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简要介绍了酸性和碱性电化学抛光的配方及工艺参数,分析了各自技术的优缺点及部分研究成果,指出了电化学抛光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AAO模板法制备纤维素纳米纤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多孔阳极氧化铝(AAO)为模板,采用抽滤法首次制备直径为35nm的纤维素纳米纤维。孔径为300nm的AAO模板采用二步阳极氧化法制备。纤维素溶解在氯化锂/N,N-二甲基乙酰胺(LiCl/DMAc)溶液中,通过抽滤将纤维素溶液注入AAO模板的纳米孔洞中,除去溶剂和AAO模板后得到纤维素纳米纤维。制得的纤维素纳米纤维呈阵列结构排列,在胶粘剂、疏水材料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银电化学抛光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化学抛光方法对银进行了表面处理,考察了抛光液各组分以及主要工艺参数对抛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本工艺抛光后的银表面光亮、清洁,达到镜面效果.抛光液组成简单,维护方便,操作安全,是一种理想的银电化学抛光工艺.  相似文献   

4.
安成强  郝建军 《当代化工》2002,31(3):139-141
对铝及铝合金的电化学抛光进行了研究 ,针对传统方法 ,研制出了一种组合添加剂 (AH-1)代替铬酸。经过实验测定 ,采用此方法 ,加入少量组合添加剂获得的抛光表面状态、光亮度等性能指标均达到或优于铬酸抛光 ,并且此方法消除了铬的污染 ,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马氏体不锈钢电化学抛光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实验研究了电化学抛光液各组分及工艺参数对马氏体不锈钢抛光质量的影响,确定了以磷酸、硫酸和添加剂为主要成分的适用于马氏体不锈钢的电化学抛光液。结果表明,由抛光液抛光后的马氏体不锈钢可以达到5级的光亮效果。  相似文献   

6.
不锈钢电化学抛光技术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研究了不锈钢电化学抛光液中各成分的作用及操作条件对抛光质量的影响。本工艺在中温、小电流密度下能很快获得光亮、平整的抛光面。  相似文献   

7.
以含氯离子的乙二醇溶液为抛光液,研究了槽压、温度、时间对钛片表面电化学抛光效果的影响,得到电化学抛光的最佳工艺为:槽压30V,温度50℃,时间180 s.采用扫描电镜、Tafel极化曲线及表面粗糙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电化学抛光后钛片的表面形貌、耐蚀性、粗糙度等性能,同时与传统的机械抛光及化学抛光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双极性电化学抛光的基本原理,采用该方法对不锈钢杯内壁进行了抛光工艺研究,确定了抛光工艺.结果表明:用双极性电化学抛光法对不锈钢杯内壁进行抛光,可以得到理想的抛光效果,而且解决了采用传统的电化学抛光法抛光不锈钢杯内壁存在的阴极安装困难而且易短路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AAO(Anodic Aluminum Oxide)模板中生长AgBr纳米线,并对其进行化学显影.显影结果表明,D-72显影液和D-76显影液显影后得到的银大部分都在模板的表面,分别呈丝状和颗粒状;而原位显影液得到的银则在孔隙中呈线状分布.文章认为,3种显影液中物质传质过程及显影剂活性的不同造成了显影银存在位置和形貌的差异,并提出用直接电子转移和间接电子转移机理解释银的形貌差异.  相似文献   

10.
11.
超细高纯硅酸铝生产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工艺采用萃取法净化工业硫酸铝,稀释沉降法净化水玻璃溶液,在添加剂存在下合成超细高纯硅酸铝。产品质量接近德国迪高沙公司相应产品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火箭炮高能电池盖体的前处理工艺流程、脱膜溶液配方和化学抛光工艺规范。确定使用H2SO4、HCl和少量HNO3在60~70°C条件下进行脱膜,在H3PO4、HCl和HNO3组成的化学抛光溶液中进行抛光,可以保证电池盖板材料和导流柱白色光亮,玻璃无损。该工艺达到用户对零件的品质要求。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以铝及铝合金化学抛光磷酸废液为研究对象有效回收磷资源制备工业级磷酸二氢铵(MAP)的工艺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将原废液稀释至质量浓度为95 g/L,反应温度为80 ℃,氨水中和除杂终点pH为4左右,除杂反应时间为1 h,将过滤液用氨水二次调节pH至7~8后蒸发浓缩,浓缩液加入纯度较高的磷酸废液回调pH至4~5,冷却结晶后85 ℃烘干得到MAP产品,产品经主含量、XRD分析,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符合HG/T 4133—2010《工业磷酸二氢铵》一级产品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以粗钡渣和二氧化碳为原料,采用碳化法制备了高纯碳酸钡粉体。用热水浸取粗钡渣得到硫化钡饱和溶液,通过添加合适的氟化铵作为沉淀剂去除硫化钡溶液中的锶和钙,探讨了反应温度、氟化铵用量对除杂效果的影响。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精制后的硫化钡溶液中,进行碳化反应,研究了氟化铵对碳酸钡晶粒形貌和大小的影响,并对所得到的产物进行SEM和XRD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氟化铵用量为理论计算值2倍时,碳化反应后得到高纯球状碳酸钡产品,达到了对碳酸钡纯度控制的初步目的。  相似文献   

15.
银包铝粉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种银包铝粉实验方案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方案:碱洗—稀盐酸活化—酸性镀铜—置换法镀银。探讨了银包铝粉的电阻与酸铜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浓度、铝粉中银的质量分数的关系。确定了硫酸铜的最佳质量浓度为50g/L,铝粉中银的最佳质量分数为25%。获得了银白色的银包铝粉,其松装密度为0.56g/mL,平均电阻值为10mΩ。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两步乳化法制备出一种多重乳液型(O/W/O型)汽车上光蜡。第一步乳化分别制备水包油(O/W)型乳化蜡和乳化硅油;第二步乳化是将水包油型乳化蜡和乳化硅油与溶剂油、乳化剂、水等进行再次乳化。结果表明,最佳乳化条件为:原料蜡选择实验室制备1#氧化蜡,硅油用量为5%~10%,溶剂油为120#汽油和低芳烃溶剂油,适宜油水比介于2∶1~1∶1之间。涂在汽车表面上,不仅能清洁车面,还能产生持久的光亮效果。  相似文献   

17.
复分解法制备高纯氢氧化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工业氯化镁和硫氢化钡为原料,采用复分解法合成高纯氢氧化镁。研究了工艺条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其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103~105℃,反应时间为50min,陈化时间为40min,过量的硫氢化钡质量分数不超过10%,洗水用电渗析水,所得产品氢氧化镁纯度高。并进行了中试,制得的产品质量已达到中国的先进水平,生产成本低,工业化容易实现,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18.
以铝渣为原料,研究聚合氯化铝的制备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法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盐酸浓度、液料比(盐酸铝渣体积质量比)4个因素对氧化铝溶出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90 ℃、反应时间为30 min、盐酸浓度为8 mol/L、液料比为1.5 mL/g。在最优的条件下,氧化铝的溶出率为13.01%。将自制的聚合氯化铝用于处理造纸中段废水,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铝在混酸中的高压阳极氧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铝在4种不同电解液体系中的高压阳极氧化的伏安特性进行了讨论。通过扫描电镜研究了不同电解液体系对铝高压氧化膜(HVAF)微观形貌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实验研究了HVAF的结构。结果表明,铝在4种不同电解液体系中的高压阳极氧化过程均存在临界峰电流密度,即阳极氧化峰电流密度小于相应的临界峰电流密度时,铝表面不能形成完整均匀的HVAF;电镜实验证明,电解液的组成对HVAF的微观形貌影响较大,同时含钨酸钠、磷酸、草酸和成膜添加剂等组分的体系4,其HVAF表面存在规则有序的孔。在电解质含量低的溶液中,孔呈现圆形,孔径为300nm,孔密度为3×108~5×108个/cm2,而在电解质含量高的溶液中,孔呈现规则的六边形,孔径达到500nm;XRD实验证明,HVAF呈现非晶态结构,且非晶态衍射峰强度随氧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强。  相似文献   

20.
采用赫尔槽试验法,考察了电解工艺参数对铝材电化学木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各工艺参数与赫尔槽试验最后得分的灰色关联系数。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分辨系数下,可得到一致结果,各工艺参数对铝材电化学木纹处理效果影响的相对大小顺序恒为:电流密度>磷酸二氢钠的浓度>时间>稳定剂的浓度>碳酸钠的浓度。因此,在实际研究和生产过程中需严格控制电流密度及磷酸二氢钠的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