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公众政治参与意识的觉醒,利用"微博问政"成为党政机关和公众进行交流沟通的一个新的平台。本文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的相关文章进行检索,从纵向综述了"微博问政"的发展历程,即经历了萌芽使时期、初步发展时期以及快速发展时期,并将进入一个稳定发展时期。并且从横向上综述了"微博问政"的研究内容,并对国内"微博问政"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自微博出现以来,其发展速度十分迅猛。不少网民借助微博平台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微博成为了民众议论家事、国事、天下事的阵地。很多政府机关以及重要官员纷纷开通官方微博,公布官方信息与民众互动,问政于民,为民服务。这样的互动环境下,舆论场也从传统媒体逐渐转向网络媒体。微博舆论监督越来越成为强而有力的工具。微博问政激发了公民参与政治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拉近了政府与人民的距离,但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基于此,笔者结合实际案例,具体分析了微博问政的优势和局限。  相似文献   

3.
微博时代的电子政务建设与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电子政务是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条件下,政府机构内部办公及对公共信息进行采集和管理的一种新型的国家行政管理方式。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行政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都在对电子政务的建设产生影响。微博作为时下最热门的互联网应用之一,正在成为网络舆论生成、推进政民网络互动的重要渠道和平台,尤其是"微博问政"和"政务微博",对建设政府与公民间的互信和提升政府行政管理水平都有很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微博问政     
《世界电信》2012,(11):5
随着微博客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党政机构和党政干部开通了政务微博客,政务微博客已经成为政务公开、为民服务、了解民意、政民互动的重要平台。"微博问政"一时成为时尚。国家行政学院2012年发布的《2011年中国政务微博客评估报告》显示,截至  相似文献   

5.
当前,微博在社会公众中的信息传播和舆论监督效应突显,政务微博已经成为政民互动和网络问政的重要窗口和手段。本文对政务微博的概念和特点、我国政务微博应用的现状、存在问题及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进行了分析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政务微博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政务微博的出现,为政府形象塑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渠道。本文通过利用政务微博发布信息,创新信息沟通平台;密切联系群众,促进政务公开。"微博问政"有助于实现人民群众良性互动等方面的研究,使政务微博要更好地实现参与社会管理的功能,并进一步建立工作流程机制、舆论引导机制、系统联动机制、政民互动机制等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
微博     
《世界电信》2012,(3):49-50
推荐理由:近年来,微博以其独特的关系组织方式和信息传播方式开创了个人用户的“自媒体”时代,并广泛应用于媒体传播、商业营销、社会生产、网络问政等各个领域,深刻改变了人们的交流、生活、工作方式。影响力空前.、截至2011年上半年,Twitter全球注册用户数已超3亿,我国微博用户也已近2亿。但微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网络谣言传播、非法事件动员、用户隐私侵犯等安全问题,国家在利用其为社会经济文化服务的同时,也应规范对其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微博的兴起,改变了网络舆情信息传播和网络舆论扩散的局面,拉近了互联网与民众的距离。政务微博作为微博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政府与民众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在政务新媒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阐明协同治理理论的内涵,寻求政务微博与协同治理理论的契合性,分析协同治理视域下政务微博参与网络舆情治理的现状,并提出优化政务微博参与网络舆情治理的对策,旨在进一步推进公共管理的现代化进程,增强政府公信力和领导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探讨科学传播从缺失模型到公众参与模型变迁的基础上,阐述了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的兴起给科学传播带来的挑战。本文在结合对转基因黄金大米引发的微博争端进行的实证研究与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微博等社交媒体具有潜力成为公众参与科学的平台,但又不是一个现成的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科学传播工作者需要正视这种情况,并尽可能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带来的条件,顺应科学传播向公众参与科学形态的变迁。  相似文献   

10.
在各类突发事件中,微博成为了重要的信息来源,而构建良好的微博拟态环境也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分析突发事件中微博拟态环境的特点及其存在问题,提出了构建良好拟态环境的方式方法,阐释了在突发事件中构建良好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微博自2010年诞生起,作为社会化媒体,其在众多公共事件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由于微博缺乏传统意义上的"守门人",在使用发展中其负面效应也日渐显露。本文通过对微博实名制实行前后微博发展的探究,分析微博实名制的利弊,并对实名制管理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盛钿添 《电子测试》2013,(4X):155-156
通过对"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事件的全面分析,符合"微博首度曝光——利益相关者受牵连——公众转发评论——传统媒介介入——政府官员做出回应——类似事件发生"的运行逻辑。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呼吁新媒体加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提出开通"绿色微博"的功能与意义,有助于培育公民环境意识,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作为新媒体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微博发展非常迅速,能够有效地克服环境科技传播的时效性和交互性问题,降低环保科普的投入成本。以新浪微博@环保董良杰为环境科技微博案例,分析表明环境科技专业微博可以发展成为人气微博,上午6:00—10:00是发布微博的黄金时段,高质量的微博文源于网页新浪微博“原创”,话题紧扣环境热点、语言生动幽默、分析有理有据、观点言简意赅且富有强烈责任感是专业微博的重要生命力。环境科技微博面临着缺乏有效监管、专业性不足、“评论”与“转发”比例失衡、不能取代环境科技传播传统媒体等问题,应鼓励环境科技专家和专业机构开设微博,积极参与环境科技传播和互动,充分发挥微博优势服务环保科普。  相似文献   

14.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后不到一分钟,就有微博传出地震灾区的声音;其后,播报灾情、微博寻人、转发求助、公益捐款、呼吁提醒等信息在微博里迅速形成强大的舆论场. 1微博舆论的个性特征 如今,微博已经明显超越了网络论坛,成为公众发表意见的主要传播媒介和第二大网络舆情之源.微博舆论是微博用户构成的公众在微博平台上对当前热点事件的议论,它是社会舆论的一种存在形态,具有舆论的基本特征,又呈现出个性特点: 1.1微博舆情传播主体层次多、数量大.微博突破了传统人际传播的模式,是网络舆论传播的升级.微博对事件引起社会各个阶层的关注、对促进事件的解决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后不到一分钟,就有微博传出地震灾区的声音;其后,播报灾情、微博寻人、转发求助、公益捐款、呼吁提醒等信息在微博里迅速形成强大的舆论场. 1微博舆论的个性特征 如今,微博已经明显超越了网络论坛,成为公众发表意见的主要传播媒介和第二大网络舆情之源.微博舆论是微博用户构成的公众在微博平台上对当前热点事件的议论,它是社会舆论的一种存在形态,具有舆论的基本特征,又呈现出个性特点: 1.1微博舆情传播主体层次多、数量大.微博突破了传统人际传播的模式,是网络舆论传播的升级.微博对事件引起社会各个阶层的关注、对促进事件的解决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微博的起势过程中,各种各样的信息都有可能成为微博头条。随着微博的沉默,只有新闻性较强的微博"新闻",才能使得微博重受网众青睐。本文以马航事件为例,分析了微博新闻性的特点,以及在微博的回归之路上,新闻性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微博     
自2011年微博用户爆发式增长以来,微博已经发展成为网民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微博改变了传统以媒体制造内容、用户被动信息获取的模式,形成了以个人用户为中心的"自媒体"模式,大大推动了媒体传播乃至整个网络信息传播的变革.  相似文献   

18.
尹丹丹 《电子测试》2013,(8X):88-89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微博已深入人们的生活。由于名人微博享受着更好的社会资源和公众膜拜,具有引爆话题、引发热议的影响力,所以名人微博更应当自觉担负起公共道德责任,比如坚持正确的道德价值导向,引导公平、正义、诚信的舆论环境,承担道德示范作用等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名人效应,营造良好的公共话语环境,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媒介融合已悄然成为传播市场发展的新趋势。在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的交融下,"微博"这个新生儿被孕育出来,并迅速占领了广袤的领域,打破了传统媒体手中的霸权,传统媒体如何更好地发展成为摆在传媒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从媒介形态、运营主体、接收终端、受众参与等层面来翔实论述了微博对传统媒体产生的深刻影响,进而研究提出传统媒体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欧盟"科技框架计划"(Framework Programme)中科技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了解析性研究,系统而客观地介绍了"科技框架计划"实施中公众参与制度的主要内容,概括性提炼了"科技框架计划"公众参与制度的特征,以期推动我国公众参与科技项目保障制度的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