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中国四大石窟的云冈石窟,石窟内题材丰富多彩,造型风格迥异,吸取并融合了中原文化和印度风格。石窟中雕刻了大量"二佛并坐"的佛像造型龛,其位置也灵活多变,本文尝试对其造像原因、观念及其造像造型艺术的美学形式进行分析归纳,审视与研究"二佛并坐"造像,有利于通过对佛教石窟艺术创造对北魏的社会、政治、文化的影响有一个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正禅心观净土法相现红尘从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原至今,佛教一直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宗教。经过大约两千年的发展,佛教在中国发展出多个不同的宗派,并且衍生出独特的中国佛教哲学,佛教雕刻艺术也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领域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从举世闻名的四大石窟,到散布各地的大小佛堂庙字,再到玉雕领域之中越来越普遍的佛教题材作品,中国佛教造像的传承发展可谓是绵延深广。  相似文献   

3.
佛教造像艺术在世界各地成为许多时代的风尚而风靡承传,无数艺术家把外来佛教雕塑艺术中的内容与形式,融会贯通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之中,使得我国的雕塑艺术更加丰富和成熟。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和综合性的,在文学、思想、艺术、美学、建筑、雕塑等领域都产生过重要影响。佛教自进入中国以来,译经最多的地方就是中原地区。  相似文献   

4.
西夏时期,敦煌石窟壁画创作颇为重视对佛教版画图像的应用,在多元民族文化融汇的宏观背景下,营建者积极引入以版画为传播载体的新题材与新样式,绘制出一批格局新颖且契合窟室功能性、实践性的壁画作品。再结合西夏王国的历史、政治状况分析可知,版画艺术施加于敦煌石窟中的烙印实是西夏官方佛教在该地区扎根发展的图像证据。而瓜、沙二地对版画元素吸收利用的程度不同,更深切地反映出官民各阶层之信仰方式与造像观念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为纪念敦煌研究院成立70周年,由敦煌研究院、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共同主办的"2014敦煌论坛:敦煌石窟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8月16~18日在莫高窟举行。来自美国、英国、匈牙利、德国、印度、日本、韩国等国与中国大陆、台湾等地区的147位学者与会。在为期2天的大会和分组报告会上,共有73位学者报告论文。本次国际学术会共收到中外学者提交的论文117篇,内容丰富,广泛涉及众多研究领域,其中有关敦煌学史、石窟考古、佛教美术史、佛教历史文化、佛教艺术传承创新方面的论文尤为引人注目。本文对此次会议的论文予以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将安岳石窟中可视化造型应用于现代设计中,注入文化内涵,实现石窟艺术与现代审美的交融。在研究安岳石窟艺术及实物资料的基础上,对安岳华严洞正壁华严三圣像中造型、色彩进行整体特征分析;基于安岳石窟华严洞正壁的分析,提取造型因子、色彩因子,隐性的情感因子和历史文化因子。得出安岳石窟华严洞正壁造型因子的提取可以为现代设计拓宽思路并为安岳石窟艺术的传播拓宽了新路径。将安岳石窟华严洞正壁造型元素,适当运用形态位移生成新的造型设计图样并运用到现代产品中,为现代设计提供灵感及价值源泉,同时也传播并推广了安岳石窟艺术。  相似文献   

7.
曹先亮 《中国宝石》2009,(3):234-237
佛教是西藏传统文化的灵魂,由于宗教仪式的需要,其相关的手工业也因此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建筑艺术、绘画艺术、佛像艺术都达到了十分精湛的水平。其佛像锻造工艺更是其中的代表。  相似文献   

8.
石窟又称为石窟庙,是依山崖岩石凿刻而成的寺庙建筑,里面有塑像和壁画(或两者兼有,例如敦煌石窟),是重要的佛教文化遗迹。它和地面上传统木结构的寺庙建筑一样,是研究佛教历史与文化以及相关时代背景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9.
佛教自东汉初年传入中原,发展至唐朝,经历了与中华文化从相互碰撞到相互融合的过程,其中出现了两个巅峰时期。为了研究佛教的传入对中原地区的家具文化和起居方式的影响,本研究以佛教发展的两个巅峰时期为出发点,从石窟壁画、文人绘画、出土文物、文献记载等可靠资料入手,得出了佛教对家具文化影响巨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吴宏武 《中国宝石》2007,16(4):164-168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在向海外传播,特别是在中国传播、演化的过程中,和各民族文化相结合,产生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佛像艺术。而虔诚的信徒无不将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供奉于佛前,于是,金、银,各种宝石、玉石,或者被用来为佛造像、或者对佛像进行装点,这一方面反映了信徒对于宗教的虔诚,另一方面,在佛教徒心中,只有世间这些最珍贵的珍宝才能与佛教的崇高精神内涵相匹配。 在中国文化中,玉石是最能代表中国民族性、象征一切美好品德的珍贵材质,所以在信仰佛教的华人文化圈中,用玉石为佛造像比比皆是,如上海的玉佛寺、辽宁鞍山的玉佛院、泰国皇宫中的大玉佛。中国民间也一直有供奉玉佛的传统。本文分上、下两篇,上篇介绍了佛教的兴起和佛像在中国的演化过程;下篇详细介绍了佛像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玉雕佛像的收藏知识,以飨读者。本期刊发上篇。  相似文献   

11.
禅宗文化及其早期家具形态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禅宗文化对于家具艺术的影响在家具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从敦煌莫高窟到各大寺院留下的印记,乃至于寻常人家的日常用品,各类形式的家具中都留下了佛教禅宗的痕迹。  相似文献   

12.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东、西方雕塑文化交流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一方面传承着希腊雕塑文明的辉煌,另一方面开创出东方雕塑艺术的新天地.在世界雕塑文明的版图中影响波及整个亚洲地区,特别是印度佛教雕塑艺术,成为中国佛教雕塑艺术的样板,对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敦煌壁画艺术是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敦煌处于中西交通的要塞之地,西域文化的传入,丰富了敦煌佛教艺术,加之与中原文化又不断地交流融合,从而形成了壮观灿烂的敦煌壁画。敦煌石窟壁画是现今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石窟壁画艺术。其价值不可估量,应该对其加以保护和研究的基础上,继续传承、弘扬敦煌石窟壁画艺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意义上的保护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要想继承、发扬敦煌壁画艺术可以借助现代网版印刷的媒介来支撑,网版印刷术是中国的一大发明,它促进了世界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在现如今,网版印刷技术不断发展并日趋完善,巳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4.
裴超 《北京纺织》2012,(9):132-133
泰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宗教信仰浓厚的国家。90%以上的居民都信奉佛教。佛教是泰国的国教,它的文化已渗透至泰国政冶、经济、文化等领域。泰国的历代国王都护持佛教。一般家庭通常设有佛龛,出外常带佛牌。佛教与泰国人的一生息息相关,如新居落成、婴儿出生、生日、结婚等场合,都要邀请法师诵经祈福。由此,也催生了泰国的佛牌文化。  相似文献   

15.
瓜州地区榆林窟、东千佛洞保留的西夏洞窟及其壁画艺术不论是形式上的完整性、艺术性还是图像背后蕴含的信仰内涵与多民族跨区域佛教文化交流关系,均远胜莫高窟绝大多数西夏石窟。因东千佛洞石窟壁画风化现象极其严重,为图像辨识与研究造成很多困难,所以迄今为止即使围绕东千佛洞图像志研究和作品实例分析的成果已经非常丰硕,依然还有很多问题目前未能解决。本文通过详尽的实地调查和全面、高清的数字档案,再一次从整体上观察几个西夏洞窟,在图像辨识、图像志解析、内涵追索等方面获得了一些新思考。东千佛洞西夏壁画从河西本地固有造像传统的历史记忆中寻找依托,并且在10世纪末至11世纪初发起的佛教复兴大潮中利用天然的地理位置优势吸收各方文化精髓,对佛教图像体系进行创新、重组、重构,是西夏社会整体宗教信仰模式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16.
推荐阅读     
《龟兹石窟题记》主编:赵莉、荣新江出版社:中西书局出版时间:2020年11月龟兹作为古代西域地区的一个地方王国,最盛时包括今天新疆的轮台、库车、沙雅、拜城、阿克苏、新和六县市,从汉代以来,也是中原王朝统辖下西域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留存下来的龟兹石窟成为追忆东西文化交流、龟兹历史文化、佛教美术融会贯通的最佳场域。  相似文献   

17.
从属于佛教主要派别之一的禅宗,在公元十二世纪经由日本僧侣从中国带回到日本,自此日本文化的发展从各个方面吸收和借鉴了禅宗思想。本文主要从精神追求、艺术心理、自然观念、心的修炼等四个方面剖析了日本文化对禅宗思想的借鉴与吸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实地调查基础上,首次刊布了河北涉县鹿儿寺石窟的具体内容,指出该石窟图像粉本和冀南、豫北盛行的佛堂形组合式造像塔关系密切,推测其开凿于盛唐玄宗时期。石窟外立面浮雕成佛塔,其图像组合体现出印度笈多式背障的影响,这在已知唐代佛教石窟中绝无仅有,对于理解佛堂形组合式造像塔的演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欧群叶 《中国宝石》2000,9(3):74-76
“我们的知识绝大部分来自希腊。”这是美国历史学家房龙对古希腊文明下的评语。希腊人用不到三百年的时间,为现代西方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论在政治上、科学上、还是在艺术上均是西方人的领路人。不仅如此,希腊艺术还越过欧洲大陆,远播东方,在我国甘肃的敦煌石窟和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依稀也能见到希腊艺术的影子。  相似文献   

20.
全国十大石窟之一天龙山石窟社会的关注度在不断提高,2023年成功入选山西首批32项文化记忆项。研究天龙山石窟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播应用,可以探析我国石窟类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更多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