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城市雨水径流热污染及其缓解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城市雨水径流热污染对受纳水体的影响,尤其是对鳟鱼、鲑鱼等冷水鱼的危害,分析了城市下垫面对雨水径流温度的影响,指出非渗透路面所储存的大量热量促使雨水径流的温度升高。综述了国内外城市雨水径流热污染效应及雨水管理措施对径流温度影响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我国开展径流热污染研究及采取缓解措施的必要性。在对发达国家和我国的雨水管理措施缓解城市雨水径流热污染效果评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典型城市特点提出了缓解城市雨水径流热污染效应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上海理工大学校园区不同铺盖面产生的径流水质的监测,及对其污染主要影响因素与污染程度的分析表明:铺盖面材料、降雨历时、降雨强度及降雨量等是雨水径流水质的重要影响因素,并掌握了径流水质随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小区径流污染主要为有机污染与悬浮固体污染,建立了雨水径流有机污染指标COD、悬浮固体污染指标SS和浊度间的线性相关方程.该方程的建立,揭示了径流水质指标间的内在联系,为径流水质方便快捷监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金沙江流域径流特性变化及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沙江流域屏山站55 a(1950~2004)水文资料为基础,研究了流域内径流的变化特征。运用多种统计方法较系统地分析了屏山站径流的年内、年际变化规律及影响流域径流变化的因素。结果表明,流域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Cvy的值介于0.05~1.49之间,且有减少趋势。径流的年际变化剧烈,丰水时段与枯水时段交替出现,由年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及回归分析可知,降水是影响流域径流变化的主要因素,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老哈河流域径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趋势及突变检验将径流序列划分为"天然基准期"和"人类活动影响期",依据径流对降水及潜在蒸发的敏感性,定量分析了我国北方老哈河流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1964年以来,老哈河流域径流呈显著减少趋势,其变化倾向率为-0.47 mm/a;流域径流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其中人类活动对径流起减少作用,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及2000—2008年人类活动对径流深的减少量分别为10.9 mm、6.3 mm及17.9 mm;气候变化对径流在80年代和2000—2008年起减少作用,减少量分别为10.0mm和8.5 mm,而90年代气候变化对径流起增加作用,增加量为12.4 mm。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服务于黄河水量调度的中长期径流预报技术方法、主要模型、预报系统及应用情况,并对未来黄河流域径流预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黄河中长期径流预报模型从每个控制站点水文序列的影响因子和自身演变规律出发,根据各站点不同时期、不同影响因素,选择适当的统计方法分别建立。非汛期径流预报模型主要以前期径流、降水为预报因子,采用多元回归分析、门限回归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建立;汛期径流受降雨影响强烈,流域降水主要受大气环流等因子影响,因此从前期环流因子中挑选预报因子,建立了汛期径流预报模型;天然径流量预报模型主要采用实测径流还原、时间序列分析及大气海洋物理因子相关等方法建立。黄河中长期径流预报模型及预报系统的建立,提高了黄河流域径流预报技术水平和能力,在1999—2018年20 a的水量调度中,提供了准确的年度水量预报和旬月径流预报,其中每年10月中下旬发布的花园口站年度天然径流总量预报平均误差为3.7%,最小预报误差为0.6%。  相似文献   

6.
杨丙寅 《山西水利》2007,23(6):34-35
分析了滹沱河南庄站50年来河川径流减少的原因,得出了河川径流的减少主要是受降水减少及人类活动影响所致。河川径流减少量中,降水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比重差异较大,总体来讲,人类活动影响程度要远高于降水减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祖厉河流域径流变化规律及引黄灌溉对流域径流量的影响,计算出了回归水量及回归系统,并将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实测径流资源还原为天然径流,使水文资料具有一致性和科学性,得出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吉林西部无资料地区降雨径流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雨径流关系,是解决无资料地区设计洪水计算的重要依据,降雨产生径流大小直接影响设计洪水成果的大小,直接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规模投资及安全.论述了降雨径流的形成过程,分析了影响暴雨径流关系的因素、产流的方式及规律.为研究区降雨径流关系的确定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降雨径流关系,是解决无资料地区设计洪水计算的重要依据,降雨产生径流大小直接影响设计洪水成果的大小,直接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规模投资及安全.论述了降雨径流的形成过程,分析了影响暴雨径流关系的因素、产流的方式及规律.为研究区降雨径流关系的确定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新疆河径流的分配和年际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冰川波动与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冰川波动对径流的影响。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有:不同流域的冰川在不同时期的变化不一致;新疆气温、降水的季节及年际变化特征显著,径流年内分配较均匀,径流补给来源以降雨为主,高山冰雪(季节性积雪)融水为辅;年径流量未发生突变,有较明显的周期成分。冰川变化在不同时期,对气温具有较好的响应,且冰川对气温的敏感性高于降水。降水变化对径流变化的影响明显强于气温;径流的大小主要受降水影响,但在个别异常年份,冰川变化对径流具有极其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嫩江流域水资源规划中出现了径流不平衡现象,通过对干支流主要水文站实测资料分析认为,嫩江支流水量受河道调蓄作用较小,干流水量受河道调蓄作用很大。由于嫩江干流下游河道很强的调蓄作用,造成干流上下游径流年内分配的差异,这也是区间径流某些月份为负值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海河流域下垫面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造成产汇流参数发生了巨大变化,流域产汇流规律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而产汇流参数变化直接影响着洪水计算结果。通过产汇流参数变化对洪水计算的影响分析,找出其对洪水计算的影响规律,对海河流域洪水分析计算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新疆内陆河流域干旱缺水。在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流域水资源不确定性增加。以玛纳斯河流域为研究典型,依据流域内塔西河、玛纳斯河、金沟河以及八音沟河出山口水文站1957-2012年径流量资料,统计分析了56年来玛纳斯河流域各河流年径流量的多年变化规律以及空间变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玛纳斯河流域内各河流年径流过程大致存在4~5个时间尺度的周期性规律,其中8~10 a和16~20 a左右的周期性变化起作用主导。通过泊松相关分析,基本可以认定,流域4条河流年径流过程存在着正相关性,也即存在着同步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对山西省10个流域系列水文资料,进行了大量的统计分析,提出了森林植被对河川径流及泥沙影响的定量分析成果,并阐明森林在减少泥沙(悬移质),调节径流,削减洪峰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泾河平凉市区段径流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平凉水文站(1974-2015年)径流量、温度、降水量和崆峒水库水文站(1977-2015年)径流量资料,应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对泾河平凉市区段径流量年内分配的不均匀性和径流量的年际变化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影响径流量变化的因素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泾河平凉市区段径流量年内变化呈现不均匀分配,但不均匀性有减小的趋势;泾河平凉市区段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大,枯水年明显多于丰水年,径流量总体呈现出减小的趋势;影响泾河平凉市区段径流量变化的因素主要为上游崆峒水库站年径流量,人为活动对泾河平凉市区段径流量的影响主要在1993年以后:1994-2009年起到减小的作用,2010-2015年起到增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黄河兰州以上河川基流量变化对黄河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河兰州以上是黄河流域主要来水区.其中基流在来水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上游河川基流呈显著下降趋势,对黄河径流量减少产生较大影响.因此,研究黄河兰州以上基流变化对黄河水资源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计算了黄河兰州以上干支流的基流量,结合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黄河上游基流变化以及影响因素,阐述了基流变化对黄河水资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沁源县经济快速发展水资源需求急剧增加,与之矛盾的是该县的地表径流量却在持续衰减。通过对降水量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科学解读了沁源县地表径流量衰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由于水利水保工程和气候因素的双重作用 ,使得近年来黄河中游地区入黄水沙锐减 ,虽然减沙有利于黄河下游河道减淤 ,但减水特别是含沙量较小区的减水使黄河下游河道淤积量增加并逐步细化 ,且使下游断流现象加剧。本文经分析指出 ,多沙粗沙区必须加速治理 ,少沙清水区和黄河下游要节约用水 ,才有可能缓解黄河下游的断流和中常洪水高水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东海水道作为西江连通北江的重要河道,其与西江的分流比例多少是直接影响西北江下游地区河网径流分布的重要因素.采用水文同步实测数据,通过回归分析,计算出枯水期西江、东海水道分流比为1.9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