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近年有关壳聚糖为载体固定脂肪酶的研究进展。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固定化脂肪酶酶具有酶活性高、回收率高和耐贮藏等特点。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固定化脂肪酶酶技术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采用大孔树脂D3520作载体以载体涂布法来固定化脂肪酶,对固定化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分析固定化酶的性能,在水分含量为3%~5%,pH 9.0,反应温度为40℃条件下,固定化酶具有最佳的催化活力(91.49 U/g).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具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脂肪酶固定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纸纤维素为载体,对-β-硫酸酯乙砜基苯胺为活化剂共价联法固定化脂肪酶的最适条件及固定化酶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醚化反应最适pH为10.0,偶联最适条件为pH8.0,酶量控制在800μmol(min.g),所获得固定化脂肪酶具有较高的酶活和酶回收率,且有较好的稳定性,其半衰期为375h。  相似文献   

4.
生物细胞作载体矿化合成SiO2纳米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无机盐可以在生物细胞膜上沉积形成纳米结构材料的现象和生物矿化理论,以原核细胞、低等生物细胞和高等生物细胞为模板,矿化合成了SiO2纳米结构材料,探讨了采用不同种类细胞模板和硅营养矿化合成了SiO2纳米材料的可能性、规律性和结构特点.研究表明,SiO2生物纳米材料的排列方式和结构形成主要取决于模板,也与生物细胞吸收的硅营养形式有关.  相似文献   

5.
以3种不同形貌的纳米TiO2为载体固定化脂肪酶,研究载体形貌、酶添加量、pH值、温度和时间对固载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线形貌TiO2固定化效果最好,最优固定化条件为加酶量0.25g/25mL溶液、pH 7.0、固载温度40℃、固载时间6.3h.利用SEM、XRD、FT-IR等对固载酶及其界面进行表征,SEM和XRD结果表明,脂肪酶吸附于纳米线TiO2载体表面,且未改变纳米线TiO2的晶型结构;FT-IR表征表明固载酶含有脂肪酶的特征吸收峰;比表面积分析显示固定化后样品的BET明显减小,表明脂肪酶在纳米线TiO2表面进行物理型吸附.  相似文献   

6.
脂肪酶具有高度专一性、高催化效率和对环境友好等特点,使其成为工业上重要的生物催化剂.脂肪酶的固定化技术克服了游离脂肪酶易失活、稳定性差、难以回收利用等缺点,扩大了脂肪酶的实际应用范围.近年来,由于金属有机骨架(MOFs)独特的性质,如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易于调节的孔径、易修饰的金属节点和配体以及合成条件温和等,其作为...  相似文献   

7.
有机溶剂中脂肪酶固定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有机溶剂中的脂肪酶的固定化。并确定了固定化脂肪酶的条件,如载体、有机溶剂、初水量等。固定化脂肪酶的回收率达到48.30%且稳定性好,其半衰期为360h。  相似文献   

8.
以活性炭为载体固定化脂肪酶,研究了活性炭粒度和吸附条件对脂肪酶固定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活性炭粒度减小,其吸附酶量和固定化酶活力增大,但吸附酶量过大会导致酶分子相互凝结,降低固定化酶的催化活性。当酶液质量浓度在0.01~0.05 mg/mL时,提高酶液质量浓度可以提高载体吸附酶量和固定化酶活力。酶液pH和温度仅对固定化酶活力有影响,而对载体吸附酶量无影响。在pH 7.0、30℃和150 r/min振荡条件下,采用40目活性炭吸附0.05 mg/mL酶液1 h,制得的固定化脂肪酶活力达65 U/g。  相似文献   

9.
TiO2作为一种重要的催化剂,在石油化工方面有重要的应用,特别是煤基合成油和超深度脱硫中的优越性受到注目。同时TiO2还是重要的白色颜料,为了提高TiO2的应用性能,对Ti02颗粒进行了SiO2纳米膜的表面包覆改性。采用精确控制pH值的连续法在TiO2颗粒表面包覆了SiO2的纳米层,并进行了TEM、HRTEM、EDS、XPS、ICP和光学性质表征。证明了SiO2在TiO2颗粒表面形成了一层连续的纳米膜,厚度大约为3.5-4.0nm,SiO2凝胶纳米膜比较致密,没有未包膜上的絮状物,而且TiO2是单颗粒分散,没有发生多个颗粒被包膜在一起的现象。XPS证明SiO2凝胶在包膜后的TiO2颗粒的表面为物理包覆。用SiO2包膜后,样品的光学性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改变了样品在不同介质中的分散性质,在水性介质中分散性能提高到93.0%。这种表面处理后的TiO2可以作为一种催化剂用于煤基合成油和超深度脱硫中。  相似文献   

10.
以活性炭为载体固定化脂肪酶,研究了活性炭粒度和吸附条件对脂肪酶固定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活性炭粒度减小,其吸附酶量和固定化酶活力增大,但吸附酶量过大会导致酶分子相互凝结,降低固定化酶的催化活性。当酶液质量浓度在0.01~0.05 mg/mL时,提高酶液质量浓度可以提高载体吸附酶量和固定化酶活力。酶液pH和温度仅对固定化酶活力有影响,而对载体吸附酶量无影响。在pH 7.0、30℃和150 r/min振荡条件下,采用40目活性炭吸附0.05 mg/mL酶液1 h,制得的固定化脂肪酶活力达65 U/g。  相似文献   

11.
以胱氨酸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仿生合成表面具有疏松多孔结构的二氧化硅微球.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热重分析仪(TGA)、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以及X-射线衍射仪(XRD)、对产物进行表征.FE-SEM、FT-IR表征结果显示SiO_2微球的形成过程为:在胱氨酸的模板分子作用下TEOS水解生成具有微球形貌的键合型有机-无机杂化微粒,该微粒经600℃煅烧得到SiO_2微球;XRD表征结果表明SiO_2微球为无定型结构.依据表征结果,进一步对二氧化硅微球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溶胶凝胶法制备SiO2工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主要原料,乙醇为溶剂,盐酸或氨水等为催化剂可制得硅酸凝胶.探讨了溶胶凝胶反应的机理及催化剂、水、溶剂及反应温度等对胶凝时间、凝胶的黏度、结构等的影响.采用先酸性后碱性的两步Sol-Gel法可大大缩短胶凝时间.  相似文献   

13.
与实心球和非球形材料相比,中空微球是内部中空的特殊球形材料,具有许多特殊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本文采用聚合物胶粒模板法制备SiO2空心球.研究不同pH值和正硅酸乙酯用量对SiO2/PS微球包覆效果的影响.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SiO2空心球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14.
依据制备SiO2超细粒子的形成机理,采用传统沉淀法,考察了各因素对SiO2粒子粒度的影响,包括水玻璃、表面活性剂和分散剂、沉淀剂和沉淀方式对粒径的影响,总结出各因素影响SiO2粒子粒度的一些变化规律.研究重点侧重于改进其分散性能,降低SiO2二次粒子聚集体尺寸,避免三次粒子的团聚,得到的高分散性沉淀法SiO2的粒度大小接近于纳米尺度.  相似文献   

15.
在75~100GPa冲击压力(估算温度为3300~4300K)范围内进行了2发初始样品为MgO+SiO2(摩尔比为1:3)的冲击回收实验,对回收样品进行的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两发回收产物中均观察到镁橄榄石(Mg2SiO4)、SiO2以及微量的MgO的特征谱线。通过分析和对比,我们认为在冲击加载过程中,MgO与SiO2反应先生成MgSio3,接着MgSiO3又与MgO发生固态反应生成橄榄石Mg2SiO4。这对研究钙钛矿结构(Mg,F)SiO3和MgSiO3在下地幔温压范围内的稳定性。进而建立下地幔矿物学模型提供了基础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正硅酸乙酯为原料, 乙醇为溶剂, 盐酸为催化剂, N, N -二甲基酰胺为模板剂, 采用溶胶-凝胶工 艺在Al2O3 基体上制备SiO2 无机膜。考察了涂膜方式、溶胶的醇硅物质的量比及停放时间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 采用浓稀结合的方式涂膜可提高制膜效率及膜的性能;较大的醇硅物质的量比虽然可以获得较好的膜, 但制 膜周期较长;溶胶停放时间过长, 会使膜的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7.
1μm SiO_2 layer was thermally grown on silicon wafer. Negative and positive charging of SiO2 layer was performed by means of corona method at room temperature. By controlling grid voltage, we have obtained uniformly charged SiO2 with surface potential from -500 to +200 V. With certain electric field, the electrostatic force between charged SiO2 is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attraction not only exists between charged SiO2 with different polarity, but also exists between charged SiO2 with the same polarity, and no repulsion has been observed. The attractive force is related to both surface potential difference of charged SiO2 and the uniformity of the electric field. Based on the experiment, the attractive force is supposed to be caused by polarization when two charged SiO2 wafers are close.  相似文献   

18.
1 IntroductionSol gel derivedgermanosilicateglasscoatingshavebeenconsideredtohavepotentialapplicationsforplanaropticalwaveguides(POW ) .Generally ,inapplicationsthecontrolofthecontentofGeO2 andthesurfacequalityofthiscoatingwereveryimportant[1,2 ] .InrecentyearstherewerereportsaboutthestudiesonpreparingGeO2 basedgelglassbyusingtetraethylorthogermanate ,TEOGastheprecursor[3 -5] .However,TEOGisextremelyexpensiveandusuallyunavailable .Thusitiscostlyanddifficulttofabricatewaveguidescontaini…  相似文献   

19.
分别在有水体系和无水体系中制备了Ag/SiO2纳米复合粒子,研究了吸附层对NaOH在体系中的分配、反应场所的变迁、Ag+的还原机理以及产物形貌的影响.采用电导率法测定了NaOH在SiO2表面的吸附曲线,结果表明:在有水体系中,吸附层的形成明显促进了SiO2表面对NaOH的吸附,当达到平衡时,58%的NaOH分配在SiO2表面;在无水体系中,当达到吸附平衡时仅有25%的NaOH分配在SiO2表面.溶剂置换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水体系中,吸附层是Ag生成反应进行的主要场所;在无水体系中,Ag生成反应在乙醇溶液相和SiO2表面都可以发生.利用紫外 可见光(UV Vis)光谱、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和能谱仪(EDAX),对比了在有水体系和无水体系中Ag+的还原过程,阐述了吸附层对Ag+还原机理的影响.利用XRD、TEM和EDAX对Ag/SiO2最终样品进行了分析,发现在有水体系中生成的Ag粒子比在无水体系中生成的Ag粒子的粒径小,分布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