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根据岩浆岩侵入层位、分布范围及其对煤岩层的影响,认为本区岩浆岩活动比较强烈,侵入层位多,分布范围广,对岩层变质影响大,使煤层出现较大范围的吞蚀无煤区,煤层变质为无烟煤。  相似文献   

2.
刘保林 《煤》2018,(2):61-63
郭家台勘查区含煤地层为上三叠统南营儿群(T3n),煤层对比以岩相旋迴及煤层组合特征为基础,结合标志层、煤层自身特征、煤层层间距及煤岩层物性特征等用综合方法进行对比,基本理清了勘查区可采煤层的层数,煤层层位在纵向、横向上的变化情况。认为勘查区主要可采煤层煤D10层、煤C4-4及煤C5-1层分布面积较大,煤层层位较稳定,对比标志层清楚,物性特征明显,对比可靠。  相似文献   

3.
豫西芦店勘查区东区内煤层埋藏深、地质构造复杂,滑动构造大面积发育,很多具有指导意义的标志层缺失,给地质工作者认知、预判煤层层位带来较大困难,常用的煤岩层对比方法在该区的应用受到限制。分析探讨了在该区地质勘探中应用的煤岩层对比方法及适应性,总结出了一般性规律,为该区乃至豫西以石炭系、二叠系为主要赋煤地层地区的煤田地质勘探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谢桥井田视电阻率和自然伽马测井曲线的形态及组合特征的分析研究,在区内划分出3个岩层物性标志层、5个煤层物性标志层和2个辅助煤岩物性标志层,并以此作为确定和划分大层段及确定该组主要可采煤层层位的依据。此外,通过对谢桥矿二水平补勘的4个钻孔B组煤层的层位进行对比发现,该区6煤层与全区标准剖面一致,可作为曲线对比的标准。实践表明,在该井田利用测井曲线异常形态及组合特征,可有效进行煤岩层变化规律研究、标志层确定及层位划分判定,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结合地层分析和老巷道揭露煤岩层地质资料,通过层位对比、生产勘探、规律类推法、作图分析法等方法寻找断失翼煤层,同时在煤岩层产状突变区域设计加密钻孔,验证预报结果,成功预测了断层产状,为巷道掘进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神新能源黑山露天煤矿数字化建设提高工程规划精准度,以三维实体地质建模原理为依据,采用CAD2008二次开采技术,依照黑山露天矿各煤、岩层层位信息,圈定了基岩及煤层顶底板面模型的建模边界线,建立了基岩及各煤层顶、底板DTM表面模型及侧面DTM面模型,利用固化成体技术生成了黑山露天煤矿三维实体模型,并以表面约束显示的形式建立了各煤、岩层属性数据库。  相似文献   

7.
《煤矿安全》2016,(1):70-73
针对硬厚岩层下开采工作面矿压显现程度影响因素多样的情况,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相结合,建立了不同支撑条件下硬厚岩层岩体内应力表达式,分析了煤层埋深、硬厚岩层厚度及其层位等因素对矿压显现程度的影响,对硬厚岩层层位对工作面矿压显现的影响程度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硬厚岩层的层位对浅埋煤层工作面矿压显现程度影响最大,硬厚岩层厚度次之,煤层埋深的影响较小;硬厚岩层距煤层的距离L与煤层埋深H比值λ0.35时,工作面来压强烈,当λ0.35时,工作面来压强度较小。  相似文献   

8.
张军 《煤炭技术》2020,39(4):149-152
为了研究煤岩层低阻异常区含水量,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技术,建立合理观测系统,绘制煤层顶板不同层位视电阻率图,评价煤层顶板岩层富水性。通过统计疏放水钻孔出水位置及出水量,经过回归分析,探讨了典型侏罗系煤层顶板低阻异常区含水量与视电阻率的关系式;分析了基岩与裂隙带发育特征关系。通过研究认为,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技术评价煤层顶板富水性,通过视电阻率数值变化预测岩层含水量,为煤矿防治水工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采空区上覆煤层开采层间岩层移动变形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安全高效开采采空区上覆煤层,基于其层间岩层移动变形问题的重要性,采用相似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了采空区上覆煤层开采层间岩层相同水平层位与竖直层位岩层的移动变形情况.结果表明,采空区上覆煤层开采使下部煤层开采的原"三带"均向上位扩展,并出现了层间岩层控制层;采空区上覆煤层开采层间岩层出现变形盆地,在控制层以下的岩层出现下沉盆地,而控制层以上的岩层出现分形盆地;同一层位岩层下沉随工作面推进呈现整体移动的偏态性,在移动变形过程中,控制层以上的岩层移动变形呈现连续性的特点,控制层以下的岩层移动变形呈现突变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柳泉煤矿含煤岩系属陆相沉积地层,煤层层数多、强度低,厚度、形态、煤层间距变化大,且遭受了成煤后的地质构造破坏,给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本文阐述了利用煤岩层沉积特征在建立标志层、鉴别煤层层位、掌握煤厚变特点、分析煤层受力后断裂形态、判断构造寻找断失翼煤层等方面的成功应用,可为类似条件下的煤矿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地质因素对煤层瓦斯赋存的影响,通过收集崔庙煤矿现场勘测数据并进行整理研究,基于地质构造,煤层厚度,煤体强度,煤层围岩及埋深对瓦斯赋存的影响的重要性,提出了影响其主采煤层二1煤层瓦斯赋存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煤层埋深为其主要影响因素,而地质构造也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高碧峰  王果 《中州煤炭》2022,(10):296-302
为了进一步了解河南省内黄煤普查区煤层分布概况,研究了河南省内黄煤普查区地质及煤层特征,采用先二维地震后钻探,配合数字测井、测试化验等手段相结合的综合勘查方法,研究了普查区地质特征(主要为地层、构造、岩浆岩等特征),得到了构造复杂程度以及控制可能影响矿区划分的主要构造;分析了煤层主要含煤地层,含煤性,可采煤层厚道、夹矸、分布范围以及煤岩层对比情况等,大致确定了可采煤层煤类特征以及可采煤层的稳定程度。研究为煤炭工业的远景规划和下一阶段的勘查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运用瓦斯地质理论,从煤体(埋深、厚度、变质程度)、煤体围岩、地质构造3个方面定性定量地对马依西一井3#煤层瓦斯含量进行分析,得出煤层厚度,变质程度,围岩封闭性和地质构造是该矿3#煤层瓦斯含量主要地质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刘明举  崔凯 《煤矿安全》2012,43(4):112-115
通过对煤田地质勘探、钻孔揭煤资料的分析,应用瓦斯地质理论和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分析了车集煤矿煤层瓦斯赋存规律,探讨了煤层瓦斯赋存与地质构造、煤层埋藏深度、煤层厚度、岩浆岩侵入、顶底板岩性等地质因素之间的关系,综合分析认为断层、岩浆岩侵入及分布是影响车集煤矿二2煤层瓦斯赋存的主要地质因素。  相似文献   

15.
李鹏  蒋承林  张超杰 《煤炭技术》2012,31(4):263-265
文章分析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测定瓦斯含量时下行岩孔取煤样的技术难点,提出对钻孔注浆封堵含水裂隙后再取煤样的方法来测定瓦斯含量,为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孔取煤样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煤层埋藏深度、围岩性质、地质构造是决定煤层瓦斯含量的主要因素,通过统计分析东大矿井地勘钻孔实测的瓦斯含量值和瓦斯地质条件,结合相邻矿井地面钻孔和井下实测瓦斯含量的修正系数,确定矿井原煤瓦斯含量以及埋深与原煤瓦斯含量的关系,并分析了地质构造和围岩对瓦斯含量的影响,为今后矿井开拓揭煤和瓦斯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多年的煤矿井下应用证明,瞬变电磁法能够在煤矿相关地质工作上发挥重要作用,其原理是通过接收探测方向上的煤岩层因一次场信号激发的二次场信号,从而得到相关的地质信息。大量数据表明,如果在探测范围内煤岩层连续稳定时,可接收到随探测深度均匀衰减的二次场信号;如果探测范围内煤岩层出现断层构造时,必然会打破煤岩层原有的连续性及稳定性,这种变化将会在其激发的二次场信号中表现出来。通过研究这种断层所引起的二次场信号的变化规律,能够给瞬变电磁法在断层构造的解释上提供帮助,进一步为煤矿相关地质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发展软岩回采巷道合理支护技术,基于华润煤业五间房煤矿软岩地层地质特点和目前建设状况,通过对现场钻取或掏撬各煤层顶、底板岩层岩石试样物理力学参数测试、回采巷道围岩松动状态的地质雷达探测及分析、回采巷道断面形状与支护结构形式的选择,煤层7.0m厚以上条件下回采巷道支护参数设计,复合支护结构与参数设计的数值模拟优化分析,得出了回采巷道合理支护结构形式,对进一步研究内蒙古锡林浩特煤田软岩回采巷道合理支护技术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瞬变电磁法是一种对低阻物体敏感的探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对于一些断层或不含水陷落柱等地质异常体有明显的高阻反应,对于高瓦斯矿井来说能够有效地预测一些煤层的地质异常现象。为验证瞬变电磁方法在探测构造方面的能力,在实际探测过程中,运用两种以上瞬变电磁仪进行探测,排除现场干扰条件的影响,得到一致的探测结果。在扇形超前观测的基础上,通过烟囱简化反演,对每一测点进行多次处理分析,在某些地质条件较为合适的地方,能够明显看出高阻异常区域反映实际煤岩层的地质情况,且充分利用所掌握的地质资料和后期掘进后所得到的实际情况,总结得出瞬变电磁法可以考虑地质异常区域的高阻部分的特征分析与研究,这是瞬变电磁法在地质构造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张田 《煤炭技术》2012,31(10):144-145
断裂构造、煤层自然状况、顶底板岩性、煤岩层的含水性和透水性、瓦斯等地质因素对煤巷掘进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分析郑煤集团大平煤矿的地质资料,提出煤巷掘进中应采取的技术措施,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