具有叠加成矿特点的岩浆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9.
呼热郭勒沟石墨矿区位于柴达木盆地南缘,东昆仑造山带西段。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Pt_1J),该套地层原岩建造为一套陆源碎屑粘土岩—碳酸盐岩—基性火山岩沉积建造,沉积于浅海区。文章在列出区内地质矿产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国内针对石墨矿床成因类型的研究成果,认为呼热郭勒沟石墨矿床属受后期热液改造的区域沉积变质型石墨矿,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文中在讨论石墨中碳质来源问题时,认同"石墨中的碳质来源于生物有机碳"的说法,并提出前寒武纪地层中的石墨矿,可以作为寒武纪时期局部地段远古生物尤其是微古植物发育繁盛的标志,可为地史、生命演化史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20.
沃溪AuSbW矿床是湖南湘西前寒武纪地层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金矿床之一,位于扬子准地台江南地轴南缘的雪峰弧形构造隆起带的中段。矿石以石英-金-硫化物型为主,与金共存的矿石矿物为辉锑矿、黑钨矿、白钨矿、黄铁矿等。文章对沃溪矿床深部矿段中辉锑矿和黄铁矿的硫同位素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铁矿的δ~(34)S变化范围-4. 05‰~0.42‰,极差4. 47‰,平均值-1. 54‰;辉锑矿的δ~(34)S变化范围-4. 99‰~-1. 52‰,极差3. 47‰,平均值-2. 87‰。δ~(34)S变化范围小,说明其来源的均一性,同时与赋矿的马底驿组富硫围岩的δ~(34)S很相近,表明硫来源于赋矿地层。同时,δ~(34)S具有从浅部向深部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