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验对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组合工艺的消毒方式进行了研究,比较了预消毒前后各构筑物中微型生物生长情况,实验将预臭氧分别与单独臭氧消毒、单独氯消毒、臭氧联合氯消毒进行组合,通过检测出水微型生物量、消毒副产物以及AOC浓度,分析不同消毒组合工艺对出水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预臭氧作用,后砂滤池出水消毒副产物未超标;在后砂滤池前投加1.0 mg/L的臭氧,能灭活极大部分微型生物;投加氯消毒,部分耐氯性强的微型生物能穿透砂滤池;臭氧联合氯消毒能保证消毒副产物和出水微型生物达标;氯消毒及臭氧联合氯消毒均会使后砂滤池失去活性,导致AOC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2.
在天津某净水厂进行不同预加氯浓度条件下脉冲澄清和斜管沉淀两套工艺下的南水北调引江原水处理中试实验,分析在生产上采用预加氯工艺的可行性,并进行生产性验证。中试结果表明,引江原水高温高藻期,预加氯1.3~1.8 mg/L,混凝剂总投加量27~35 mg/L时,滤后水浊度、耗氧量、氯消毒副产物指标均满足国标要求。生产性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引江原水低温低浊期,混凝剂总投加量均为30 mg/L时,采用预加氯(投加量1.0 mg/L)工艺时出厂水氯消毒副产物远低于国标限值,浊度、耗氧量的去除率与采用预臭氧(投加量1.0 mg/L)工艺相当,能够保证安全优质供水。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南汇自来水厂从青草沙水库取水,原水加氯后在输送途中反应生成的消毒副产物(DBPs)使得原有处理技术和工艺难以达到上海市的新版地方标准DB31/T 1091—2018,为此,需要进行研究改进DBPs的控制方法和工艺。试验以水厂原水为研究对象,分析活性炭的吸附、多点加氯等工艺对消毒副产物生成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温度与消毒副产物产生的关系。研究发现,投加粉末活性炭15~20 mg/L后,三卤甲烷(THMs)的控制效果明显,即使加氯量达到3 mg/L,THMs也不超过0.15mg/L。多点加氯可以有效降低前期加氯造成的消毒副产物生成量,水温升高使得余氯量明显降低,从而影响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量。消毒后的水样中三氯甲烷浓度约为其他组分的一倍,控制三氯甲烷的生成是控制THMs的关键。本研究推荐采用添加粉末活性炭、控制水温夏天方法来削减南汇自来水厂出水中THMs的总量,研究也为自来水厂消毒副产物的控制提供了实操性的建议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南方某净水厂臭氧活性炭工艺段出水为研究对象,考察次氯酸钠对微生物的灭活效果以及消毒副产物的生成规律。结果表明,当次氯酸钠投加量为12~20 mg/L,反应60 min时,可使菌落总数降至低于20 CFU/mL,此时总大肠菌群未检出,反应后余氯达到0.51 mg/L以上,消毒副产物总量不超过1,可确保饮用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5.
水厂深度处理工艺中臭氧投加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是降低水中微量有机物的关键净化工艺。为确定臭氧的合理投加量,利用小试装置开展了臭氧氧化对砂滤池出水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臭氧投加量的增加,CODMn、总有机碳(TOC)的去除率均有所增加,但幅度弱于UV254;当臭氧的投加量达到3.0 mg/L时,臭氧氧化后的生物可降解溶解性有机碳(BDOC)可增加30%以上,UV254与TOC的比值趋于稳定;砂滤出水的溴离子浓度为100~300μg/L的情况下,当臭氧的投加量达到3.5 mg/L时仍未检测到溴酸盐。综上所述黄浦江原水水厂深度处理工程运行时,臭氧的投加剂量控制在2.5~3.5 mg/L是安全合理的。  相似文献   

6.
以太湖为水源水,利用静态试验的方式,分别研究在预加氯、加氨以及预加氯后加氨三种条件下臭氧氧化对溴酸盐及溴代有机消毒副产物的控制情况。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条件下,最佳加氯量及加氨量分别为1 mg/L和0.04 mmol/L,碱度的影响在三种条件下基本一致,随着碱度升高(0~200 mg/L),溴酸盐生成量略微上升,同时溴代有机副产物产量略微下降,消毒副产物总量呈小幅上升。预加氯后加氨的方式对溴酸盐的抑制率最大(57.9%),显著高于单独加氯(29.9%)和加氨(39.1%)的方式,但同时协同效应也增加了溴代有机副产物的生成量。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某水库冰封期低温高藻水嗅味去除,同时降低消毒副产物生成势,比较了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次氯酸钠和臭氧四种预氧化剂在单独预氧化和预氧化混凝两个过程的处理效果。研究表明,预氧化混凝过程优于单独预氧化处理;综合考量浊度、UV254、嗅味感官评价、三卤甲烷生成势和卤乙酸生成势五项指标,臭氧有更好的控制效果,最佳投加量为1.0 mg/L;过氧化氢最佳投加量为2.0 mg/L,高锰酸钾最佳投加量在0.5 mg/L,次氯酸钠最佳投加量在1.0 mg/L。  相似文献   

8.
针对有工业废水混入的山东省某污水处理厂,为满足《城镇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的要求,将"高效沉淀池+活性砂滤池+臭氧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应用于提标改造工程,以确保尾水稳定达标。"高效沉淀池+活性砂滤池"工艺进一步去除TP及SS,可减少后续臭氧投加量;臭氧接触氧化工艺进一步去除COD及色度,兼具消毒效果。改造后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运行稳定可靠,出水水质各项指标稳定达标。2018年阴离子PAM平均投加量为0.5 mg/L,PAC平均投加量为65 mg/L;臭氧投加量/COD去除量约为2:1,臭氧系统吨水电耗约0.11 kW·h。  相似文献   

9.
水厂深度处理精细化管理有待提升,能耗和运行成本可进一步降低.结合某水厂深度处理工艺,投加的臭氧发生浓度为6% ~12%,预臭氧投加量为0.6 mg/L,后臭氧投加量为0.8 mg/L,水体余臭氧浓度小于0.2 mg/L,分析臭氧发生器的最佳经济运行工况点.结果表明,不同臭氧发生浓度,臭氧-生物活性炭滤池深度处理工艺对高...  相似文献   

10.
以某自来水厂滤后出水为原水,研究6种不同消毒过程消毒剂余量衰减和无机副产物生成情况。结果表明,在相同有效氯投加量下,NaClO、O_3+NaClO、NaClO/UV工艺在60 min余氯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62、0.22、0.14 mg/L;在相同臭氧投加量下,60 min剩余臭氧含量依次为:O_3O_3+NaClOO_3/UV;O_3+NaClO组合消毒过程同时存在余氯和剩余臭氧2种消毒剂余量;NaClO溶液极不稳定,久置NaClO消毒出水ClO_3~-和BrO_3~-含量分别超标13倍和3.4倍;O3工艺出水甲醛和Br O_3~-的生成量随臭氧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UV工艺出水NO_2~-的生成量随NO_3~-初始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相比单独消毒工艺,组合工艺可降低无机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