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制备纳米坡缕石-纳米铜的复合微粒(简称纳米P/Cu)作为150 N基础润滑油的添加剂,在MMU-10G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经过45 h的对磨试验,对钢-灰铸铁摩擦副在该润滑体系中的抗磨减摩性能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当纳米坡缕石与纳米铜的质量复合比为3∶1时,润滑体系具有极佳的减摩抗磨性能,其平均摩擦因数仅为纯基础油的23.6%,磨损量为负值,即出现磨损面的自修复,增重0.22 mg。经表面EDAX分析,摩擦因数和磨损率的改善是润滑体系中坡缕石、金属铜在摩擦表面相互作用形成自修复膜层所致。  相似文献   

2.
在干摩擦和油润滑两种工况下,以34CrNi3Mo作为对摩副,研究软氮化45钢的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在干摩擦与油润滑两种工况下,分别在载荷为300N和500N时,软氮化45钢的摩擦因数增加最快。在油润滑工况下,摩擦因数在同一载荷条件下随着时间的增加先稳定后稍有上升,并且当载荷达到600N后,其摩擦因数迅速增加,这是微凸体和油膜以及软氮化45钢表面化合层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干摩擦工况下,当载荷超过400N之后软氮化45钢磨损量的增长率是之前的2倍,当载荷超过500 N后,磨损量急剧增大,这是由过大载荷引起的黏着磨损加剧和表面较硬的化合层被磨损掉共同导致的。  相似文献   

3.
在干摩擦和油润滑两种工况下,以34CrNi3Mo作为对摩副,对软氮化45钢的摩擦磨损行为进行研究,得到其摩擦系数和磨损量以及在不同深度的硬度,据此分析其摩擦特性和磨损机理,并得出结论。结果表明,在干摩擦与油润滑两种工况下,分别在载荷为300N和500N时,软氮化45钢的摩擦系数增加最快。在油润滑工况下,其摩擦系数在同一载荷条件下随着时间的增加先稳定后稍有上升,并且当载荷达到600N后,其摩擦系数迅速增加,这是微凸体和油膜以及软氮化45钢表面化合层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干摩擦工况下,当载荷超过400N之后软氮化45钢磨损量的增长率是之前的2倍,当载荷超过500N后,其磨损量急剧增大,这是由过大载荷引起的粘着磨损加剧和表面较硬的化合层被磨损掉共同导致的。  相似文献   

4.
制备蒙脱土纳米粒子添加到150N基础油中的润滑油体系,以45#钢作为金属摩擦副,利用MMU-10G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其摩擦学性能,使用电子探针、金相显微镜、能谱仪进行试样磨损面形貌观察和组成元素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纳米蒙脱土润滑油添加剂具有优异的减摩效果和良好的抗磨性能,与基础油相比较,平均摩擦因数下降48.8%,对应摩擦副试件失重减少45.5%,试样表面生成由纳米蒙脱土形成的自修复膜。  相似文献   

5.
零维纳米坡缕石载Ag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坡缕石/Ag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坡缕石零维纳米粒子各方向尺寸均在纳米级之内,与天然纤维状的一维纳米坡缕石相比极易团聚而导致载Ag能力较差,提高其载Ag能力即提高纳米Ag比分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实验针对用于润滑油添加剂的零维纳米坡缕石载Ag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研究,对比了不同反应时间对Ag纳米还原生成的影响,探索用含-NH2的硅烷偶联剂同时作为抑制剂和分散剂作用于坡缕石和Ag纳米粒子,获得零维纳米坡缕石载Ag量较高的材料制备方法和较佳的工艺参数。通过TEM表征分析,使用适量的KH550偶联剂调节,在70℃条件下反应时间为30min可以获得材料中较高的Ag纳米含量,制备出的纳米坡缕石载Ag复合材料颗粒粒径分布均匀,团聚少,并且纳米Ag均匀附着在坡缕石颗粒上。  相似文献   

6.
纳米坡缕石复合材料的摩擦性能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以原位法合成的纳米坡缕石复合酚醛树脂(P/TPF凝胶)的耐热性和以PY/TPF凝胶为基体树脂制备的无石棉编织型制动带的摩擦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P/TPF摩擦材料的抗热衰退和抗磨损能力明显增强.并进一步对纳米坡缕石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杜菲  何林  管琪明 《非金属矿》2012,35(2):76-79
通过试验机将3种不同的坡缕石和3种不同的丁腈改性酚醛树脂分别热压制成不同的二元摩擦材料,研究了其摩擦磨损和耐冲击性能,结果表明,在高温阶段,坡缕石原矿与纳米改性树脂形成的摩擦材料性能比未改性丁腈酚醛树脂更好,铝锆偶联剂改性坡缕石与Al2O3纳米粒子改性树脂组成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较未改性丁腈酚醛树脂有所下降,XD-172改性坡缕石与纳米Al2O3改性丁腈酚醛树脂组成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在低温阶段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干法-湿法"球磨工艺制备了纳米坡缕石材料,针对纳米材料易于团聚的特点,使用硅烷偶联剂(KH550)进行了原位修饰。将修饰的纳米坡缕石对酚醛树脂(PF)进行改性,考察了不同温度条件下复合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透射电镜(TEM)结果表明,通过原位修饰"干法-湿法"制备的纳米坡缕石在溶液中均匀分散;采用热分析仪对改性树脂进行了热失重(TG)分析,修饰的纳米坡缕石改性树脂(MP-PF)具有较高的抗热衰退能力;摩擦磨损实验表明,MP-PF复合摩擦材料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9.
通过34GrNi2Mo钢与软氮化35钢在干摩擦、油润滑及不同载荷条件下进行滑动摩擦试验,比较其摩擦磨损性能并分析磨损机制。结果表明,干摩擦时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要明显高于油润滑时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在干摩擦与油润滑2种工况下,平均摩擦系数均随载荷的增加而增加。在200 r/min、400 N载荷条件下,干摩擦表面尤为粗糙不平,磨料颗粒脱落较为严重,出现清晰凹坑以及犁沟状磨痕;油润滑摩擦表面相对干摩擦表面没有出现明显粗糙不平,凹坑以及犁沟状磨痕则略显模糊。  相似文献   

10.
制备几种不同质量配比的纳米坡缕石/铟复合微粒,作为菜籽油润滑添加剂,在四球机上试验考察其油膜强度PB和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当纳米坡缕石与纳米铟的质量复合比为1∶3时,润滑体系具有高的抗极压、抗磨减摩能力,综合磨损值(ZMZ)降低35.73%,摩擦因数降低18.6%,最大无卡咬负荷增加了21%。SEM和EDAX分析磨损表面可知,油膜强度的提高及摩擦学性能的改善是因为润滑体系中纳米坡缕石微粒和金属铟纳米微粒在钢球接触区发生相互作用形成自修复膜层引起的。  相似文献   

11.
《煤矿机械》2016,(3):51-53
提出了一种混联机械臂,该机械臂是串并联混合机构,具有串联机构工作空间大和并联机构承载能力高的优点,可以实现较大活动空间内对重物的搬运仓储。对该机械臂进行了自由度分析,得到该机械臂的自由度为2,具有平面内的一个移动和一个转动自由度。基于几何解析法分析了该机构的运动学正反解,并且给出了5组正反解分析数值算例,验证了正反解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13.
为研究岩石流变特性对采空区长期稳定的影响,基于Reissner厚板和流变力学理论构建了矿柱-顶板流变力学模型,并推导出顶板沉降位移关于流变时间的关系式;依据不同边界条件将顶板破坏过程划分为固支、固支-简支、简支和内部破坏四个阶段。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流变力学模型可用于对采空区稳定时间的预测,并为采空区及时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鱼娅 《煤质技术》2014,(Z1):45-47
介绍了煤中镜质组反射率的测定原理及在测定过程中应注重的问题,从镜质组富集程度的差异性、样品处理、镜质组颗粒鉴别、测试条件和技术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其反射率测定的影响因素,并概括论述了煤中镜质组反射率在生产实践中的确定煤级、指导炼焦配煤等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李翠梅  王好 《煤矿机械》2014,35(4):104-105
介绍某柴油机排气过渡管的加工工艺,分析空间尺寸较多的复杂管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角度误差对空间尺寸的影响。通过角度在公差范围内的微量调整,解决了排气过渡管由于毛坯铸造及加工时找正存在的误差而造成气口处壁厚不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横轴式掘进机截割机构横向截割的刚体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模拟方法获得其在不同参数下的振动特性曲线,并分析了截割头质量、悬臂质量、液压系统刚度及阻尼变化对掘进机截割机构振动特性的影响,为研究横轴式掘进机的振动特性,改进机器设计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依据JTG E41—2005《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结合工程项目实例,对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进行了试验,对试验结果采用JJF 1059—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进行分析与评定,了解测试中造成误差的因素,结果显示影响该项目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的主要因素来源于样品的不均匀性和压力试验机的测量。  相似文献   

18.
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是民事法律关系中两种重要制度,二者的构成要件不同,责任承担方式不同。当发生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时,如何选择适当的诉讼请求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球(棒)磨机筒体衬板螺栓孔漏料、螺栓易松动及断裂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找出了问题的根本所在,提出了处理措施,并给出了全新的结构方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